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姜亚峰 李仪博 +3 位作者 吴秋伟 刘沈全 吴小丹 周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1,I0005,I0006,共12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对M~3C内部环流的抑制.首先,研究稳态时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详细分析子模块纹波电压与开关函数耦合产生谐波电流的机理,推导谐波环流的解析式,指出抑制环流的必要性.然后,针对4种频率成分的谐波环流设计并联的准PR环流抑制器,在抑制环流的同时减少桥臂电流的畸变,保障桥臂间电容电压均衡并且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分频输电系统 电容纹波电压 比例谐振控制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状态变化下的伺服系统比例谐振优化控制设计
2
作者 孙睿豪 李朋 +2 位作者 李晓林 高智刚 郭建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8,共11页
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的模糊准比例谐振控制方法,以解决系统供电电源与伺服机构之间的耦合影响问题。首先,从全局角度建立包含锂电池电源和伺服机构的完整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将电池荷电状态(SOC)作为耦合变量,通过设计扩展卡尔曼状态观测... 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的模糊准比例谐振控制方法,以解决系统供电电源与伺服机构之间的耦合影响问题。首先,从全局角度建立包含锂电池电源和伺服机构的完整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将电池荷电状态(SOC)作为耦合变量,通过设计扩展卡尔曼状态观测器得到准确的SOC变化趋势。其次,针对控制需求,改进比例谐振控制为准比例谐振控制,实现对交、直流指令信号的无差别稳定跟踪。再次,将SOC及误差变化作为模糊变量设计模糊改进准比例谐振控制,实现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最后,仿真表明,在SOC变化条件下,所提出方法较传统控制方法在时域和频域均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提升约50%;对SOC以及温度变化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抑制效果提升约70%;同时对脉冲和周期性扰动表现出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控制误差降低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谐振控制 伺服系统 荷电状态 扩展卡尔曼观测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的电机谐波抑制与噪声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佳润 陈勇 +3 位作者 陈光 邱子桢 赵磊 张黎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5,共8页
针对驱动电机逆变器非线性、反电动势波形非正弦等因素所引入的大量低频谐波,提出了一种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策略,该方法可以更为全面地抑制电流谐波,同时引入谐振调节可以对特定频率谐波进行更好地抑制。首先,建立了电机系统数学模型,... 针对驱动电机逆变器非线性、反电动势波形非正弦等因素所引入的大量低频谐波,提出了一种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策略,该方法可以更为全面地抑制电流谐波,同时引入谐振调节可以对特定频率谐波进行更好地抑制。首先,建立了电机系统数学模型,基于麦克斯韦张量法,推导了电磁力的解析式,分析得出5、7次谐波会对电机的转矩脉动与电磁噪声性能产生恶化;其次,建立了Simulink&Jmag多物理场协同仿真模型,对谐波抑制前后的转矩脉动与电磁噪声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解析的正确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施加策略前后采集的电流与电磁噪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控制策略对低频主要阶次的谐波成分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优化了电机的低频噪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抑制 比例谐振自抗扰控制 多物理场仿真 电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谐振自耦PI控制的调速系统
4
作者 关文卿 程艺 +1 位作者 窦满峰 晁世元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矢量控制过程中,逆变器死区、电机磁场分布谐波以及电流在采样过程中存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电机控制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耦PI控制的双环控制策略。为减小信号的跟踪误差,采用加速度前馈的方式,将增...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矢量控制过程中,逆变器死区、电机磁场分布谐波以及电流在采样过程中存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电机控制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耦PI控制的双环控制策略。为减小信号的跟踪误差,采用加速度前馈的方式,将增加Levant微分器的自耦PI控制器引入到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中,确保对含有噪声的输入信号准确求导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另外,所提策略在电流环中将增加加速前馈的自耦PI控制结构的比例项和标准谐振器相结合,构成比例谐振自耦PI控制器,使永磁同步电机在电流环的控制中能更好地补偿电流,达到抑制电流谐波的作用。通过分析伺服系统的控制机理,在被控对象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型自耦PI控制结构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减小电机自身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在低速域具有良好的抑制电流谐波作用,验证了所设计的改进型自耦PI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比例谐振自耦PI控制 非线性控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和准PR控制的风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冉华军 王新权 +2 位作者 王灿 罗娇娇 李敖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为了稳定风电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少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本文提出了LADRC+准PR双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两电平风电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设计电压外环二阶LADRC控制器... 为了稳定风电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少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本文提出了LADRC+准PR双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两电平风电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设计电压外环二阶LADRC控制器和电流内环准PR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同时对两种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并整定;最后,在Matlab软件中构建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波形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新型控制策略不仅能够快速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而且交流侧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小;并且在电网电压发生扰动的工况下,仍有较好的控制性能.综上所述,基于LADRC和准PR控制的风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抗扰性和优越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逆变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比例谐振控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比例谐振控制及其网压前馈问题分析 被引量:63
