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洛因中毒性脑损害
1
作者 杨晓苏 黄晓勇 杨期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关键词 海洛因中毒性损害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镇痛与神经毒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42-94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毒性 椎管内镇痛 临床研究资料 经椎管内给药 椎管内应用 常用方法 疼痛治疗 毒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热息痛致肝细胞损害2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英华 武晓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扑热息痛片 肝细胞损害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上呼吸道感染 EB病毒抗体 抗体阴性 毒性损害 高热不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中毒眼部损害视觉电生理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卫靖 郭希让 董应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 对急慢性酒精中毒眼部损害者进行视觉电生理观察,了解酒精中毒性视力损害的机制。方法  对急性酒精中毒眼部损害者3例6眼和慢性中毒者6例12眼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野,眼底荧光造影... 目的 对急慢性酒精中毒眼部损害者进行视觉电生理观察,了解酒精中毒性视力损害的机制。方法  对急性酒精中毒眼部损害者3例6眼和慢性中毒者6例12眼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野,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并进行 1月~2年的随访。结果 显示急性中毒3例6眼中暗适应 ERG正常,F-VEP或 P-VEP P100波严重下降,2例4眼治疗后完全恢复(66.7%),l例2眼成为永久性损害。经证实未恢复的1例2眼呈弥漫性色素上皮损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全部眼底的透见荧光和色素游离的遮蔽荧光相间造影像,黄斑区视网膜尤甚。经2年随访无明显改善。慢性中毒6例 12眼有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暗适应 ERGa,b波、P-VEP P100波潜伏值均出现永久性异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视网膜后极部数簇遮蔽荧光和透见荧光像。结论  认为急慢性酒精中毒可首先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弥漫性或黄斑区的损害,而视神经损伤可能发生于上述改变之后;视觉电生理检测可对其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和跟踪随访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性视网膜损害 视觉电生理检测 眼部损害 酒精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功能损害状态下蝙蝠葛碱的药动学
5
作者 桂耀庭 代宗顺 +1 位作者 曾繁典 胡崇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37-439,共3页
以HgCl_2所致家兔急性中毒性肾功衰(ARF)和CCl_4所致急性中毒性肝损害(ALI)为模型,研究蝙蝠葛碱(Dau)在肝肾功能损害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ARF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LI组α,t1/2α,V_d,V_c与正常对照... 以HgCl_2所致家兔急性中毒性肾功衰(ARF)和CCl_4所致急性中毒性肝损害(ALI)为模型,研究蝙蝠葛碱(Dau)在肝肾功能损害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ARF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LI组α,t1/2α,V_d,V_c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β,K_(10),Cl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t1/2β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蝠蝙葛碱 药代动力学 急性中毒性肾功衰 急性中毒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及其药物调节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予阳 于庆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系统起营养支持作用的蛋白质 ,当神经细胞受损伤时 ,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因子释放 ,从而参与脑损伤的内源性保护过程。外源性施用神经营养因子可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害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因此 ,利用药... 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系统起营养支持作用的蛋白质 ,当神经细胞受损伤时 ,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因子释放 ,从而参与脑损伤的内源性保护过程。外源性施用神经营养因子可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害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因此 ,利用药物等手段诱导它们适时适量地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兴奋性毒性损害 神经细胞 药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针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莎莎 卓金 +2 位作者 张中伟 曹贤畅 詹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针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号单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 目的:探讨平衡针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号单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衡针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神经毒性损害物质、氧化应激、相关运动能力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44.64%)和总有效率(8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30.36%)和总有效率(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方案在提升患者Fugl-Meyer评分法(FMA)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总评分和Breg量表评分、Brunnstrom量表评分、MRC评分及精力、活动能力、自理能力、肢体功能、工作/劳动、社会角色评分以及降低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B蛋白(S100B)、血清铁调素25(Hepc25)、活性氧(RO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醇(MDA)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抑制神经毒性损害,改善氧化应激,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生命质量 氧化应激 神经毒性损害 相关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肾损伤分级标准发展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嘉宝 陈丝雨 +1 位作者 张海霞 夏兆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78,共4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在数小时或数天内突然发生的肾脏功能衰竭或肾脏损伤,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急性下降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通常继发于肾脏的局部缺血性损伤或直接毒性损害[1]。