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轮机尼科尔斯比例-积分-微分调速器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繁镍 吴杰康 李啸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156,共5页
根据闭环系统谐振峰值Mr与系统响应最大峰值Mp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与系统参数及控制器参数都相关的优化问题,通过该问题的求解获得控制器参数与系统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针对线性水轮机模型,设计了基于尼科尔斯曲线的PID控制器。系统负... 根据闭环系统谐振峰值Mr与系统响应最大峰值Mp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与系统参数及控制器参数都相关的优化问题,通过该问题的求解获得控制器参数与系统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针对线性水轮机模型,设计了基于尼科尔斯曲线的PID控制器。系统负荷干扰及参数摄动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ID控制器对系统参数摄动及外部有界干扰信号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系统过渡过程性能明显优于传统PID调节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调速系统 尼科尔斯曲线 比例–积分–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H6桥单相光伏逆变器无功补偿调制及并网电流波形改善控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斌 粟梅 +2 位作者 林小峰 孙尧 王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0-1060,共11页
为满足新的并网标准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功补偿功能的要求,针对非隔离型H6桥单相光伏逆变器,该文提出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分段调制策略。分析与讨论了H6桥单相拓扑输出无功功率时,在输出电压过零点及电流过零点,并网电流产生畸变... 为满足新的并网标准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功补偿功能的要求,针对非隔离型H6桥单相光伏逆变器,该文提出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分段调制策略。分析与讨论了H6桥单相拓扑输出无功功率时,在输出电压过零点及电流过零点,并网电流产生畸变的原因。采用比例–积分–谐振(proportion integration resonance,PIR)控制器来抑制并网电流的直流分量。并通过构造PIR全程滑模面,推导并网电流滑模控制律,平滑了H6桥在两种调制模式的过渡过程,改善了并网电流的波形控制。最后,搭建了5 k V?A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实验系统,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调制方法与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无功补偿 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 全程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MC的新型预测PID控制器及其整定(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运辉 刘红波 +1 位作者 贾磊 张绪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3-1749,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预测特性的新型PID控制方法.在考虑将来的输出期望偏差罚函数最小的前提下,由DMC计算出控制变量的值.继而构造基于DMC的预估器用以预测将来时刻的系统输出.根据将来时刻的多步预测偏差,PID控制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预测特性的新型PID控制方法.在考虑将来的输出期望偏差罚函数最小的前提下,由DMC计算出控制变量的值.继而构造基于DMC的预估器用以预测将来时刻的系统输出.根据将来时刻的多步预测偏差,PID控制器产生当前时刻的实际控制增量.文中也给出了基于DMC的预估器及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PID控制和DMC控制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扰动抑制尤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控制器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NN控制器在VSC-HVDC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爽 王志新 王国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120,共8页
针对海上风电场并网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VSC-HVDC)系统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ID neural network,PIDNN)控制器参数寻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限制竞争小生境混沌变... 针对海上风电场并网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VSC-HVDC)系统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ID neural network,PIDNN)控制器参数寻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限制竞争小生境混沌变异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niche chaotic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NCPSO)。该算法中小生境技术引入限制竞争淘汰机制,使其具有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探索),配合改进的帐篷映射混沌变异算法,可获得局部精细遍历性能(发现)。在解决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和搜索精度低等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平衡了粒子群算法在解空间内的探索和发现能力。给出了VSC-HVDC系统中PIDNN控制器参数寻优INCPSO算法步骤,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寻优效率和搜索精度高,鲁棒性好,INCPSO-PIDNN控制器可用于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 柔性直流输电 海上风电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沌变异 限制竞争小生境算法 适应度共享 帐篷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矢量的双级矩阵变换器驱动感应电机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邓文浪 陈智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70,共7页
将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作为感应电机的驱动装置,针对传统矢量控制中感应电机参数变化造成控制系统解耦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合成矢量的TSMC驱动感应电机电流控制策略。对TSMC与感应电机合成矢量的数学... 将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作为感应电机的驱动装置,针对传统矢量控制中感应电机参数变化造成控制系统解耦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合成矢量的TSMC驱动感应电机电流控制策略。对TSMC与感应电机合成矢量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和合理的简化。利用合成矢量根轨迹法设计出一种基于复数比例–积分控制器的电流闭环控制系统,解决了随着系统频率增加控制系统控制性能大大下降的问题,并降低了常规解耦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仿真结果表明:TSMC能提供满足感应电机调速要求的高质量输出电压和电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合成矢量 双级矩阵变换器 比例–积分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铁路功率调节器的环流分析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平岗 林家通 李云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39-3547,共9页
