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门六科”水质基准最少毒性数据需求原则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征涛 王晓南 +4 位作者 闫振广 张聪 何丽 孟双双 刘娟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4-1369,共6页
MTDR(最少毒性数据需求)是水质基准推算中数据应用的重要原则.以重金属Pb2+、Cd2+、Cu2+、Zn2+、Hg2+、Cr6+为例,在广泛搜集物种毒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初步研究了我国水生生物基准的MTDR.结果表明:Hg2+、Pb2+和Cu2+基于&qu... MTDR(最少毒性数据需求)是水质基准推算中数据应用的重要原则.以重金属Pb2+、Cd2+、Cu2+、Zn2+、Hg2+、Cr6+为例,在广泛搜集物种毒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初步研究了我国水生生物基准的MTDR.结果表明:Hg2+、Pb2+和Cu2+基于"三门六科"推导的急性基准值与基于美国"三门八科"MTDR的推算结果相近,分别相差20.5%、25.2%和33.3%;Cd2+、Zn2+和Cr6+的计算结果差别较为明显,表明相对于美国"三门八科"MTDR,在我国生物毒性数据缺乏的情况下,"三门六科"MTDR对于部分污染物基本可行,但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三门六科"包括鲤科、除鲤科外的另一科鱼类(冷水鱼优先)、两栖类、浮游甲壳类、昆虫类和环节动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最少毒性数据需求 三门六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温宥越 于云江 +4 位作者 孙强 向明灯 董辰寅 党垚 杨剑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08-2617,共10页
污染物毒性数据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基础.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本土化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为此,本文基于收集、整编和经本土化改造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平台,为... 污染物毒性数据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基础.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本土化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为此,本文基于收集、整编和经本土化改造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平台,为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服务.该平台由公众端和管理端组成,公众端为公众用户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毒性数据查询与服务系统,而管理端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及用户组织管理工具.该平台集成了国内外业界广泛使用的相关信息系统优点,创新性地构建了实时交互响应、自动生成审核信息的数据审核功能,同时拟利用生态环境云服务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和统一备份,将极大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污染物 毒性数据 本土化 WEB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ECOTOX)对中国数据库构建的启示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爱明 赵晓丽 +4 位作者 冯宇 赵天慧 汪浩 吴丰昌 陈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644,共9页
生态毒性数据库对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特别是环境基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尚缺乏能够支撑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毒性数据库和平台,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治理、毒理学等方面研究的瓶... 生态毒性数据库对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特别是环境基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尚缺乏能够支撑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毒性数据库和平台,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治理、毒理学等方面研究的瓶颈之一,因此亟需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生物的毒性数据库和平台.ECOTOX(Ecotoxicology Knowledgebase,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的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同类数据库构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研究系统综述了ECOTOX构建的核心内容:文献收集条件、数据来源、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收集元素,并与国内目前的毒性数据库和与生态调查数据密切相关的数据库进行了对比研究.ECOTOX存在数据收集内容有待增加、数据库构建方法落后、非英文文献中的毒性数据收集较少、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研究链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同时我国毒性数据库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和毒理学深入研究的角度,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毒性数据库的建议,如提供完整、有效和共享的生态毒性数据资源,形成毒理数据整编标准和规范,衔接国内现有数据库,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注重中国本土生物和新型污染物毒性数据收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TOX(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 中国生态毒性数据 启示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姬元朴 王晓蕾 +3 位作者 王芮 王佳宇 赵晓丽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2-1603,共12页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指一个或多个碳链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部分或完全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FASs在水环境中污染严重,并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发育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危害。目前美国、澳大利...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指一个或多个碳链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部分或完全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FASs在水环境中污染严重,并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发育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危害。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国家或地区针对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两种传统的PFASs已经发布了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为深入了解PFASs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基准制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各国家或地区PFOA和PFOS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阈值,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物种选择、数据来源、基准推导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国家或地区水质基准阈值存在较大差异,在2~6个数量级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①不同国家或地区选择的受试物种差异较大,涵盖的分类群不同。