6
作者 马琳 金新民 +2 位作者 唐芬 Pedro Rodriguez 孙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63,共8页
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因其具有对特定频率响应速度快、不存在耦合项并易实现谐波补偿这三个显著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多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当中。本文对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进行了说明与分析,同时针对比例谐振控... 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因其具有对特定频率响应速度快、不存在耦合项并易实现谐波补偿这三个显著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多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当中。本文对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进行了说明与分析,同时针对比例谐振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带有比例系数的正序网压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正序网压前馈环节,相比传统的比例谐振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在逆变器公用接入点(PCC)电压畸变的情况下,正序网压前馈环节降低了网压畸变对并网电流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网压前馈 比例谐振控制 静止坐标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压恢复器比例谐振控制 被引量:29
7
作者 申科 王建赜 +1 位作者 蔡兴国 纪延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69,共5页
针对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快速和精确电压补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DVR双环反馈控制策略,电压外环将电容电压和指令输出电压比较,得到的电压偏差信号经过比例谐振控制器,控制器输出信号交给电流内环处理,而电流反馈内环采... 针对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快速和精确电压补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DVR双环反馈控制策略,电压外环将电容电压和指令输出电压比较,得到的电压偏差信号经过比例谐振控制器,控制器输出信号交给电流内环处理,而电流反馈内环采用简单比例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性。将比例谐振控制器应用于DVR输出补偿电压控制策略中,可实现对指令补偿电压信号的无静差跟踪。在比例谐振控制器频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离散域下引入控制延时的DVR反馈环控制系统。分析表明电流内环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作用于电压外环的比例谐振控制保证了系统的稳态精度,以及对负载电流的抗干扰能力,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恢复器 电压跌落 双环反馈控制 比例谐振控制 稳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比例谐振控制器的三相四线制光伏发电和有源滤波器系统 被引量:27
8
作者 耿乙文 伍小杰 +2 位作者 周德佳 徐立华 乔树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148,共7页
一种基于改进型PR控制器的PV-AF系统控制策略在静止坐标系下对基波逆变电流以及需要补偿的各次谐波电流进行无静差跟踪,将光伏系统的电能注入电网的同时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对比分析了PR控制器与改进的PR控制器特性,根据改进PR控制器各... 一种基于改进型PR控制器的PV-AF系统控制策略在静止坐标系下对基波逆变电流以及需要补偿的各次谐波电流进行无静差跟踪,将光伏系统的电能注入电网的同时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对比分析了PR控制器与改进的PR控制器特性,根据改进PR控制器各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对改进的PR控制器进行参数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改进PR控制器可以使电流环控制器更好的跟踪指令电流,对电网频率波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桥臂并网逆变器 比例谐振控制 谐波补偿 频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比例谐振控制 被引量:28
9
作者 马琳 金新民 +1 位作者 唐芬 梁京哲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针对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传统网压前馈的PI(比例积分)控制器在跟踪正弦电流指令时存在稳态误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等方面缺陷,文中给出了一种PR(Proportional-resonant比例谐振)控制器,并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抗干扰性能上比较了PI和PR两... 针对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传统网压前馈的PI(比例积分)控制器在跟踪正弦电流指令时存在稳态误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等方面缺陷,文中给出了一种PR(Proportional-resonant比例谐振)控制器,并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抗干扰性能上比较了PI和PR两种控制器.最后,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R控制器在单相并网电流控制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逆变器 比例谐振控制 电流环控制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静止式中频电源的比例谐振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0
作者 朱俊杰 马伟明 聂子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85,94,共8页
针对静止式中频电源基波频率高,传统的控制方法谐波抑制困难且难以实现无静差输出等问题,依据变压器等效理论,建立了静止式中频电源数学模型。在详细分析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的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闭环比例谐振控制策略,即... 针对静止式中频电源基波频率高,传统的控制方法谐波抑制困难且难以实现无静差输出等问题,依据变压器等效理论,建立了静止式中频电源数学模型。在详细分析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的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闭环比例谐振控制策略,即负载电流内环和负载电压外环均采用比例谐振控制的算法,并结合系统稳定性判据给出了各主要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双闭环比例谐振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负载扰动影响,控制器参数的调节性强,带宽调节裕度大,且对低次谐波具有选择性补偿功能,满足非线性负载要求,保证输出电压总谐波含量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式中频电源 比例谐振控制 双闭环比例谐振控制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基于准比例谐振的电流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茂松 池帮秀 +3 位作者 李家旺 王秀芹 王群京 李国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4-1623,共10页
