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的除藻性能及其生态毒理学评估
1
作者 侯俊 赵骁 +7 位作者 杨梓俊 徐晓 尤国祥 吴军 苗令占 王子轩 程成 魏建建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7,共8页
为了研究铵化改性植物单宁在水华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潜力,制备了铵化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modified tannin,MT),研究其除藻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生态毒理学评估。结果表明,在30 mg/L质量浓度下,MT对蓝藻的去除率达91.4%,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为了研究铵化改性植物单宁在水华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潜力,制备了铵化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modified tannin,MT),研究其除藻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生态毒理学评估。结果表明,在30 mg/L质量浓度下,MT对蓝藻的去除率达91.4%,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5.35%和90.53%;斑马鱼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无死亡现象,96 h LC_(50)大于120 mg/L,表明MT为低生物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暴露于MT的幼鱼生长发育指标(心率、孵化率、存活率、体长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暴露期及恢复期的幼鱼游泳能力和行为未发生改变,MT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系统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生物可降解性试验表明MT在28 d内降解率达到91%,远高于传统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的35%,表现出更高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化改性植物单宁 除藻性能 生态毒理学 斑马鱼 生物降解性 生态友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本科生毒理学教学评价及课堂创新改革初探
2
作者 张文娟 张心煜 +2 位作者 李敏 谭璐艺 朱晨雨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分析其对毒理学教学各板块重要性和满意度、相关性及优化措施等情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结果105名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4.8%,女生占55.2%。选毒理学最重要原因,44.8%的学生认为课程很有用,26.7%的学生因内心喜欢,25.7%的学生因学分需要。对毒理学总体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3.3%和96.2%。对教学内容,86.7%的学生认为很有印象且教材合适;74.3%的学生认为36学时可保持;42.9%的学生对教学案例印象最深刻。92.2%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可增加开放性考试题目。在选修毒理学原因方面,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重要性不同;对于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满意度,不同原因间存在差异,认为本课程很有用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最高。教学方法是学生最重视板块。94.2%的学生均喜欢科普创新或随堂案例演绎,认为对课程学习有帮助,并建议演绎形式多样化。结论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满意度高,随堂案例模拟和科普创新方法应持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毒理学 新医科 教学改革 科普创新 案例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毒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婷 徐才懿 +4 位作者 闪越 杨乾磊 李建祥 张洁 安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遗传毒理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研究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全方位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遗传毒理学教学全过程。立足“专业知识-素养价值-...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遗传毒理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研究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全方位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遗传毒理学教学全过程。立足“专业知识-素养价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开展“线上与线下融合、虚拟与现实融合、产教融合”三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并以同行评议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同行评议意见为优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遗传毒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表示满意。“遗传毒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探索,可为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遗传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合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动物医学类实践课程的探索——以《动物毒理学试验》为例
4
作者 王秋华 胡庭俊 +5 位作者 曾芸 何家康 陈海兰 韦英益 于美玲 梁正敏 《猪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1引言2022年国务院及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科教融合 思政教育 实践课程 医学类 教学全过程 毒理学试验 思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汪雪雁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218-222,共5页
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食品毒理学实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入项目教学法,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自... 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食品毒理学实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入项目教学法,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食品毒理学实验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动物毒理学课程教学实践
6
作者 李琳 左儒楠 +1 位作者 单新新 孙菲菲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4期177-179,共3页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主流理念。针对动物毒理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整合线上线下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和完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基于OBE理...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主流理念。针对动物毒理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整合线上线下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和完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基于OBE理念,根据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的原则,将OBE理念融入动物毒理学的课程教学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科技人才提供教学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毒理学 OBE理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的中药致肾毒性及药物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嘉昕 刘慧敏 +3 位作者 钱文秀 马宁 宋丽丽 李遇伯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目的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TCMSTD)对中药致肾毒性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方法利用TCMSTD对收录的具有毒性的中药材按照毒性类型进行筛选并分析,总结具有肾毒性的中药材其药性、药味、功效、归经等规律。结果发现具有肾毒性的中... 目的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TCMSTD)对中药致肾毒性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方法利用TCMSTD对收录的具有毒性的中药材按照毒性类型进行筛选并分析,总结具有肾毒性的中药材其药性、药味、功效、归经等规律。结果发现具有肾毒性的中药101种,其肾毒性依据肾脏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肾小管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损伤、肾间质损伤4种,同一味中药可能对肾脏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具有肾毒性的中药中明确具有肾毒性的毒性成分共27种,分别属于生物碱类、酚类等13种成分类型。对肾毒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重复频次最高的靶点为ESR1、ALOX5,出现频次均为21次。101种肾毒性中药其药性多为寒、温;药味则以苦、辛为主;归经多归肝、肺、脾、肾经。