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药物累积法探讨天麻钩藤饮等3方的体内毒效动力学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赵智强
陆跃鸣
俞晶华
李嘉
周仲瑛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84-286,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BK97112 )
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 (JW970 0 80 )
-
文摘
目的 估测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建瓴汤 3个平肝熄风代表方的毒效动力学参数。方法 将药物动力学中多点动态测定的原理与动物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 ,即用多组动物 ,按不同的间隔时间给药 ,求出不同时相下的体存百分率以观察方药中毒性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进而求出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3方均属二房室模型分布 ,基本上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 5 8.0 4g/kg、10 0 .2 2g/kg、98.74g/kg ;表观消除速率常数为 0 .0 18、0 .0 11、0 .0 2 1;表观消除半衰期为 39.13h、6 1.49h与 32 .40h ;表观分布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92、0 .0 6 9、0 .144 ;表观分布半衰期为 7.5 2h、10 .0 8h与 4.80h ,3方毒性作用对性别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3方似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这可能与毒效法测定时的腹腔给药途径有关。
-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
药物累积法
毒效动力学
-
Keywords
Tianmagouteng Decoction
Zhengganxifeng Decoction
Jianling Decoction
pharmaceutical cumulative method
toxic dynamics parameterh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镉砷在线蚓中的毒物-毒效动力学过程及定量模拟
- 2
-
-
作者
李敏
龚冰
黄雪莹
肖雪
何尔凯
仇荣亮
-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51-145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115)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116)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9lgpyl50)。
-
文摘
为探讨土壤污染物重金属镉(Cd)和类金属砷(As)在陆生生物体内的动态累积及毒性效应过程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以线蚓(Enchytraeus crypticus)为研究对象,以Cd和As为目标金属,采用室内试验和模型拟合手段定量描述两者的毒物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线蚓体内Cd、As的累积量随着暴露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并逐渐趋于平衡,Cd、As在暴露期间最大的累积量分别为459.6、32.91 mg·kg^-1;拟合得到的Cd总吸收速率常数Ku(1.761 mg·kg^-1·d^-1)显著大于As(0.102 mg·kg^-1·d^-1),Cd总排出速率常数Ke(0.015 d^-1)小于As(0.287 d^-1);Cd、As对线蚓的毒性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基于体外暴露浓度计算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并在暴露约7 d后达到平衡,其最终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14、1.253 mmol·L^-1;进一步基于体内浓度计算其体内半数致死浓度(LC50inter),发现As的LC50inter值基本不受暴露时间的影响,而Cd的LC50inter值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基于不同暴露时间下体内浓度和毒性数据整体拟合得到总的LC50interCd(468.8 mg·kg^-1·d^-1)显著大于LC50interAs(26.65 mg·kg^-1·d^-1)。整体上,Cd和As在线蚓体内的累积和毒性均受到时间的影响;Cd的累积能力显著强于As,基于体外暴露浓度时毒性强度Cd大于As,而体内累积的As则呈现更强的毒性效应;As的体内浓度和其动态毒性效应有很好的相关性(R2=0.75),而Cd的体内浓度不能很好地预测其毒性(R2=0.57),说明其体内浓度不能完全代表产生毒性的生物有效浓度。
-
关键词
镉
砷
毒物动力学
毒效动力学
剂量-效应关系
-
Keywords
cadmium
arsenic
toxicodynamic
toxicokinetic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