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薛琛璐 张艳 +3 位作者 刘海隆 晁哲 魏立民 刘光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MG和MS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2.00%和31.75%;4个地区以琼海市的M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68.00%;儋州市的MS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6.67%;冬季MG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达47.48%,夏、秋两季MS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85%和35.87%;成年文昌鸡MG和MS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雏鸡和育成鸡(P<0.05),分别为74.45%和59%;小规模场的MG、MS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10%和46.45%;不同养殖类型的文昌鸡以商品代蛋鸡MG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83.33%,商品代肉鸡MS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7.04%。结果表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MG、MS感染。提示各养殖地区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文昌鸡MG和MS的防控,以减少疫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原体 血清学 文昌鸡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地区种禽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瑶 吴少鹏 +6 位作者 李波 杨晓雪 崔明超 孙淑红 陈静 王苗利 兰邹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为了解山东省种禽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山东省46个种禽场的2070份血清、2230份咽/泄殖腔拭子、1160份死胚/弱胚及174份禽舍污水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为了解山东省种禽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山东省46个种禽场的2070份血清、2230份咽/泄殖腔拭子、1160份死胚/弱胚及174份禽舍污水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MG疫苗免疫场和未免疫场禽血清中M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7%(938/1380)和54.78%(378/690);MS疫苗免疫场和未免疫场禽血清中M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63%(722/930)和82.28%(938/1140);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MG核酸阳性率为5.07%,MS核酸阳性率为7.80%;死胚/弱胚样品中MG核酸阳性率为3.62%,MS核酸阳性率为0.52%;在禽舍污水样品中,仅1份检测出MG核酸。研究表明,山东省部分地区种禽场样品中MG和MS抗体检出率较高,核酸阳性率较低,种禽场应继续加强野毒感染防控,并进一步实施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禽场 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原体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亚细胞定位及免疫原性分析
3
作者 赵宇馨 祁晶晶 +7 位作者 尚原冰 李浩然 刘婷 王宇 王少辉 田明星 高崧 于圣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0,共9页
鸡毒支原体(MG)感染鸡、鸭、鹅等多种禽类,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给养禽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M)是一种参与糖酵解和葡萄糖异生的重要酶,研究表明PGM在一些病原菌的膜表面分布,并能结合... 鸡毒支原体(MG)感染鸡、鸭、鹅等多种禽类,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给养禽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M)是一种参与糖酵解和葡萄糖异生的重要酶,研究表明PGM在一些病原菌的膜表面分布,并能结合宿主细胞的胞外基质蛋白,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MG中的PGM蛋白(MGPGM)相关方面的研究少见报道。对MGPGM进行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检测及免疫原性分析,为进一步探索MGPGM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通过PCR扩增MG的pgm全基因序列(MGpgm),连接表达载体pET-28a(+)并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重组MGPGM(rMGPGM)蛋白;制备抗rMGPGM兔血清,提取MG菌的全菌蛋白、膜蛋白以及胞浆蛋白,与抗rMGPGM兔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分析其在MG菌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抗rMGPGM兔血清与MG菌进行悬浮免疫荧光分析,测定PGM在MG的膜表面定位情况;用MG Rlow感染阳性鸡血清与rMGPGM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分析其免疫原性。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rMGPGM蛋白,制备的兔抗rMGPGM血清抗体效价为102400,Western blot显示抗rMGPGM的兔血清能与MG全菌蛋白、膜蛋白以及胞浆蛋白反应,且MGPGM不仅在胞浆中大量分布,也少量分布在膜蛋白组分中;悬浮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实MG的细胞膜表面有PGM蛋白分布;且MG感染血清与rMGPGM蛋白具有明显反应条带,说明rMGPGM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文章证实了MGPGM蛋白在MG的膜表面分布,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MGPGM蛋白在MG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原核表达 亚细胞定位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4
作者 周鲁阳 陈学圣 +9 位作者 宋法慧 吴际坤 俞长旭 王傲菲 魏书琦 杨硕 汪建华 张瑞华 姜世金 朱岩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68,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实用的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方法,试验根据MG黏附蛋白的mgc2基因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的基因片段,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 为建立一种快速实用的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方法,试验根据MG黏附蛋白的mgc2基因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的基因片段,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鸭的临床样品。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MG DNA模板检测限为5×10^(-6) ng/μL,其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00倍以上,且批内和批间试验重复性良好;利用该方法对临床病死鸭胚与咽、肛拭子混合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10%(5/50)和33%(21/63)。研究表明,建立的MG套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鸭群中MG早期感染的检测,为MG的检测和防控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力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套式PCR mg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5
