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刘云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7-299,共3页
1%板蓝根氯仿提取物溶液(药液)有抗大肠杆菌(E.Coli)O111B4内毒素(内毒素)作用。家兔热原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药液2ml/kg+内毒素40EU/kg)、阳性对照组(内毒素40EU/kg)、阴性对照组(... 1%板蓝根氯仿提取物溶液(药液)有抗大肠杆菌(E.Coli)O111B4内毒素(内毒素)作用。家兔热原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药液2ml/kg+内毒素40EU/kg)、阳性对照组(内毒素40EU/kg)、阴性对照组(药液2ml/kg)平均升温分别为0.08,0.77,0.10℃。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内毒素结构形态,发现经药液作用后的内毒素由链状变为片状。鲎试验法证实,该药液稀释32倍仍有抗内毒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抗内毒素作用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抗内毒素作用的筛选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21-623,664,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总酮、隐丹参酮、盐酸川芎嗪、阿魏酸、姜黄素、莪术油8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成分抗内毒素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药物组、细胞模型组(LPS诱导的细胞模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采用WST-8试...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总酮、隐丹参酮、盐酸川芎嗪、阿魏酸、姜黄素、莪术油8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成分抗内毒素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药物组、细胞模型组(LPS诱导的细胞模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采用WST-8试剂盒测定丹参酮ⅡA等对内毒素模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产生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丹参总酮抑制细胞增殖效果较好,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6.7%,33.2%,40.8%。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丹参总酮对模型细胞产生TNF-α有明显抑制作用,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姜黄素对模型细胞产生IL-1β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细胞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可不同程度抑制内毒素炎症过程中的炎症因子变化以及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 抗内毒素作用 THP-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兔体内拮抗内毒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江 周红 +3 位作者 夏培元 秦孝建 刘晓禄 肖光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6-16,共1页
目的: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内毒素(LPS)血症大白兔的治疗作用。方法:以LPS250μg·KG<sup>-1</sup>剂量静脉注射攻击日本大白兔制造兔内毒素血症模型,分别于LPS攻击后20秒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BP... 目的: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内毒素(LPS)血症大白兔的治疗作用。方法:以LPS250μg·KG<sup>-1</sup>剂量静脉注射攻击日本大白兔制造兔内毒素血症模型,分别于LPS攻击后20秒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BPI模拟肽;于LPS攻击前及攻击后不同时间内分别静脉注射5mg·kg<sup>-1</sup>和10mg·kg<sup>-1</sup>的BPI模拟肽,并观察BPI模拟肽对LPS攻击所致兔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模拟肽 抗内毒素作用 杀菌性 毒素血症 静脉注射 第三军医大学 大白兔 治疗作用 西南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抗内毒素多肽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体内研究
4
作者 郑江 周红 +3 位作者 夏培元 秦孝健 刘晓禄 肖光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2-42,共1页
目的:观察抗菌抗内毒素多肽对内毒素(LPS)攻击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一个LD50的LPS(10mg/kg^-1)攻击大鼠,于LPS攻击后20秒内静脉注射抗菌抗内毒素多肽(5mg/kg^-1),在不同时相点采血,并测定大鼠血液中的TNT-α、IL-6浓度,以确定... 目的:观察抗菌抗内毒素多肽对内毒素(LPS)攻击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一个LD50的LPS(10mg/kg^-1)攻击大鼠,于LPS攻击后20秒内静脉注射抗菌抗内毒素多肽(5mg/kg^-1),在不同时相点采血,并测定大鼠血液中的TNT-α、IL-6浓度,以确定抗菌抗内毒素多肽对LPS攻击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抗菌抗内毒素多肽可明显降低LPS攻击大鼠血液中TNF-α、IL-6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抗内毒素作用 大鼠 多肽 抗菌 体内研究 IL-6 拮抗 采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热毒注射剂抗内毒素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定元 何晓 +3 位作者 王莉 蔡绍晖 包旭 陈嘉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实验以家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在体外观察了解热毒注射剂对内毒素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对解热毒注射剂抗内毒素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关键词 注射剂 内皮细胞 作用机理 抗内毒素作用 热毒 医科大学 抑制作用 教研室 血管内皮 临床应用
全文增补中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体内拮抗内毒素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郑江 袁建成 +3 位作者 周红 周立新 刘晓禄 肖光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4期31-31,共1页
本试验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内毒素(LPS)攻击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以一个LD<sub>50</sub>为LPS(20mg·kg<sup>-1</sup>)静脉注射攻击小鼠,分别于LPS攻击后20s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BP... 本试验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内毒素(LPS)攻击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以一个LD<sub>50</sub>为LPS(20mg·kg<sup>-1</sup>)静脉注射攻击小鼠,分别于LPS攻击后20s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BPI模拟肽;于LPS攻击前及攻击后不同时间内分别静脉注射5mp·kg<sup>-1</sup>和10mg·kg<sup>-1</sup>的BPI模拟肽,以观察BPI模拟肽对LPS攻击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BPI模拟肽对LPS攻击小鼠死亡保护作用的时效关系及BPI模拟肽对LPS攻击小鼠死亡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BPI模拟肽对LPS所致小鼠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预防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从而可见BPI模拟肽,不仅保留了BPI特异性中和LPS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模拟肽 抗内毒素作用 杀菌性 保护作用 小鼠 静脉注射 时效关系 第三军医大学 预防作用
全文增补中
