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倍体菘蓝毛状根的抗内毒素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博华 张汉明 +2 位作者 王寅 丁如贤 许铁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从菘蓝的同源四倍体植物诱导出毛状根 ,并探讨用毛状根代替自然根作为药用的可能性。 方法 :利用发根农杆菌 A4菌株感染四倍体菘蓝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考察诱导所得毛状根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 :A4菌株能诱导四倍体菘蓝产生毛... 目的 :从菘蓝的同源四倍体植物诱导出毛状根 ,并探讨用毛状根代替自然根作为药用的可能性。 方法 :利用发根农杆菌 A4菌株感染四倍体菘蓝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考察诱导所得毛状根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 :A4菌株能诱导四倍体菘蓝产生毛状根 ,毛状根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结论 :发根农杆菌诱导四倍体植物产生的毛状根有可能成为传统中药材的一种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四倍体 毛状根 抗内毒素作用 中药材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刘云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7-299,共3页
1%板蓝根氯仿提取物溶液(药液)有抗大肠杆菌(E.Coli)O111B4内毒素(内毒素)作用。家兔热原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药液2ml/kg+内毒素40EU/kg)、阳性对照组(内毒素40EU/kg)、阴性对照组(... 1%板蓝根氯仿提取物溶液(药液)有抗大肠杆菌(E.Coli)O111B4内毒素(内毒素)作用。家兔热原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药液2ml/kg+内毒素40EU/kg)、阳性对照组(内毒素40EU/kg)、阴性对照组(药液2ml/kg)平均升温分别为0.08,0.77,0.10℃。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内毒素结构形态,发现经药液作用后的内毒素由链状变为片状。鲎试验法证实,该药液稀释32倍仍有抗内毒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抗内毒素作用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内毒素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寰 吴满平 +1 位作者 楼滨 陈佩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 (HDL)抗内毒素 (LPS)的作用。方法  (1)用超离心方法分离纯化血浆各脂蛋白 ;(2 )分别给小鼠注射LPS ,HDL +LPS ,HDL +无脂蛋白血浆部分 (LFF ,d >1.2 1g/cm3 ) +LPS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3)FITC LPS...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 (HDL)抗内毒素 (LPS)的作用。方法  (1)用超离心方法分离纯化血浆各脂蛋白 ;(2 )分别给小鼠注射LPS ,HDL +LPS ,HDL +无脂蛋白血浆部分 (LFF ,d >1.2 1g/cm3 ) +LPS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3)FITC LPS与人血浆培育后密度梯度离心观察荧光素在人血浆中的分布 ;(4 )FITC LPS、HDL及LFF培育不同时间 (0~ 3h)后密度梯度离心 ,观察不同培育时间HDL中的荧光强度 (FS)。结果 注射HDL +LFF +LPS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4 0 .98± 12 .39)h比注射LPS组 (18.4 5± 2 .0 9)h和HDL +LPS组(2 2 .4 8± 12 .81)h小鼠显著性增长 (P <0 .0 1) ,而注射HDL +LPS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注射LPS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FITC LPS在血浆VLDL、LDL层中的含量极低 (2 .77% ) ,主要集中在HDL层中 (6 0 .39% )。FITC LPS在HDL中的含量随培育时间增加而增加 ;而FITC LPS在LFF中的含量随培育时间增加而减少。结论 HDL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 ,并且HDL是血浆中与内毒素结合的主要组分。LFF参与HDL与LPS的结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抗内毒素作用 超速离心 血浆 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花清热胶囊抗内毒素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甲福 武蕾蕾 +3 位作者 才玉婷 高长久 安锦丹 于忠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锦花清热胶囊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采用注射脂多糖法建模,然后将所有新西兰兔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 目的:探讨锦花清热胶囊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采用注射脂多糖法建模,然后将所有新西兰兔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3.0、1.5 g/kg),每组6只,观察锦花清热胶囊对内毒素所致发热新西兰兔的降温作用;取昆明小鼠50只,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等渗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g/kg),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含生药6.0、3.0、1.5 g/kg),每组10只,采用显色基质法检测锦花清热胶囊对昆明小鼠血浆中内毒素的降解率。结果:新西兰兔解热实验结果显示,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剂量组在60 min后降温作用显著,其中大剂量组在300 min时已经接近基础体温;小剂量组在180 min后开始有降温作用,提示锦花清热胶囊对发热新西兰兔有降温作用;昆明小鼠抗内毒素实验结果显示,锦花清热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在30 min时内毒素的降解率为(56.73±3.12)%、(47.23±1.77)%、(21.08±2.30)%,60 min时为(82.76±1.00)%、(64.75±1.77)%、(38.21±1.57)%,提示锦花清热胶囊对昆明小鼠有降低内毒素的作用。结论:锦花清热胶囊有显著的解热和抗内毒素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热毒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中药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毒素类/副作用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唑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及降毒素作用研究
