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面水蚀比尺模型室内外相似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管新建 姚文艺 +1 位作者 李勉 申震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6,共4页
对野外和室内在25°陡坡、人工降雨条件下的侵蚀产沙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相同或相近时,室内外降雨侵蚀力非常接近,但是土壤可蚀性却相差4倍左右;当其它影响因素如土壤容重、土壤前期含水量等相同或相近时,仅要... 对野外和室内在25°陡坡、人工降雨条件下的侵蚀产沙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相同或相近时,室内外降雨侵蚀力非常接近,但是土壤可蚀性却相差4倍左右;当其它影响因素如土壤容重、土壤前期含水量等相同或相近时,仅要达到累计侵蚀产沙量的相似,室内坡面模型可以采用2∶1的几何比尺,该比尺下室内外侵蚀产沙量的误差小于10%;从侵蚀产沙速率来看,室内外试验侵蚀产沙的过程差异较大;室内外试验都是降雨强度越大,坡面产生的细沟数量越多,并且细沟的平均长度、宽度、深度也越大;但要做到室内外坡面形态发育的相似还存在较大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侵蚀 比尺模型试验 相似性 人工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尺模型上床面切应力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曹水明 丁君松 黄景瑗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用比尺模型研究了湘江洪道刘家坝弯曲型河段的床面切应力,得出了整治工程前后床面切应力的平面分布和阻力沿程的变化。根据试验结果,从河流阻力角度对刘家坝滩整治工程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 天然河道 床面 切应力 比尺模型 整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比尺条形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的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一伟 刘润 梁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9-1299,共11页
开展小比尺模型试验是土力学承载力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小比尺模型的尺寸效应会影响试验的定量结果,导致小比尺试验一般仅能用于定性研究。在饱和砂土地基中开展了20组条形基础承载力的小比尺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基础尺寸、埋深以及砂土... 开展小比尺模型试验是土力学承载力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小比尺模型的尺寸效应会影响试验的定量结果,导致小比尺试验一般仅能用于定性研究。在饱和砂土地基中开展了20组条形基础承载力的小比尺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基础尺寸、埋深以及砂土的密实度研究承载力的变化,进而引入离散元分析方法,采用抗转动模型模拟砂土颗粒的力学行为,对条形基础承载力试验进行模拟,从微观角度揭示小比尺模型试验尺寸效应的来源和对宏观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地基密实度与基础埋深越大,小比尺实试验的尺寸效应越明显,尺寸效应的产生是应力水平变化、破坏模式改变以及渐进破坏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基础 地基承载力 比尺模型试验 寸效应 离散元模拟 微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比尺离心模型的屈服和破坏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利民 胡定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12,60,共7页
推导了小比尺离心模型的破坏准则。从应力—应变关系的相似特性出发,找出了小比尺离心模型与原型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将结构物的破坏分为自重作用下的屈服破坏和由外载产生的破坏,分析了各类问题的特性和模拟方法。以桩基础的垂直... 推导了小比尺离心模型的破坏准则。从应力—应变关系的相似特性出发,找出了小比尺离心模型与原型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将结构物的破坏分为自重作用下的屈服破坏和由外载产生的破坏,分析了各类问题的特性和模拟方法。以桩基础的垂直承载力、砂土振动液化、边坡稳定分析为例,阐述了小比尺离心模型试验和分析的一些思想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尺模型 离心试验 屈服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引水系统非恒定流模型相似比尺的分析与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细彬 宋永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从有压引水系统调压井涌浪方程和压力管道水击方程出发,导出了模型与原型相似的条件,分析了各物理量比尺间的关系;讨论了模型比尺的一些限制条件;论述了长引水系统的整体模型采用正态通常是不现实的,相似比尺应依据不同的试验要求... 从有压引水系统调压井涌浪方程和压力管道水击方程出发,导出了模型与原型相似的条件,分析了各物理量比尺间的关系;讨论了模型比尺的一些限制条件;论述了长引水系统的整体模型采用正态通常是不现实的,相似比尺应依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及客观条件来确定.文中提出了不同研究问题的变态比尺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压引水系统 水力试验 相似条件 模型比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模型比尺”的两种定义
6
作者 苏鲁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于“模型比尺”的两种定义苏鲁平(水工研究所)0前言水工模型的比尺定义本不属复杂问题,目前却有两种定义并存,时常导致表述上的混乱。笔者愿对此一抒己见,以供讨论。1与地图比例尺类比现代各类地图都注明其比例尺,地图比例尺... 关于“模型比尺”的两种定义苏鲁平(水工研究所)0前言水工模型的比尺定义本不属复杂问题,目前却有两种定义并存,时常导致表述上的混乱。笔者愿对此一抒己见,以供讨论。1与地图比例尺类比现代各类地图都注明其比例尺,地图比例尺的定义是明确而规范的。比例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模型 模型比尺 比尺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黄土高原建设与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25,共4页
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治理效益,借助实体模拟理论与技术、测控技术、信息技术等而构建的高科技试验研究模型体系。模型黄土高原的物理模型具有广义性、多目标性、多类型性、典型性、交互性特... 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治理效益,借助实体模拟理论与技术、测控技术、信息技术等而构建的高科技试验研究模型体系。模型黄土高原的物理模型具有广义性、多目标性、多类型性、典型性、交互性特点。模型黄土高原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效益三方面。讨论了建设模型黄土高原的技术路线和工作基础,认为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水土流失规律和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成果,依托黄委科研机构,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模型黄土高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模型建设 原型观测模型 实体模型 比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黄土高原”的组成及建设内容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月鲁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10,共2页