②PFASs毒性效应繁多、实验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国家或地区对是否采用某一实验毒性数据的标准不同。③使用急慢性比率外推得到的慢性毒性数据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④各国家或地区推导PFASs水质基准的方法不同。研究显示,目前PFASs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仍然面临管控物质单一、基础毒性数据不足、生物累积性影响不明、混合效应影响不明、基准推导方法不确定等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系统,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全球数据共享、毒性预测等方法深入了解PFASs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生物累积特征等,以支撑更多PFASs水质基准的科学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ASs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毒性数据 推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拉津海水水质基准及在莱州湾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5
作者 王辉 隋傅 +5 位作者 高晨 秦璐 赵玲超 宋秀凯 汝少国 王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7,共10页
针对近海常见污染物阿特拉津水质基准缺失的问题,本研究搜集了阿特拉津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数据,获得急性毒性数据76个,涵盖10门34科,共38个物种,其中,绿藻门扁藻(Tetraselmis chuii)和褐藻门鼓藻(Bellerochea polymorpha)的种平均急性毒... 针对近海常见污染物阿特拉津水质基准缺失的问题,本研究搜集了阿特拉津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数据,获得急性毒性数据76个,涵盖10门34科,共38个物种,其中,绿藻门扁藻(Tetraselmis chuii)和褐藻门鼓藻(Bellerochea polymorpha)的种平均急性毒性值为0.02 mg/L,对阿特拉津最为敏感;得到慢性毒性数据32个,涵盖10门18科,共19个物种,其中褐藻门舟形藻(Navicula sp.)的种平均慢性毒性值为0.0043 mg/L,对阿特拉津最敏感。基于收集的急、慢性毒性数据,利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法推导出阿特拉津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分别为6600和1975 ng/L。此外,本研究中还发现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阿特拉津的检出率为100%,浓度范围为48.15~118.24 ng/L。风险商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均显示莱州湾海水中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这些结果可为制订阿特拉津的海水水质标准、评估其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阿特拉津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度分布 毒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基准方法学中若干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闫振广 余若祯 +4 位作者 焦聪颖 王一喆 王婉华 梁丽君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我国正在开展系统的水质基准研究,对发达国家的水质基准理论和技术处于学习和研究阶段.物种敏感度分布分析、"最少毒性数据需求"以及基准的修正是水质基准推算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以氨氮水生生物基准为例,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 我国正在开展系统的水质基准研究,对发达国家的水质基准理论和技术处于学习和研究阶段.物种敏感度分布分析、"最少毒性数据需求"以及基准的修正是水质基准推算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以氨氮水生生物基准为例,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在我国本土生物毒性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可在种的水平上对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另外,可先利用全部生物的毒性数据进行物种敏感度分析,确定需重点获取的敏感生物类群的毒性数据,再用于基准推算,有望降低推算过程中对毒性数据量的需求.最后,基于中美生物物种分布的差异,借鉴美国修订国家水质基准的水效应比法,提出利用生物效应比法对美国国家水质基准进行修订以获取我国水质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最少毒性数据需求 基准修正 生物效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文晨 杨虹 +2 位作者 卢学强 张彦 刘红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357,共5页
生态风险评价是认识生态健康和污染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手段,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其核心步骤是筛选出合适物种的毒性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在简要介绍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上,综述了... 生态风险评价是认识生态健康和污染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手段,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其核心步骤是筛选出合适物种的毒性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在简要介绍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上,综述了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即物种筛选、毒性数据选择和拟合模型确定。针对特殊水体,提出了基于区域同类型水环境物种对比的物种筛选法和基于水环境历史物种比较的物种筛选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物种敏感性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物种筛选 毒性数据选择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陆生生态的土壤铜环境基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兴华 李勖之 +3 位作者 王国庆 姜锦林 龙涛 王小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20-4730,共11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Cu生态毒理研究,收集并筛选土壤Cu的10%效应浓度(EC_(10))和无效应浓度(NOEC),分组构建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土壤生态过程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SD),结合模型平均法推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重金属Cu的生态安全阈值.针对... 通过调研国内外Cu生态毒理研究,收集并筛选土壤Cu的10%效应浓度(EC_(10))和无效应浓度(NOEC),分组构建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土壤生态过程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SD),结合模型平均法推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重金属Cu的生态安全阈值.针对保护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用地土壤、公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商用地的土壤Cu生态阈值分别为10.9~38.9,21.0~77.5,36.6~124,47.6~151mg/kg;针对保护生态过程,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用地土壤、公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商用地的土壤Cu生态阈值分别为4.49~72.2,19.9~135,60.9~220,96.8~27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数据 物种敏感分布曲线 模型平均 生态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