5
作者 徐文昌 朱敏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67-71,共5页
明确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降毒素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田间防效试验测定10%丙硫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高效液相... 明确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降毒素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丙硫唑对14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田间防效试验测定10%丙硫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硫唑对小麦赤霉病菌的产毒量影响。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丙硫唑对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小新壳梭孢菌、小麦条锈病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田间防效试验表明,10%丙硫唑悬浮剂的3种浓度防治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且10%丙硫唑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与对照250g/L戊唑醇水乳剂1250倍稀释液间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FgNIV经过EC20和EC50丙硫唑药剂处理之后,其NIV毒素积累量明显下降,相比CK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7.28%和29.78%。Fg15ADON经过EC20和EC50丙硫唑药剂处理后,产DON、15ADON毒素积累量显著降低,产DON毒素相比CK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9.69%、36.35%,产15ADON毒素相比CK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9.04%、31.56%。上述结果表明,丙硫唑对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广谱杀菌性。10%丙硫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丙硫唑对小麦赤霉病菌有一定的降毒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唑 植物病原菌 抑菌活性 毒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对内毒素的清除作用
6
作者 张顺财 周康 朱无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59-359,363,共2页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毒素清除作用 腹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抗内毒素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云海 杜光 +1 位作者 韩洪刚 谭立兴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9期547-547,共1页
目的 :探讨板蓝根抗细菌内毒素作用。方法 :分别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热原检查法、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保护力、对内毒素致鼠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抑制作用及内毒素定量检测等方法 ,比较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及药材抗内毒素强度。... 目的 :探讨板蓝根抗细菌内毒素作用。方法 :分别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热原检查法、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保护力、对内毒素致鼠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抑制作用及内毒素定量检测等方法 ,比较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及药材抗内毒素强度。结果 :板蓝根氯仿提取物中的F0 2 2 抗内毒素作用最强 ,其中F0 2 2 0 7可作为板蓝抗内毒素药物的活性指标成分。结论 :F0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抗内毒素作用 化学成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ⅠκBα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志 李金成 +3 位作者 刘潇 刘喜春 赵雪俭 孙连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中 L PO含量、 SOD活力和 κBα m RNA表达及人参二醇组皂苷 (PDS)对其的影响 ,探讨内毒素引起脑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休克 (L PS)组、地塞米松 (L PS+Dex)... 目的 :通过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中 L PO含量、 SOD活力和 κBα m RNA表达及人参二醇组皂苷 (PDS)对其的影响 ,探讨内毒素引起脑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休克 (L PS)组、地塞米松 (L PS+Dex)组和人参二醇组皂苷 (L PS+PDS)组。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 (4mg· kg- 1 )4 h后测定脑组织中 L PO含量、 SOD活力及 κBα m RNA的表达。