“模型黄土高原”由原型观测系统、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 3部分组成。通过原型观测系统、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的建设与研究 ,可尽快摸清黄土高原各个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 ,探求快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和综合治理模式 ,实现对水... “模型黄土高原”由原型观测系统、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 3部分组成。通过原型观测系统、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的建设与研究 ,可尽快摸清黄土高原各个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 ,探求快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和综合治理模式 ,实现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科学、定量的分析和评价 ,从而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实体模型 比尺模型 黄土高原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9
作者 刘平乐 吴明山 +2 位作者 王刚 叶跃年 张益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68,共1页
介绍了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体目标。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原型观测系统、野外试验小区、室内比尺模型;技术路线是在不同类型区选择典型小流域建立模型,通过扩大试验区,采集相关数据,将模型外延,进而建立黄土高原模型群体系;主要研究内... 介绍了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体目标。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原型观测系统、野外试验小区、室内比尺模型;技术路线是在不同类型区选择典型小流域建立模型,通过扩大试验区,采集相关数据,将模型外延,进而建立黄土高原模型群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模型黄土高原 原型观测系统 野外试验小区 室内比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红耕 奚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2-75,共4页
针对我国目前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相似准则不明确 ,忽视观测水泵进口流态和吸水管内涡流强度等缺陷 ,提出了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研究的新方法。开敞式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按弗劳德数相似准则模拟。不带泵进行试验 ,模型比尺的选取应保证一... 针对我国目前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相似准则不明确 ,忽视观测水泵进口流态和吸水管内涡流强度等缺陷 ,提出了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研究的新方法。开敞式水泵进水池模型试验按弗劳德数相似准则模拟。不带泵进行试验 ,模型比尺的选取应保证一定的进水池宽度、水深和吸水管直径 ,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模型试验应重点检查进水池中是否出现有害的水面涡和水下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进水池模型 试验方法 进口流态 吸水管 内涡流强度 模型比尺 进水池宽度 水深 吸水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动力离心模型试验中物理破坏模拟比较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荣建 闫蕊 +3 位作者 刘军定 彭光辉 邵生俊 范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8-726,共9页
针对土工动力离心模型试验中模型与原型在动力响应和动力破坏模拟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似程度。首先分析总结离心模型试验在动力响应模拟、动力破坏模拟两个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然后分析这两种模拟模型中的相似比尺的实现要求、特点和区别;... 针对土工动力离心模型试验中模型与原型在动力响应和动力破坏模拟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似程度。首先分析总结离心模型试验在动力响应模拟、动力破坏模拟两个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然后分析这两种模拟模型中的相似比尺的实现要求、特点和区别;最后,针对抗滑模型桩和地铁模型,分析推导动力离心模型在动力响应模拟和动力破坏模拟中具体的模型理论比尺关系和关键问题,进一步指出目前土工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模型与原型的相似比尺关系,动力破坏模拟模型的相似条件远比动力响应模拟模型的相似条件要求更为严格,这也是动力破坏模拟模型能够揭示岩土结构原型破坏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离心机 振动台 动力破坏 模型相似比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力相似条件下的桩群物理模型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星 王娅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2,共5页
在Froude数相等的水力模型中,按模型比尺缩小桩群结构,模型雷诺数减小,其阻力系数与原型不相等。为了研究模型满足桩群的整体阻力相似条件,在30m长、3m宽、0.26m深的循环水槽中进行一系列桩群阻力试验,得出桩群阻力系数与桩数、桩距、... 在Froude数相等的水力模型中,按模型比尺缩小桩群结构,模型雷诺数减小,其阻力系数与原型不相等。为了研究模型满足桩群的整体阻力相似条件,在30m长、3m宽、0.26m深的循环水槽中进行一系列桩群阻力试验,得出桩群阻力系数与桩数、桩距、桩排列方式的关系。根据试验数据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按照阻力相似理论进行实际码头桩群模型设计,在保证阻力系数相似的前提下提出了模型码头桩群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考虑阻力相似设计的物理模型试验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桩群工程附近的流场分布和流态,为工程区域的泥沙冲淤模拟和地形验证提供了水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阻力相似 模型比尺 循环水槽 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库区管道输沙模型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俊杰 江恩惠 +1 位作者 李远发 高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0,共2页
分析了小浪底库区管道输沙模型设计中模型比尺、模型沙选择、含沙量比尺及阻力校正等问题。结果表明:①以中值粒径略大于原型沙的天然沙作为模型沙为宜;②模型沙选定后,可试算得到模型含沙量比尺;③阻力校正可根据流体雷诺数的不同来进行。
关键词 模型比尺 阻力校正 模型设计 管道输沙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倒虹管内泥沙冲淤的浑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祖军 韦鹤平 刘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8-742,共5页
