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构建老年颈部动脉夹层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
1
作者 李波 刘冠男 范海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ascular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MRI)特征探究老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ascular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MRI)特征探究老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AD患者125例,根据是否并发AIS分为并发组52例及未并发组73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VW-MRI特征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D患者发生AIS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并发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0%vs 30.14%,P=0.024;42.31%vs 12.33%,P=0.000;36.54%vs 10.96%,P=0.001;(1.15±0.36)mmol/L vs(1.03±0.31)mmol/L,P=0.048]。并发组多发病灶、双腔征、壁间血肿高信号、腔内血栓、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比例明显高于非并发组(38.46%vs 16.44%,P=0.005;44.23%vs 13.70%,P=0.000;48.08%vs 16.44%,P=0.000;50.00%vs 12.33%,P=0.000;28.85%vs 5.48%,P=0.000),血管中度狭窄比例明显低于非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3%vs 63.01%,P=0.037)。吸烟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灶数量、双腔征、壁间血肿信号强度、腔内血栓、血管狭窄程度是CAD患者并发AIS的危险因素(P<0.05,P<0.01)。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5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947,P=0.62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33~0.961,P<0.0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6%、75.36%。结论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灶数量、双腔征、壁间血肿信号强度、腔内血栓、血管狭窄程度是CAD患者并发AIS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AD患者并发AIS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内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列线图 ROC曲线 预测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炎症相关因子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脑卒中后抑郁发生风险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凤玲 杨学 陈海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循环炎症相关因子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脑科中心脑卒中就诊的患者260例,其中训练集208例(80%)和...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循环炎症相关因子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脑科中心脑卒中就诊的患者260例,其中训练集208例(80%)和验证集52例(20%),根据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发生情况将训练集脑卒中患者分为PSD组(62例)和非PSD组(146例)。通过训练集筛选影响PSD发生风险的预测因素,在训练集中基于多因素logistic和神经网络算法分别构建PS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比较2个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同时在验证集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脑卒中后1个月内发生PSD 76例(29.23%),其中训练集62例,验证集14例。PSD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明显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OR=1.494,95%CI:1.239~1.802)、FIB(OR=1.924,95%CI:1.191~3.109)、IL-6(OR=1.128,95%CI:1.001~1.272)、TNF-α(OR=1.051,95%CI:1.010~1.093)、IL-1β(OR=1.096,95%CI:1.006~1.194)、IL-18(OR=1.019,95%CI:1.002~1.036)、NLR(OR=1.873,95%CI:1.027~3.418)为PSD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0.931 vs 0.855,Z=3.448,P<0.05),且基于验证集评估,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多因素logistic模型(92.31%vs 75.00%,P<0.05)。结论循环炎症相关因子CRP、FIB、IL-6、IL-1β、TNF-α、IL-18、NLR与PSD发生风险有关,基于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的循环炎症相关因子预测模型能更有效预测PS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比例危险度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孟昭伟 许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461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30例和未感染组23...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461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30例和未感染组23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风险预测模型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年龄、冠心病、贫血、简易五项问卷(SARC-F)评分、血清肌酐、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清蛋白(albumin,ALB)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DL评分、SARC-F评分、ALB、血清肌酐、冠心病和贫血是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L评分、SARC-F评分和ALB是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OR=1.477,95%CI:1.239~1.760,P=0.000;OR=0.989,95%CI:0.982~0.995,P=0.001;OR=0.933,95%CI:0.896~0.97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DL评分、SARC-F评分和ALB联合预测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29,最佳截断值为0.681,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80.9%。结论ADL评分、SARC-F评分和ALB联合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老年心房颤动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肌减少症 肺疾病 比例危险度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室常规检验数据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华 董月稳 张晓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基于实验室常规检验数据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风险可视化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S患者252例。患者均... 目的基于实验室常规检验数据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风险可视化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S患者252例。