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正项级数比值判别法的一个推广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尔迈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给出关于正项级数比值判别法的一个推广,并通过实例表明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所带来的方便。
关键词 正项级数 敛散性 比值判别法 收敛 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级数比较和比值判别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蔺梦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7-160,192,共5页
对交错级数是否有比较和比值判别法进行了讨论,通过例子并结合一般级数收敛的概念,给出交错级数比较和比值判别法不一定成立的结论,理清了交错级数与正项级数在判别方法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交错级数 莱布尼兹判别 比较判别 比值判别法 绝对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项级数的比值放大判别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彦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以正项级数的“比值”为基础,采用逐步放大的思想,建立了一类判别正项级数敛散性的方法——比值放大判别法.
关键词 正项级数 比值判别法 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项级数收敛性判别的一个推广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为判别正项级数的收敛性,在一种新的比值判别法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推广,使其更具一般性. 同时,通过与达朗贝尔判别法、柯西判别法、拉贝尔判别法的比较。
关键词 正项级数 收敛性 比值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项级数问题中的两个新命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钟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给出并证明了两个有关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命题,从而分别比较了正项级数的两组敛散性判别法之间的强弱关系。
关键词 正项级数 敛散性 强弱关系 对数判别 拟对数判别 比值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矿区近距离厚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寿君 李哲 +1 位作者 郝嘉伟 于斌 《中国矿业》 2021年第3期76-82,共7页
以灵东煤矿Ⅱ2-1煤层、Ⅱ2-2煤层和Ⅱ3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 3D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研究在开采Ⅱ2-1煤层完毕,Ⅱ2-1煤层顶板全部破坏稳定后,Ⅱ3煤层开挖对Ⅱ2-2煤层底板的影响及Ⅱ2-1煤层受扰动后对Ⅱ2-2煤层顶板的二次影响。模拟结... 以灵东煤矿Ⅱ2-1煤层、Ⅱ2-2煤层和Ⅱ3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 3D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研究在开采Ⅱ2-1煤层完毕,Ⅱ2-1煤层顶板全部破坏稳定后,Ⅱ3煤层开挖对Ⅱ2-2煤层底板的影响及Ⅱ2-1煤层受扰动后对Ⅱ2-2煤层顶板的二次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Ⅱ3煤层开采对Ⅱ2-2煤层无直接破坏影响,但Ⅱ2-1煤层与Ⅱ3煤层工作面两侧,煤柱产生的应力集中区对Ⅱ2-2煤层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采用比值判别法和“三带”判别法对Ⅱ2-2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进行判定,结果显示:Ⅱ3煤层开采后,Ⅱ3煤层与Ⅱ2-2煤层的层间距能满足Ⅱ2-2煤层上行开采的要求,其对保障Ⅱ2-2煤层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该矿今后采面的上行开采工作具有有效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采 厚煤层群 比值判别法 “三带”判别 软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柱式采空区上部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增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40,共3页
韩桥湾煤矿二盘区下部2-2煤层厚度大,开采条件优越,先行采用房柱式开采完毕,使其上部1-2煤层不能按正常顺序开采。根据两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层间距、层间岩性等),采用垮落开采的比值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以及上... 韩桥湾煤矿二盘区下部2-2煤层厚度大,开采条件优越,先行采用房柱式开采完毕,使其上部1-2煤层不能按正常顺序开采。根据两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层间距、层间岩性等),采用垮落开采的比值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以及上、下煤层开采的时间间隔,分析论证了1-2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确认二盘区上行开采1-2煤层技术上是可行的,由此可解放上方呆滞煤量,延长矿井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 采空区 上行开采 比值判别法 “三带”判别 围岩平衡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煤矿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尤亚 《中国煤炭》 2018年第9期58-63,共6页
以南山煤矿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为工程背景,基于比值判别法和"三带"判别法,结合UD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南山煤矿6#、10#煤层联合开采对上覆3#、5#煤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10#煤层联合开采对3#、5#煤层的采动影响倍数分... 以南山煤矿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为工程背景,基于比值判别法和"三带"判别法,结合UD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南山煤矿6#、10#煤层联合开采对上覆3#、5#煤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10#煤层联合开采对3#、5#煤层的采动影响倍数分别为12.4~16.2、7.6~10.2;覆岩中L1石灰岩、L5石灰岩、K2石灰岩与K3粗砂岩有效控制了6#、10#煤层采动影响,抑制了裂隙发育;3#、5#煤层均位于6#、10#煤层采动裂隙带上方,结构连续性好,可直接进行上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上行开采 比值判别法 “三带”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