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中草甘膦暴露及其对水生光合生物毒性测试研究进展
1
作者 瞿梦洁 程璇 +2 位作者 曾梓明 胡杨 梅运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3,共15页
随着草甘膦使用量的持续增加,水体中草甘膦的大量累积和潜在危害已经引发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在施用过草甘膦地区的水体中,出现了水生植被物种丰富度下降、覆盖度降低等状况。本文系统整理了地表水中草甘膦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残留现状,... 随着草甘膦使用量的持续增加,水体中草甘膦的大量累积和潜在危害已经引发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在施用过草甘膦地区的水体中,出现了水生植被物种丰富度下降、覆盖度降低等状况。本文系统整理了地表水中草甘膦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残留现状,基于草甘膦对浮游藻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生物毒性测试结果,分别阐述了草甘膦对这几种水生光合生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水生光合生物对草甘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其对草甘膦的敏感度具有差异性。与浮游藻类、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相比,沉水植物对草甘膦更为敏感。在此基础上,对草甘膦作用下水生光合生物的毒性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旨为草甘膦对水生光合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水生光合生物 毒性测试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综合评价中的生物毒性测试技术 被引量:25
2
作者 余若祯 穆玉峰 +4 位作者 王海燕 许秋瑾 高俊发 杜丽娜 孟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7,共8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成为环境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发达国家在实施基于BAT(the best applicable technology,最佳可行技术)的排放政策后,针对成分复杂的有毒排放废水,以排水生物毒性测试为基础,分别建立了WET(whol...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成为环境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发达国家在实施基于BAT(the best applicable technology,最佳可行技术)的排放政策后,针对成分复杂的有毒排放废水,以排水生物毒性测试为基础,分别建立了WET(whole effluent toxicity,排水综合毒性)评价技术体系,将生态毒理学测试和毒性指标应用于排放废水的管理.各国和区域组织选用的排放废水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气候类型复杂、生物物种差异大,开发了许多本土生物的毒性测试方法;德国、OSPAR(欧洲大陆国家组织《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15国)和COHIBA(波罗的海有害物质控制项目8国)则重视开发标准受试生物的测试方法,并且开发了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新型测试方法,便于不同国家采用统一测试方法和排放限值;英国和新西兰是岛国,河流较短,更加关注海岸带生态系统.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排水生物毒性测试技术研究,相关测试标准门类和数量不足,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步、分区建立排水综合毒性测试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综合毒性 排水综合评价 直接毒性评价 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条件的优化与毒性参照物的应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丽莎 魏东斌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2,66,共3页
针对传统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中存在的结果重现性不高、使用剧毒物质氯化汞作为毒性参照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优化了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测试的条件:适宜pH值为5 0~9 0,最佳暴露时间为20min。同时筛选出了Zn2+作为毒... 针对传统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中存在的结果重现性不高、使用剧毒物质氯化汞作为毒性参照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优化了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测试的条件:适宜pH值为5 0~9 0,最佳暴露时间为20min。同时筛选出了Zn2+作为毒性参照物代替传统方法中的剧毒物质HgCl2。Zn2+具有毒性中等、结果稳定、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而且Zn2+与HgCl2的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Zn2+毒性为HgCl2毒性的1 12 5。采用Zn2+作为参照物不仅可以方便地表征不同化学物质的毒性,而且可以直观地表征复杂环境样品的毒性,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生物毒性测试 毒性参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藻类荧光的毒性测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媛 王英才 +2 位作者 李晔 陈水松 叶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4,共6页