患者均行阿替普酶溶栓,根据溶栓后24h内是否发生HT分为发生组52例和未发生组200例。分析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HT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可视化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252例AIS患者中52例(20.63%)发生HT。发生组高血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尿酸、血钾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TBIL是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HT风险的危险因素(OR=2.753,95%CI:1.399~5.417,P=0.003;OR=1.987,95%CI:1.322~2.986,P=0.001;OR=2.121,95%CI:1.392~3.230,P=0.000),尿酸、血钾是保护因素(OR=0.417,95%CI:0.202~0.860,P=0.027;OR=0.160,95%CI:0.028~0.911,P=0.039);风险可视化模型预测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HT风险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20(95%CI:0.880~0.950)、96.15%、80.50%。对可视化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888,P=0.169),说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指数为0.921。结论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TBIL是AIS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HT风险的危险因素,尿酸、血钾是保护因素,据此建立的风险可视化模型经验证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乳腺癌个体危险度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燕 杨芳 +3 位作者 王冠军 于雅琴 李薇 佟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0-884,共5页
目的:建立女性乳腺癌个体危险度评估模型,预测个体乳腺癌发生风险。方法:查阅2009—2011年发表的有关我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或大样本的重大项目研究报道,筛选阳性结果变量为研究指标,最终纳入观察的指标包括初潮年龄、初产... 目的:建立女性乳腺癌个体危险度评估模型,预测个体乳腺癌发生风险。方法:查阅2009—2011年发表的有关我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或大样本的重大项目研究报道,筛选阳性结果变量为研究指标,最终纳入观察的指标包括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次数、是否哺乳喂养、绝经年龄、主动/被动吸烟、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是否服用避孕药和文化程度。应用数学模型方法建立危险分数表,建立女性乳腺癌个体危险因素评价模型。结果: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危险分数为初潮年龄<17岁1.10,初产年龄≥25岁1.31,流产次数≥2次2.56,哺乳喂养0.90,绝经年龄>44岁1.01,主动/被动吸烟1.49,良性乳腺疾病史2.41,肿瘤家族史1.93,服用避孕药1.39,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2.04。结论:新建立的女性乳腺癌危险度评估模型基本适用于我国不同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次数、喂养方式、绝经年龄、主动/被动吸烟情况、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和服用避孕药状况及文化程度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比例危险度模型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程浩 周金池 +4 位作者 刘喜 康林 范阿慧 窦维佳 刘震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46-4452,共7页
背景肝硬化并发胃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患者经过内镜治疗后有一定概率会发生再出血事件,且再次出血的出血量更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目的探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 背景肝硬化并发胃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患者经过内镜治疗后有一定概率会发生再出血事件,且再次出血的出血量更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目的探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1—2022年因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403例,根据其3年内是否有再出血事件发生分为再出血组(n=252)和对照组(n=15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等资料。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独立危险因素。将以上数据纳入R语言软件中,利用程序包构建Nomogram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499,95%CI(1.232,5.066),P=0.011]、门静脉内径[OR=1.047,95%CI(1.028,1.066),P<0.001]、血清钠离子水平[OR=0.649,95%CI(0.562,0.750),P<0.001]以及镜下红色征表现[OR=3.023,95%CI(1.341,6.814),P=0.008]是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的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76,0.929)],灵敏度为0.927,特异度为0.750。结论血清钠离子水平、镜下红色征阳性、吸烟、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良好,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窥镜检查 再出血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费蕾 高明昕 +1 位作者 吴曙华 陆亚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出现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96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非感染组144例...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出现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96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非感染组14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继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依据危险因素构建综合指数;采用ROC曲线分析继发院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时间>48 h、住院时间>14 d、入院时清蛋白<30 g/L、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时间>48 h、住院时间>14 d、入院时清蛋白<30 g/L、入院时RDW是影响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继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2.398,95%CI:1.157~4.969;OR=2.732,95%CI:1.278~5.839;OR=2.607,95%CI:1.138~5.973;OR=3.368,95%CI:1.567~7.242;OR=2.677,95%CI:1.218~5.886;OR=1.762,95%CI:1.488~61.222)。