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肟硫磷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
被引量:
2
1
作者
顾兵
王心如
何凤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4-36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肟硫磷 ,揭示其经口染毒 SD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以血清丁酰胆碱酯酶 (BCh E)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抑制率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为毒效应指标 ,阐明肟硫磷的毒效...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肟硫磷 ,揭示其经口染毒 SD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以血清丁酰胆碱酯酶 (BCh E)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抑制率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为毒效应指标 ,阐明肟硫磷的毒效动力学特征 .给大鼠 ig肟硫磷 2 75mg·kg-1后 ,血清毒物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ka= 1 .87h-1,Tp=1 .2 6h,Cmax=1 .90 mg· L-1.ACh E抑制效应与血清肟硫磷浓度之间呈逆时针滞后环 .脑组织中 NOS活性随时间进程的异常波动 ,提示 NO参与产生非胆碱能神经毒作用 . BCh E抑制以后不能迅速自动恢复 ,所致酶的“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肟硫磷
毒
物代谢动力
学
毒效学
高
效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经胃和皮下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正颖
姚欣雅
+1 位作者
赵敏娴
王灿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构建毒死蜱(CPF)同时ig和sc暴露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PBTK/TD)模型,模拟和验证其预测CPF暴露后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可靠性。方法①构建CPF的PBTK/TD模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的毒代和毒...
目的构建毒死蜱(CPF)同时ig和sc暴露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PBTK/TD)模型,模拟和验证其预测CPF暴露后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可靠性。方法①构建CPF的PBTK/TD模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的毒代和毒效学数据,预测暴露大鼠血液中CPF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浓度变化,血液和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曲线。②45只成年雄性大鼠一次性ig和sc联合染毒CPF(50+50)mg·kg^(-1),染毒后0.0,1.0,2.0,4.0,6.0,8.0,12.0,24.0和48.0 h收集生物样本,测定血浆CPF和TCP浓度,及血浆和大脑皮质AChE活性,将实测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模拟大鼠ig和sc联合暴露CPF 20+20,10+30和(30+10)mg·kg^(-1)后,48 h内血液中CPF和TCP浓度均先上升,达到峰值后随之下降;ig暴露剂量越大,血浆AChE活性下降越快,酶活性抑制程度越重,但酶活性恢复速度很快;大脑AChE活性抑制程度受皮下暴露量的影响较大。实测大鼠联合染毒(50+50)mg·kg^(-1)CPF后的血浆CPF和TCP浓度,及血浆和大脑皮质AChE活性,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PBTK/TD模型可预测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后的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
死蜱
乙酰胆碱酯酶
毒
物代谢动力
学
毒效学
数
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药水生态风险评估的挑战与革新:整合生物动力学模型和中宇宙实验的视角
3
作者
李慧珍
游静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农药的广泛使用对水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但传统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方法因忽视农药的脉冲式暴露和时空动态性、长期暴露的环境和生物动力学过程,以及生态系统中物种敏感性差异和相互作用等问题,难以准确评...
