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叶 殷喜平 +1 位作者 朱玉霞 杨爱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3-1060,共8页
分析了微介孔材料催化裂化(FCC)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比对分析,确定了FCC催化剂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Ⅳ型,可采用BET法进行等效表征;考察了低温氮吸附法测定FCC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因素,确定了FCC催化... 分析了微介孔材料催化裂化(FCC)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比对分析,确定了FCC催化剂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Ⅳ型,可采用BET法进行等效表征;考察了低温氮吸附法测定FCC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因素,确定了FCC催化剂比表面积适宜的测定条件;考察了相对压力范围对t-plot线性的影响以及对微孔比表面积测定结果的影响等因素,给出了t-plot最佳的相对压力范围,确定了FCC催化剂中非微孔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介孔材料 FCC催化剂 比表面积分析 BET法 t-plot法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方式对活性炭表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红英 骆建军 +3 位作者 罗鹏辉 熊梦瑶 王学洲 袁炜龙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9-465,共7页
为探究不同再生方式对活性炭表面特性的影响,采用Boehm滴定、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技术对原炭、微波法再生活性炭、Fenton法再生活性炭以及微波-Fenton联合再生活性炭进行表征,并进一步阐述其再生机理。结果... 为探究不同再生方式对活性炭表面特性的影响,采用Boehm滴定、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技术对原炭、微波法再生活性炭、Fenton法再生活性炭以及微波-Fenton联合再生活性炭进行表征,并进一步阐述其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微波-Fenton联合再生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能恢复至与原炭相当;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微波-Fenton法联合再生效果良好,再生活性炭表面的孔容积仅次于原炭;相比于原炭,联合再生活性炭表面的酸碱官能团用量无明显变化,吸附性能最接近原炭;活性炭表面的═C═O结构在Fenton和微波再生后转化为―C═O,而―C═O正是活性炭的活性中心,能提高活性炭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再生 扫描电镜 比表面积分析 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碳化及抗渗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罗国仪 徐桂弘 +3 位作者 任旭 邓文波 陈孜伟 刘次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2,共12页
将磷石膏作为水泥基充填材料替代胶凝材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对磷石膏掺入混凝土后的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和碳化、抗渗等易导致结构失效的性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制备了6组不同磷石膏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 将磷石膏作为水泥基充填材料替代胶凝材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对磷石膏掺入混凝土后的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和碳化、抗渗等易导致结构失效的性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制备了6组不同磷石膏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碳化和抗渗试验,结合XRD、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研究了不同磷石膏掺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碳化及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掺量和碳化龄期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加,并且磷石膏掺量、碳化龄期和碳化深度三者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渗水高度随磷石膏掺量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比表面积及不同孔径的孔体积增长,钙钒石(AFt)生成量上升。总孔体积的增长导致早期碳化速率提高、渗水高度增长。AFt具有微膨胀性,与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共同作用填充了部分孔隙通道,这不仅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后期碳化速率下降,在磷石膏掺量超过6%(质量分数)后渗水高度也出现下降,还使磷石膏掺量为15%(质量分数)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比表面积和不同孔径的孔体积下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磷石膏资源利用技术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碳化 抗渗性能 微观机理 比表面积分析 孔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蒙脱石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丽娟 廖立兵 韩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本文采用TiCl4在HCl中水解制备二氧化钛柱撑蒙脱石(TiO2 PILM)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BETN2比表面积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苯酚在紫外光下的催化降解曲线,考察了苯酚的初始浓度、TiO2 PILM投放量、苯酚溶液pH值对光催化降解效... 本文采用TiCl4在HCl中水解制备二氧化钛柱撑蒙脱石(TiO2 PILM)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BETN2比表面积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苯酚在紫外光下的催化降解曲线,考察了苯酚的初始浓度、TiO2 PILM投放量、苯酚溶液pH值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结构稳定的TiO2 PILM具有2.26nm大晶面间距和285.7m2 g大比表面积。TiO2 PILM对苯酚有一定的光催化降解性,其过程是先吸附后降解。随苯酚初始浓度、TiO2 PILM投入量和苯酚溶液pH值的升高,TiO2 PILM对苯酚降解速率增大。在苯酚初始浓度为5mg L、投样量为1g L、pH为10时,TiO2 PILM对苯酚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光催化降解 初始浓度 TIO2 降解效果 中水 吸附 制备 溶液PH值 比表面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Mn、Cu掺杂对K_4 Nb_6 O_(17)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亚辉 陈启元 +1 位作者 尹周澜 李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7-119,124,共4页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铌酸盐 K_4Nb_6O_(17)及 Ni^(2+)、Co^(3+)、Mn^(4+)、Cu^(2+)(5.0%mol)掺杂的 K_4Nb_6O_(17),并采用 X 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在甲醇为电子给体、P...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铌酸盐 K_4Nb_6O_(17)及 Ni^(2+)、Co^(3+)、Mn^(4+)、Cu^(2+)(5.0%mol)掺杂的 K_4Nb_6O_(17),并采用 X 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在甲醇为电子给体、P(?)为助催化剂的情况下,研究了 K_4Nb_6O_(17)及 Ni^(2+)、Co^(3+)、Mn^(4+)、Cu^(2+)掺杂的 K_4Nb_6O_(17)作为催化剂在约400nm 紫外辐射下分解水产氢的光催化活性,并讨论了引起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活性 掺杂 NI^2+ Co^3+ MN 固相反应合成 比表面积分析 X射线衍射 漫反射光谱 催化剂活性 Cu^2+ 紫外可见 扫描电镜 形貌表征 电子给体 助催化剂 紫外辐射 铌酸盐 分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万龙 刘曈 姜明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1-364,共4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煅烧法制备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MCF);分别考察P123、1,3,5-三甲苯和氟化铵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孔径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孔径、比表面积以及孔容积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制得的...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煅烧法制备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MCF);分别考察P123、1,3,5-三甲苯和氟化铵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孔径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孔径、比表面积以及孔容积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制得的MCF最小孔径为7.7 nm;三甲苯和氟化铵均具有明显的扩孔效应;反应温度与孔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 比表面积分析 孔径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