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个体与公共之间:代理治理类型的比较历史分析
1
作者 周庆智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7,127,共18页
代理治理是一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它连接个体与公共并发挥协作、应责与代表的作用。代理治理的授权来源于国家,属于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支配方式之一种,亦即在个体与公共之间维护一种国家权力支配关系。代理治理类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 代理治理是一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它连接个体与公共并发挥协作、应责与代表的作用。代理治理的授权来源于国家,属于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支配方式之一种,亦即在个体与公共之间维护一种国家权力支配关系。代理治理类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也在不同的普遍性层次上展开。对传统与现代代理治理类型进行比较历史分析,关键在于揭示这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历史意义,它所依据的一系列前提及其基础性原则与结构性条件,尤其要揭示这种社会治理类型的政治社会特性、秩序观念、制度机制及其矛盾与张力,以便更好地认识当下基层治理体系的一般特征、体制机制特点及其逻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治理类型 个体与公共 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 比较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宏观比较历史分析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拓展中国革命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应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宏观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源于社会学,但此方法在历史学中的应用则面临合理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质疑。宏观比较历史分析与实证史学常常难以进行对话。微观比较历史分析可重建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平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的应... "宏观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源于社会学,但此方法在历史学中的应用则面临合理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质疑。宏观比较历史分析与实证史学常常难以进行对话。微观比较历史分析可重建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平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的应用有助于推进中国革命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比较历史分析 微观比较历史分析 中国革命史 跨学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历史分析在比较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凌博 饶从满 吴宗劲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共12页
比较历史分析作为一种研究传统,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教育学领域有所涉足,但应用比较历史分析进行的比较教育研究仍然极少。基于对比较历史分析的纵向溯源和横向比对,可以看出以科学化因果推断为目的、基于少数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基于过程... 比较历史分析作为一种研究传统,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教育学领域有所涉足,但应用比较历史分析进行的比较教育研究仍然极少。基于对比较历史分析的纵向溯源和横向比对,可以看出以科学化因果推断为目的、基于少数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基于过程追踪是比较历史分析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三者的结合使得比较历史分析有助于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科学化和纵深化。结合比较历史分析的特征分析可以明晰其对比较教育研究的联系和超越,其中联系体现在对两大研究传统流程的恪守和传承,而超越则体现在其可以使因果机制可视化,同时作出表意式诠释和通则式的解释,以及完成两大研究传统的桥接。结合实例的分析可以大体划分出比较历史分析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预测性和回顾性两种应用方式,并总结出比较历史分析在比较教育中的大体应用流程,即首先确定研究议题,其次划分历史时期,再次进行案例选择,而后进行因果推断,进而验证推断结论,最终得出结论。而经过对比较历史分析的优势和使用条件的讨论可知,比较教育研究者在其小样本量的、以因果推断为目的的案例研究中,可以通过比较历史分析的应用增进自身研究中表意式诠释和通则式解释的科学性。而中、大样本量和不以因果推断为目的的研究,则并不适用比较历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比较历史分析 特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比较分析的复兴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那波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3期55-71,198,共18页
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在近几十年重新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回顾该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介绍其复兴并形成方法上的自觉的过程,同时还概括了该研究方法的特征。它所遭受的批判及其针对性的回应。最后,本文就该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社... 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在近几十年重新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回顾该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介绍其复兴并形成方法上的自觉的过程,同时还概括了该研究方法的特征。它所遭受的批判及其针对性的回应。最后,本文就该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比较分析 研究方法 “小样本”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钱滔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90,共6页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是当前经济史研究中最新的理论分支。本文旨在从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合的关系中,梳理出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的脉络,再着重从方法论视角评论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
关键词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 经济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制度的比较分析(HCIA)——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海桢 李晓英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自唐宋以来,回族先民就以商人的角色不断活跃在西北地区商业舞台上的重要地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西北内陆的不断拓展,以羊毛为主体的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不断大量出口,回族商人更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经商大军,在西北近代... 自唐宋以来,回族先民就以商人的角色不断活跃在西北地区商业舞台上的重要地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西北内陆的不断拓展,以羊毛为主体的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不断大量出口,回族商人更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经商大军,在西北近代羊毛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比较制度分析(HCIA)理论,认为回族社会宗教文化的信仰基础所导致的回族商人的行为策略,是回族商人在近代西北羊毛贸易执牛耳作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制度的比较分析 回族商人 近代 甘宁青 羊毛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体制的历史变迁与发展逻辑:以中日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彬睿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29,共6页