毒性测试以微藻细胞为生物敏感元件,以叶绿素荧光变化为响应指标,在监测水体重金属和农药污染方面,具有检出限低、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实际水环境中藻类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此法仅能反应各种污染因子的综合毒性。近几年,众多学者致... 毒性测试以微藻细胞为生物敏感元件,以叶绿素荧光变化为响应指标,在监测水体重金属和农药污染方面,具有检出限低、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实际水环境中藻类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此法仅能反应各种污染因子的综合毒性。近几年,众多学者致力于提高微藻生物监测的特异性以确定污染物种类,改善微藻固定技术以适应原位监测。文章介绍了基于微藻荧光的毒性测试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测试 叶绿素荧光 环境监测 细胞固定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2种发光菌毒性测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水松 王英才 +2 位作者 胡文 章纯 刘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5,36,共6页
文章通过研究2种发光菌在不同条件下对4种毒物的毒性大小,寻找不同条件对发光菌毒性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费氏弧菌的最佳测试条件为25℃、培养时间为15~22 h之间,对于鳆鱼杆菌则为25℃、培养时间为18~22 h之间。重金属毒性物质对2种发... 文章通过研究2种发光菌在不同条件下对4种毒物的毒性大小,寻找不同条件对发光菌毒性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费氏弧菌的最佳测试条件为25℃、培养时间为15~22 h之间,对于鳆鱼杆菌则为25℃、培养时间为18~22 h之间。重金属毒性物质对2种发光菌的毒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25℃时最大,随后趋于稳定或者略有降低;有机酚类对2种发光菌的毒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重金属对2种发光菌的毒性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有机酚类物质对2种发光菌的毒性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实验表明营养盐水平的差异不会对2种发光菌的毒性测试造成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测试 发光菌 影响因子 最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综合评价典型工业废水毒性 被引量:30
6
作者 邹叶娜 蔡焕兴 +1 位作者 薛银刚 徐东炯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1-388,共8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典型工业废水的综合生物毒性以及处理工艺对废水毒性的削减情况,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大型溞急性毒性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合潜在生态毒性效应探测(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probe,PEEP)指数对常州市...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典型工业废水的综合生物毒性以及处理工艺对废水毒性的削减情况,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大型溞急性毒性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合潜在生态毒性效应探测(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probe,PEEP)指数对常州市7种典型工业废水的综合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种工业原水都表现出了急性毒性或遗传毒性,综合生物毒性强度的排序为电子厂>电镀厂>综合污水处理厂>印染厂>化工厂>食品厂>制药厂。而7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后出水综合生物毒性强度的排序为印染厂>化工厂>电子厂>综合污水处理厂>食品厂>制药厂>电镀厂。其中,印染和化工厂出水综合生物毒性高于原水,分别增加了43.3%和38.7%,PEEP评价结果显示分别属于剧毒和高毒,而电镀、电子、综合污水处理和食品厂出水的综合生物毒性削减明显,分别比原水削减了76.9%、53.1%、48.3%和26.6%,PEEP结果表明基本无毒。建立在成组生物毒性实验基础上的PEEP评价方法可全面反映工业废水的综合生物毒性,进而更客观地评价废水对水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生物毒性测试 工业废水 PEEP 发光细菌 大型溞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厂废水的生物毒性测试 被引量:9
7
作者 倪潇潇 王子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29,共3页
采用一组可检测类二恶英物质、类雌激素物质和遗传毒性物质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对某造纸厂废水的潜在慢性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造纸厂废水具有明显的Ah(芳香烃类)受体效应、类雌激素效应和遗传毒性效应;综合废水的Ah受体效应和... 采用一组可检测类二恶英物质、类雌激素物质和遗传毒性物质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对某造纸厂废水的潜在慢性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造纸厂废水具有明显的Ah(芳香烃类)受体效应、类雌激素效应和遗传毒性效应;综合废水的Ah受体效应和类雌激素效应较强;该厂的现行活性污泥废水处理工艺对类二恶英物质的去除作用明显,优于对类雌激素物质的去除,对遗传毒性物质(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的去除作用不明显。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可有效地评价造纸厂废水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生物毒性测试 生态风险 TCDD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测试 被引量:7
8
作者 唐承佳 陈振楼 王东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739-16742,16784,共5页
