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经口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惠 乙楠楠 +5 位作者 刘沛 李亭亭 何贤松 赵敏娴 姚欣雅 王灿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测定一次性经口暴露毒死蜱(chlorpyrifos,CPF)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指标,研究CPF的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方法: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剂量分组为:12.5、25.0、50.0、100.0 mg... 目的:测定一次性经口暴露毒死蜱(chlorpyrifos,CPF)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指标,研究CPF的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方法: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剂量分组为:12.5、25.0、50.0、100.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染毒后1、3、6、12和24 h 5个时间点分别在每个剂量组随机选择3只大鼠,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分离大脑皮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5个时间点的血清中CPF和3,5,6-三氯-2-吡啶(3,5,6-trichloropyridinol,TCP)的浓度,用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结果:血清CPF和T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前者峰值浓度出现在染毒后3 h,后者为6 h左右;血清和皮质的AChE活性随时间变化,先下降后上升,血清AChE活性在染毒后3-6 h抑制程度最大,皮质AChE在染毒后6-12 h抑制程度最大。血清CPF浓度。TCP浓度与AChE活性均成线性负相关,血清CPF浓度与TCP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获得了毒死蜱经口暴露的多项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数据,阐明了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为毒死蜱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毒物代谢动力学 毒物效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