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纯露药理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青青 钟愧 +3 位作者 李馨煜 张金君 韩世范 杨俊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植物纯露(Hydrosol),又称水精油(Hydrolate)、花水或植物水,是植物蒸馏萃取精油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溶液,成分天然纯净、香味清淡怡人。通过研究植物精油相关文献发现,植物纯露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其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抗氧化、... 植物纯露(Hydrosol),又称水精油(Hydrolate)、花水或植物水,是植物蒸馏萃取精油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溶液,成分天然纯净、香味清淡怡人。通过研究植物精油相关文献发现,植物纯露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其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病毒等方面;在其毒理研究甚少,主要集中在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方面。目前,植物纯露已被应用到医药、食品、农业领域中。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纯露的药理毒理作用,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纯露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互叶白千层精油药理毒理作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君 钟愧 +1 位作者 韩世范 杨俊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0期7-10,共4页
互叶白千层精油,又称茶树油,是植物互叶白千层新鲜枝叶经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性液体,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等功效。100余年来,相继发现了该精油抗菌消炎等药理毒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农产品、化妆品等领域。互叶白千层有3种类型(... 互叶白千层精油,又称茶树油,是植物互叶白千层新鲜枝叶经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性液体,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等功效。100余年来,相继发现了该精油抗菌消炎等药理毒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农产品、化妆品等领域。互叶白千层有3种类型(松油醇-4型、1,8-桉叶素型、混合型),提取的精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毒理作用应该不尽相同。通过文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互叶白千层精油药理毒理作用的差异,为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主要药理作用较为强势,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消炎和抗螨虫活性,1,8-桉叶素型较为平和,具有抗菌、抗真菌、消炎和促进透皮活性;混合型处于前两者之间;毒理作用较小,最多是接触性皮炎,常见于易过敏人群,安全性从小到大排名为1,8-桉叶素型、混合型和松油醇-4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精油 4-松油醇型 1 8-桉叶素型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小白鼠的毒理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猛 王仁雷 黄亚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28,共2页
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对象,对自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急性毒理学、蓄积毒性、微核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小白鼠机体无毒副作用,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呈阴性反应,说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小白鼠无毒性... 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对象,对自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急性毒理学、蓄积毒性、微核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小白鼠机体无毒副作用,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呈阴性反应,说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小白鼠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小白鼠 毒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忍冬属植物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远艳 张吉贞 田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455-8457,8465,共4页
对近5年来国内外的忍冬属植物药理毒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忍冬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忍冬属(Lonicera Linn.)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毒性成分的研究——第二分题:蓖麻毒素毒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鹏 吴永红 杨建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5-16,36,共3页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蓖麻籽油在工业及医药上有许多用途,因而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也分布很广。但是,蓖麻籽中含有较强的毒性成份。据认为一颗重0.25克的种籽中含有使一个成人致命的毒素...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蓖麻籽油在工业及医药上有许多用途,因而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也分布很广。但是,蓖麻籽中含有较强的毒性成份。据认为一颗重0.25克的种籽中含有使一个成人致命的毒素量。由于蓖麻籽的分布广泛,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毒素 毒理作用 实验研究 毒性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要子烧伤酊的毒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6
作者 王和平 马文元 +4 位作者 牛希华 田社民 魏莹 谭秀丽 马爱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红要子烧伤酊的毒理作用 ,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 :烧伤面积 1%~2 0 %Ⅱ度伤为主的烧伤患者 40例 ,外用烧伤酊与磺胺嘧啶银 (SD Ag)作对照 ,观察用药反应 ,愈合时间。同时选择豚鼠及家兔分别进行烧伤酊的...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红要子烧伤酊的毒理作用 ,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 :烧伤面积 1%~2 0 %Ⅱ度伤为主的烧伤患者 40例 ,外用烧伤酊与磺胺嘧啶银 (SD Ag)作对照 ,观察用药反应 ,愈合时间。同时选择豚鼠及家兔分别进行烧伤酊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皮肤长期毒性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及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烧伤酊组与SD Ag组治疗Ⅱ度烧伤有效率均达 10 0 %。在创面反应、愈合时间上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毒理实验结果表明烧伤酊对皮肤仅有轻微的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 :红要子烧伤酊是一种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可靠的中药类烧伤创面外用药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作用 红要子烧伤酊 烧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活性成分及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7