ROC曲线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时间>48 h、住院时间>14 d、入院时清蛋白<30 g/L、入院时RDW预测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继发院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8、0.620、0.586、0.595、0.615、0.850,综合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43,显著优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 年龄、心功能NYHA分级、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清蛋白、RDW水平会对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继发院内肺部感染产生不良影响,依据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对预测院内肺部感染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比例危险度模型 肺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蒲在春 贾平 +4 位作者 刘娟 粟宇霜 王丽 张勤 郭丹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6-2276,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POPF)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筛选应用POPF相关风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37672。计算机检索PubMed、Scopus、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POPF)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筛选应用POPF相关风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37672。计算机检索PubMed、Scopus、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POPF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26日。采用PROBAST工具评价文献质量,RevMan 5.4、MedCal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20119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POPF发生率为7.4%~47.8%。36篇文献中,共构建55个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90~0.952,其中52个模型AUC>0.7。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高偏倚风险和适用性好。采用MedCalc软件对模型预测性能AUC进行统计学分析,合并的AUC为0.833(95%CI:0.808~0.857)。Meta分析显示:BMI、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术前血清白蛋白、胰管直径、胰腺质地、脂肪评分、肿瘤位置、失血量、性别、手术时间、主胰管指数、胰腺CT值是POPF的预测因子(P值均<0.05)。结论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POPF风险预测模型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预测模型的校准方法缺失,缺少外部验证,仅仅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偏倚风险较高,未来还需完善模型构建方法,以开发出预测准确度更高的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比例危险度模型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决策曲线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任继风 谈洪蕾 +3 位作者 王晓丽 赵明媚 王婷婷 梅喜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指标建立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其风险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97例,根据随访结果,最终纳入294例,按照...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指标建立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其风险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97例,根据随访结果,最终纳入294例,按照3: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206例和验证集88例。训练集根据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88例和非认知障碍组11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通过R4.1.3绘制列线图对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并采用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通过验证集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训练集三酰甘油(TG,OR=1.266,95%CI:1.089~1.471,P=0.00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321,95%CI:1.136~1.537,P=0.000)、血清胱抑素C(Cys C,OR=1.847,95%CI:1.421~2.401,P=0.000)、淀粉样蛋白A(SAA,OR=1.120,95%CI:1.057~1.187,P=0.000)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训练集中TG、LDL-C、Cys C以及SAA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0.726、0.756、0.736,联合预测的AUC为0.891。验证集中TG、LDL-C、Cys C以及SAA对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的AUC分别为0.759、0.703、0.769、0.756,联合预测的AUC为0.914。2种模型预测的一致性较好,联合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准确性分别为83.98%、86.36%,均高于单项指标预测模型。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阈值概率分别为11%~48%和13%~45%,此时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后可能受益最大。结论TG、LDL-C、Cys C以及SAA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血清代谢指标建立的联合决策曲线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比例危险度模型 预测 LOGISTIC模型 决策支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肝细胞癌患者新型双硫死亡相关预后模型
10
作者 宋铮 罗维 +1 位作者 常秀娟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2-1832,共11页
目的探讨双硫死亡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双硫死亡对HCC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模型,分析其影响HCC的生物学过程和对索拉非尼耐药的影响。方法从TCGA-LIHC数据库中收集HCC患者的m RNA表达谱和相应临床数据。利用LASSO-Cox... 目的探讨双硫死亡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双硫死亡对HCC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模型,分析其影响HCC的生物学过程和对索拉非尼耐药的影响。方法从TCGA-LIHC数据库中收集HCC患者的m RNA表达谱和相应临床数据。利用LASSO-Cox回归算法构建TCGA队列中的4基因预后预测模型。在外部数据集ICGC和GSE14520队列中验证模型的预后效能。基于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双硫死亡模型对索拉非尼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此外,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以深入了解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评估预后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风险评分是否独立影响患者预后。结果在TCGA队列中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7个已知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与HCC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值均<0.05);进一步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双硫死亡相关的基因(DRG)预后模型,并计算风险评分(RS-DRG),RS-DRG=0.0616×GYS1表达水平+0.1528×LRPPRC表达水平+0.2683×RPN1表达水平+0.1835×SLC7A11表达水平。Log-rank检验表明双硫死亡模型中高风险评分患者的OS明显低于低风险评分患者(P<0.001)。根据多因素Cox回归结果,在TCGA和ICGC队列中,风险评分都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TCGA:HR=1.869,P=0.002;ICGC:HR=3.469,P=0.004)。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RS-DRG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免疫细胞类型(包括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高风险评分组患者索拉非尼IC_(50)值更低,对索拉非尼更敏感(P<0.001)。KEGG/GO富集分析显示双硫死亡风险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多种有丝分裂相关的分子功能。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在预测HCC预后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双硫死亡基因为靶点可能是治疗HCC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二硫化物类 计算生物学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短期住院死亡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及评价
