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值权系数法在等级评价上的应用
1
作者 王喜林 刘丽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89-1991,共3页
定量的等级评价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比性强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比值权系数法,并且以土壤环境等级评价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比值系数 等级 评价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种质资源成熟籽粒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晗 邹丹蓉 +4 位作者 陈子义 周德尧 龚玮 陈珏 杨华 《中国种业》 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
为探究蚕豆种质成熟籽粒的开发利用价值,以25份不同来源的蚕豆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其成熟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25份蚕豆种质资源... 为探究蚕豆种质成熟籽粒的开发利用价值,以25份不同来源的蚕豆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其成熟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25份蚕豆种质资源成熟籽粒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淀粉、可溶性糖、脂肪、维生素B1和B2、多种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淀粉含量尤为丰富,其中以JD006-8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维生素B2含量高于维生素B1的含量;维生素B1含量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为34.68%,JD012-3维生素B1含量最高;矿质元素以K元素和P元素含量较高,微量矿物元素中以Fe元素含量最高,七星蚕豆和JD257总矿质元素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25份蚕豆种质资源氨基酸种类齐全,均含有被检测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1.18~31.40g/100g,其中谷氨酸平均含量最高(4.71g/100g);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的值为32.97%~35.12%,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值为49.18%~54.13%,依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模式的标准,JD231的氨基酸比例相对更合理且营养更全面。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析发现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筛选出6个氨基酸食用价值较高的蚕豆种质资源,分别为D11、JD096、JD012-2、JD014-3、JD090和JD231。根据32个营养元素含量可将25份蚕豆材料聚为4类,第Ⅰ类群Fe、P、K、Ca等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最高,第Ⅱ类群淀粉、维生素B1和胱氨酸平均含量最高,第Ⅲ类群蛋白质、维生素B2、Cu元素和除胱氨酸外的16种氨基酸平均含量均较高,且Na元素平均含量较低,第Ⅳ类群脂肪、膳食纤维和可溶性糖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蚕豆育种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营养成分 氨基酸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异反灰色相关分析法中同异反趋势划分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3
作者 戴文婷 董霁红 狄春雷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7-474,共8页
为了优化同异反(Identical-Discrepant-Contrary,简称IDC)灰色相关分析中同异反趋势划分方法,提高同异反趋势划分结果的精度,文章在分析两种传统划分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均分迭代划分法和回归系数比值划分法,并结... 为了优化同异反(Identical-Discrepant-Contrary,简称IDC)灰色相关分析中同异反趋势划分方法,提高同异反趋势划分结果的精度,文章在分析两种传统划分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均分迭代划分法和回归系数比值划分法,并结合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砷含量相关性的实例,对改进后的两种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两种划分方法得到结果的可靠度均较高,采用均分迭代划分法得到结果的可靠度为70%,采用回归系数比值划分法得到结果的可靠度为55%,略低于前者,这是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中存在"异常"数据,对回归系数影响较大,降低了回归系数比值划分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异反趋势划分 改进 均分迭代 回归系数比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成分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3 位作者 卜朝阳 黄展文 黄昌艳 卢家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2-2068,共7页
【目的】分析、评价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成分,为金花茶组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种金花茶组植物盛开期花朵为材料,测定其17种氨基酸含量,参考WHO/FAO标准模式谱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分析,并进行氨... 【目的】分析、评价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成分,为金花茶组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种金花茶组植物盛开期花朵为材料,测定其17种氨基酸含量,参考WHO/FAO标准模式谱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分析,并进行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评价。【结果】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均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73~5.93 g/100g。其中,谷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而亮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较低;种间的精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在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夏石金花茶花朵中除蛋氨酸和亮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处于最高或较高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能以某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指标评价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氨基酸成分,应由所有氨基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排序为红顶金花茶>罗斯曼金花茶>龙州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崇左金花茶。【结论】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较高,种间差异明显,其中红顶金花茶花朵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氨基酸 比值系数法 花朵 次生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屑为主要培养基质的食用菌营养成分差异及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超 蔡春菊 +4 位作者 涂佳 孟勇 李美群 杨明 艾文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52-2058,共7页
