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反应器气液相界面积的化学吸收法测定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曹仲文 袁惠新 李正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5,77,共4页
从Danckwerts拟一级反应和传质理论出发,采用气液一次通过的流程,用化学吸收的方法对旋流反应器的气液相界面积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气液相界面积随着喷淋密度和动能因子的增大而增大,并得到了旋流反应器比相界面积的关联式;旋流... 从Danckwerts拟一级反应和传质理论出发,采用气液一次通过的流程,用化学吸收的方法对旋流反应器的气液相界面积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气液相界面积随着喷淋密度和动能因子的增大而增大,并得到了旋流反应器比相界面积的关联式;旋流反应器与螺旋型旋转吸收器及旋流塔板吸收器相比,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具有更高的比相界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反应器 比相界面积 化学吸收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搅拌槽内气泡尺寸与局部气含率的CFD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良超 王嘉骏 +2 位作者 顾雪萍 冯连芳 李伯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6-2400,2415,共6页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并和CFD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高通气量条件下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分布很不均匀,气泡尺寸在叶轮排出流区较小,且沿着排出流方向逐渐增大;在两桨间区域和上层桨以上区域气泡以聚并为主;局部气含率在循环涡涡心、叶轮和挡板后部较高,叶片后部存在明显气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搅拌槽 气泡尺寸分布 局部气含率 气液比相界面积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中气液传质特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清华 全学军 +1 位作者 程治良 白薇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52-3657,共6页
对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的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吸收法(CO2-空气-NaOH体系)和物理吸收法(CO2-空气-H2O体系)测定了不同进口气速、不同液体喷射速度下的有效相界面积a和液膜传质系数kL,... 对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的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吸收法(CO2-空气-NaOH体系)和物理吸收法(CO2-空气-H2O体系)测定了不同进口气速、不同液体喷射速度下的有效相界面积a和液膜传质系数kL,并由此得到体积传质系数kL a。结果表明,由于WSA中气液间的强交互作用,a、kL以及kL a均随进口气速和液体喷射速度增大而增大。采用量纲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归纳,拟合出了a、kL和kL a随气相Reynolds数Reg、液相Weber数WeL之间的经验公式:a=0.0024Re1.25g We0.079L,ShL=35.31Re0.2303g We0.13L,kL a=6.52×10-8 Re1.48g We0.21L,这些关联式能较好地预测WSA的传质性能。研究还表明,在WSA中的气液射-旋流传质体系中,传质过程符合双膜理论、表面更新理论和溶质渗透理论,但以表面更新机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 气-液传质 比相界面积 化学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