锦花清热胶囊抗内毒素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甲福 武蕾蕾 +3 位作者 才玉婷 高长久 安锦丹 于忠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锦花清热胶囊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采用注射脂多糖法建模,然后将所有新西兰兔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 目的:探讨锦花清热胶囊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采用注射脂多糖法建模,然后将所有新西兰兔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3.0、1.5 g/kg),每组6只,观察锦花清热胶囊对内毒素所致发热新西兰兔的降温作用;取昆明小鼠50只,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3.0、1.5 g/kg),每组10只,采用显色基质法检测锦花清热胶囊对昆明小鼠血浆中内毒素的降解率。结果:新西兰兔解热实验结果显示,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剂量组在60 min后降温作用显著,其中大剂量组在300 min时已经接近基础体温;小剂量组在180 min后开始有降温作用,提示锦花清热胶囊对发热新西兰兔有降温作用;昆明小鼠抗内毒素实验结果显示,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在30 min时内毒素的降解率为(56.73±3.12)%、(47.23±1.77)%、(21.08±2.30)%,60 min时为(82.76±1.00)%、(64.75±1.77)%、(38.21±1.57)%,提示锦花清热胶囊对昆明小鼠有降低内毒素的作用。结论:锦花清热胶囊有显著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热毒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中药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毒素类/副作用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唑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及降毒素作用研究
8
作者 徐文昌 朱敏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67-71,共5页
明确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降毒素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田间防效试验测定10%丙硫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高效液相... 明确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降毒素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田间防效试验测定10%丙硫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硫唑对小麦赤霉病菌的产毒量影响。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丙硫唑对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小新壳梭孢菌、小麦条锈病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田间防效试验表明,10%丙硫唑悬浮剂的3种浓度防治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且10%丙硫唑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与对照250g/L戊唑醇水乳剂1250倍稀释液间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FgNIV经过EC20和EC50丙硫唑药剂处理之后,其NIV毒素积累量明显下降,相比CK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7.28%和29.78%。Fg15ADON经过EC20和EC50丙硫唑药剂处理后,产DON、15ADON毒素积累量显著降低,产DON毒素相比CK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9.69%、36.35%,产15ADON毒素相比CK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9.04%、31.56%。上述结果表明,丙硫唑对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广谱杀菌性。10%丙硫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丙硫唑对小麦赤霉病菌有一定的降毒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唑 植物病原菌 抑菌活性 毒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纳米颗粒物nC60联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氧化应激和微囊藻毒素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蕾 何义亮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0期62-70,共9页
为了探讨在盐度存在情况下,纳米颗粒物nC60对微藻的毒性效应,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材料,研究盐度和nC60对M.aeruginosa生长、细胞内外藻毒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藻胆蛋白含量、活性氧水平、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还原... 为了探讨在盐度存在情况下,纳米颗粒物nC60对微藻的毒性效应,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材料,研究盐度和nC60对M.aeruginosa生长、细胞内外藻毒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藻胆蛋白含量、活性氧水平、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C60(0.04 mg/L)对M.aeruginosa的生长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作用,中高浓度的nC60抑制M.aeruginosa的生长,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盐度和低剂量nC60联合作用M.aeruginosa后,盐度增强了低浓度nC60对M.aeruginosa的毒性效应,降低了藻细胞密度和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了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加剧了细胞膜的损伤,促进了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和释放,增加了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了抗氧化酶基因sod和gsh的表达。综上,水介质中盐度的存在会影响nC60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因此,在C60生产和使用中不能忽视环境因素与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纳米颗粒物nC60 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氧化应激微囊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离散有毒素和捕获的捕食系统动力学行为
10
作者 伍慧玲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85-287,290,共4页
研究一类具有离散时间、外界捕获、毒素作用的捕食-食饵系统,通过运用比较引理和构造恰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持久性和全局吸引性,最后,我们给出了捕食者、食饵种群绝灭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毒素作用 捕食-食饵系统 全局吸引 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芩胶囊的药效实验研究
11
作者 陈淑冰 周军 +1 位作者 孟华明 刘江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7-28,共2页
