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收入与相对效用:基于工资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延浩 孙剑平 申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28-37,共10页
通常认为人们关注绝对收入,而近来有研究表明人们更关注于相对的收入地位。对于此观点,该文以工资满意度为总效用表征,探究绝对收入、比较收入与效用组分之间的关系,建构计量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计量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实... 通常认为人们关注绝对收入,而近来有研究表明人们更关注于相对的收入地位。对于此观点,该文以工资满意度为总效用表征,探究绝对收入、比较收入与效用组分之间的关系,建构计量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计量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实际工资的绝对量在效用函数中仍具有较大解释力,自我参照体以及他人参照体的相对效用假设部分得到支持,内在准则的效应大于外在准则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收入 相对效用 工资满意 体验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比较收入状况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2
作者 黄桂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共5页
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收入分配的改革作为突破口的。经过几个阶段的转换,基本确立了包干到户的分配格局。从微观生产单位内部看,这种劳动成果与劳动者收入直接结合的方式,确实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从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收入分配的改革作为突破口的。经过几个阶段的转换,基本确立了包干到户的分配格局。从微观生产单位内部看,这种劳动成果与劳动者收入直接结合的方式,确实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从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收入 状况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利益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收入如何影响自身生活幸福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郝身永 文雯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8,共10页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配偶收入影响自身幸福感的两种影响渠道:经济支持渠道和收入比较渠道。通过这两种渠道,配偶收入对自身幸福感分别产生正效应和负效应,综合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进而,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微观数...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配偶收入影响自身幸福感的两种影响渠道:经济支持渠道和收入比较渠道。通过这两种渠道,配偶收入对自身幸福感分别产生正效应和负效应,综合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进而,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微观数据,我们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配偶收入和自己的收入均对自身"潜在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配偶收入的影响程度小于自己的收入。这表明,就对幸福感的影响而言,自己的收入和配偶的收入并不完全是同质的。第二,对年龄较大的群体和高收入群体,配偶收入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而对年龄较小的群体和低收入群体,配偶收入的正向影响则是显著的。这表明,人们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自身收入水平的高低是配偶收入影响自身幸福感的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偶收入 经济支持 收入比较 生活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及其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新才 魏丽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特殊性,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收敛性分析基础,选取甘肃这一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中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截面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甘肃城乡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就如何缩... 针对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特殊性,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收敛性分析基础,选取甘肃这一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中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截面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甘肃城乡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就如何缩小双重滞后型区域城乡差距提出了方向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收入比较 区域发展 西部欠发达地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