作者 周明玺 郭亦晨 +2 位作者 李珂 田星 李宗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8-883,共6页
槟榔是一味传统中药,也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大量研究表明,槟榔在驱虫、消食、醒酒、消炎、改善消化道功能、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抑郁、抗病毒等方面均有药理作用。近年来,因嚼食槟榔的人数越来越多,过量嚼食槟榔与人们健... 槟榔是一味传统中药,也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大量研究表明,槟榔在驱虫、消食、醒酒、消炎、改善消化道功能、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抑郁、抗病毒等方面均有药理作用。近年来,因嚼食槟榔的人数越来越多,过量嚼食槟榔与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长期大量嚼食槟榔可能导致腹痛、恶心呕吐、昏睡等不良反应,也可能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存在致癌、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但其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槟榔活性成分及药理毒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槟榔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功能活性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药理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乙涛 王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4-217,共4页
血根碱(sanguinarine)作为一种苯菲啶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肝功能及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同时对肝脏、心脏等具有一定的毒性。作者就血根碱对细菌、真菌和癌细胞的药理作用及毒性作一综述,为该药在临床... 血根碱(sanguinarine)作为一种苯菲啶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肝功能及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同时对肝脏、心脏等具有一定的毒性。作者就血根碱对细菌、真菌和癌细胞的药理作用及毒性作一综述,为该药在临床中的有效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毒理作用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小东 王彦 《浙江畜牧兽医》 2011年第6期11-12,共2页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质,为迄今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黄曲霉素为有荧光的毒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蓝紫色、绿色的闪闪荧光。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中毒 防控措施 毒理作用 真菌毒素 黄曲霉素 紫外线照射 致癌物质 剧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0
作者 王娟 孟莹 +1 位作者 许有瑞 张红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00-2009,共10页
雷公藤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炎等活性。通过对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研究综述,分析其化学成分特有性、药效、药性及成... 雷公藤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炎等活性。通过对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研究综述,分析其化学成分特有性、药效、药性及成分可测性等,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表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新碱可作为雷公藤的主要Q-Marker,以期为雷公藤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质量分析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毒理协同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TREVOR K.SMITH 王冉 杜君松 《国外畜牧科技》 1999年第2期19-22,共4页
霉菌毒素是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家畜大量采食后导致的病理综合征称为霉菌毒素中毒。谷物中霉菌的生长及毒素的合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水分最为重要。产毒真菌一般适于在潮湿、温暖和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因此,水分高的谷物最... 霉菌毒素是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家畜大量采食后导致的病理综合征称为霉菌毒素中毒。谷物中霉菌的生长及毒素的合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水分最为重要。产毒真菌一般适于在潮湿、温暖和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因此,水分高的谷物最易受到侵袭。贮藏谷物时,水分含量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镰刀菌毒素 毒理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烟在艾灸中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 被引量:41
12
作者 惠鑫 黄畅 +3 位作者 王昊 韩丽 和蕊 赵百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246-2251,共6页
艾灸以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势流传至今,而关于艾灸起效机制的研究也不胜枚举。作为艾灸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的艾烟,近年来也开始受到研究者关注。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现从艾烟的作用机制、艾烟的安全性研究2个方面入手,通过梳理近几... 艾灸以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势流传至今,而关于艾灸起效机制的研究也不胜枚举。作为艾灸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的艾烟,近年来也开始受到研究者关注。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现从艾烟的作用机制、艾烟的安全性研究2个方面入手,通过梳理近几年艾烟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艾烟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此完善艾灸作用机制研究并进一步扩大艾灸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艾烟 毒理作用 灸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高等水生植物对浮游藻类化感作用评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光济 侯浩波 张维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3-8,共6页
如何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抑藻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及其特性;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 如何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抑藻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及其特性;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指出目前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浮游藻类 化感物质 化感作用 毒理作用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用于钠通道受体的海产源神经毒素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玉 王哲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36-40,共5页
