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植株和土壤水浸液自毒作用研究及土壤中自毒物质检测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玉茜 韩立思 +2 位作者 杨劲峰 王月 韩晓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023-6032,共10页
通过盆栽试验及生物测试研究花生植株、土壤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对正茬、连作2、4 a和6 a的花生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 通过盆栽试验及生物测试研究花生植株、土壤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对正茬、连作2、4 a和6 a的花生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植株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梯度效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16 g/10 mL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大。花生生长受自毒物质的影响,此影响作用强度因自毒物质的来源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种子萌发以茎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但针对幼苗生长的不同测定指标其部位差异不一致,其中以茎水浸液对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幼苗主根长、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在根际土壤水浸液中鉴定到4种酚酸物质,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豆酸和香豆素,其中香草酸和香豆素含量较高且变化规律性明显,在土壤中的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连作6 a后土壤中的含量达到0.289μg/g和0.025μg/g干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连作 作用 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丹(Paeonia ostii T.)自毒物质的检测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5
2
作者 覃逸明 聂刘旺 +3 位作者 黄雨清 王千 刘欣 周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3-1161,共9页
药用牡丹的种植中存在明显的连作障碍现象,为探讨其机制,利用已萌发长根的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对凤丹根际土壤和根的水浸提液进行了自毒化感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种植4a的凤丹根际土壤及其根皮中的化感自毒物质进行了定... 药用牡丹的种植中存在明显的连作障碍现象,为探讨其机制,利用已萌发长根的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对凤丹根际土壤和根的水浸提液进行了自毒化感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种植4a的凤丹根际土壤及其根皮中的化感自毒物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外源法研究了盆栽凤丹幼苗对5种检出物质(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和丹皮酚)及其混合物在3种不同浓度下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连续种植4a的凤丹根际土壤和根浸提液对已萌发种子根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显示凤丹根分泌物具有自毒化感的潜势;(2)HPLC分析表明在凤丹根际土壤中存在5种以上的酚酸类物质(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和丹皮酚),其中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为前人已报道的化感物质;(3)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设浓度范围内,5种物质及其混合物对凤丹幼苗的高度、根长及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根长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最为明显(p<0.05),此结果与连作移栽幼苗时,根部首先发黑死亡的现象相一致;(4)凤丹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在各处理中表现出相似性,即低浓度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高,高浓度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低,低浓度的阿魏酸和香草醛对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合成有促进作用。此结果显示自毒物质可能是通过影响根系酶活性和叶绿素合成来影响群体中其它个体的生长。本实验的结果显示栽培4a的凤丹土壤水提液具有抑制自身种子根系生长的活性,此提示栽培凤丹连作障碍可能主要与自身分泌到土壤中的酚酸类物质的自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作用 毒物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自毒物质提取及其生物指标测定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振方 齐晓辉 +4 位作者 李奇松 戴林泉 林茂兹 张重义 林文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76-2584,共9页
连作障碍在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栽培中尤其明显,同一地块上种植一茬地黄后,须经8-10a后方可再种。从怀地黄主产区河南省焦作地区采集种植1a地黄的茬后土壤,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地黄土壤自毒物质并利用生物测试确定抑制率... 连作障碍在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栽培中尤其明显,同一地块上种植一茬地黄后,须经8-10a后方可再种。从怀地黄主产区河南省焦作地区采集种植1a地黄的茬后土壤,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地黄土壤自毒物质并利用生物测试确定抑制率最强的土壤提取液作温室栽培实验以确定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土壤提取液和根系分泌物进行比较,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技术鉴定地黄连作自毒物质的化学成分。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水和甲醇提取的地黄茬后土壤自毒物质对地黄生长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在培养器中加入浓度0.5g/mL的水和甲醇提取液对地黄胚根的抑制率分别达17%和26%,当浓度增至5.0g/mL时,抑制率增加到70%以上。盆栽结果显示甲醇提取的自毒物质导致地黄地上部叶绿素含量减少,根系活力下降,明显抑制了地黄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加剧了地黄膜质过氧化,以及引起地黄植体内生长素类激素含量下降。高效液相色谱法显示土壤提取液和根系分泌物具有相似图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共检测到6个特征物质:香草酸、D-甘露醇、二十六烷酸苯羟基乙酯、毛蕊花糖苷、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连作障碍 作用 毒物质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根系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解灵军 尹宝重 +3 位作者 高峰 齐永志 刘雪静 甄文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78,87,共4页
