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三嗪类抗鸡球虫化合物 被引量:2
1
作者 James W. McFarland 郑文丽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5年第4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球虫病 三嗪类化合物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 被引量:5
2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2 位作者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1-438,共8页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1和0.884、外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_(ext^2)分别为0.85和0.81.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模式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得到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指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结构修饰,为进一步设计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芳杂环并嘧啶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FA,CoMSIA,HQSAR方法研究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相玉红 肖爱婧 张卓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HQSAR)对21种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叠合方法对场分析方法(CoMFA和CoMSIA)、不同场的组合方式...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HQSAR)对21种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叠合方法对场分析方法(CoMFA和CoMSIA)、不同场的组合方式对CoMSIA、不同的碎片参数对HQSAR模型构建的影响.根据CoMFA和CoMSIA模型的等值线图、HQSAR模型的原子贡献图,提出了改进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的方法,为合成新型药物分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 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酰胺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卓 张怀 +1 位作者 崔巍 计明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0-896,共7页
通过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两种方法来确定两类马来酰胺类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的结合方式.首先,用分子对接确定抑制剂与GSK-3β的结合模式及其相互作用;然后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与比较分子相似... 通过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两种方法来确定两类马来酰胺类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的结合方式.首先,用分子对接确定抑制剂与GSK-3β的结合模式及其相互作用;然后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与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对48个化合物做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交互验证回归系数分别为0.669(CoMFA)和0.683(CoMSIA),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统计相关性,同时也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根据该模型提供的信息,设计出9个预测活性较好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电酮类HDAC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彩红 相玉红 张卓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4-820,共7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近年来治疗癌症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中羟氨酸类,苯甲酰胺类多种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对于亲电酮类HDACi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parativ...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近年来治疗癌症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中羟氨酸类,苯甲酰胺类多种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对于亲电酮类HDACi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对29个亲电酮类HDAC抑制剂分子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分析,CoMFA模型的q2=0.668,r2=0.999;CoMSIA模型的q2=0.686,r2=0.995,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分子对接(sur-flex-dock)研究也进一步揭示出抑制剂分子与蛋白酶的作用模式,结合其作用模式比较合理地探讨了这类抑制剂的活性原因,为设计新型高效的亲电酮类HDACi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比较分子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维到五维: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敏勇 夏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591,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定量构效关系的最新发展 ,重点介绍了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至五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各种方法及应用 ,并就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中 ,定量构效关系所涉及的分子重叠和构象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偏最小二乘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2-酮类化合物作为PDGF-Rβ酶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坤 陈声高 +1 位作者 叶礼阁 范波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0,共5页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一系列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作为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酪氨酸激酶PDGF-Rβ活性抑制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较好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为0.999,F值是1504.715,标准偏差(S)为0...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一系列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作为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酪氨酸激酶PDGF-Rβ活性抑制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较好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为0.999,F值是1504.715,标准偏差(S)为0.042。根据该模型,设计并预测了数个新的化合物,表明该模型可定量地预测结构相近的类似物活性,为设计合成新的PDGF-Rβ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吲哚-2-酮 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PDGF-Rβ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丽荔 徐筱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87-1092,共6页
采用两种分子场分析方法即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法(CoMSIA)进行了37个褪黑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构效关系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计算中,还考察了不同格点距离和电... 采用两种分子场分析方法即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法(CoMSIA)进行了37个褪黑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构效关系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计算中,还考察了不同格点距离和电荷计算方法对构效关系模型的影响.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可以观察到叠合分子周围分子场特征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为设计新的褪黑激素拮抗剂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受本拮抗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受体激动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军 牛彦 +1 位作者 吕雯 雷小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59-1262,共4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55个四氢吡啶类毒蕈碱受体激动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3D-QSAR模型.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507,常规相关系数(R2)为0.982,标准方差为0.218,说明系列化...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55个四氢吡啶类毒蕈碱受体激动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3D-QSAR模型.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507,常规相关系数(R2)为0.982,标准方差为0.218,说明系列化合物分子周围立体场和静电场的分布与生物活性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模型不仅很好地预测了训练集和测试集化合物的活性,而且为设计活性更高的受体激动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受体 激动剂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书梅 赵文娜 吴天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系统研究了57个CDK4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所建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系统研究了57个CDK4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所建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值分别为0.656和0.81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4和0.969,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在长江底泥中吸附行为的CoMFA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东斌 张爱茜 +2 位作者 徐满 韩朔睽 王连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6-690,共5页
将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CoMFA)移植到定量结构性质相关研究中 ,探讨了 2 8种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在长江底泥中的吸附行为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发现静电和空间立体效应是影响这批化合物底泥吸附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比较分子分析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 长江底泥 吸附行为 分子结构 水污染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构效关系在农药设计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颖娇 叶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基本原理,重点评述了其中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的主要理论及用该法建立QSAR模型的步骤,以及QSAR在农药合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农药 设计 应用 比较分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CoMFA和HQSAR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兵 邹建卫 +3 位作者 郑柯文 刘海春 曾敏 俞庆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4-1210,共7页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比CoMFA方法快捷,并且可重复性好.两种方法均得到了较好分析结果,CoMFA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为0.815,HQSAR的q2值为0.893.这些方程有力地说明了该类分子在(R,R)-N-3,5-dinitrobenzoyl-1,2-diamine型手性固定相上拆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类似拆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 COMFA HQSAR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分析 手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聪 于大永 +4 位作者 魏来 张秀莉 冯宝民 史丽颖 曹洪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6-1072,共7页
本实验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 MSIA)建立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以确定该类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预测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Co... 本实验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 MSIA)建立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以确定该类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预测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Co MF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LOO)交叉验证系数q^2=0.559,非交叉验证系数r^2=0.887,标准偏差SE=0.382;在Co MSI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0.627,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15,标准偏差SE=0.365。在预测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Co MF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0.600,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03,标准偏差SE=0.375;在Co MSIA模型中,训练集抽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0.566,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14,标准偏差SE=0.378。EC_(50)和IC_(50)的两个3D-QSAR模型预测结果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本实验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对配体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为获得具有更高活性的配体分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35受体 香豆素类化合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