阐述了几种重要的钠通道受体神经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短裸甲藻毒素、西加毒素等的毒源、理化特性、毒理效应、临床症状及检测方法。麻痹性贝毒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富集于石房蛤、贻贝、扇贝及某些蟹类体内,阻滞钠离子通透,造成神经系统... 阐述了几种重要的钠通道受体神经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短裸甲藻毒素、西加毒素等的毒源、理化特性、毒理效应、临床症状及检测方法。麻痹性贝毒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富集于石房蛤、贻贝、扇贝及某些蟹类体内,阻滞钠离子通透,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短裸甲藻毒素由短裸甲藻产生,与钠通道受体靶部位Ⅵ结合。西加毒素由岗比毒甲藻产生,通过食物链富集于海洋鱼类体内。与钠通道受体靶部位VI结合,激活钠通道,增加钠离子通透性。检测方法有鼠生物法, ELISA,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通道 神经毒素 毒理作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过程中毒物的毒理及毒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铁钢 赵文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3,共2页
刺参,又名仿刺参,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仿刺参属,因营养和经济价值高,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养殖过程中外源毒物逐渐增多[1],本文就刺参养殖中毒物的毒理作用及... 刺参,又名仿刺参,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仿刺参属,因营养和经济价值高,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养殖过程中外源毒物逐渐增多[1],本文就刺参养殖中毒物的毒理作用及毒性进行归纳阐述,旨在阐明一些常见毒物的毒性毒理,为刺参健康养殖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过程 毒理作用 仿刺参 毒物 毒性 棘皮动物 经济价值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效果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杜永才 龚月生 《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
本文介绍了饲用中草药添加剂的特性,综述了饲用中草药添加剂研究与应用状况,提出了研究、开发饲用中草药添加剂应向中草药资源、中草药添加剂作用机理、中草药的药效、药理和毒理作用等。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作用机理 药效 药理 毒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白细胞滤器的毒理研究
17
作者 刘景汉 骆群 +3 位作者 黄宁 韩玮 欧阳锡林 李锡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90-690,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白细胞滤器 毒理作用 输血副反应 输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毒素类药物的生物合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源辉 申佰轩 +3 位作者 韩霜 李晶晶 段佳佳 刘传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85-3796,共12页
目的本文总结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生物合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归纳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及合成途径,探讨了这些药物的药理、毒理特点和机制,并梳理了鬼臼毒素药物... 目的本文总结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生物合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归纳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及合成途径,探讨了这些药物的药理、毒理特点和机制,并梳理了鬼臼毒素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结果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是中药八角莲、山荷叶及桃儿七等鬼臼属植物中的重要化学成分。该类药物天然来源较少,可通过化学及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人工生产。鬼臼毒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但其毒性作用对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有着限制,可通过运载体运送药物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为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新途径。结论鬼臼毒素类药物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未来将在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领域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鬼臼毒素类药物 人工合成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鬼臼毒素新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Cd^(2+)对酿酒酵母的毒害作用研究
19
作者 王锐诚 向兴 +1 位作者 胡婷 张圆圆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7,共6页
以"模式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载体,通过测定酵母细胞的生物量、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Cd2+浓度分别为0.0mg/L、0.1mg/L、0.5mg/L、1.0mg/L、2.0m... 以"模式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载体,通过测定酵母细胞的生物量、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Cd2+浓度分别为0.0mg/L、0.1mg/L、0.5mg/L、1.0mg/L、2.0mg/L、8.0mg/L)对酿酒酵母的毒害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Cd2+浓度小于或等于0.1mg/L时,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降低了7.86和8.37,在0.5 mg/L、1.0 mg/L和2.0mg/L的Cd2+浓度下,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则分别上升了3.35、5.64和0.89,8.0mg/L浓度的Cd2+则会完全抑制酵母细胞的增殖,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波动在0.86~1.11之间;同时,随着Cd2+浓度的上升,酵母细胞的生物量会逐渐减少,0.1mg/L浓度的Cd2+对酵母细胞生物量无明显影响,0.5~8.0mg/L浓度的Cd2+可使酵母细胞生物量比不含Cd2+的培养基分别下降了7.01%、35.14%、59.89%和96.86%;此外,0.5 mg/L和1.0mg/L浓度的Cd2+能显著刺激酵母细胞分泌更多的EPS,增幅分别为20.26%和7.54%。上述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在一定的Cd2+浓度下可以通过提高EPS的产量来抵御Cd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镉离子(Cd^2+) 生物量 胞外聚合物(EPS) 毒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菌毒素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及中兽药干预机制研究
20
作者 陈新亮 梅敏敏 +1 位作者 康健 刘敏芳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3期38-40,共3页
文章综合分析了霉菌毒素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讨了中兽药在干预毒素致毒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畜禽饲料中,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及繁殖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文章系统评... 文章综合分析了霉菌毒素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讨了中兽药在干预毒素致毒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畜禽饲料中,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及繁殖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文章系统评价了中兽药在预防和治疗霉菌毒素中毒方面的有效性,特别是聚焦于其解毒效能、抗氧化性能和免疫调节功能上的显著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兽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示了其作为干预措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畜禽健康 中兽药 干预机制 毒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