对羟基苯甲酸是导致草莓连作障碍的自毒物质,快速降解连作土壤中积累的对羟基苯甲酸,有利于有效控制连作草莓根部病害的发生。本研究筛选出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菌株B3512,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B3... 对羟基苯甲酸是导致草莓连作障碍的自毒物质,快速降解连作土壤中积累的对羟基苯甲酸,有利于有效控制连作草莓根部病害的发生。本研究筛选出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菌株B3512,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B3512在48 h内的对羟基苯甲酸降解率达95.7%。在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基质中接种B3512,能通过降解对羟基苯甲酸,增强根系活力、降低根系细胞膜渗透性,明显提高组培苗根长、单株叶面积、株高和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说明菌株B3512能有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的自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根系自毒物质 降解菌 对羟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烤烟根际土壤自毒物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冬梅 杨宇虹 +6 位作者 晋艳 王海斌 段玉琪 尤垂淮 田卫霞 林瑞余 林文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66-1769,共4页
本研究以连作烤烟12年的土壤为材料,分析烤烟连作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自毒潜力及土壤物质成分差异,为深入揭示烟草连作障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对受体植物莴苣(Lactuca sativa)、烟草(Nicotiana tabacum)具有较... 本研究以连作烤烟12年的土壤为材料,分析烤烟连作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自毒潜力及土壤物质成分差异,为深入揭示烟草连作障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对受体植物莴苣(Lactuca sativa)、烟草(Nicotiana tabacum)具有较强的化感自毒潜力。物质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未种植烤烟的对照土壤中存在7种糖类物质、14种酸类物质、16种酯类物质、1种其他类物质;而连作烤烟根际土壤中存在2种糖类物质、3种酸类物质、8种酯类物质、12种其他类物质。与对照相比,连作烤烟根际土壤中存在特有的8种与自毒作用相关的物质,如香草醛、洋地黄毒素、雪松醇、植酮、诱虫烯、β-谷甾醇、胆甾烷醇、胆甾烷-3-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连作障碍 作用 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微生物数量及自毒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尹国丽 蔡卓山 +3 位作者 陶茸 吴芳 陈建纲 师尚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自毒物质的影响,以轮作5年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地为试验材料,研究紫花苜蓿与小麦和玉米在不同轮作处理下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自毒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自毒物质的影响,以轮作5年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地为试验材料,研究紫花苜蓿与小麦和玉米在不同轮作处理下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自毒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紫花苜蓿与玉米和小麦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消耗增加。轮作玉米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消耗量显著高于轮作小麦(P<0.05)。2)紫花苜蓿轮作玉米、小麦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且增量大小顺序为5年紫花苜蓿-2年小麦>5年紫花苜蓿-1年小麦>5年紫花苜蓿-2年玉米>5年紫花苜蓿-1年玉米;真菌数量下降,轮作处理较CK显著降低了48.96%、65.19%、66.72%、74.91%(P<0.05)。3)紫花苜蓿轮作玉米和小麦后,土壤主要自毒物质(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含量均降低,轮作玉米和小麦后自毒物质总量在第1年较CK显著降低17.90%和27.50%(P<0.05),且轮作小麦第2年比第1年降低24.20%。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与玉米、小麦轮作能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组成,降低自毒物质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而土壤养分缺乏并不是引起紫花苜蓿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在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的草田轮作中,以紫花苜蓿-小麦轮作为宜,且轮作2年小麦对土壤的解毒效果更为明显,应避免紫花苜蓿-玉米轮作,以维持农田肥力平衡。通过典型性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自毒物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对自毒物质总含量影响最大,放线菌数量和自毒物质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玉米轮作 紫花苜蓿-小麦轮作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 土壤自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添加自毒物质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区系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亮亮 吴正超 +2 位作者 陈彬 刘文娥 臧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9-225,共7页