采用国际通用的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分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竹屑为主要培养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各部位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价,为竹加工剩余物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利... 采用国际通用的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分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竹屑为主要培养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各部位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价,为竹加工剩余物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食用菌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在种间及部位间差异明显,菌(菇)柄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1),其中,棘托竹荪部位间的氨基酸总量差异大于大球盖菇。但棘托竹荪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大球盖菇,其中菌裙养分含量更接近于鸡蛋。AAS、CS和RCAA表明,2种食用菌的苏氨酸(Thr)和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含量偏高(RCAA>1.0),其余氨基酸多相对偏低(RCAA<1.0),两食用菌以赖氨酸(Lys)和甲硫氨酸+半胱氨酸(Met+Cys)为限制性氨基酸。棘托竹荪菌裙EAAI值最高,达到0.78,其菌盖和菌柄均小于0.75,大球盖菇各部位EAAI值也小于0.75,同时,棘托竹荪SRCAA值整体上低于大球盖菇。本研究认为2种竹基质食用菌营养成分在种间和部位分布差异明显,但均具有低脂肪、高纤维、富含矿质元素等特点,棘托竹荪的营养均衡性要低于大球盖菇,从营养角度证明了竹加工剩余物在食用菌培育的可行性。此外,本研究发现以竹屑为主要营养基质所生产的棘托竹荪菌裙可作为蛋白源,应注重加强相关产品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培养基质 食用菌 营养成分 FAO/WHO模式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乌鸡氨基酸特征及其蛋白质品质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邵坚 陈芳 +2 位作者 吴样明 刘慧莹 李诒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186-186,187-191,共6页
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产地共9批次乌骨鸡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以评价乌骨鸡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乌骨鸡中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条件... 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产地共9批次乌骨鸡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以评价乌骨鸡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乌骨鸡中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但Pro、Ala、Cys、Gly、Arg含量存在差异。乌骨鸡中氨基酸与FAO/WHO氨基酸模式及FBN/IOM氨基酸模式较为一致,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蛋氨酸和胱氨酸为乌骨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达90.111%,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54.086%;Leu、Ile、Phe、His、Lys在第一主成分系数占较大比重,是乌骨鸡中代表性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主成分分析 蛋白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木屑栽培的花脸香蘑营养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慧 张秀伟 +2 位作者 鲍菊 蔡甫格 牛力立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使用以茶树木屑为主要基质栽培的花脸香蘑子实体作为供试样品,采用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价标准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等,研究供试样品中矿物质含量、氨基酸及其营养价值等。结果表明样品中富含铁、锌、硒及各种氨基酸,其中铁含量高达3... 使用以茶树木屑为主要基质栽培的花脸香蘑子实体作为供试样品,采用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价标准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等,研究供试样品中矿物质含量、氨基酸及其营养价值等。结果表明样品中富含铁、锌、硒及各种氨基酸,其中铁含量高达388 mg·kg-1;除砷略高于食用菌砷污染物限量外,镉和铅的含量均符合限量标准;6种呈味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占呈味氨基酸总含量的58.37%。进一步分析发现EAA/TAA为0.31,EAA/NEAA为0.46,均小于FAO/WHO提出的优质蛋白质标准;苏氨酸和赖氨酸相对过剩;异亮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样品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8。样品氨基酸虽与模式谱标准存在差距,但基本满足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茶树木屑 营养成分 FAO/WHO模式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红芯薯营养价值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慧 牛力立 +2 位作者 鲍菊 唐兴发 李怀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为了解紫云红芯薯的营养价值,以紫云红芯薯为试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价标准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紫云红芯薯块根中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紫云红芯薯块根中营养元素含量及16种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灰分... 为了解紫云红芯薯的营养价值,以紫云红芯薯为试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FAO/WHO模式中的氨基酸评价标准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紫云红芯薯块根中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紫云红芯薯块根中营养元素含量及16种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灰分含量较低,有机组分中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K含量>Fe含量>Zn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3530 mg/kg、6970 mg/kg,E/T为0.336,E/N为0.506,大于FAO/WHO提出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标准;呈味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鲜、甜味氨基酸占呈味氨基酸含量的68.95%;苏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相对过剩,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相对不足,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SRC为66,营养价值较高。该研究表明了紫云红芯薯块根是适宜蒸煮的鲜食型甘薯,具有独特的香甜味,营养价值较高,通过合理膳食,可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红芯薯 营养成分 国家标准方 FAO/WHO模式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