对纯中药制剂蒿芩胶囊的主要药效学进行了研究,本文报告该制剂的解热、抗炎和抗内毒素作用的试验结果。(1)解热试验 7.0、14.0、28.0g/kg蒿芩胶囊等容积灌胃给药,对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剂量增大,作用增... 对纯中药制剂蒿芩胶囊的主要药效学进行了研究,本文报告该制剂的解热、抗炎和抗内毒素作用的试验结果。(1)解热试验 7.0、14.0、28.0g/kg蒿芩胶囊等容积灌胃给药,对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剂量增大,作用增强,药效持续6小时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实验 卫生管理干部 胶囊 抑制作用 抗内毒素作用 解热试验 角叉菜胶 大鼠 主要药效学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爱琼 黎娜铭 +3 位作者 黄书 张宇鑫 吴艳 吴学祥 《猪业科学》 2022年第2期77-79,共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无芽胞、无鞭毛的革兰氏阳性菌,显微镜下似葡萄串状,直径0.5~1.5μm,适宜在普通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上几乎不能繁殖。该菌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饲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无芽胞、无鞭毛的革兰氏阳性菌,显微镜下似葡萄串状,直径0.5~1.5μm,适宜在普通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上几乎不能繁殖。该菌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饲料、食物、水源、场地以及物体表面,对人和畜禽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发受伤感染、化脓病症、肠内炎症、败血症及毒素作用,可存在于畜禽的表皮、黏膜、大肠、鼻腔及气管,甚至是乳腺中。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离株的逐渐增加,耐药性发生变异,临床用药变得复杂化,给临床猪只疫病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治 血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平板 革兰氏阳性菌 葡萄球菌 普通培养基 毒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药物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5期195-195,共1页
0019420 各种抗菌药用人单核细胞由来细胞株THP-1对嗜肺军团病杆菌抑制细胞内增殖的效果研究〔日〕/竹村弘∥感染志.-1998,72(8).-989~990 冀医情 0019421 儿茶素对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的杀菌作用和抗毒素作用〔日,英摘〕/大久... 0019420 各种抗菌药用人单核细胞由来细胞株THP-1对嗜肺军团病杆菌抑制细胞内增殖的效果研究〔日〕/竹村弘∥感染志.-1998,72(8).-989~990 冀医情 0019421 儿茶素对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的杀菌作用和抗毒素作用〔日,英摘〕/大久保幸枝∥感染志.-1998,72(3).-211~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病杆菌 人单核细胞 出血性大肠杆菌 细胞株 抗菌药 效果研究 毒素作用 抑制细胞 儿茶素 寄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NEURAL CELLS AGAINST THE CYTOTOXICITY OF OXYRADICALS 被引量:3
14
作者 安沂华 刘恩重 +3 位作者 刘相轸 杨富明 韩风平 戴钦舜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BZ]To investigate the exact mechanism of melatonin to prohibit the apoptosis of neural cells induced by various kinds of cytotoxic agents. [WT5”BX]Methods. [WT5”BZ]We used the methods of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M... BZ]To investigate the exact mechanism of melatonin to prohibit the apoptosis of neural cells induced by various kinds of cytotoxic agents. [WT5”BX]Methods. [WT5”BZ]We used the methods of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MTT assay and hoechst dye staining to check this mechanism in SKNSH and U251 cell lines. [WT5”BX]Results. Both 2mmol/L H 2O 2 and 0 5 μ mol/L amyloid β protein (Aβ) induce these two cell lines die via apoptosis. Either melatonin or glutathione can significantly protect both cell line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10 μ mol/L melatonin is as same as that of 60 μ mol/L glutathione. [WT5”BX]Conclusion. Melatonin can partly inhibit the cytotoxicity of H 2O 2 and Aβ through its role as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TONIN APOPTOSIS amyloid β protein CYTOTOX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E.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15
作者 刘红莉 张铮 +4 位作者 李文生 郑瑾 孔令洪 王一理 司履生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5年第5期262-267,共6页
Objective : To construct plant transformation vector containing Escherichia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 (LT-B) gene and generate LT-B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Methods: The LT-B coding sequence was amp... Objective : To construct plant transformation vector containing Escherichia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 (LT-B) gene and generate LT-B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Methods: The LT-B coding sequence was amplified from pMMB68 by PCR, subcloned into middle vector pUCmT and binary vector pBI121 to obtain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pBI-LTB, in which LT-B expression was controlled under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CaMV) 35S promoter. The tobacco plants (Nicotiana tobacum L. Cuttivar Xanthi) were transformed by co-cultivating leaf discs method vi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BA4404 harboring the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The regenerated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were selected by kanamycin and confirmed by PCR, Southern blot, Western blot and ELISA. Resuits: LT-B gene integrated in the tobacco genomic DNA and were expressed in 9 strains of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The yield was varied from 3. 36-10. 56 ng/mg total soluble tobacco leaf protein. Conclusion: The plant binary expression vector pBI-LTB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and transgenic LT-B tobacco plants was generated, and confirmed by Southern blot. The protein LT-B expressed by engineered plants was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had the expected molecular weight of LT-B pentamer protein. This result is an important step close to developing an edible vaccine and supplying a mucasal immunoajuvant,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even- tion of mucosaroute evading path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 transgenic tobacco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plant vac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