为了给防治番茄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法,研究了石灰氮、炭化玉米芯和稻壳的加入对含有自毒物质土壤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腐解过程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鞣酸、香草酸等酚酸化合物,番茄叶片在腐... 为了给防治番茄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法,研究了石灰氮、炭化玉米芯和稻壳的加入对含有自毒物质土壤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腐解过程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鞣酸、香草酸等酚酸化合物,番茄叶片在腐解过程中自毒物质含量呈现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规律,25 d自毒物质含量达到高峰。试验发现,自毒物质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蛋白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自毒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的数量增加,提高真菌的数量。添加石灰氮不能缓解自毒物质对4种土壤酶的影响,但石灰氮可以降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并能提高土壤B/F值。添加2.5%炭化玉米芯和稻壳后缓解了番茄叶片腐解物对土壤酶活性、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数量及B/F值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自毒物质的毒害作用。相比而言,炭化玉米芯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腐解物 毒物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毒物质胁迫下不同草莓品种枯萎病抗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燕会 齐永志 +1 位作者 赵绪生 甄文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7,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7个亲本不同的草莓品种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对枯萎病的抗性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HPLC法分析了3种抗病类型的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在自毒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7个亲本不同的草莓品种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对枯萎病的抗性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HPLC法分析了3种抗病类型的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在自毒物质胁迫下发病程度均加重,病情指数上升最多的是‘红玫瑰’和‘丰香’,分别为24.44和24.86,上升幅度高达77%和69%;病情指数变化较小的为‘石莓1号’和‘土特拉’,上升幅度均小于4。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使不同抗性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发生变化,表现为降低了对枯萎病菌"抑制型"氨基酸如天冬氨酸含量,提高了"促进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土特拉’根系分泌物中天冬氨酸含量降低了0.009mg/gDW,而‘丰香’根系分泌物中"促进型"丝氨酸含量却升高0.114mg/gDW。总之,自毒物质胁迫下根系保护酶活性和分泌氨基酸的差异可能是不同草莓品种抗枯萎病强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质 草莓品种 枯萎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自毒物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恩平 衣宁宁 +2 位作者 李亮亮 李天来 刘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0-823,共4页
通过研究番茄自毒物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明确番茄自毒物质对土壤的作用。对含有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三酚和肉桂酸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番茄自毒物质降低了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同时也使有效铁,锰的含量增加,对有效铜,锌... 通过研究番茄自毒物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明确番茄自毒物质对土壤的作用。对含有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三酚和肉桂酸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番茄自毒物质降低了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同时也使有效铁,锰的含量增加,对有效铜,锌的影响不明显。番茄自毒物质加入土壤后,会对土壤中养分产生影响,造成土壤结构恶化,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毒物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毒物质肉桂酸对豌豆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旭 张古文 +2 位作者 胡齐赞 徐盛春 龚亚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44-49,共6页
选用极不耐连作的菜用豌豆品种新西兰为试材,研究了自毒物质肉桂酸对豌豆幼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5mmol·L-1外源肉桂酸处理后,豌豆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下降;叶绿素、类胡萝... 选用极不耐连作的菜用豌豆品种新西兰为试材,研究了自毒物质肉桂酸对豌豆幼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5mmol·L-1外源肉桂酸处理后,豌豆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下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含量也显著下降;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电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电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表明肉桂酸可以使豌豆幼苗体内PSⅡ潜在活性中心受损,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并最终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豌豆 叶绿素荧光 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根系分泌物主效自毒物质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修武 李娜 +3 位作者 李坤 郭印山 李成祥 谢洪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1-866,I0002,共7页
