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喂黄曲霉毒素B_1对奶山羊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分泌规律与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芳 姚一萍 +3 位作者 连海飞 张欣昕 李秀萍 曾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5-1920,共6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单一剂量黄曲霉毒素 B1( AFB1)后奶山羊乳中黄曲霉毒素 M1(AFM1)的分泌规律及AFB1转化为AFM1的转化率,选择3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每只羊饲喂1 mg AFB1。饲喂后0、4、8、24、32、48、56、72、80、9...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单一剂量黄曲霉毒素 B1( AFB1)后奶山羊乳中黄曲霉毒素 M1(AFM1)的分泌规律及AFB1转化为AFM1的转化率,选择3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每只羊饲喂1 mg AFB1。饲喂后0、4、8、24、32、48、56、72、80、96、104及120 h采集羊乳,测定AFM1含量。结果表明:1)饲喂AFB1前(0 h),羊乳中未检出AFM1,但是饲喂AFB1后4 h,在收集的羊乳中均检出了AFM1;2)3只试验在羊乳中AFM1含量存在差异,但是其分泌规律非常相似,均呈先升高后急剧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趋势;3)羊乳中 AFM1的峰值出现在饲喂AFB1后4~8 h;4)羊乳中 AFM1平均含量在56 h 时为0.39μg/kg,低于我国限量值(0.5μg/kg),到120 h平均含量为0.02μg/kg,低于欧盟限量值(0.05μg/kg);5)各时间点AFB1转化为AFM1的最大平均转化率为0.19%,出现在4 h;6)饲喂AFB1后24 h内的AFM1平均转化率之和占AFM1总转化率的81%。结果提示,AFM1在奶山羊乳中的排出时间主要集中在采食AFB1后的24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黄曲霉毒素B1 羊乳 黄曲霉毒素M1分泌规律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消化道线虫病及其防控
2
作者 王振华 姚云霞 +1 位作者 张玲萍 王杰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9期86-87,共2页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多种寄生在羊肠胃中的线虫所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常见的线虫包括捻转血矛线虫、蛔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仰口线虫等。线虫在羊体内寄生时,通过吸取宿主营养、分泌毒素和引起炎症反应等方式,对羊的消化系统造成...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多种寄生在羊肠胃中的线虫所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常见的线虫包括捻转血矛线虫、蛔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仰口线虫等。线虫在羊体内寄生时,通过吸取宿主营养、分泌毒素和引起炎症反应等方式,对羊的消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此外,由于线虫病的感染途径多样且复杂,使得该病在羊群中的传播和控制变得尤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蛔虫 毛圆线虫 营养吸取 炎症反应 毒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肿病新型亚单位菌苗对小鼠的效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利群 刘俞君 +2 位作者 郭利伟 杨小林 刘国平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水肿毒素SLT-IIe B,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自行分离的我国流行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O139),和油乳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昆明鼠,间隔2 w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的ELISA...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水肿毒素SLT-IIe B,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自行分离的我国流行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O139),和油乳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昆明鼠,间隔2 w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的ELISA抗体和Ee株的凝集效价,第2次免疫2 w后用5LD50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亚单位菌苗组与灭活菌苗组ELISA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两种疫苗对Ee的保护力分别为90%和70%。本研究表明新型亚单位菌苗模式对同型菌株具有较好的保护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的亚单位菌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毒素表达蛋白 亚单位菌苗 小鼠 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