福利体制存在趋同性,我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生产型福利体制。本文试图从两国福利体制发展历史变迁着手,分析两国福利体制发展的内在逻辑机理。研究发现,从两国历史变迁来看,国外因素(如国际环境)和国内因素(如老龄化)的混合作用,造就了... 福利体制存在趋同性,我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生产型福利体制。本文试图从两国福利体制发展历史变迁着手,分析两国福利体制发展的内在逻辑机理。研究发现,从两国历史变迁来看,国外因素(如国际环境)和国内因素(如老龄化)的混合作用,造就了两国当前福利体制特征的差异,日本走上了西方意义上的福利国家的道路,我国却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体制模式。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福利体制虽然兼具东西方特色,但仍是跟随西方福利体制发展逻辑在推进。我国福利体制虽然也具有东亚生产型福利特色,但是蕴含更多本土化(社会主义)特征,且国际政治环境不同于日本。因此,我国福利体制发展和建设逻辑也与日本大相径庭,是一条独特的,符合我国国情且逻辑自洽的福利体制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体制 东亚福利体制 比较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的演进理路——基于“权责-激励-信息”三维框架的历史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则行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6,共7页
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相契合,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的演进过程整体上呈现出与之相匹配的阶段性特征。在“权责-激励-信息”的三维分析框架下,基于对相关指标测量结果的整体判断及其关键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我国... 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相契合,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的演进过程整体上呈现出与之相匹配的阶段性特征。在“权责-激励-信息”的三维分析框架下,基于对相关指标测量结果的整体判断及其关键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我国环境治理体制的变迁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时期:一是激励兼容性与信息对称性双缺失的放任治理时期;二是环保激励边缘化而信息对称性较强的放权治理时期;三是环保正向激励强度增强而其信息对称性被严重弱化的分权治理时期;四是环保激励结构渐趋合理且其信息对称性逐渐强化的均权治理时期。基于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应将不断强化央地间环境治理的权责适配性、激励兼容性与信息对称性作为主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体制 权责配置 激励机制 信息对称性 历史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政治经验的普遍化:美国政治学的身份建构--《政治学手册》与《政治科学新手册》的比较阅读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向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36,181,共14页
作为地域性政治经验的知识总结,美国政治学何以成了西方政治学甚至政治学本身?美国政治学如何实现与欧洲政治学的区隔?如何将教学、政治教育与经世致用排除在外而仅仅成为(专业化科学)研究的跛足巨人?又是如何将历史分析驱逐出政治学的... 作为地域性政治经验的知识总结,美国政治学何以成了西方政治学甚至政治学本身?美国政治学如何实现与欧洲政治学的区隔?如何将教学、政治教育与经世致用排除在外而仅仅成为(专业化科学)研究的跛足巨人?又是如何将历史分析驱逐出政治学的方法论领地而书写政治学史?这是我们比较阅读《政治学手册》与《政治科学新手册》看到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学 政治学史 国家建设 教学 公民/政治教育 历史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权力与民营经济演进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耀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3,共6页
在转轨时期,特定地区的初始制度禀赋构成该地制度演进的逻辑起点,它规定了制度演进的可能方向;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权力大小的不同组合及其协同演进,使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度租金降低速率,这决定了该地区制度演进的具体方式和路径;“逻辑... 在转轨时期,特定地区的初始制度禀赋构成该地制度演进的逻辑起点,它规定了制度演进的可能方向;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权力大小的不同组合及其协同演进,使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度租金降低速率,这决定了该地区制度演进的具体方式和路径;“逻辑起点+动态演进路径”的不同组合,使得各地区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 禀赋 制度租金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谣言与恐慌中的文化网络变迁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0,共6页
本文把"文化网络"概念置于理解历次恐慌事件的核心,并进行跨时段、跨事件的比较分析:综合运用约翰.穆勒的"契合法",考察和分析了近代以来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的几大事件。研究发现在各种力量交织而成、有时是密不透风... 本文把"文化网络"概念置于理解历次恐慌事件的核心,并进行跨时段、跨事件的比较分析:综合运用约翰.穆勒的"契合法",考察和分析了近代以来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的几大事件。研究发现在各种力量交织而成、有时是密不透风、韧性强大的文化网络中,威权结构下的官方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约束以对民众负责;民间社会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往往在危机和恐慌之际陷入一盘散沙;食品、交通、居住等公共安全呈脆弱之象,公共资源分配严重不平等、不公正;培养独立评判能力的教育环境缺失;加上世代流传下来的饥荒集体记忆,遂催生了大规模的社会恐慌。近年来,政府信息走向公开化,批评、质疑的言论涌现,民间话语开始发声,为妥善治理类似事件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恐慌事件 当代中国 契合法 历史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性信息需求条件下会计准则制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泽伟 徐虹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3,共11页
会计准则制定的难点在于对那些无法满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准则进行选择。无论是基于真实利润的规范研究,还是基于使用者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或者相关经验研究,在导出有效会计准则方面的作用有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这些研... 会计准则制定的难点在于对那些无法满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准则进行选择。无论是基于真实利润的规范研究,还是基于使用者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或者相关经验研究,在导出有效会计准则方面的作用有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这些研究范式都是基于建构理性主义建立的。建构理性主义的关键点在于能够在整体上对制度实施成本与效益分析。然而,冲突性的财务信息需求,限制了这种功能的发挥。格雷夫开创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会计准则的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理性 演化理性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会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大分流:诺思与格雷夫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鸣 邓宏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道格拉斯.C.诺斯在其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阿夫纳.格雷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两者的研究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上的整合和统一。从制度分流的角度出发,简要概括、梳理、评论... 本文分析、比较了道格拉斯.C.诺斯在其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阿夫纳.格雷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两者的研究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上的整合和统一。从制度分流的角度出发,简要概括、梳理、评论了经济史学界在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中所运用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探讨了沿着制度分流的角度解释、分析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流 制度变迁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整合与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