作者 蒋皓静 刘丽蓉 +4 位作者 神方芳 赵子曈 张倩 蒋晓琼 楚电峰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93-99,共7页
鸡毒支原体是全球养禽业中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给养禽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鸡毒支原体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在亚洲西南部、非洲南部地区流行较为广泛,在我国东南沿海、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地区均有报道。目前对鸡毒支... 鸡毒支原体是全球养禽业中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给养禽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鸡毒支原体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在亚洲西南部、非洲南部地区流行较为广泛,在我国东南沿海、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地区均有报道。目前对鸡毒支原体感染主要使用疫苗和抗生素进行防治,但目前使用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有限,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导致其防治效果不佳。随着“限抗”政策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研发新型疫苗和有效药物,形成综合防控体系。本文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现状、诊断方法以及疫苗及防治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对开发新型疫苗及防治药物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和防控鸡毒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流行现状 诊断方法 疫苗研究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南化山 《家禽科学》 2025年第4期59-61,共3页
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城疫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在家禽养殖中常常给养殖户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当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 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城疫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在家禽养殖中常常给养殖户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当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时,不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还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本文综述了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新城疫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两种免疫方案效果比较
7
作者 张丹 李书勋 +6 位作者 朱晓玮 丁美娟 周开华 汪爱芬 尹秀凤 何召庆 张海涛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评价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两种免疫方案的效果,以活菌浓度3×106 CCU/羽份的F36株鸡毒支原体活疫苗点眼免疫2日龄SPF鸡,采用全部鸡群分别免疫1羽份、1/4羽份、1/10羽份和1/40羽份,以及仅有1/2、1/4、1/6比例的鸡免疫1羽份、其... 为评价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两种免疫方案的效果,以活菌浓度3×106 CCU/羽份的F36株鸡毒支原体活疫苗点眼免疫2日龄SPF鸡,采用全部鸡群分别免疫1羽份、1/4羽份、1/10羽份和1/40羽份,以及仅有1/2、1/4、1/6比例的鸡免疫1羽份、其余鸡同居饲养两种方案,全群免疫或同居免疫30 d后攻毒,攻毒14 d后剖检,观察气囊病变,各组免疫后30 d内每周测定F36株定植率。另外,对商品鸡群也采用两种方案免疫鸡毒支原体活疫苗,分为全群免疫(剂量为1/2羽份)和同居免疫(1/2鸡群免疫1羽份,1/2鸡群同居饲养),分别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F36株鸡毒支原体的定植率,并统计生产数据。结果显示,SPF鸡全群免疫鸡毒支原体(F36株)活疫苗1/10羽份可以达到60%以上的保护;同居免疫时,1/2鸡群免疫1羽份疫苗,另外1/2鸡群同居,其全群保护率低于60%,随着同居鸡比例的增加,其保护率逐渐下降。商品鸡全群免疫1/2羽份鸡毒支原体F36株活疫苗组的定植率、平均出栏体重优于1/2鸡群免疫1羽份疫苗、另外1/2同居鸡群组。结果表明,对鸡群进行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免疫时,全群免疫方案优于同居免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活疫苗 保护率 定植率 全群免疫 同居免疫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市部分地区鸡毒支原体流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8
作者 高会 陈婷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调查铜仁市鸡毒支原体(MG)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3-2024年,从铜仁市部分地区(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和思南县)的28个鸡场采集血清样品514份,采用ELISA法检测MG抗体,并分析不同风险因素对鸡MG流行情况的影响。... [目的]调查铜仁市鸡毒支原体(MG)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3-2024年,从铜仁市部分地区(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和思南县)的28个鸡场采集血清样品514份,采用ELISA法检测MG抗体,并分析不同风险因素对鸡MG流行情况的影响。[结果]207份血清样品为MG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63.62%,不同地区样品阳性率为54.83%~76.60%。蛋鸡、肉鸡和肉蛋兼用型鸡血清MG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分别为65.38%、62.50%和59.68%;散养场来源血清M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化鸡场,分别为85.56%和51.07%。不同季节鸡MG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其中春季(86.5%)和冬季(74.34%)最高,而夏季和秋季最低,分别为43.51%和56.56%。成年鸡血清M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育成鸡和雏鸡,分别为73.20%、57.14%和36.0%。[结论]铜仁市鸡MG流行严重,其中养殖模式、季节和鸡的日龄是影响MG流行的主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风险因素 铜仁市 养殖模式 季节 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毒支原体继发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报告
9
作者 康红红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9期191-192,共2页