结论具有肾毒性的中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药物功效分布相对较均匀,提示一些常用传统中药在日常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与配伍,减少药物本身对肾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 肾毒性 中药 毒性成分 作用机制 减毒方法 规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精油抑菌、抗氧化及毒理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文丹 白玉莹 +4 位作者 郭成虎 柴玉宏 王丰俊 黄丛林 刘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0,共7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京地区黄花蒿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花蒿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黄花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估抗菌活性,通过灌注小鼠不同剂量...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京地区黄花蒿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花蒿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黄花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估抗菌活性,通过灌注小鼠不同剂量黄花蒿精油进行毒理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精油产率为1.04‰,GC-MS分析鉴定出332种精油组分,其中22个组分占总挥发物的71.09%,相对含量较多的为蒿酮(19.34%)和(+)-α-蒎烯(6.10%);黄花蒿精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添加量呈量效关系,当其浓度为10 mg/mL时,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分别为40.03%和92.97%;黄花蒿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12.67±0.29 mm)优于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9.27±0.25 mm);黄花蒿精油的LD_(50)为7491 mg/kg,表明黄花蒿精油无毒性。该研究可为黄花蒿等蒿属植物的提取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精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抑菌性 毒理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5E学习模式在“食品毒理学”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蒲忠慧 江岩 +2 位作者 袁亚 周敏 冷言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围绕我校“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和“高水平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能力-思政”三个维度,秉承“食承使命,品行健康,毒以为鉴,理实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 围绕我校“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和“高水平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能力-思政”三个维度,秉承“食承使命,品行健康,毒以为鉴,理实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的“5E”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毒理学课程知识探索、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课程目标。该模式能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满足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OBE理念 5E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毒理学”项目化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途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月 吕飞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安全相关课程学习和从业的必备基础,同时蕴含诸多思政元素,承担着育人功能。笔者以食品行业问题为纽带,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为毒理学背景知识相对薄弱的食品专... “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安全相关课程学习和从业的必备基础,同时蕴含诸多思政元素,承担着育人功能。笔者以食品行业问题为纽带,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为毒理学背景知识相对薄弱的食品专业学生创造了熟悉的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毒理学知识的习得与应用,培养“专家思维”;在此基础上,深挖核心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思政教育手段和完善思政考核评价机制,切实保障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项目化教学 思政教育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增强免疫作用和毒理学评价
11
作者 杨辉 章晋武 +1 位作者 李广焱 邓泽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0-307,共8页
研究以雨生红球藻为主要原料复配富硒酵母、蜂花粉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成的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免疫作用和安全性。采用低、中、高三个剂量(0.1、0.2、0.4 g/kg bw)每天一次灌胃,连续30 d,观察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 研究以雨生红球藻为主要原料复配富硒酵母、蜂花粉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成的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免疫作用和安全性。采用低、中、高三个剂量(0.1、0.2、0.4 g/kg bw)每天一次灌胃,连续30 d,观察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半数溶血值(HC_(50))、碳粒廓清速率、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指标的影响;通过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别评估受试物的致癌潜力,以及对细胞和生殖系统的遗传毒性情况;通过30 d喂养试验考察受试物亚急性毒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OD差值分别提高了10.32%(P<0.05)和14.29%(P<0.01),说明该膳食补充剂可以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高剂量组左右耳肿胀度差增加了8.02%(P<0.05),抗体积数增加了22.12%(P<0.05),说明该膳食补充剂可以显著提升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和抗体生成细胞能力;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雨生红球藻、富硒酵母、蜂花粉提取物和维生素E复配的抗氧化膳食补充剂食用安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膳食补充剂 虾青素 蜂花粉提取物 富硒酵母 免疫 毒理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安全性评价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病证毒理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柏兆方 湛小燕 +3 位作者 姚清 陈思敏 赵旭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提出病证毒理学理论及方法体系,皆在促进病证毒理学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以及中药安全精准用药对策制定方面的科学、合理和高效运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结合病证毒理学实践运用情况,全面定义病证毒... 目的提出病证毒理学理论及方法体系,皆在促进病证毒理学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以及中药安全精准用药对策制定方面的科学、合理和高效运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结合病证毒理学实践运用情况,全面定义病证毒理学的外延和内涵,并系统梳理基于病证毒理学的中药安全性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现。结果中药毒性主要分为固有毒性和特异质毒性2种类型,由于特异质毒性具有偶发性,易感性和难预测等特点,常规毒理学模式和方法难以评价,为此本团队传承创新中医“有故无殒”毒效思想,2016年首次提出病证毒理学理论和方法,皆在突破常规毒理学模式和方法局限性,科学厘清遗传、体质、疾病和证候等机体因素对中药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和主次关系,解决中药特异质毒性评价难题。近年来,本团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病证毒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基础上,以临床真实世界和体内外病证易感模型为主要评价模式,开展了何首乌、补骨脂和淫羊藿等中药及及其相关制剂特异质毒性的易感人发现识别、成因机制解析及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破解了系列传统“无毒”中药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控难题。结论病证毒理学不仅可以用于特异质毒性中药的易感人群识别、成因机制解析以及风险防控对策研究,还可以用于固有毒性中药的“病(证)-量-时-毒-效”关系以及安全治疗窗研究。