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构造的新型铁路功率调节器(MMC-RPC)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综合治理具有诸多优点,但MMC结构特点会导致MMC-RPC存在环流问题。因此通过对牵引供电系统补偿原理的分析,结合MMC-RPC补偿电流特点,建立单相MMC... 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构造的新型铁路功率调节器(MMC-RPC)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综合治理具有诸多优点,但MMC结构特点会导致MMC-RPC存在环流问题。因此通过对牵引供电系统补偿原理的分析,结合MMC-RPC补偿电流特点,建立单相MMC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环流产生的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比例–积分–复数积分控制器设计了一种适用于MMC-RPC单相系统的环流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计算与仿真共同验证了MMC-RPC存在偶数倍频环流,其流入直流端会引起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波动,仿真说明了本文环流控制能策略有效抑制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功率调节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环流 比例–积分–复数积分 直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注塑加工工艺智能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主要综述了比例–积分–微分(PID)法在高分子注塑加工过程中对各工序的温度场、压力场、位移场等工艺参数的检测和调控研究,并介绍了近年来PID法研究的优化研究进展。PID法在高分子注塑加工过程中能够快速检测到各个加工工艺参数的变化... 主要综述了比例–积分–微分(PID)法在高分子注塑加工过程中对各工序的温度场、压力场、位移场等工艺参数的检测和调控研究,并介绍了近年来PID法研究的优化研究进展。PID法在高分子注塑加工过程中能够快速检测到各个加工工艺参数的变化,并做出响应,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工艺参数的有效控制。利用PID法对高分子注塑加工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控,能够有效降低高分子注塑过程中各参数的超调和稳态误差,保障稳定的加工过程,制备出质量上乘、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加工 智能检测 比例–积分–微分法 PID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上肢康复系统条件反馈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振龙 霍本岩 +2 位作者 秦云辉 刘艳红 李东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9-1087,共9页
功能性电刺激是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康复方法,然而上肢肌肉的动态模型存在着强非线性、多源扰动、模型不精确和参数变化大等控制难点.为提高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上肢康复系统的跟踪速度和扰动抑制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反馈的比例–... 功能性电刺激是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康复方法,然而上肢肌肉的动态模型存在着强非线性、多源扰动、模型不精确和参数变化大等控制难点.为提高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上肢康复系统的跟踪速度和扰动抑制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反馈的比例–积分控制策略,条件反馈的设计用于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通过比例–积分控制器抑制外部扰动与模型不确定性.通过单一变量法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参数整定规则.基于Hammerstein肌骨系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闭环系统鲁棒性的前提下,与常规的比例–积分控制器相比在跟踪和扰动抑制性能方面的优势.最后,基于搭建的上肢康复系统控制平台,对不同实验者在不同目标输出力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基于条件反馈的比例–积分控制策略的平均峰值量占比为9.22%,而对比控制策略的平均峰值量占比为17.80%,所提控制策略的平均单位误差绝对值积分指标是对比控制策略平均单位误差绝对值积分指标的70.43%,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在保证闭环系统鲁棒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上肢康复系统 条件反馈控制 比例–积分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双闭环轨迹跟踪与控制(英文) 被引量:18
9
作者 许璟 蔡晨晓 +1 位作者 李勇奇 邹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5-1342,共8页
近年来,无人飞行器控制繁荣发展对控制精度与品质要求日益增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基于奇异摄动的思想设计了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基于牛顿欧拉定律建立了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非线性奇异摄动形式的数学模型.然后,引... 近年来,无人飞行器控制繁荣发展对控制精度与品质要求日益增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基于奇异摄动的思想设计了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基于牛顿欧拉定律建立了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非线性奇异摄动形式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奇异摄动理论,通过时间尺度分解的方法将系统解耦成内环快子系统和外环慢子系统.再者,根据非线性动态逆的思想分别建立快、慢伪线性子系统,并基于此分别设计外环轨迹跟踪、内环稳定子控制器,综合子控制器生成应用于原系统的全阶控制器以兼顾跟踪精度和鲁棒特性.针对内环快系统,采用线性二次调节控制器以实现稳定快速地控制飞行器旋转动态;针对外环慢系统,运用经典的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以跟踪所给定的轨迹.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说明本文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行器 仿真器 非线性控制 奇异摄动思想 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 线性二次调节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反馈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军 黄卫剑 +1 位作者 万文军 刘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的反馈控制是工业过程控制领域首选的基础控制技术.在PID控制中,一个看不见的严重缺陷,即常规积分控制跟踪常值扰动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已被揭示.针对常规积分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穷阶积分器(IOI),显著... 