利用有源电力滤波器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综合控制是配电网智能化的关键,但现有文献均未考虑补偿时各频率分量电流的协调控制,且控制系统对频率的波动敏感,参数整定困难,补偿效果较差。该文通过等效电路变换,建立了三相四线制三电平三桥臂... 利用有源电力滤波器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综合控制是配电网智能化的关键,但现有文献均未考虑补偿时各频率分量电流的协调控制,且控制系统对频率的波动敏感,参数整定困难,补偿效果较差。该文通过等效电路变换,建立了三相四线制三电平三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在实现正序无功电流、负序电流、谐波电流和中线电流补偿时的等效电压源电路模型;基于瞬时功率理论求得三相指令电流的参考值,无需基波电流正负序分量的分离和无功及各次谐波电流的提取,简化了控制结构设计;在静止坐标系下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实现了对指令电流各频率分量的协调控制,利用数字锁相环实现了单位工频周期的定点数采样,保证了控制系统对频率波动的自适应性;给出了控制器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的离散化实现方法。仿真及0.4kV/50A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文所建立简化模型准确,所提控制策略的稳态特性好,动态响应快,对频率波动和负荷突变的适应性好,控制算法实现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协调控制 比例谐振 频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压预测的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控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高吉磊 林飞 郑琼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1,共7页
PWM整流器带谐波补偿器的比例谐振控制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电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然而其补偿的谐波次数受到电流环带宽的限制。当抑制谐波次数较高时,必须对谐振频率处电流环延时进行超前补偿,才能保证电流环的稳定性。随着抑制谐波次数的... PWM整流器带谐波补偿器的比例谐振控制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电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然而其补偿的谐波次数受到电流环带宽的限制。当抑制谐波次数较高时,必须对谐振频率处电流环延时进行超前补偿,才能保证电流环的稳定性。随着抑制谐波次数的增多,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运算量变大。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电网电压谐波对电网电流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在电流环比例谐振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对电网电压超前预测的方法,在保证电流环良好动态性能的前提下减少PWM整流器电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网电压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网电压谐波对电网电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重复控制 比例谐振控制 网压预测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阻抗的并网逆变器准比例谐振控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绍剑 阳喜 +2 位作者 刘斌 廖碧莲 宋春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6,共7页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与电网交互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此类振荡问题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和电网阻抗特性密切相关。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与电网交互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此类振荡问题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和电网阻抗特性密切相关。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了不同电流控制策略对其输出阻抗的影响,通过阻抗比奈奎斯特判据分析了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稳定的影响。采用无源阻尼与有源阻尼相结合的方法抑制LCL滤波器的固有谐振尖峰,再根据公共耦合点电网阻抗的变化调节准比例谐振(quasi 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控制器参数以及电容电流反馈系数,使系统阻尼基本保持不变,增强系统鲁棒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时域仿真与数值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谐振控制 三相并网逆变器 网络阻抗 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准比例谐振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久亮 郭前岗 周西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2,共5页
分析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结构与等效模型,提出了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结合电网电压前馈控制,克服了传统比例积分和比例谐振控制的缺点。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准比例谐振控制比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具有更小的静... 分析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结构与等效模型,提出了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结合电网电压前馈控制,克服了传统比例积分和比例谐振控制的缺点。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准比例谐振控制比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具有更小的静态误差;在电网电压频率发生波动时,准比例谐振控制相对比例谐振控制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比例谐振 比例谐振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比例谐振直接电压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思哲 章云 +1 位作者 吴捷 张淼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8,113,共6页
提出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比例谐振直接电压控制策略,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网同步控制。通过分析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转子旋转坐标系中转子电压对定子电压的直接控制关系。在转子旋转坐标系中采用比例谐振控制器控制定子电... 提出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比例谐振直接电压控制策略,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网同步控制。通过分析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转子旋转坐标系中转子电压对定子电压的直接控制关系。在转子旋转坐标系中采用比例谐振控制器控制定子电压,以实现对交流电网电压的无静差跟踪。与传统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电网同步控制策略相比,提出的控制策略减少了坐标旋转变换的次数,消除了转子电流的测量和控制环节,避免采用受发电机参数影响的前馈补偿控制,从而简化了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地实现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电网同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发电机 同步 控制 直接电压控制 比例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双PWM变换器比例谐振控制 被引量:65
16
作者 陈炜 陈成 +1 位作者 宋战锋 夏长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7,共7页
