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机液压系统比例压力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贵闪 翟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7-68,共2页
介绍了液压机比例压力控制的3种方法,即开环控制、基于PID的闭环控制、加入初始信号的PID控制。并对3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取的加入初始信号的闭环控制算法具有控制结构简单、调试方便、系统稳定、精度高等优点,完全满足... 介绍了液压机比例压力控制的3种方法,即开环控制、基于PID的闭环控制、加入初始信号的PID控制。并对3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取的加入初始信号的闭环控制算法具有控制结构简单、调试方便、系统稳定、精度高等优点,完全满足该液压机对压力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 比例压力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压缩性对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特性影响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延军 张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17,共7页
油液可压缩性是液压系统建模与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影响较大。在分析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油液压缩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建立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油液压缩性对电液比例溢... 油液可压缩性是液压系统建模与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影响较大。在分析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油液压缩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建立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油液压缩性对电液比例溢流阀和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静态特性影响较小;对电液比例溢流阀和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仿真结果为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压缩性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 AMESim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辨识
3
作者 徐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5-136,110,共3页
比例压力控制系统是某一测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辨识,建立该比例控制的数学模型,为制定测控系统的控制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比例压力控制 系统辨识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辅成型水液压系统的压力比例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增猛 高院安 +1 位作者 周华 王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0,73,共4页
通过对水辅成型循环工作特征和负载特性分析,设计和搭建了基于蓄能器补流和增压缸压差控制的水液压比例控制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控制模型;试验研究了系统压力控制的静、动态特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关键环节在比例溢流阀,元件的... 通过对水辅成型循环工作特征和负载特性分析,设计和搭建了基于蓄能器补流和增压缸压差控制的水液压比例控制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控制模型;试验研究了系统压力控制的静、动态特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关键环节在比例溢流阀,元件的非线性大宽度滞回降低了系统开环控制精度,闭环控制可以提高线性度和稳态精度,输出压力斜坡响应易产生严重的振荡,需要通过补偿滞环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压 水辅成型 压力比例控制 非线性 滞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积分-微分压力控制的放电雾化烧蚀磨削加工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邱明波 史璟云 +1 位作者 俞晓春 刘志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了提高电火花放电雾化烧蚀加工效率,以烧结金刚石材料作为加工电极,利用金刚石颗粒的磨削作用实现了高效雾化烧蚀与机械磨削的复合加工.其中,通过测量加工过程中金刚石颗粒与工件之间的机械磨削作用力,实现了基于压力信号检测的伺服控... 为了提高电火花放电雾化烧蚀加工效率,以烧结金刚石材料作为加工电极,利用金刚石颗粒的磨削作用实现了高效雾化烧蚀与机械磨削的复合加工.其中,通过测量加工过程中金刚石颗粒与工件之间的机械磨削作用力,实现了基于压力信号检测的伺服控制,以保证金刚石颗粒的磨削作用,并采用反比例、模糊和比例-积分-微分(PID)压力控制方法来维持加工过程中的压力稳定性.同时,以高强钢Q420C为加工对象进行了3组加工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ID压力控制方法,在30min的加工时间内所得加工深度可达14.5mm,最大压力在1.0N以内,其加工效率和加工稳定性优于其他2种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烧蚀加工 烧结金刚石 比例-积分-微分(PID)压力控制 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压力阀控制变量系统的分析
6
作者 钟玉涛 程诗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液压系统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变量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充油压力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鹏程 褚超美 +1 位作者 李育 陈国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1期71-74,共4页
针对车辆换挡过程中出现的换挡冲击问题,以某款湿式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获得双离合器压力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元件参数对系统压力动态特性有直接影响,... 针对车辆换挡过程中出现的换挡冲击问题,以某款湿式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获得双离合器压力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双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元件参数对系统压力动态特性有直接影响,合理减小比例压力控制阀出口可控容积、减小阀芯质量和增大离合器活塞面积可降低压力动态响应超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压力控制 传递函数 液压控制 Simulink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防卡压力流量回转系统研究
8
作者 唐光伟 闫政 +2 位作者 高有山 孟宏君 王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况,在AMESim与Matlab/Simulink中进行模型搭建和联合仿真实验,并与滑模控制(SMC)和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根据负载变化,采用比例先导压力阀实现回转马达变扭矩输出,可以解决钻进过程卡钻问题;采用转速环和电流环双闭环控制的伺服电动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调节系统流量。提出的LADRC控制电动机和压力阀相较于滑模控制和PID控制,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响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锚杆支护 线性自抗扰控制 压力流量匹配 比例压力控制 变速电动机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肖聚亮 王国栋 +1 位作者 阎祥安 张承谱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9-86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新陈代谢原理,建立等维新息预测模型,将预测概念扩展为前向和后向预测,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对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顶推压力进行控制.该算法不需要被控对象模型结构的先验信息,基于... 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新陈代谢原理,建立等维新息预测模型,将预测概念扩展为前向和后向预测,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对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顶推压力进行控制.该算法不需要被控对象模型结构的先验信息,基于少数据、贫信息,具有在线自适应以及计算量小的特点,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通过对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和纯模糊控制进行仿真和试验比较表明,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控制在不增加超调的情况下减小了响应时间,改善了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模糊控制 等维新息预测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极端环境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世伦 侯继伟 +2 位作者 叶树明 张建文 陈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69-1772,共4页
为了模拟深海的高压高温极端环境,设计研制了一套深海极端环境模拟平台控制系统.对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压高温微流动体系的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和采用PID控制加双Smith预估反馈的温度控制策略.实现了压... 为了模拟深海的高压高温极端环境,设计研制了一套深海极端环境模拟平台控制系统.对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压高温微流动体系的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和采用PID控制加双Smith预估反馈的温度控制策略.实现了压力的实时闭环监测和控制,并克服了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两级滞后延迟环节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模拟平台控制系统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极端环境 模拟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交互式上肢镜像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庆祥 郭冰菁 +2 位作者 韩建海 李向攀 黄明祥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针对脑卒中患者因大脑神经损伤而造成的上肢运动功能缺失,结合镜像疗法的机器人辅助训练可通过促使双侧肢协同运动来有效地促进大脑神经元重塑,从而实现运动功能恢复。为此,将镜像康复理论、虚拟现实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有效结合,提出一种... 针对脑卒中患者因大脑神经损伤而造成的上肢运动功能缺失,结合镜像疗法的机器人辅助训练可通过促使双侧肢协同运动来有效地促进大脑神经元重塑,从而实现运动功能恢复。为此,将镜像康复理论、虚拟现实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有效结合,提出一种体感交互式上肢镜像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使用动作捕捉设备采集患者健肢的位姿信息,通过设计人机镜像运动映射算法来映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考虑到康复治疗的柔性需要,该机器人的关节采用基于比例压力控制的摆动气缸来驱动;同时,针对气动系统的特性,设计了PD(proportional differential,比例微分)+速度前馈补偿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实现了双侧肢协同运动的镜像康复训练。通过对机器人系统样机进行复合运动轨迹规划试验和镜像康复训练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在镜像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设计的机器人系统为人体双侧肢协同运动的康复训练临床需求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镜像治疗 体感交互 比例压力控制 运动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