11
作者 薛淋淋 李秉翰 +3 位作者 刘春云 李卫昆 常丽仙 刘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9-1097,共9页
目的构建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短期住院死亡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2年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36例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短期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40)和生存组(n=296... 目的构建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短期住院死亡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2年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36例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短期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40)和生存组(n=296)。收集人口学资料、合并症及临床生化指标,比较各观察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量资料呈偏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变量,据此构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并计算风险比(HR)及95%CI。计算C指数来检验其预测精度。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展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以观察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结果336例患者中男261例(77.7%),女75例(22.3%),平均年龄(50.0±10.6)岁。其中死亡40例,住院时间8.2~23.0天,平均住院时间(16.8±11.3)天。与生存组相比较,死亡组的年龄(≥60岁)、近2周有创操作史、消化道出血、HE、HRS、改良MEWS评分、PT、APTT、INR、D-D、CD4/CD8、Lac、WBC、NE、TBil、IL-6、PCT、hsCRP、BUN、Cr水平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BC、Hb、TP、白蛋白(Alb)、TC、LDL、HDL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年龄(HR=2.602;95%CI:1.277~5.303,P=0.008)、HE(HR=2.516;95%CI:1.258~5.033,P=0.009)、HRS(HR=2.324;95%CI:1.010~5.349,P=0.047)、hsCRP(HR=1.008;95%CI:1.003~1.013,P=0.004)、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HR=1.205;95%CI:1.022~1.422,P=0.027)、PT(HR=1.076,95%CI:1.030~1.124,P=0.027)是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C-指数为0.857(95%CI:0.815~0.920),提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绘制校准图提示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一致性较好。结论构建的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短期住院死亡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新诊断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在短期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避免或降低患者发生死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脓毒症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水文 刘宝荣 +6 位作者 陈明胜 林春 周锐 杨惠安 江晓燕 潘晨 李东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可以预测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拟建立替比夫定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8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就诊的CHB患者135例,接受替比夫定(600 mg,1次/d... 目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可以预测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拟建立替比夫定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8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就诊的CHB患者135例,接受替比夫定(600 mg,1次/d)治疗至少24周,每2周进行1次随访,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检测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病毒学应答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无HBV感染家族史(P=0.000 3)、较高基线TBil(P=0.002 6)和AST(P=0.007 4)水平、较低水平的HBV DNA载量(P=0.002 3)更可能出现早期病毒学应答。根据这些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在24周时共有18例患者取得早期病毒学应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62.3%,95%可信区间为38.8%-85.9%(P=0.049),最佳临界值为0.85。CHB患者的风险评分〉0.85的CHB患者更可能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结论通过家族史以及基线TBil、AST和HBV DNA水平4个变量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替比夫定初治CHB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替比夫定 比例危险度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的演变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董菁 江家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55-858,共4页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香港、台湾学者通过自然史研究发明了HBV相关性HCC预测模型/危险计算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HCC发生的可能性。年龄、性别、HBV DNA水平和肝硬化是各个模型常用的危险因素...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香港、台湾学者通过自然史研究发明了HBV相关性HCC预测模型/危险计算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HCC发生的可能性。年龄、性别、HBV DNA水平和肝硬化是各个模型常用的危险因素。讨论了目前几种HBV相关性HCC预测模型的演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了风险计算器的优缺点,更新版REACH-B模型和LSM-HCC模型具有较好的阴性预测值,可以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预后予以较好的推测。这些模型可被用于分层筛查HCC,同时也成为管理CHB患者新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情容 何清 唐奇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55-1359,共5页