【目的】为进一步分离鉴定葡萄根系分泌物中的主效自毒物质,【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其进行萃取,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自毒作用较强的组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结果表明,葡萄根系分泌物中三氯甲烷萃取相对葡萄... 【目的】为进一步分离鉴定葡萄根系分泌物中的主效自毒物质,【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其进行萃取,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自毒作用较强的组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结果表明,葡萄根系分泌物中三氯甲烷萃取相对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经GC-MS分析得出该组分主要包括:烃类、酰胺类、苯类、吲哚类、芴酮类和吲嗪类,其中烃类的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其次为酰胺类。从烷类中选取六甲基-环氧三硅烷作为参试物质,并通过组培苗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自毒作用机制。【结论】随着处理浓度提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具体表现为葡萄植株地上、地下鲜质量和株高的降低、葡萄根系活力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及SOD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根系分泌物 毒物质 萃取 气质联用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志刚 娄春荣 +2 位作者 王秀娟 董环 赵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6,共3页
通过筛选用于降解番茄分泌自毒物质苯甲酸的菌株,研究其降解效果。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采用逐渐提高苯甲酸浓度的驯化方法,筛选到3株能够高效降解苯甲酸的菌株,经过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链霉菌属吸水链... 通过筛选用于降解番茄分泌自毒物质苯甲酸的菌株,研究其降解效果。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采用逐渐提高苯甲酸浓度的驯化方法,筛选到3株能够高效降解苯甲酸的菌株,经过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链霉菌属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纳西杆菌属耐碱纳西杆菌Naxibacter alkalitolerans。3株菌株发酵培养的降解率分别为95.32%、91.63%和90.15%,并且对番茄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肉桂酸、香草酸等)均有较强的降解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施加菌剂可以有效缓解自毒物质对番茄幼苗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番茄苗期株高和叶绿素等生长指标,根际自毒物质降解率最高达到98.69%,后期增产效果显著,B2菌株增产达到16.20%。筛选到的3株菌株具有用于修复番茄连作障碍的微生物菌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毒物质 降解菌 筛选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幼苗根系分泌自毒物质种类及PAEs对根系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家军 张仕祥 +3 位作者 张富生 张艳玲 胡锋 李辉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504,共10页
采用GC-MS技术鉴定水培烟草Burley及K326在幼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的根系分泌物;并用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溶液浇灌盆栽烟草幼苗,研究其根系抗氧化性能变化。结果如下:(1)Burley根系分泌物主要有3类化合... 采用GC-MS技术鉴定水培烟草Burley及K326在幼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的根系分泌物;并用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溶液浇灌盆栽烟草幼苗,研究其根系抗氧化性能变化。结果如下:(1)Burley根系分泌物主要有3类化合物,其中自毒物质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二叶龄期、四叶龄期、六叶龄期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6%、0.3%、未检出;而K326根系分泌物主要有9类化合物,PAEs在二叶龄期、四叶龄期、六叶龄期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5.6%、51.3%、2.2%。(2)浓度高于0.1 mmol/L的PAEs使根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的速率显著(P<0.05)增加;随着DIOP及DBP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在0.5 mmol/L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丙二醛的浓度随着这两种PAEs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烟草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PAEs达到0.5 mmol/L时,能降低根系的抗氧化性能,造成根尖细胞膜系统的氧化损伤,引起根吸收功能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并最终表现出自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系分泌物 毒物质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玉玲 周劲松 +1 位作者 汤泳萍 罗绍春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5期204-209,共6页
芦笋的自毒作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芦笋连作障碍中自毒物质的研究,包括芦笋自毒作用的解读、自毒物质来源、自毒物质种类、及芦笋品种间化感自毒作用差异性存在的研究,对于这些方面的综述旨在为芦笋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 芦笋的自毒作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芦笋连作障碍中自毒物质的研究,包括芦笋自毒作用的解读、自毒物质来源、自毒物质种类、及芦笋品种间化感自毒作用差异性存在的研究,对于这些方面的综述旨在为芦笋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并总结了缓解自毒作用的途径,包括轮作、生物炭、降解菌及其他途径,以期为解决芦笋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连作障碍 毒物质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自毒物质对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江红 彭福田 +1 位作者 蒋晓梅 王中堂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78-82,共5页
