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砷酸钠对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丽华 仪慧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砷酸钠(0.3mg/L,1.0mg/L,3.0mg/L,10.0mg/L,30.0mg/L)对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亚砷酸钠处理12h后,可诱发蚕豆(亚砷酸钠质量浓度0.3~30.0mg/L)和洋葱(亚砷... 利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砷酸钠(0.3mg/L,1.0mg/L,3.0mg/L,10.0mg/L,30.0mg/L)对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亚砷酸钠处理12h后,可诱发蚕豆(亚砷酸钠质量浓度0.3~30.0mg/L)和洋葱(亚砷酸钠质量浓度1.0~30.0mg/L)根尖细胞遗传损伤,使根尖细胞微核率增加、分裂指数下降。在一定处理浓度范围内(蚕豆的为0~3.0mg/L;洋葱为0~10.0mg/L),细胞微核率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p<0.01);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亚砷酸钠能引起植物细胞遗传物质损伤,因此,可利用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环境中的砷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遗传学 亚砷酸钠 蚕豆 洋葱 微核 分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冷春梅 胡庚东 +2 位作者 瞿建宏 孟顺龙 陈家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1-35,共5页
运用RAPD技术和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来分析和评价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RAPD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能扩增出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引物中,引物S326能检测出3μg/L以上浓度溴氰菊酯暴露前后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差异,... 运用RAPD技术和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来分析和评价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RAPD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能扩增出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引物中,引物S326能检测出3μg/L以上浓度溴氰菊酯暴露前后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差异,而小于2.0μg/L的低浓度溴氰菊酯对罗非鱼基因组DNA没有影响。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后,2.0μg/L以下浓度组罗非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3μg/L以上浓度组可诱导罗非鱼外周血红细胞产生微核。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溴氰菊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对鱼类DNA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遗传学 溴氰菊酯 罗非鱼 DNA RAPD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毒性及其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微核及精子畸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永莉 王传铜 +5 位作者 冯国纹 唐于川 赵晟珣 王霞 兰美兵 李啸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共给2d。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分别ig给予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和花生油,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连续5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②保护作用实验:小鼠按照如下分组给药:CP+桉叶油400,200和100mg·kg-1,花生油+CP,CP组。第4天与阳性对照组一起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第5天给药后测定小鼠骨髓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按分组,第6天起与阳性对照组一起每天ip给予CP40mg·kg-1,连续5d,实验共10d。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①毒性实验:桉叶油的LD50为1824.01mg·kg-1,95%可信限为(1799.48~1851.19)mg·kg-1。桉叶油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无影响。②保护作用实验: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未ig给予桉叶油的CP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P<0.05)。结论桉叶油对小鼠无明显的遗传毒性,可降低CP所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药物毒性 毒性作用 毒理遗传学 微核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细胞色素P450酶人源化小鼠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一帆 马璟 严东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参与了超过75%的药物和多种内源性化学性物质和前致癌物的Ⅰ相代谢反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传统的体外模型能够检测P450酶的基本功能,但不能够体现其在生物体内的实际情况。由于CYP复杂的遗传多态性,普...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参与了超过75%的药物和多种内源性化学性物质和前致癌物的Ⅰ相代谢反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传统的体外模型能够检测P450酶的基本功能,但不能够体现其在生物体内的实际情况。由于CYP复杂的遗传多态性,普通的动物模型实验数据外推至人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构建转CYP人源化小鼠模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有转人CYP1A,CYP2D6,CYP3A,CYP4F2和PXR/CYP3A4人源化小鼠等类型的小鼠模型。运用人源化小鼠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获得更可靠的体内实验数据并较准确预测外源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这些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评估和预测药物毒性风险和促进安全用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转细胞色素P450酶人源化小鼠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转基因 药代动力学 毒理遗传学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