针对某规模化蛋鸡场25周龄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发病情况,通过病例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支原体鉴定及血清学检测,确诊为鸡毒支原体继发大肠埃希菌感染。实验室诊断发现,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 针对某规模化蛋鸡场25周龄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发病情况,通过病例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支原体鉴定及血清学检测,确诊为鸡毒支原体继发大肠埃希菌感染。实验室诊断发现,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2%,大肠埃希菌O78血清型阳性率为65%。本文旨在为防控该疾病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此为同类疾病诊断、治疗与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大肠埃希菌 感染 诊断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科学防控措施
10
作者 朱贵阳 涂有志 马超锋 《家禽科学》 2025年第7期72-75,共4页
鸡毒支原体病可引发病鸡表现呼吸道症状,在机体长期缺氧条件下,病鸡生长发育受阻,蛋品质下降,孵化率降低,给鸡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预防本病,需严控种鸡场的生物安全,对健康鸡群科学接种疫苗,加强场内全面消毒工作,同时做细生物安全管... 鸡毒支原体病可引发病鸡表现呼吸道症状,在机体长期缺氧条件下,病鸡生长发育受阻,蛋品质下降,孵化率降低,给鸡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预防本病,需严控种鸡场的生物安全,对健康鸡群科学接种疫苗,加强场内全面消毒工作,同时做细生物安全管理。根据病鸡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对因和对症结合治疗方案,康复期间还应重视机体调理工作,确保生产性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慢性呼吸道病 科学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部分地区鸡场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与垂直传播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学怀 侯宏艳 +8 位作者 赵瑞宏 尹磊 张丹俊 戴银 殷冬冬 王洁茹 胡晓苗 潘孝成 王红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析种鸡及其后代雏鸡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MG和MS的鸡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90.48%,鸡群平均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5.08%和77.01%;商品蛋鸡和种鸡的MG和MS血清阳性率高于育雏育成鸡;鸡群日龄越大,MG和MS的血清阳性率越高,其中300日龄以上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均为100%。病原检测发现,种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MG和MS感染,其中MS感染率高于MG;种鸡感染率与其后代雏鸡的垂直感染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在垂直感染的雏鸡关节组织检测出MS病原。结果表明,MG和MS在安徽鸡场中的感染较为严重,垂直传播是雏鸡早期感染的重要途径,并且MS在雏鸡垂直感染的早期即可侵入关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规模鸡场 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原体 血清学调查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病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宇 李书光 +4 位作者 程立坤 赵家磊 赵修报 沈志强 余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9,共7页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可引起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且传播途径广泛,易与其他病原合并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鸡毒支原体病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鸡毒支原体病...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可引起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且传播途径广泛,易与其他病原合并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鸡毒支原体病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鸡毒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病原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疫苗研发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为鸡毒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诊断方法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 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宇 苗立中 +6 位作者 程立坤 赵家磊 赵修报 沈志强 王敬茹 李书光 余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快速检测鸡毒支原体,根据鸡毒支原体的保守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鸡毒支原体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分析鸡毒支原体培养过程中颜色单位改变法(color change unit,CCU)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标准... 为快速检测鸡毒支原体,根据鸡毒支原体的保守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鸡毒支原体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分析鸡毒支原体培养过程中颜色单位改变法(color change unit,CCU)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标准曲线y=-3.646x+44.208,相关系数R^(2)=0.998,最低检测限度为1 copy/μL;与其他菌株等均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2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较普通PCR方法检出率更高。建立的荧光定量PCR与CCU显示鸡毒支原体在对数生长期时,两者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表明建立了鸡毒支原体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鸡毒支原体的快速检测,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控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Taq 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病的传染病学、发病机制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景宝年 王苗利 +4 位作者 刘存 石福荣 兰邹然 刘砚涵 陈静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73-75,共3页