以当年桃实生苗为试材,以10%乙醇为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香草醛和苯甲酸对桃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浓度为0.5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POD活性,而抑制了CAT活性和根系活力,香... 以当年桃实生苗为试材,以10%乙醇为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香草醛和苯甲酸对桃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浓度为0.5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POD活性,而抑制了CAT活性和根系活力,香草醛和苯甲酸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处理液浓度为1.0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SOD和CAT活性,香草醛和苯甲酸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保护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植株生物量,香草醛处理还显著降低了叶片全钾含量;处理液浓度为3.0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香草醛、苯甲酸和混合液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根系保护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叶片养分含量和植株生物量。可见,当香草醛和苯甲酸浓度达到1.0 mmol·L-1、苦杏仁苷浓度达到3.0 mmol·L-1对实生桃苗生长产生抑制,且随处理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自毒物质 根系保护酶 根系活力 净光合速率 植株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的鉴定及自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绍英 陈桂平 +4 位作者 王娜 马蕾 连荣芳 李胜 张绪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145,共12页
自毒作用是引发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明确大田种植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并探究其自毒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大田种植的2种基因型豌豆(定豌10号、云豌8号)根际土壤中潜在的自毒物质。并通过水培的方式,研究了... 自毒作用是引发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明确大田种植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并探究其自毒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大田种植的2种基因型豌豆(定豌10号、云豌8号)根际土壤中潜在的自毒物质。并通过水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潜在自毒物质对豌豆(定豌10号、云豌8号)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豌豆连作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芥酸酰胺是2种基因型豌豆中共有的潜在自毒物质。0.1 mmol·L^(-1)的芥酸酰胺可促进定豌10号种子的萌发,0.10、0.25、0.50 mmol·L^(-1)的芥酸酰胺均可促进云豌8号种子的萌发。不同浓度芥酸酰胺显著降低了定豌10号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高浓度的芥酸酰胺显著增加了云豌8号MDA含量,降低了脯氨酸(Pro)含量及根系POD活性。生长指标的综合化感效应结果表明,2种基因型豌豆植株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且定豌10号的抑制程度大于云豌8号。说明,芥酸酰胺作为豌豆根际土壤中潜在化感物质,对豌豆种子的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对豌豆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效应,且促进与抑制程度因豌豆基因型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毒物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缓解甜瓜自毒物质对木霉菌生长和产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星菊 曲明星 +1 位作者 谭磊 刘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3-1458,共6页
甜瓜(Cucumis melo)连续种植造成土壤自毒物质积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影响甜瓜枯萎病的防治,导致甜瓜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研究甜瓜自毒物质对生防菌木霉菌(Trichoderma sp.)生长和产孢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甜瓜枯萎病生防效果和... 甜瓜(Cucumis melo)连续种植造成土壤自毒物质积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影响甜瓜枯萎病的防治,导致甜瓜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研究甜瓜自毒物质对生防菌木霉菌(Trichoderma sp.)生长和产孢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甜瓜枯萎病生防效果和改善土壤微环境。采用含有自毒物质和生物炭培养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甜瓜主要自毒物质(阿魏酸、苯甲酸和肉桂酸)对木霉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及生物炭缓解自毒物质对木霉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毒物质对木霉菌生长和产孢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养基中自毒物质浓度超过3 mmol·L^(-1)时,对木霉菌生长的抑制率都超过50%。自毒物质对不同木霉菌生长和产孢的抑制率都有极显著差异,抑制效果表现为阿魏酸>苯甲酸>肉桂酸。不同木霉菌对自毒物质的耐性(或抗性)不同,从生长上看,对自毒物质耐性(抗性)较强的菌株有TSY2、TFC2、TFC3,较弱的有TFC1和T23;从产孢上看,对FA耐性(抗性)较好的菌株有TSY2,对BA较好的菌株有TFC3和T23,对CA较好的菌株有TFC3和T33。生物炭能够缓解自毒物质对木霉菌生长和产孢的抑制作用,能够极显著促进木霉菌的生长,但对产孢的缓解作用,不同自毒物质和不同木霉菌表现不同。研究结果为木霉菌生物防治制剂的研制和木霉菌生防效果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木霉菌 甜瓜 毒物质 产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性效应导向的集成电路废水关键致毒物质筛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玲 程婉清 +3 位作者 贾敏 穆洪新 张孝林 吴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4,共7页