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的反馈控制是工业过程控制领域首选的基础控制技术.在PID控制中,一个看不见的严重缺陷,即常规积分控制跟踪常值扰动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已被揭示.针对常规积分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穷阶积分器(IOI),显著提高了跟踪常值扰动的效率.将IOI等用于构造一种新型反馈控制器(NFC),显著提高了过程输出跟踪过程给定包括跟踪过程稳态偏差的性能.NFC具有简单性和良好的工程易用性,在难控过程具有比PID更好的控制性能.数学分析,仿真实验和电力控制工程应用的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出观点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工程 比例–积分–微分 新型超前观测器 无穷阶积分 新型反馈控制器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wo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multi-axle heavy truck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一锴 何杰 +2 位作者 M.King 冯忠祥 张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550-562,共13页
Two simp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 multi-axle heavy truck, modified skyhook damping (MSD) control and proportional-integration-derivative (PID) control, were implemented into functional virtual prototyp... Two simp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 multi-axle heavy truck, modified skyhook damping (MSD) control and proportional-integration-derivative (PID) control, were implemented into functional virtual prototype (FVP) model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road friendliness and ride comfort. A four-axle heavy truck-road coupling system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FVP technology and validated through a ride comfort test. Then appropriate passive air suspensions were chosen to replace the rear tandem suspensions of the original truck model for preliminary optimizati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ime lag of damper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simulations of MSD and PID semi-active dampers implemented using MATLAB/Simulink. Through co-simulations with Adams and MATLAB, the effects of semi-active MSD and PID control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control parameters which afforde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for each control strategy were chosen.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assive air suspension truck, semi-active MSD control improves both ride comfort and road-friendliness markedly, with optimization ratios of RMS vertical acceleration and RMS tyre force ranging from 10.1% to 44.8%. However, semi-active PID control only reduces vertical vibration of the driver's seat by 11.1%, 11.1% and 10.9% on A, B and C level roads respectively. Both strategies are robust to the variation of road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D control PID control heavy truck SUSPENSION ride comfort road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control of intelligent excavator using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gain scheduling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军 D. SEWA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84-392,共9页
Consid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robotic excavator, namely the Lancaster University computerized and intelligent excavator (LUCIE). The excavator was developed to aut... Consid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robotic excavator, namely the Lancaster University computerized and intelligent excavator (LUCIE). The excavator was developed to autonomously dig trenches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One stumbling block is the achievement of adequate, accurate, quick and smooth movement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which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control algorithm, e.g. PI/PID. A gain scheduling design, based on the true digital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PIP) control methodology, was utilized to regulate the nonlinear joint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initial field tests both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proposed technique to the uncertainties of parameters, time delay and load disturbances, with the excavator arm directed along specified trajectories in a smooth, fast and accurate manner. The tracking error magnitudes for oblique straight line and horizontal straight line are less than 20 mm and 50 mm, respectively, while the velocity reaches 9 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excavator gain scheduling control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ROBUS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