病证毒理学创新发展了中药毒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中药安全精准用药提供了奠基性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安全性 病证毒理学 毒性 理论体系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离子液体毒理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鸿 赵晓祥 胡双庆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为分析离子液体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以2000-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到的4 178篇离子液体毒理学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VOSviewer、HistCite软件对4 178篇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 为分析离子液体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以2000-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到的4 178篇离子液体毒理学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VOSviewer、HistCite软件对4 178篇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毒理学领域的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中国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且目前论文研究主要是机构内的团队合作,独立性较强,虽然中国的机构和作者在发文量上排名靠前,但是平均被引频次并不突出;离子液体毒理学的研究多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主,研究重点集中在评估生物的致死情况和体内成分含量变化以及构建离子液体-生物的构效关系模型上;离子液体毒性机制和复合污染等将是未来的研究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毒理学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服装中非法偶氮染料的生态毒理学评价与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媛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偶氮染料因鲜艳的色彩和成本效益而被广泛采用,但是某些偶氮染料因潜在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非法使用,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生态毒理学提供了评估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框架,而健康风险分析则允许对个体健康影响进行量化... 偶氮染料因鲜艳的色彩和成本效益而被广泛采用,但是某些偶氮染料因潜在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非法使用,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生态毒理学提供了评估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框架,而健康风险分析则允许对个体健康影响进行量化评估。现有研究已对偶氮染料的生态和健康影响进行了探讨,但是对于儿童服装中偶氮染料的系统评估尚显不足。运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和风险评估模型,对儿童服装中非法偶氮染料的生态毒性及健康风险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监管政策提供依据,并推动公众健康保护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服装 偶氮染料 生态毒理学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动物毒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孙菲菲 李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4期90-92,共3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线上和线下授课的教学模式。其中,线上教学部分由视频学习、作业、讨论区互动三部分组成,线下教学主要基于线上平台内容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本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翻转课堂与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线上和线下授课的教学模式。其中,线上教学部分由视频学习、作业、讨论区互动三部分组成,线下教学主要基于线上平台内容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本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翻转课堂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动物毒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中。通过线上学习情况、课后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分析评估教学改革成效。结果表明,将翻转课堂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动物毒理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后续教学中努力实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引领学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动物毒理学 翻转课堂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的食品毒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及评价研究
16
作者 吕萍 《食品界》 2024年第8期105-107,共3页
针对食品毒理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显著提高了学生实践教学的综合成绩,为食品毒理学实践课程的进一步优化... 针对食品毒理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显著提高了学生实践教学的综合成绩,为食品毒理学实践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近年来,由于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毒理学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课程 学生实践教学 综合成绩 食品安全事件 实践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卫生毒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设计及实施
17
作者 陈玉婷 高羽亭 +2 位作者 刘小山 孙倩 唐焕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86-90,共5页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方法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本文结合卫生毒理学课程特点,基于OBE理念研究案例为切入点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实施。以第一章绪论的第三节“毒理学基本概念”内容为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方法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本文结合卫生毒理学课程特点,基于OBE理念研究案例为切入点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实施。以第一章绪论的第三节“毒理学基本概念”内容为例,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契合的实际案例,以思政案例为导向,构建“课前自主学习(基础)-课中深度学习(提升)-课后延伸拓展(拓展)”3个进阶式教学层次授课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和价值培养型转变,有助于培养胜任公共卫生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 案例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L结合思维导图的“法医毒理学”教学设计
18
作者 王荣帅 杨丽 +1 位作者 胡永良 吴茂旺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622-627,共6页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复杂,知识点多,学习过程有一定难度。针对课程上述特点,皖南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建立案例导向式学习(Case-ba...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复杂,知识点多,学习过程有一定难度。针对课程上述特点,皖南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建立案例导向式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代表性案例,设定紧扣知识点的问题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和课堂讲解,并增加即时案例测验,同时开展教学反馈测评,其间学生自主完成思维导图制作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便于知识点梳理掌握、自主建立专业思维模式,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可以用于实践教学方式改进及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案例导向式学习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思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生物有机碘的急性毒理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庄桂东 顾军 迟玉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7-88,共2页
采用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Ames试验等方法,评价研究海带中提取的生物有机碘的急毒性食品毒理学效应,为科学开发补碘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Horn氏法求得海带生物活性碘的LD50>10000mg,为实际无... 采用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Ames试验等方法,评价研究海带中提取的生物有机碘的急毒性食品毒理学效应,为科学开发补碘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Horn氏法求得海带生物活性碘的LD50>10000mg,为实际无毒物质;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海带生物有机碘对小鼠骨髓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表明,海带生物有机碘不引起小鼠精子畸形;Ames试验结果表明,海带生物有机碘无诱发细菌基因突变作用,是一种安全的食品补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生物有机碘 急性毒理学评价 食品毒理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毒理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
作者 刘晓珍 《食品界》 2024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食品中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技能,更应该加强对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育。因此,构建一套能够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食品中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技能,更应该加强对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育。因此,构建一套能够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课程思政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职业道德 评价体系 风险评估 核心课程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