早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并给予及时抗病毒治疗是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肝活组织检查虽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存在操作较复杂、有创和容易产生并发症等缺点,因此无创性诊断模型越来越受到临床重... 早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并给予及时抗病毒治疗是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肝活组织检查虽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存在操作较复杂、有创和容易产生并发症等缺点,因此无创性诊断模型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发现虽然研究的模型较多,且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是缺乏统一的认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开发更好的模型,使其能够代替肝活组织检查来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比例危险度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核病患者对学生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大杰 黄佳瑜 +4 位作者 李绪辉 李檬妤 陈琰姝 张莹 许奕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54-859,共6页
目的 通过老年结核病患者(以下称“指示病例”)对家庭成员中的高危易感人群——学生的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为学生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感染结核病的早期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机构2016年5月至2017年11... 目的 通过老年结核病患者(以下称“指示病例”)对家庭成员中的高危易感人群——学生的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为学生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感染结核病的早期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机构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登记的244例新发老年结核病患者,通过自我推荐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9名学生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PPD试验。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结核病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研究得出关键风险因素及建立决策树模型。结果 209名学生密切接触者PPD试验阳性率为77.51%(162/209)。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密切接触者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OR=29.17,95%CI:4.65~183.04)、场所通风情况(OR=5.79,95%CI:2.14~15.67)、自我防护意识(OR=3.56,95%CI:1.24~10.22)在PPD试验结果阳性者与阴性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共3层,7个结节点。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长短对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风险影响最大,接触时间≥2h的阳性率为97.30%(72/74),高于〈2h的阳性率[66.67%(90/135)]。接触指示病例时密切接触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是次级影响因素,在接触时间〈2h结节点下,没有自我防护意识的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94.12%(48/51),高于有自我防护意识的阳性率[50.00%(42/84)]。而有自我防护意识这一结节点下,接触场所通风条件好的阳性率为25.00%(12/48),低于接触场所通风条件中等或差等的阳性率[83.33%(30/36)]。结论 决策树模型提示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地点的通风情况及自我防护意识是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揭示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与指示病例接触时间〉自我防护意识〉接触地点的通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接触者追踪 学生 决策树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行支架治疗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符史健 吴清松 +2 位作者 张运涛 符名勇 吴钟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行支架置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的临床特点,并构建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海南本地ACS患者238例作为...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行支架置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的临床特点,并构建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海南本地ACS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术后发生CR(CR组),180例患者纳入非CR组,收集其临床资料,筛选相关风险因素,通过logstic回归模型确定高危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预测效能。结果CR组女性、糖尿病、吸烟、TG、血小板平均体积显著高于非CR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显著低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女性、糖尿病、TG均是影响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02~0.956),敏感性为85.72%,特异性为74.18%,约登指数为0.619。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预测效能较高,可辅助临床更好制定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支架 比例危险度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因子Ⅺ水平及其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海军 李荣华 +4 位作者 陈国平 王丽 侯军 程小康 于黎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因子Ⅺ(FⅪ)水平及其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2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研究组最终纳入197例,根据限制性立方...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因子Ⅺ(FⅪ)水平及其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2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研究组最终纳入197例,根据限制性立方样条(RCS)结果将研究组分为低水平组94例(FⅪ<10.3 U/L),中水平组52例(FⅪ10.3~12.1 U/L)和高水平组51例(FⅪ>12.1 U/L)。研究组于抗凝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血浆中FⅪ水平并比较;采用Cox模型分析FⅪ对DVT复发的影响,RCS分析DVT复发与FⅪ水平的关系;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FⅪ水平DVT的复发风险,并对研究组进行3年的随访。结果研究组F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有33例(16.75%)患者出现DVT复发,调整性别、年龄后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Ⅺ水平是DVT复发的风险因素(P<0.05)。将FⅪ水平设置为三分位数,计算调整后的风险比,结果显示,FⅪ<10.3 U/L的患者,FⅪ平均值为9.2 U/L,风险比为0.82(95%CI:0.673~0.984);FⅪ10.3~12.1 U/L的患者,FⅪ平均值为11.4 U/L,风险比为1.04(95%CI:0.813~1.432);FⅪ>12.1 U/L的患者,FⅪ平均值为13.8 U/L,风险比为1.38(95%CI:0.921~1.563)。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组复发风险为28.62%(95%CI:25.633~31.609),中水平组复发风险为30.10%(95%CI:27.594~32.606),高水平组复发风险为38.06%(95%CI:34.306~41.371),3组之间显著相关(χ^(2)=6.631,P=0.036)。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DVT患者血浆中FⅪ呈现高水平状态;随着FⅪ水平上升,患者DVT复发风险增高,可将10.3 U/L和12.1 U/L FⅪ水平节点作为DVT复发率明显升高的参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因子Ⅺ 复发 数据相关性 比例危险度模型 下肢 深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早期早产孕妇近期分娩的风险预测