工业废水中毒害污染物的识别是废水管控的难点。本研究融合细胞毒性及其污染物非靶检测方法,开展了典型集成电路废水处理单元出水中的关键污染物甄别研究。结果发现二沉池及强化二沉池出水中高响应可疑物均为酰胺类含氮化合物。基于人... 工业废水中毒害污染物的识别是废水管控的难点。本研究融合细胞毒性及其污染物非靶检测方法,开展了典型集成电路废水处理单元出水中的关键污染物甄别研究。结果发现二沉池及强化二沉池出水中高响应可疑物均为酰胺类含氮化合物。基于人肝癌细胞(HepG2)毒性效应导向的分馏分析发现,两种水体高毒馏分中可疑物主要为含氮化合物、含氟酮类化合物和酯类物质,但两种水体的具体高致毒物质不同,可能是强化工艺对污染物的差异化混凝去除所致。本研究可为集成电路废水中关键致毒物质甄别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水 关键致毒物质 效应导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类自毒物质降解细菌分离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向维 韦小兰 +2 位作者 曹科鑫 李良波 黄荣韶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3-1181,共9页
三七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但由于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因此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积累成为导致三七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降解土壤中的自毒物质是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为筛选并利用降解菌使土壤中皂苷类自毒物质快速消减,该研究以皂... 三七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但由于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因此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积累成为导致三七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降解土壤中的自毒物质是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为筛选并利用降解菌使土壤中皂苷类自毒物质快速消减,该研究以皂苷类自毒物质为筛选靶标,采用富集和驯化策略,从连作三七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三七皂苷类自毒物质降解细菌,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对筛选得到的高活性菌株SC3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三七根际土壤中成功分离出8株潜在自毒物质降解细菌,初筛评价结果显示SC3菌株对三七总皂苷的降解率最高,达87.42%。(2)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编号SC3的高活性菌株被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细菌。(3)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菌株SC3对单体皂苷Rb_(1)的降解效果强于对Rg_(1)的降解。(4)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底物浓度、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均会显著影响SC3菌株对单体皂苷Rb_(1)的降解效果。综上表明,采用富集和驯化策略可以有效筛选自毒物质降解细菌,SC3菌株具有消除连作土壤中皂苷类自毒物质的潜力。该研究结果为连作土壤修复提供了生物资源,并为今后深入研究皂苷降解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作用 毒物质 皂苷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兰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及其抑菌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洁 王蓓蓓 +4 位作者 尚方剑 苏兰茜 赵少官 洪珊 赵青云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6期595-604,共10页
为了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根系自毒物质、缓解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草兰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株,并测定其在液体培养基和连作土壤中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平板... 为了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根系自毒物质、缓解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草兰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株,并测定其在液体培养基和连作土壤中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平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从香草兰连作种植园根际土壤筛选到6株可降解酚酸类自毒物质的菌株,分别为真菌BM-5、FD-21、BD-8和细菌ZD-4、ZH-19、ZH-20。菌株FD-21在摇瓶培养72 h时对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降解率分别为78.87%、89.5%和93.62%;但在香草兰连作土壤中接种该菌株恒温培养7 d后降解率分别为43.5%、34.2%和67.28%。平板抑菌效果试验表明,该6株菌对香草兰土传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nillae)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菌株ZH-19、ZH-20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82.87%和82.94%;FD-21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45.49%。16S rRNA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ZD-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H-19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ZH-2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M-5为黄丝曲霉(Talaromyces sp.)、FD-21为青霉(Penicillium sp.)、BD-8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说明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可降解香草兰根系酚酸类自毒物质且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毒物质 酚酸降解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