针对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越黄浦江大型倒虹管泥沙冲淤问题 ,进行了浑水模型试验研究 .模拟结果显示特别在运行初期管内会产生严重淤积 ,必须调整运行工况 .综合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 ,并结合吴闵污水外排工程泵站实际运行能力 ,... 针对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越黄浦江大型倒虹管泥沙冲淤问题 ,进行了浑水模型试验研究 .模拟结果显示特别在运行初期管内会产生严重淤积 ,必须调整运行工况 .综合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 ,并结合吴闵污水外排工程泵站实际运行能力 ,提出了临界运行流量标准及几点管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虹管 浑水模型 模型比尺 泥沙冲淤 黄浦江 污水治理 临界运行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明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为研究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方案实施前后汉江河口段河势、流态、流速、水位及河床冲淤变化等情况,设计了动床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试验.综合整治工程3个方案的模型试验表明,各方案实施后龙王庙段的河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流... 为研究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方案实施前后汉江河口段河势、流态、流速、水位及河床冲淤变化等情况,设计了动床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试验.综合整治工程3个方案的模型试验表明,各方案实施后龙王庙段的河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流速分布趋于均匀,主流线右移,局部冲刷坑缩小,河床冲刷强度减弱.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优化工程方案并得到采纳实施,工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堤防 河工模型 模型比尺 龙王庙险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排水工程中大型跌水井模型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祖军 韦鹤平 秦景峰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69-75,共7页
针对大型跌水井在城市排水工程中遇到的管径及落差都太大的问题 ,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需要 ,对典型的大型跌水井流态进行了水力模拟和方案优化与分析 ,提出了满足实际工程施工与安全运行需要的措施 ,经实际工程检验运行效果... 针对大型跌水井在城市排水工程中遇到的管径及落差都太大的问题 ,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需要 ,对典型的大型跌水井流态进行了水力模拟和方案优化与分析 ,提出了满足实际工程施工与安全运行需要的措施 ,经实际工程检验运行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井 水力模型 模型比尺 排水工程 污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浪掩护模型试验技术的研讨
17
作者 张馥桂 葛志瑾 杨建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1-58,共8页
本文对防浪掩护物理模型试验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作者的意见,以此与同行商榷,希能有助于改进模型试验,提高试验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防浪 不规则波 波浪作用 港内波浪 弗劳德数 造波机 反射波 模型比尺 波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水管真空度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洁颖 杨建东 李进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68,共3页
尾水管真空度是水电站设计和运行中重要的调保参数之一,在数值计算中,由于采用一维非恒定流的计算方法,只可能得到尾水管进口断面真空度的平均值,而模型试验时,可以测得尾水管进口断面不同位置的真空度。采用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 尾水管真空度是水电站设计和运行中重要的调保参数之一,在数值计算中,由于采用一维非恒定流的计算方法,只可能得到尾水管进口断面真空度的平均值,而模型试验时,可以测得尾水管进口断面不同位置的真空度。采用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尾水管的真空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测得的尾水管进口断面最小动水压力既包含水击压力的变化,又包含平行细铜管方向流速分量的变化;计算值介于边壁值和积分平均值之间,边壁压力不能代表断面平均压力,积分平均压力值包含流速水头,也不能真正反映水击压力的变化,所以建议还是以计算值为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模型试验 模型比尺 尾水管真空度 非线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叉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特性及流动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欣 张天航 +3 位作者 黄志义 张驰 康诚 吴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0-445,共6页
搭建同步满足阻力和压力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并构建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三维CFD模型.研究分叉隧道流动特征和分流局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梯度变化和流动分离是产生主线分流局部损失的主因,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还... 搭建同步满足阻力和压力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并构建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三维CFD模型.研究分叉隧道流动特征和分流局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梯度变化和流动分离是产生主线分流局部损失的主因,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还进一步受到流速转向的影响;主线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基本不受夹角的影响,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在分流比小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流比大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试验数据修正Bassett公式,建立可准确预测夹角为5°~15°分叉隧道的分流局部损失系数计算公式,从而为分叉隧道的通风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隧道 比尺模型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分流局部损失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道路的水沙响应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伯勤 高建恩 +1 位作者 李书钦 韩信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8-91,共4页
基于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原理和相似论所建立的比尺模型理论和技术,以黄土高原延安燕沟康家圪崂小流域为原型建立模型,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道路对小流域的产流产沙影响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水... 基于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原理和相似论所建立的比尺模型理论和技术,以黄土高原延安燕沟康家圪崂小流域为原型建立模型,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道路对小流域的产流产沙影响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水泥路、土路和浮尘土路对流域径流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水泥道路产流量较大,因此小流域修建水泥道路必须考虑道路径流收集,否则将会产生比土路更大的侵蚀量;调控工程对修建道路的小流域径流侵蚀产沙影响较大,同一种道路,治理前后的水沙效应具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小流域在进行治理时,需要加强规划,优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山水园林路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尺模型 道路侵蚀 模拟试验 水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