[目的]研究适用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诊断方法。[方法]基于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以微囊藻毒素-LR溶液进行青海弧菌单一污染物的抑制发光测试;同时测量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各采样点水质生物急... [目的]研究适用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诊断方法。[方法]基于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以微囊藻毒素-LR溶液进行青海弧菌单一污染物的抑制发光测试;同时测量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各采样点水质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值和对应的溶解态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LR的EC50为1.96 mg/L。水体中溶解态微囊藻毒素与Q67急性毒性效应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643(P<0.01)。[结论]该水质急性毒性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青海弧菌Q67 生物急性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室内杀虫剂KR-100的药效、毒性测试及杀虫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支国舟 陈晓光 +4 位作者 郑学礼 柴克生 陈金波 林立丰 蔡松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研制新型高效长效的室内卫生害虫杀虫剂KR-100。方法科学配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控制药物释放物质、增效剂等,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序制备KR-100,测试其药效、毒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KR-100的成膜形态。结果... 目的研制新型高效长效的室内卫生害虫杀虫剂KR-100。方法科学配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控制药物释放物质、增效剂等,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序制备KR-100,测试其药效、毒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KR-100的成膜形态。结果杀虫剂KR-100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且药效稳定、持久,在电镜下显示为多孔样膜状结构。结论新型杀虫剂KR-100 杀虫效果好,药效持久,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害虫 杀虫剂 药效 毒性测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金属污染物对两种发光菌的毒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洁 袁琳 +1 位作者 叶丹 胡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7-81,共5页
为了快速检测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不同重金属毒性的大小,选用费氏弧菌和鳆鱼杆菌作为指示生物,通过实验室培养,对包括Hg、Pb、Cd、Mn、Cu、Cr和Zn在内的7种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毒性测试,通过计算样品的发光抑制率来表征毒性... 为了快速检测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不同重金属毒性的大小,选用费氏弧菌和鳆鱼杆菌作为指示生物,通过实验室培养,对包括Hg、Pb、Cd、Mn、Cu、Cr和Zn在内的7种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毒性测试,通过计算样品的发光抑制率来表征毒性大小。结果表明,重金属毒性物质对发光菌的发光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毒性物质浓度的增加,发光菌的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其发光抑制率与所测试的毒性物质的毒性及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测试 发光菌 剂量-效应关系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与21世纪毒性测试发展策略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家彬 彭双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57-161,156,共6页
随着新化学物质日益增多以及"3R"原则的广泛实施,传统的毒性测试面临着严峻挑战。毒性测试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关键时期,即从耗时、耗费的传统整体动物试验转向快速高通量的、含定量参数分析和机制研究的体外替代试验。实验动... 随着新化学物质日益增多以及"3R"原则的广泛实施,传统的毒性测试面临着严峻挑战。毒性测试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关键时期,即从耗时、耗费的传统整体动物试验转向快速高通量的、含定量参数分析和机制研究的体外替代试验。实验动物替代方法不仅是出于遵行"3R"原则的考虑,也是毒理学学科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科学要求。实验动物替代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21世纪毒性测试的重要方向,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管理认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原则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毒性测试 整合策略 体外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毒性测试在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阴琨 赵淑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21-327,共7页
环境与健康监测是针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特征和水平,对人体及相关生物健康的影响,及其两者间关系开展的系统监测。文章介绍了环境健康领域在我国的监测评价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在... 环境与健康监测是针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特征和水平,对人体及相关生物健康的影响,及其两者间关系开展的系统监测。文章介绍了环境健康领域在我国的监测评价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在环境健康综合监测中的应用;总结了毒性测试技术的特点、在化学品、工业废水、环境水体、饮用水等各类水体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为加快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议开展生物测试技术的应用,以更好支撑环境与健康风险的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健康 综合监测 生物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药物)毒性测试替代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畅 马华智 +6 位作者 王全军 吴纯启 原野 石富江 荆淑芳 王建京 廖明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共3页
