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 被引量:6
1
作者 牛红义 吴群河 +1 位作者 陈新庚 韦彩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5-190,共6页
在珠江广州河段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QGs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在城区中心区上游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比深层沉... 在珠江广州河段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QGs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在城区中心区上游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比深层沉积物高;在城区中心区河段,大部分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在中心区下游河段,表现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比深层低的特点。沉积物中各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沉积物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共同变化的趋势。SQGs法的评价结果表明,Cu和Zn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大,Pb和Cr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小。从重金属毒性单位总和(∑TUs)的沿程分布可以看出,生物毒性风险由中心区上游到中心区下游整体上表现出"低-高-低"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沉积物 重金属 生物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线电缆燃烧烟气中苯的慢性毒性风险评价
2
作者 曾建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965,共5页
对WDZ-YJ电线电缆和RVVB电线电缆的燃烧烟气中的苯含量进行测定,对苯的慢性毒性风险进行评价。对WDZ-YJ电线电缆和RVVB电线电缆进行燃烧试验,并进行烟气收集;对收集的气体样品进行苯质量浓度的定量检测;根据苯质量浓度的定量检测结果,... 对WDZ-YJ电线电缆和RVVB电线电缆的燃烧烟气中的苯含量进行测定,对苯的慢性毒性风险进行评价。对WDZ-YJ电线电缆和RVVB电线电缆进行燃烧试验,并进行烟气收集;对收集的气体样品进行苯质量浓度的定量检测;根据苯质量浓度的定量检测结果,对苯的慢性毒性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论燃烧状态是有焰燃烧还是无焰燃烧,当热辐射通量从20kW/m^(2)升至35kW/m^(2)时,WDZ-YJ电线电缆和RVVB电线电缆燃烧烟气苯的慢性毒性风险均高于最低可接受风险10-6。针对典型电线电缆燃烧烟气苯的慢性毒性风险特点,相关火灾事故处置过程中,消防指战员应当佩戴空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做好个人防护。消防监督员、火调人员在相关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同样要减少口鼻、皮肤等环境暴露,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做好消防慢性职业病个人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电缆 燃烧烟气 慢性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火灾场景下灭火废水径流潜在毒性风险评价
3
作者 杨旭 郭海东 +1 位作者 杜振齐 何瑾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通过搭建建筑、电动自行车、柴油火灾3种典型火灾缩尺灭火试验平台,开展不同灭火策略下灭火径流水质特征、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的系统分析,以期为探索灭火径流处置方式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灭火策略下灭火... 通过搭建建筑、电动自行车、柴油火灾3种典型火灾缩尺灭火试验平台,开展不同灭火策略下灭火径流水质特征、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的系统分析,以期为探索灭火径流处置方式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灭火策略下灭火径流废水大多呈弱酸性和近中性(pH为6.4~7.4),且均具有高有机物负荷特征,其中建筑火灾灭火径流TOC最高可达3 722.5 mg/L。毒理学研究发现,灭火径流废水的4-NQO当量浓度(12.5~75.7μg/L)显著高于地下水、地表径流的当量浓度值(1~520 ng/L)。对于建筑火灾A类泡沫灭火剂产生的径流废水,其0.1%体积分数稀释液的发光菌抑制率可达63.5%。同时灭火径流废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均随灭火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表明可燃物的持续冲刷会增加灭火径流的生态毒性。A类泡沫灭火剂主要贡献了急性毒性,而AFFF泡沫灭火剂则主导了基因毒性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 ,未来发生大规模火灾时,在保证灭火救援效果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泡沫灭火剂的施放时间,加强灭火废水的收集处置,以减轻灭火径流废水潜在的生态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径流 建筑火灾 水质特征 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绵竹—阿坝剖面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和来源及其生态风险 被引量:6
4
作者 柯艳萍 祁士华 +3 位作者 陈静 许峰 邢新丽 张小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3,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对四川绵竹—阿坝剖面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中PAHs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冬季和夏季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2.78~1131.57ng/g和... 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对四川绵竹—阿坝剖面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中PAHs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冬季和夏季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2.78~1131.57ng/g和64.5~461.29ng/g,整体表现为冬季含量高于夏季,且与高程不存在相关性;冬季和夏季土壤中PAHs均主要来源于木材、煤的燃烧,部分采样点受石油燃烧污染;将土壤中多环芳烃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Bapeq)与荷兰目标值(32.96ng/g)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夏季PAHs基本无潜在生态毒性风险,而冬季高度脆弱地区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土壤 含量 来源 生态毒性风险 四川绵竹-阿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疏浚对五里湖沉积物生物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爱菊 孔繁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为评价疏浚对太湖五里湖沉积物毒性的影响,采用淡水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和发光细菌试验法对疏浚前后太湖五里湖沉积物的生态毒性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疏浚后,尽管沉积物中Cu和Zn的总体含量降低至毒性效应低值(TEL/TEC)以下,Cr、Pb... 为评价疏浚对太湖五里湖沉积物毒性的影响,采用淡水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和发光细菌试验法对疏浚前后太湖五里湖沉积物的生态毒性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疏浚后,尽管沉积物中Cu和Zn的总体含量降低至毒性效应低值(TEL/TEC)以下,Cr、Pb和Ni等重金属的总体含量降低至毒性效应最高值(PEL/PEC)以下,但沉积物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毒性却显著增加,且在疏浚后1个月时毒性最大,其EC25和EC50最小,分别仅为0.51%和9.16%。