AKI...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在数小时或数天内突然发生的肾脏功能衰竭或肾脏损伤,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急性下降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通常继发于肾脏的局部缺血性损伤或直接毒性损害[1]。AKI会导致代谢废物排泄受阻,造成代谢废物在血液中蓄积,导致肾脏无法保持机体的水盐平衡;同时也能引起机体其他脏器,如脑部、心脏和肺的机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废物 机能紊乱 水盐平衡 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损伤 分级标准 急性肾损伤 毒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NLRC5参与棕榈酸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晓颖 蔡诗婷 +7 位作者 杨敏 萧定璋 谭红红 陈景 陈少贤 陈红梅 杨慧 余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63-768,共6页
目的:建立棕榈酸(palmitate acid,PA)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凋亡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2(TLR2)和NLRC5在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研究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用500μmol/L终浓度的PA处理培养H9C2心肌细胞... 目的:建立棕榈酸(palmitate acid,PA)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凋亡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2(TLR2)和NLRC5在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研究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用500μmol/L终浓度的PA处理培养H9C2心肌细胞后采用AnnexinⅤ/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并分别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处理后细胞的胰岛素受体(InsR)、CD36、PGC-1α、TLR2、NLRC5、SIRT1、p-AMPK/AMPK的mRNA或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处理24 h后H9C2细胞的早、晚期和总凋亡率显著升高,分别为(7.55±3.80)%、(53.84±4.70)%和(61.39±8.54)%(P<0.05);处理6 h后心肌细胞的PGC-1αmRNA相对表达量开始下降(P<0.05),TLR2和NLRC5则显著升高(P<0.01),CD36mRNA相对表达量在PA处理14 h时升高(P<0.05);InsR、SIRT1和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从PA处理8 h时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NLRC5参与PA诱导的心肌细胞IR和凋亡,并且可能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活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损害 胰岛素抵抗 TLR2 NLRC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PARP抑制剂联合纳米材料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57-857,共1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传统治疗方案有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不仅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也使其他重要器官受到毒性损害,从而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为了加强肿瘤靶向性的同时,又能减轻药物... 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传统治疗方案有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不仅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也使其他重要器官受到毒性损害,从而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为了加强肿瘤靶向性的同时,又能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精准靶向治疗的治疗模式逐渐开展,纳米材料则作为药物载体,以其靶向性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进入人们视野。与此同时,靶向药物如PARP抑制剂中的尼拉帕利、奥拉帕利、卢卡帕利近年来被批准作为临床一线治疗及维持用药,随之医学界开展了将纳米材料与PARP抑制剂结合的研究。近几年,国外有研究表明PARP抑制剂联合纳米材料应用于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其抗肿瘤作用远超游离用药,但国内相关研究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作用 毒性损害 生物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 化疗药物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氨苄青霉素—棒酸钾盐引起胆汁郁积型肝炎1例报告
11
作者 蔡斌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青霉素对肝细胞的毒性损害不常见。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一种与肝损害有关的最常见类型,尤其是苯唑青霉素(Oxacilln)。曾有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能引起无黄疸性肝炎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羟氨苄青霉素—棒酸钾盐(Am-oxcillin—... 青霉素对肝细胞的毒性损害不常见。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一种与肝损害有关的最常见类型,尤其是苯唑青霉素(Oxacilln)。曾有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能引起无黄疸性肝炎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羟氨苄青霉素—棒酸钾盐(Am-oxcillin—clovulanate Polassium)所致胆汁郁积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酸钾 羟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类药物 耐青霉素酶 苯唑青霉素 毒性损害 损害 羧苄青霉素 肝细胞损害 半合成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志勇 金武丕 许晓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核转录因子-ΚB 毒性损害 长期大量饮酒 公共卫生问题 liver ALD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