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比较修辞学视角下汉语论说文段落修辞的特殊性研究——基于教材和作文的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东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17,共15页
传统对比修辞学研究把英语修辞作为典范,强调英语修辞地位高于非英语修辞,因而遭到学者们的普遍反对。有些西方学者虽然认为汉英修辞模式具有同等地位,但在其试图为汉语语篇修辞地位辩护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两种修辞模式趋同,而忽略...
传统对比修辞学研究把英语修辞作为典范,强调英语修辞地位高于非英语修辞,因而遭到学者们的普遍反对。有些西方学者虽然认为汉英修辞模式具有同等地位,但在其试图为汉语语篇修辞地位辩护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两种修辞模式趋同,而忽略了汉语特有的修辞特征。本文从比较修辞学视角出发,对汉语段落的修辞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段落写作指南和学生汉语论说文作文中的段落。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没有包含系统的段落写作理论及指南;汉语作文中的"主题句"不同于英语,段落多为非归纳演绎式,且运用了较多的情感化语言。由此,本文认为,当今汉语论说文写作仍然具有特殊性,其修辞范式并未与英语相接近。提高汉语的修辞地位不能依靠强调其与英语修辞的相似性,应该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修辞学
汉语
修辞
论说文写作
修辞
模式
英语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修辞学纵横谈——兼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与任务
2
作者
王长春
《外语研究》
1988年第1期54-60,66,共8页
(一)中西修辞学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述勃兴,便有许多对修辞的论述。例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一)中西修辞学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述勃兴,便有许多对修辞的论述。例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反对多言、辩言和美言的修辞观点。孔子提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修辞学
史
修辞
立其诚
比较修辞学
文体学
发展历史
中西
修辞学
修辞学
家
汉语
修辞学
郑子瑜
修辞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与连接:邀请修辞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克
刘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1,共9页
西方传统竞争性、二元性、转变型修辞难以完全合理阐释人类的言语交际行为,一种推崇多样性、关系性、自决性的邀请修辞值得提倡。它所构成的独特观念来源于女性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也有一定的关联。本文通过梳理儒家和道家思...
西方传统竞争性、二元性、转变型修辞难以完全合理阐释人类的言语交际行为,一种推崇多样性、关系性、自决性的邀请修辞值得提倡。它所构成的独特观念来源于女性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也有一定的关联。本文通过梳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三个元理论假设,结合古典修辞文本的哲学诠释,探寻中国古典修辞实践与邀请修辞价值原则重叠的话语印迹,挖掘邀请修辞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两者在多样性与关系性这两个元理论上同频共振。本研究对推动中西修辞的交流互鉴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邀请
修辞
中国古典
修辞
元理论基础
比较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修辞学视角下汉语论说文段落修辞的特殊性研究——基于教材和作文的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东虹
机构
东南大学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17,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比较修辞学视域下的语篇修辞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FYYB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传统对比修辞学研究把英语修辞作为典范,强调英语修辞地位高于非英语修辞,因而遭到学者们的普遍反对。有些西方学者虽然认为汉英修辞模式具有同等地位,但在其试图为汉语语篇修辞地位辩护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两种修辞模式趋同,而忽略了汉语特有的修辞特征。本文从比较修辞学视角出发,对汉语段落的修辞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段落写作指南和学生汉语论说文作文中的段落。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没有包含系统的段落写作理论及指南;汉语作文中的"主题句"不同于英语,段落多为非归纳演绎式,且运用了较多的情感化语言。由此,本文认为,当今汉语论说文写作仍然具有特殊性,其修辞范式并未与英语相接近。提高汉语的修辞地位不能依靠强调其与英语修辞的相似性,应该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关键词
比较修辞学
汉语
修辞
论说文写作
修辞
模式
英语写作教学
Keywords
comparative rhetoric
Chinese rhetoric
expository writing
rhetorical mode
English writing instruc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修辞学纵横谈——兼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与任务
2
作者
王长春
出处
《外语研究》
1988年第1期54-60,66,共8页
文摘
(一)中西修辞学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述勃兴,便有许多对修辞的论述。例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反对多言、辩言和美言的修辞观点。孔子提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关键词
中国
修辞学
史
修辞
立其诚
比较修辞学
文体学
发展历史
中西
修辞学
修辞学
家
汉语
修辞学
郑子瑜
修辞
观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与连接:邀请修辞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克
刘娇
机构
山东大学翻译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CYY063)。
文摘
西方传统竞争性、二元性、转变型修辞难以完全合理阐释人类的言语交际行为,一种推崇多样性、关系性、自决性的邀请修辞值得提倡。它所构成的独特观念来源于女性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也有一定的关联。本文通过梳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三个元理论假设,结合古典修辞文本的哲学诠释,探寻中国古典修辞实践与邀请修辞价值原则重叠的话语印迹,挖掘邀请修辞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两者在多样性与关系性这两个元理论上同频共振。本研究对推动中西修辞的交流互鉴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邀请
修辞
中国古典
修辞
元理论基础
比较修辞学
Keywords
Invitational Rhetoric
Chinese Rhetorical Traditions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s
Comparative Rhetoric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比较修辞学视角下汉语论说文段落修辞的特殊性研究——基于教材和作文的分析
刘东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外修辞学纵横谈——兼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与任务
王长春
《外语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越与连接:邀请修辞与中国古典修辞思想的哲学反思
李克
刘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