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变换器及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的特性,提出了双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PR控制策略。该方法充分利用了PR控制器能够在静止坐标系下对交流输... 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变换器及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的特性,提出了双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PR控制策略。该方法充分利用了PR控制器能够在静止坐标系下对交流输入信号无静差控制的优势,将矢量控制策略下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分量转换到静止坐标系下进行调节,实现网侧变换器维持直流电压稳定和调节功率因数的控制任务和双馈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与传统的双闭环PI控制相比,该策略无需繁琐的坐标旋转变换,不存在受温度及电路参数影响的耦合项和前馈补偿项,且易于实现对系统低次谐波电流的补偿,减小了控制算法实现难度,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电网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双馈发电机 网侧变换器 转子侧变换器 比例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矩阵变换器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比例谐振控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君瑞 钟彦儒 +1 位作者 宋卫章 杨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0-1217,共8页
双级矩阵变换器(two 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存在中间直流环节,但不包含大容量直流环节储能电容。鉴于此,引入TSMC作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励磁电源,建立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双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同时,结合比例谐振(proportiona... 双级矩阵变换器(two 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存在中间直流环节,但不包含大容量直流环节储能电容。鉴于此,引入TSMC作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励磁电源,建立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双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同时,结合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的特性,设计了转子侧变换器PR控制策略。研究发现:该方法通过将矢量控制策略下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分量转换到静止坐标系下进行调节,能实现双馈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与采用PI控制器的矢量控制相比,该控制策略无需多次坐标变换,简化了控制算法;控制模型不存在耦合项和前馈补偿项,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采用该控制系统能够改善系统输出电流质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TSMC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PR控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变速恒频 双馈风力发电 比例谐振控制 解耦控制 并网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积分–降阶谐振调节器的并网逆变器不平衡控制 被引量:54
18
作者 赵新 金新民 +1 位作者 周飞 李葛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84-92,16,共9页
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有效控制,对提高其并网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新型调节器,即比例积分–降阶谐振(proportion integral plus reduced orderresonant,PI-ROR)调节器,可以对交流信号进行无差控制,且易于数字化... 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有效控制,对提高其并网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新型调节器,即比例积分–降阶谐振(proportion integral plus reduced orderresonant,PI-ROR)调节器,可以对交流信号进行无差控制,且易于数字化实现。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该电流调节器可直接在正向同步旋转坐标中对输出电流进行无差控制,无需进行电流的正、负序分解。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采用该调节器对不平衡电流控制的可行性,并对比该调节器与PI调节器的不平衡控制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PI-ROR调节器的不平衡控制方案可改善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的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压不平衡 比例积分–降阶谐振调节器 不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谐振控制器在PWM变换器应用中的几个要点 被引量:29
19
作者 徐海亮 廖自力 贺益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51-159,共9页
比例—谐振(PR)控制器由于具有正、负序"双向谐振"的特性,且无需复杂的旋转坐标变换,在脉宽调制(PWM)变换器控制中具有广泛应用。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系统讨论了PR控制器应用中需注意的3个关键问题:控制器的参数设计与稳定性... 比例—谐振(PR)控制器由于具有正、负序"双向谐振"的特性,且无需复杂的旋转坐标变换,在脉宽调制(PWM)变换器控制中具有广泛应用。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系统讨论了PR控制器应用中需注意的3个关键问题:控制器的参数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数字控制实现中的延时影响和相位补偿,以及频率自适应PR控制器的结构与离散化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参数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数字延时补偿的有效性以及频率自适应比例—谐振控制器对频率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谐振控制 电流控制 脉宽调制变换器 频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控制与前馈补偿控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立 赵葵银 +1 位作者 徐昕远 朱建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79,95,共6页
提出了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控制(PR)与无延迟前馈补偿控制的策略。系统由比例-谐振控制器、快速的相角估计器和无延迟前馈补偿器组成。与传统的PI控制器和多频率比例-谐振电流控制器相比,该比例谐振控制器结构简单,能显著减少控制延... 提出了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控制(PR)与无延迟前馈补偿控制的策略。系统由比例-谐振控制器、快速的相角估计器和无延迟前馈补偿器组成。与传统的PI控制器和多频率比例-谐振电流控制器相比,该比例谐振控制器结构简单,能显著减少控制延迟时间。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的用电网电压和电流的估计值与单步预测值来实现的无延迟前馈补偿器,可避免因延时引起的不良影响、测量噪音及补偿过程中产生的电网电压谐波分量。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和更好的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比例-谐振控制 前馈补偿器 相角估计器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