18
作者 刘艳清 袁玉红 石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索先兆早期早产(妊娠28~33+6周)孕妇近期(1周内)分娩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93例妊娠28~33+6周先兆早期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自住院... 目的:探索先兆早期早产(妊娠28~33+6周)孕妇近期(1周内)分娩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93例妊娠28~33+6周先兆早期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自住院后近期(1周内)是否分娩,分为分娩组(n=88)和未分娩组(n=205)。收集人口学资料、专科情况及临床生化指标,比较各观察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再据此构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计算风险比(HR)。利用C-指数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展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来检验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结果:分娩组平均年龄30.2±5.0岁,平均延长妊娠时间61.3±47.5 h。分娩组与未分娩组比较,患者入院时体质量指数(BMI)、产次>1次、患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GDM/PGDM)、胎方位异常、入院时有规律宫缩、入院时阴道清洁度≥Ⅲ度、入院时白细胞总数≥10×10^(9)/L及入院时子宫颈长度<20 mm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入院时BMI>30 kg/m^(2)(HR 2.178,95%CI 1.208~3.928,P=0.010)、产次>1次(HR 3.095,95%CI 1.759~5.447,P<0.001)、入院时有规律宫缩(HR 3.447,95%CI 2.216~5.362,P<0.001)、入院时子宫颈长度<20 mm(HR 3.594,95%CI 2.289~5.646,P<0.001)以及入院时白细胞总数≥10×10^(9)/L(HR 2.124,95%CI 1.352~3.335,P=0.001)是先兆早期早产孕妇近期(1周内)分娩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以上5个指标纳入预测模型,其C-指数为0.797(95%CI 0.750~0.844),提示模型的预测能力好。绘制校准图提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入院时BMI>30 kg/m^(2)、产次>1次、入院时有规律宫缩、入院时子宫颈长度<20 mm以及入院时白细胞总数≥10×10^(9)/L的先兆早期早产孕妇易于近期内(1周内)发生早产,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者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或降低患者发生近期早产的可能,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期早产 分娩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廖清华 邓爱花 +3 位作者 周小军 付俊 徐兆 况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55-4058,4063,共5页
目的探讨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04年5月—2012年10月南昌市所有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符合... 目的探讨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04年5月—2012年10月南昌市所有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艾滋病患者59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如感染途径、WHO临床分期、抗病毒治疗方案、机会性感染的种类、CD4+细胞计数等)、患者的生存结局(分为继续治疗、死亡、停药、失访)、生存时间。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599例患者感染途径以性传播〔473例(79.0%)〕为主;WHO临床分期以Ⅲ期〔232例(38.7%)〕、Ⅳ期〔191例(31.9%)〕为主;抗病毒治疗方案以3种抗病毒药物联用〔472例(78.8%)〕为主;机会性感染排在前3位的种类为持续或间断发热122例(20.4%)、结核病100例(16.7%)、持续腹泻(〉1个月)41例(6.8%);CD4+细胞计数为(125.8±105.1)个/μl。随访截止时,共有490例(81.8%)继续治疗,80例(13.4%)死亡,12例(2.0%)停药,17例(2.8%)失访;生存时间为(6.7±0.2)年,95%CI为(6.4,7.1)年。第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4%、85.21%、82.80%、79.65%、76.92%。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源传播(与其他传播相比)、WHO临床分期、持续腹泻(〉1个月)、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脑淋巴瘤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5年后生存率较为稳定。宜早发现、早诊断、早纳入抗病毒治疗;加强年龄较大者、血源传播者、WHO临床分期Ⅲ期及以上者、有机会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确保抗病毒治疗效果,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生存现状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因素在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中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芳英 翟美娟 +4 位作者 董健康 汪芬娟 金以森 朱益民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3-310,共8页
目的:研究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影响的区别,并分析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101例结肠癌、219例直肠癌及137例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影响的区别,并分析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101例结肠癌、219例直肠癌及137例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共同的不利因素,吸烟、浸润达浆膜外、未化疗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低是结肠癌的可疑不利因素,印戒细胞癌、肿块大于6 cm、浸润达浆膜外、未行根治性手术和TNM分期高则是直肠癌的不利因素。根治术后的直肠癌病例,浸润深度深、发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少、无C rohn样反应、肿瘤芽多、TNM分期高和尿糖阳性是不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结肠癌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吸烟、淋巴结转移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手术方案;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与尿糖。结论:吸烟、淋巴结转移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是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手术方案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尿糖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病理学 直肠肿瘤/病理学 预后 比例危险度模型 存活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