家禽的支原体病是由软膜体纲(Mollicutes)支原体目(Mycoplasmatales)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c)支原体属(Mycoplasm)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其中MG是分布最广泛的致... 家禽的支原体病是由软膜体纲(Mollicutes)支原体目(Mycoplasmatales)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c)支原体属(Mycoplasm)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其中MG是分布最广泛的致病性支原体,具有广泛的宿主易感性和毒力。MG主要感染家禽的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导致死胚、雏鸡生长性能差、降低产蛋鸡生产性能,对肉、种禽养殖业危害巨大,行业内对其净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鸡毒支原体病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农场和鸡群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早期诊断、抗菌剂的使用和疫苗接种。本文综述了鸡毒支原体病的传染病学、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鸡毒支原体的净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垂直传播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太子参多糖对鸡毒支原体弱毒活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沛予 游泽龙 +1 位作者 廖丽华 王全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2-528,共7页
为研究口服太子参多糖(RPP)对鸡毒支原体(MG)弱毒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实验选用SPF鸡9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疫苗对照组(MG组)和3种不同剂量RPP组(RPP剂量分别为L组50 mg/kg、M组100 mg/kg和H组200 mg/kg)。除CK组和MG组... 为研究口服太子参多糖(RPP)对鸡毒支原体(MG)弱毒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实验选用SPF鸡9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疫苗对照组(MG组)和3种不同剂量RPP组(RPP剂量分别为L组50 mg/kg、M组100 mg/kg和H组200 mg/kg)。除CK组和MG组外,L组、M组和H组均在接种前1 d~7 d口服适量RPP,第8 d时除CK组外各组鸡均经滴鼻MG弱毒活疫苗30μL(1羽份)。每日称饲料用量并在给药后7 d、21 d时各组随机抽9只鸡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给药前和给药后7 d、10 d、14 d、21 d时每组分别随机经翅下静脉采集6只鸡血液,采用间接ELISA测定细胞因子含量、抗体效价。给药后7 d、14 d、21 d,各组随机抽3只鸡剖杀无菌采集脾脏,分别测定脾脏指数。结果显示:与CK组、MG组相比,给药后21 d时L、M、H组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升高(P<0.05),L、H组鸡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21 d时L、M、H组鸡MG抗体效价均显著升高(P<0.05),并达到有效免疫保护水平。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后14 d时M、H组IFN-γ、IL-4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IL-1、IL-6含量均显著下调(P<0.05);给药后14 d、21 d时L、M、H组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选CK组、MG组和免疫效果最佳的H组5只鸡,于给药后21 d经滴鼻点眼MG MX-4株菌液,记录各组鸡攻毒后鸡体重、症状,2周后剖杀并采集攻毒后鸡肺脏,进行病变评分。结果显示,CK组鸡日增重显著低于(P<0.05)MG组、H组,而MG组和H组比较,MG组1只鸡日增重低于MG组平均值,其余鸡生长性能均无明显异常;CK组鸡肺脏病变较为严重(病变平均分值为6.8分),MG组鸡肺脏仅轻微病变(病变平均分值为1.8分),H组肺脏无明显病变(病变平均分值为0.6分)。上述结果首次表明,口服RPP能够使免疫MG弱毒活疫苗鸡的抗体效价快速上升,脾脏功能增强,提高鸡的生长性能,并升高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在鸡血清中的含量,从而促进免疫鸡的细胞免疫反应与抗原提呈能力;另外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IL-1、IL-6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同时可有效降低攻毒鸡肺脏病变程度,减缓MG感染导致鸡的生长性能下降。本研究为RPP在MG弱毒活疫苗免疫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多糖 毒支原体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双重LFD-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兴苗 王健霖 +3 位作者 郭磊 司朵朵 龚振兴 李继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4,共8页
【目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对家禽危害最大的两种支原体,MG、MS的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禽支原体的关键环节。通过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 【目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对家禽危害最大的两种支原体,MG、MS的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禽支原体的关键环节。通过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测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相结合,建立一种操作便捷、反应快速、结果可视化、可同时检测MG、MS两种病原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MG的mgc2基因、MS的vlh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物配比建立双重LFD-RPA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同时对12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双重LFD-RPA检测方法在37℃下反应5-10min即可完成扩增,其RPA-MG-F2/R2、RPA-MS-F1/R1最佳引物配比为0.6∶1.4。MG、MS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75 copies/μL、3.46 copies/μL。用该方法与OIE推荐的PCR方法对120份样品进行检测,二者符合率为93.3%。【结论】MG、MS双重LFD-RPA检测方法在恒温条件下即可完成扩增,其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无需使用任何仪器即可观察到结果,适用于基层MG、MS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滑液囊原体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测流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18-2019年非免疫鸡群鸡毒支原体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峰 王晨燕 +1 位作者 郭锦玥 侯博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了解和掌握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um,MG)在福建省近年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商品化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8-2019年福建地区的21个鸡群、916份非免疫鸡群血清样品进行MG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MG在福建省感染流行情况... 