农药的广泛使用对水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但传统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方法因忽视农药的脉冲式暴露和时空动态性、长期暴露的环境和生物动力学过程,以及生态系统中物种敏感性差异和相互作用等问题,难以准确评估真实水环境中农药的生态风险。本文梳理了导致农药ERA产生不确定性的核心问题,提出通过整合生物动力学模型(如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与中宇宙实验的风险评估框架,构建更科学的ERA方法体系,同时进一步结合新兴效应分析技术的发展(如替代毒理学、环境DNA、机器学习等方法)与管理政策的革新,实现新提出的ERA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本文为突破农药ERA从实验室到真实环境的外推瓶颈,实现可持续农药管理提供了新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中宇宙
生态风险评估
毒
代动力
学
和
毒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肟硫磷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
被引量:
2
1
作者
顾兵
王心如
何凤生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4-368,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 - 90 6 - 0 4- 11)
江苏省卫生厅科技发展项目!(H97- 16 )
文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肟硫磷 ,揭示其经口染毒 SD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以血清丁酰胆碱酯酶 (BCh E)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抑制率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为毒效应指标 ,阐明肟硫磷的毒效动力学特征 .给大鼠 ig肟硫磷 2 75mg·kg-1后 ,血清毒物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ka= 1 .87h-1,Tp=1 .2 6h,Cmax=1 .90 mg· L-1.ACh E抑制效应与血清肟硫磷浓度之间呈逆时针滞后环 .脑组织中 NOS活性随时间进程的异常波动 ,提示 NO参与产生非胆碱能神经毒作用 . BCh E抑制以后不能迅速自动恢复 ,所致酶的“老化”。
关键词
肟硫磷
毒
物代谢动力
学
毒效学
高
效
液相色谱
Keywords
phoxim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toxicokinetics
toxico- dynamics
acetylcholinesterase
butyryl- cholinesterase
nitric oxide synthase
分类号
R994.6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经胃和皮下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正颖
姚欣雅
赵敏娴
王灿楠
机构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0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304)~~
文摘
目的构建毒死蜱(CPF)同时ig和sc暴露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PBTK/TD)模型,模拟和验证其预测CPF暴露后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可靠性。方法①构建CPF的PBTK/TD模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的毒代和毒效学数据,预测暴露大鼠血液中CPF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浓度变化,血液和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曲线。②45只成年雄性大鼠一次性ig和sc联合染毒CPF(50+50)mg·kg^(-1),染毒后0.0,1.0,2.0,4.0,6.0,8.0,12.0,24.0和48.0 h收集生物样本,测定血浆CPF和TCP浓度,及血浆和大脑皮质AChE活性,将实测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模拟大鼠ig和sc联合暴露CPF 20+20,10+30和(30+10)mg·kg^(-1)后,48 h内血液中CPF和TCP浓度均先上升,达到峰值后随之下降;ig暴露剂量越大,血浆AChE活性下降越快,酶活性抑制程度越重,但酶活性恢复速度很快;大脑AChE活性抑制程度受皮下暴露量的影响较大。实测大鼠联合染毒(50+50)mg·kg^(-1)CPF后的血浆CPF和TCP浓度,及血浆和大脑皮质AChE活性,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PBTK/TD模型可预测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后的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水平。
关键词
毒
死蜱
乙酰胆碱酯酶
毒
物代谢动力
学
毒效学
数
学
模型
Keywords
chlorpyrifos
acetylcholinesterase
toxicokinetics
toxicodynamics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R99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药水生态风险评估的挑战与革新:整合生物动力学模型和中宇宙实验的视角
3
作者
李慧珍
游静
机构
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7265)。
文摘
农药的广泛使用对水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但传统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方法因忽视农药的脉冲式暴露和时空动态性、长期暴露的环境和生物动力学过程,以及生态系统中物种敏感性差异和相互作用等问题,难以准确评估真实水环境中农药的生态风险。本文梳理了导致农药ERA产生不确定性的核心问题,提出通过整合生物动力学模型(如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与中宇宙实验的风险评估框架,构建更科学的ERA方法体系,同时进一步结合新兴效应分析技术的发展(如替代毒理学、环境DNA、机器学习等方法)与管理政策的革新,实现新提出的ERA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本文为突破农药ERA从实验室到真实环境的外推瓶颈,实现可持续农药管理提供了新研究视角。
关键词
农药
中宇宙
生态风险评估
毒
代动力
学
和
毒效学
Keywords
pesticides
mesocosm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toxicokinetic and toxicodynamic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肟硫磷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
顾兵
王心如
何凤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鼠经胃和皮下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模型构建
曹正颖
姚欣雅
赵敏娴
王灿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药水生态风险评估的挑战与革新:整合生物动力学模型和中宇宙实验的视角
李慧珍
游静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