当前对化学物进行毒性评价的整体动物试验由于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存在种属差异和剂量差异,导致其实验结果在预测人体毒性风险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针对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所依赖的毒作用终点(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 当前对化学物进行毒性评价的整体动物试验由于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存在种属差异和剂量差异,导致其实验结果在预测人体毒性风险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针对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所依赖的毒作用终点(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急性毒性、一般毒性),按照动物试验替代、减少、优化的"3R"原则,建立相应的毒性测试替代筛选体系。该体系涵盖毒性评价的绝大多数终点,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毒性试验进行整合,优化了多种动物试验操作方法,以期缩短实验周期、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动物福利。同时该体系是基于毒作用机制进行的毒性评价,因此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人体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测试 替代策略 减少性替代 替代性研究 优化性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被动加标法在水毒性测试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萍 程飞 +1 位作者 李慧珍 游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7-1188,共12页
被动加标(Passive dosing)可维持水中疏水性化合物的恒定浓度,利于准确测定化合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毒性效应.相对于传统的主动加标,被动加标可及时补充由于壁吸附、挥发、光解、水解、生物吸收等因素引起的受试化合物损失,维持测试... 被动加标(Passive dosing)可维持水中疏水性化合物的恒定浓度,利于准确测定化合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毒性效应.相对于传统的主动加标,被动加标可及时补充由于壁吸附、挥发、光解、水解、生物吸收等因素引起的受试化合物损失,维持测试体系中化合物浓度的稳定,增强数据的准确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是最常用的加标介质,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已成功用于多种化合物的细胞和生物个体毒性测试,然而在被动加标的发展中也遇到系列瓶颈问题.PDMS被动加标的应用局限于中等疏水性的化合物(lg K_(OW)=3—6),如多环芳烃(PAHs)和部分多氯联苯(PCBs),却极少用于高疏水性化合物(lg K_(OW)>6);主要用于小体系、短时间实验,而与环境更相关的大体系、长时间暴露的应用尚待研究;缺乏定量方法,难以估算测试体系中PDMS对化合物损失的补偿能力;被动加标方法缺乏标准化.因此,未来发展需加强研究化合物从PDMS释放与水体浓度补充的关联,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完善被动加标技术规范,发展适用于大体系、长时间暴露的被动加标方法.此外,通过被动加标方法有效地结合原位采样与实验室毒性测试,利于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综合考虑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被动加标 毒性测试 效应导向分析 疏水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苦皮藤素乳油对鹌鹑的毒性测试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志军 吴文君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75-77,共3页
采用灌胃法与蓄积毒性试验法研究了 0 .2 %苦皮藤素乳油对鹌鹑的急性毒性与蓄积毒性。结果表明 :0 .2 %苦皮藤素乳油对雌雄鹌鹑的口服急性毒性 LD5 0 分别为 2 885.64mg/kg与 2 80 0 .79mg/kg,蓄积系数大于 5.9,属对鸟类低毒农药 。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皮藤素乳油 鹌鹑 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在污染物识别与毒性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晓溪 李姿慷 +7 位作者 郭云鹤 刘艳娜 王易 聂童 周群芳 史建波 曲广波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9-1285,共7页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Integrated toxicology analyzer,IT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首套具备化学分析与毒理学评价在线测试功能的新仪器系统。该系统是以高通量多靶点毒性测试及复杂污染物在线分离鉴定为核心,实现复杂介质样品毒性效应综...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Integrated toxicology analyzer,IT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首套具备化学分析与毒理学评价在线测试功能的新仪器系统。该系统是以高通量多靶点毒性测试及复杂污染物在线分离鉴定为核心,实现复杂介质样品毒性效应综合评估及目标污染物鉴定的通用技术平台。ITA系统通过多种自动化设备的连接与耦合,形成了复杂样品分离与制备、效应物质结构鉴定、多靶点毒性效应评价及数据一体化分析多个功能区,可完成复杂样品的高通量自动化前处理、组分分离、毒性测试与结构解析,显著提高了污染物筛查的可靠性和效率。ITA应用范围广泛,已服务于我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该文总结了ITA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污染物识别与毒性测试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 高通量 自动化 复杂样品 毒性测试 污染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吡虫啉灭虫签对3种吸汁性烟草害虫的毒性测试