结果 :L PS+Dex组和 L PS+PDS组 L PO显著低于 L PS组 (P<0 .0 5 ) ,SOD活力明显高于 L PS组 (P<0 .0 5 )。 L PS+Dex组和 L PS+PDS组 κBαm RNA表达高于 L PS组 (P<0 .0 5 )。结论 :PDS能够上调脑组织中 κBα的表达 ,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组织过氧化反应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类/副作用 人参二醇/药理学 休克 脓毒性/病理生理学 地塞米松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爱琼 黎娜铭 +3 位作者 黄书 张宇鑫 吴艳 吴学祥 《猪业科学》 2022年第2期77-79,共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无芽胞、无鞭毛的革兰氏阳性菌,显微镜下似葡萄串状,直径0.5~1.5μm,适宜在普通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上几乎不能繁殖。该菌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饲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无芽胞、无鞭毛的革兰氏阳性菌,显微镜下似葡萄串状,直径0.5~1.5μm,适宜在普通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上几乎不能繁殖。该菌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饲料、食物、水源、场地以及物体表面,对人和畜禽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发受伤感染、化脓病症、肠内炎症、败血症及毒素作用,可存在于畜禽的表皮、黏膜、大肠、鼻腔及气管,甚至是乳腺中。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离株的逐渐增加,耐药性发生变异,临床用药变得复杂化,给临床猪只疫病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治 血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平板 革兰氏阳性菌 葡萄球菌 普通培养基 毒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中耳黏膜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祝威 汪欣 杜宝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杀菌 -通透性增强蛋白 (BPI)对分泌性中耳炎 (OME)大鼠中耳黏膜 TNF- α和 IL- 6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中耳腔注射脂多糖 (L ipopolysaccharide,L PS)制备 OME模型 ,动物分为 L PS实验组和 BPI治疗组... 目的 :探讨杀菌 -通透性增强蛋白 (BPI)对分泌性中耳炎 (OME)大鼠中耳黏膜 TNF- α和 IL- 6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中耳腔注射脂多糖 (L ipopolysaccharide,L PS)制备 OME模型 ,动物分为 L PS实验组和 BPI治疗组。利用 EL ISA和 RT- PCR方法检测中耳黏膜组织 TNF- α和 IL- 6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L PS实验组和 BPI治疗组在第 1、 2天均有 IL- 6的表达 ,但 L PS组表达量高于 BPI组 (P<0 .0 5 )。在第 7天后两组均无表达 ;而 TNF- α的表达贯穿于两组实验的始终 ,但 L PS组表达量高于 BPI组 (P<0 .0 5 )。结论 :IL- 6和 TNF- α在中耳炎病变的形成中起作用 ;BPI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 ,减轻炎症刺激 ;BPI是一个潜在的治疗 OME的有效药物 ,可能预防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一通透性增强蛋白 毒素类/副作用 中耳炎 伴渗出液/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分析 白细胞介素6/分析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感染兔球虫病急性症状及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春青 宋丽媛 +2 位作者 霍自田 张学昆 周允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3期82-84,共3页
免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为了深入研究兔球虫致病机理,通过人工感染大量孢子化球虫卵囊,对幼兔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和探索兔球虫的致病机理,为兔球虫病的珍断和预防提... 免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为了深入研究兔球虫致病机理,通过人工感染大量孢子化球虫卵囊,对幼兔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和探索兔球虫的致病机理,为兔球虫病的珍断和预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球虫病 急性死亡 病理变化 毒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改善肠道防御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时云朵 孙豪 《饲料博览》 2018年第4期44-47,51,共5页
乳酸菌是一类益于机体健康的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的肠道正常菌群,其可产生抗菌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并通过竞争资源或肠黏膜黏附位点抑制致病菌。乳酸菌以物理化学方式吸附或产生抗毒素中和或直接降解毒素,从而降低毒素对机... 乳酸菌是一类益于机体健康的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的肠道正常菌群,其可产生抗菌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并通过竞争资源或肠黏膜黏附位点抑制致病菌。乳酸菌以物理化学方式吸附或产生抗毒素中和或直接降解毒素,从而降低毒素对机体的伤害;此外,其还可以诱导产生免疫相关因子,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改善胃肠道屏障,从而保护肠道。文章就乳酸菌对肠道防御功能的影响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菌物质 竞争黏附 毒素作用 肠道粘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