为了了解和掌握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um,MG)在福建省近年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商品化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8-2019年福建地区的21个鸡群、916份非免疫鸡群血清样品进行MG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MG在福建省感染流行情况。调查结果发现,2018-2019年福建地区非免疫鸡群的MG抗体总阳性率为69.43%(636/916),而检测的21个鸡群中,群体MG抗体阳性率为90.48%,其中阳性率0%~20%的有4个,21%~50%的有4个,51%~100%的有13个。育雏阶段(1~42日龄)鸡群MG抗体阳性率就高达37.10%,并且发现产蛋开始至淘汰阶段MG抗体阳性率为77.61%,MG抗体阳性率是育雏阶段的2倍以上。福建省蛋鸡和种鸡群MG感染率分别为79.22%和75.22%,并无显著差异。通过福建地区未免疫鸡群的MG抗体调查,发现MG在福建省内感染普遍,表明病原在鸡群中存在水平传播,同时种鸡群也存在着严重的MG感染,这为垂直传播提供可能。本研究通过调查福建省内MG在鸡群中的感染情况,为掌握MG在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鸡群MG感染率提高防治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血清学 流行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
18
作者 陈玥彤 刘晓涵 +9 位作者 王芷洋 赵宇馨 周铁忠 胡增金 朱悦 王少辉 田明星 丁思羽 祁晶晶 于圣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299,共10页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原体通用引物序列鉴定等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同时将分离的毒株对鸡胚和SPF鸡进行攻毒试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状。平板凝集试验显示其与MG阳性血清有凝集反应,与MS阳性血清不反应;16S rRNA序列测序发现各分离株与MG相似性达99.9%,因此确定分离株为MG。将各分离株感染7日龄SPF鸡胚,结果显示感染鸡胚大多于临近出壳时死亡;感染3周龄的SPF鸡,3周后解剖发现鸡气囊发生显著病理变化,说明其具有较强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对盐酸沃尼妙林、多西环素、泰万菌素及泰妙菌素有较高敏感性,对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红霉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综上,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成功分离到5株MG分离株,各分离株均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导致鸡胚死亡,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气囊炎症状,且对多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MG的分离鉴定及用药选择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方法及指导,为MG攻毒模型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死鸡胚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P31蛋白原核表达及膜定位鉴定
19
作者 李梅 杨美 +6 位作者 岳筠 王柏林 宋春 朱二鹏 单春兰 文明 程振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为筛选鸡毒支原体(MG)膜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后,选择不含跨膜区的714 bp基因片段作为靶标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因其分子量约31 kDa,故而命名为P31蛋白),表达P31蛋白并进行纯化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运用ELISA方法检测抗... 为筛选鸡毒支原体(MG)膜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后,选择不含跨膜区的714 bp基因片段作为靶标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因其分子量约31 kDa,故而命名为P31蛋白),表达P31蛋白并进行纯化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运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提取MG液体培养物总蛋白、胞浆蛋白、膜蛋白,利用Western blot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31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和良好的B细胞抗原表位,原核表达后获取融合蛋白rP31,大小约为31 kDa,ELISA检测兔血清效价为1∶256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P31蛋白分布在MG膜表面。本研究证实了P31蛋白确为MG膜蛋白且抗原性良好,可做为研发MG新型诊断方法、基因工程疫苗及治疗药物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P31蛋白 原核表达 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2023年中国新疆地区商品蛋鸡鸡毒支原体与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亚珍 张丹 +2 位作者 符玉涓 李璐 李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7-1123,共7页
为了解我国新疆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新疆地区2022年~2023年共计15个商品蛋鸡场采集的250份样品(185份喉头样品、65份关节液样品)经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结果显示250份样品中支原体阳性样品86份,... 为了解我国新疆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新疆地区2022年~2023年共计15个商品蛋鸡场采集的250份样品(185份喉头样品、65份关节液样品)经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结果显示250份样品中支原体阳性样品86份,总体感染率34.4%(86/250),其中MG阳性样品56份,平均感染率22.4%(56/250),MS阳性样品43份,平均感染率17.2%(43/250),MG和MS共感染13份,两种支原体的共感染率为5.2%(13/250)。采用SPSS19.0软件对新疆地区鸡群MG和MS阳性样品从不同感染区域、年份、采样部位以及不同季节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疆地区MG和MS阳性样品主要来自南疆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P<0.05);2023年MG和MS的感染率高于2022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P<0.05);MG多在感染鸡喉头检出,而MS多在关节液中检出(P<0.01);MG和MS感染以冬春季节多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P<0.05)。同时,选取南疆(XJ1和XJ3)和北疆(XJ2和XJ4)地区不同阳性鸡场的MG、MS各1份阳性病料样品,进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并测序,构建16S rRNA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XJ1和XJ2符合MG特征,分离株XJ3和XJ4符合MS特征。采用MEGA7软件基于16S rRNA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自两个不同阳性鸡场的MG分离株亲缘关系相近,具有相近的遗传背景和来源;分离自两个不同阳性鸡场的MS分离株与我国河南MS分离株HN01和韩国MS分离株A4、G3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品蛋鸡两种支原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区MG和MS流行病学数据及制定这两种支原体感染的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支原体 滑液囊原体 16S rRNA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