这表明,疏浚尽管可有效减少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总体含量,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沉积物的生态毒性风险;相反,还有可能导致其生态毒性的风险性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质量基准 发光菌 生态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残留风险及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乔璐 陈璐 +3 位作者 徐锦华 宋金龙 孙慧武 穆迎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6,共12页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属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几丁质合成使昆虫变态受阻,导致死亡。在实际应用中,部分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会残留于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造成慢性毒害,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当累积到一定...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属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几丁质合成使昆虫变态受阻,导致死亡。在实际应用中,部分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会残留于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造成慢性毒害,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当累积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中国尚未制定该类杀虫剂在水产品中的限量标准,且缺乏其在中国水产养殖中的相关研究。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居民消费健康,避免因除虫脲等苯甲酰脲类杀虫剂超标导致水产品出口受阻产生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残留风险及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阐明了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理化性质、环境降解情况、毒性风险水平及残留限量标准,并介绍了该类杀虫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相关研究,为中国水产品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残留限量 毒性风险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集气站设备定量风险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谭清磊 陈国明 付建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预防高含硫天然气泄漏事故和制定设备检测策略,对集气站设备进行定量风险评价。利用DNV Leak数据库得到集气站关键设备的同类失效频率,利用API 581标准对同类失效频率修正得到失效频率。用PHAST软件计算4种典型泄漏孔尺寸的燃烧爆炸... 为预防高含硫天然气泄漏事故和制定设备检测策略,对集气站设备进行定量风险评价。利用DNV Leak数据库得到集气站关键设备的同类失效频率,利用API 581标准对同类失效频率修正得到失效频率。用PHAST软件计算4种典型泄漏孔尺寸的燃烧爆炸和毒性的影响区域范围,确定设备的燃烧爆炸风险和毒性风险。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确定设备风险大小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集气站 泄漏数据库 工艺危险分析软件(PHAST) 美国石油学会(API)581 燃烧爆炸风险 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湖州苕溪底泥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盛鹏程 徐磊 +5 位作者 林锋 郝贵杰 周冬仁 孙博怿 沈小明 张海琪 《中国水产》 2021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评价湖州地区苕溪底泥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东、西苕溪底泥中3大类典型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开展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苕溪底泥中共检测出三类11种抗生素,其中土霉素的检出率... 为评价湖州地区苕溪底泥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东、西苕溪底泥中3大类典型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开展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苕溪底泥中共检测出三类11种抗生素,其中土霉素的检出率和平均质量浓度最高,达18.8%和351.9ng/kg。此外苕溪底泥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给相应的敏感物种带来较高的生态毒性风险,其中环丙沙星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苕溪 平均质量浓度 喹诺酮类抗生素 生态毒性风险 浙江湖州 抗生素残留 生态风险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V/UV/NaClO去除水中抗生素并控制消毒副产物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营营 刘娅 +2 位作者 马德方 史伟业 高宝玉 《中国环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88-94,共7页
考察了VUV/UV/NaClO工艺对磺胺甲噁唑(SMX)的去除效能及消毒副产物卤乙酸(HAAs)的生成情况,分析了光源、共存阴离子和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再生水中常见的阴离子(溴离子、硫酸根)、低浓度(≤3mg/L,以TOC计)多糖和蛋白对SMX的降解无显著影... 考察了VUV/UV/NaClO工艺对磺胺甲噁唑(SMX)的去除效能及消毒副产物卤乙酸(HAAs)的生成情况,分析了光源、共存阴离子和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再生水中常见的阴离子(溴离子、硫酸根)、低浓度(≤3mg/L,以TOC计)多糖和蛋白对SMX的降解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30mg/L)蛋白使SMX的降解率由100%降为53.5%,腐殖酸浓度从0提高到30mg/L,30min后SMX均能完全降解,但是SMX降解速率下降了68%,体系的矿化去除率降低了43.9%.共存溴离子和腐植酸极大地促进了HAAs的生成,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VUV/UV/NaClO与UV/NaClO相比,对SMX的降解效率无显著差别,但矿化去除率提升了44%,且使HAAs生成量降低了98%,总毒性降低了96.5%.由此可见,VUV/UV/NaClO工艺有望成为比UV/NaClO更为优越的消毒工艺应用到实际再生水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氯 磺胺类抗生素 降解 消毒副产物 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不同虫态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晓 陈鹏 +4 位作者 张硕 李振斌 王凡 刘锦 刘永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为明确常见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各虫态的影响,在室内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了12种(8类)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毒性,并评价了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的毒性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日本通草蛉为极高风险,毒死蜱... 为明确常见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各虫态的影响,在室内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了12种(8类)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毒性,并评价了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的毒性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日本通草蛉为极高风险,毒死蜱、吡虫啉、烯啶虫胺和阿维菌素为高风险,溴氰虫酰胺、啶虫脒和氯虫苯甲酰胺为中等风险,噻嗪酮、吡蚜酮、螺虫乙酯和甲氧虫酰肼为低风险;与其他虫态相比,12种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蛹的毒性均为最低。在害虫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中应尽量选用对日本通草蛉毒性低的杀虫剂,以起到保护天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通草蛉 杀虫剂 毒性 致死中浓度 毒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