17
作者 王方晓 薛泽春 《广西植保》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1%吡虫啉灭虫签对吸汁类烟草害虫的毒性测试结果表明:1%吡虫啉灭虫签对烟粉虱成虫和斑须蝽2龄若虫具有很强的毒性,处理48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和96%;对中、低龄若蚜毒杀效果显著,处理72h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8%和86.6%;对无翅成... 1%吡虫啉灭虫签对吸汁类烟草害虫的毒性测试结果表明:1%吡虫啉灭虫签对烟粉虱成虫和斑须蝽2龄若虫具有很强的毒性,处理48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和96%;对中、低龄若蚜毒杀效果显著,处理72h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8%和86.6%;对无翅成蚜毒性较小,处理72h后校正死亡率为27.2%,但能明显降低其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虫签 烟草害虫 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全生命周期毒性测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柯 许霞 +5 位作者 薛银刚 穆云松 刘菲 江晓栋 施昕澜 顾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96,共14页
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很多优点,包括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广、繁殖周期短、胚胎透明且产卵量高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等领域。斑马鱼的生命阶段主要包括胚胎、仔鱼和成鱼3个阶段。近年来,斑马鱼全生命周期的毒理学研... 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很多优点,包括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广、繁殖周期短、胚胎透明且产卵量高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等领域。斑马鱼的生命阶段主要包括胚胎、仔鱼和成鱼3个阶段。近年来,斑马鱼全生命周期的毒理学研究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呈稳定增长的趋势。本文对斑马鱼3个生命阶段及整个生命周期的毒性试验展开综述,介绍了斑马鱼全生命周期实验在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生命阶段国内外的标准规范和资源库信息、毒理学终点及转基因斑马鱼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多阶段毒性评价和整个生命周期毒性评价的应用。最后,对全生命周期和基于斑马鱼毒性测试的应用做出展望,对未来开展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生命周期 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生物毒性测试在污染场地土壤生态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金玲 汪贞 +4 位作者 古文 范德玲 梁梦园 刘济宁 张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3-1350,共8页
土壤生态毒性测试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污染程度,为化学分析方法提供补充,但目前缺乏针对土壤生态毒性测试的毒性分级系统。采用发光菌、大型溞(Daphnia magna)、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以及玉米种子4种受试生物构建了成组生物毒性... 土壤生态毒性测试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污染程度,为化学分析方法提供补充,但目前缺乏针对土壤生态毒性测试的毒性分级系统。采用发光菌、大型溞(Daphnia magna)、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以及玉米种子4种受试生物构建了成组生物毒性测试系统,对《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涉及的3个行业的7个污染场地土壤样品开展了测试。结合《土壤质量土壤和土壤材料生态毒理特性的生物测试方法选择与评估指南》(ISO 17616:2019)毒性标准、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与成组毒性测试综合指数(TBI)法对成组生物毒性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TBI法均显示7个污染场地土壤有毒,与ISO 17616:2019毒性标准的评价结果一致,但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与TBI法判定的毒性程度存在差异。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评价结果有助于聚焦土壤受损功能,算法简单,毒性标准可以统一,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成组生物毒性 毒性单位分级评价 成组毒性测试综合指数 生态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样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的方式与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成华 刘康 +1 位作者 衡丽娜 刘保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选取不同类型的环境和污染源水样开展了发光细菌毒性测试,针对不同环境管理目标,探讨了急性毒性定量表征方式。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在环境应急监测、水源早期生物预警中,采用绘制毒性预警基线图的方式比较可行。在污染源监督监测中,对... 选取不同类型的环境和污染源水样开展了发光细菌毒性测试,针对不同环境管理目标,探讨了急性毒性定量表征方式。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在环境应急监测、水源早期生物预警中,采用绘制毒性预警基线图的方式比较可行。在污染源监督监测中,对于发光抑制率低于60%、无法求出EC50的样品,采用等效毒性参照物的质量浓度表征废水的毒性;对于发光抑制率高于60%,采用稀释因子表示样品的毒性更直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急性毒性 生物毒性测试 毒性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