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部肿瘤病人经济毒性指数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华 吕俭霞 +5 位作者 牟文轩 刘颖 曾裕 蒋璐西 胡爱萍 江庆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对经济毒性指数问卷(FIT)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头颈部肿瘤病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FIT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并通过专家咨询和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52例头颈部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 目的:对经济毒性指数问卷(FIT)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头颈部肿瘤病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FIT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并通过专家咨询和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52例头颈部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中文版FIT分为3个维度,共9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96,重测信度为0.783(P<0.05),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2~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77.858%。结论:中文版FIT在我国头颈部肿瘤病人中有良好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头颈部肿瘤病人经济毒性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毒性指数问卷 汉化 头颈部肿瘤 经济毒性 信度 效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2
作者 罗庆睿 赵奕乔 +2 位作者 蔡粤 段昌群 刘嫦娥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8,共12页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在处理污染物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而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nZVI的潜在生态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实验,设置对照(0 g·kg^(-1))、低(2.5 g·kg^(-1))、中(5.0 g&...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在处理污染物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而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nZVI的潜在生态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实验,设置对照(0 g·kg^(-1))、低(2.5 g·kg^(-1))、中(5.0 g·kg^(-1))、高(10.0 g·kg^(-1))4个nZVI浓度梯度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进行为期28 d的暴露实验,运用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IBR)指数评价28 d内蚯蚓生物标志物变化,结合Eisenia fetida体内铁的生物富集量,阐明nZVI对蚯蚓的生理生化毒性效应。研究表明:nZVI处理浓度及暴露时间对蚯蚓存活率、生物量损失及其8个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Eisenia fetida的存活率、生物量及各项酶活性逐渐降低,同时其存活率及生物量也随着nZVI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总的来说,nZVI胁迫会使Eisenia fetida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度积累,使其产生氧化应激并造成DNA及细胞损伤,同时其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及抗氧化酶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抵御外来胁迫;Eisenia fetida分泌大量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与铁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降低其细胞毒性。通过IBR指数的计算发现:暴露初期Eisenia fetida受到nZVI带来的氧化胁迫导致ROS含量大量积累,故在暴露第7天时ROS的IBR指数偏差最大;暴露第14天时抗氧化防御系统正作出反应抵御外来胁迫,此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IBR指数偏差最大;在暴露第28天时,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IBR指数偏差最大,此时蚯蚓受到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氧化损伤最为严重。本研究为nZVI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赤子爱胜蚓 氧化损伤 生物标志物 生物富集 综合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污泥焚烧残渣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残渣综合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淑静 李爱民 袁维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实验考察了干污泥在固定床焚烧炉中停留20min,温度分别为500℃、700℃和900℃的焚烧残渣中重金属(Cr、Cu、Ni、Zn、Pb、Cd)的残留特性及形态分布规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重金属的残留率因元素和焚烧温度而异,Cu的残留率最高在80%以... 通过实验考察了干污泥在固定床焚烧炉中停留20min,温度分别为500℃、700℃和900℃的焚烧残渣中重金属(Cr、Cu、Ni、Zn、Pb、Cd)的残留特性及形态分布规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重金属的残留率因元素和焚烧温度而异,Cu的残留率最高在80%以上,Cd的最低,900℃时仅为3.4%;焚烧残渣中各重金属在稳定态的分布比例均较干污泥中有显著提高。提出了用于重金属毒性定量分析的指标——重金属综合毒性指数,并采用该指数对污泥和残渣中重金属的综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单位质量污泥焚烧后的各残渣中重金属综合毒性均较干污泥小且随焚烧温度升高而降低,焚烧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无害化;并且,单位质量残渣中重金属的综合毒性也随焚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污泥焚烧 Tessier五态分析法 重金属形态 重金属综合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地累积指数法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子赫 孟瑞红 +5 位作者 代辉祥 洪庆洋 闫秋鹤 刘彦廷 王洪涛 陈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7-2164,共8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针对复合污染评价情景,综合考虑重金属浓度及其生态毒性,提出“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的概念,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生态危害贡献最大的重金属,将其浓度变化指数及多种重金属浓度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既考虑了重金属浓度的最大值,又兼顾各重金属的毒性特征。本文以丹江口水库支流朝北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为例,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流域特定重金属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避免了地累积指数取平均值忽视重污染点位的问题,能够有效识别出流域内Hg元素在个别点位存在的严重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等级排序结果更有利于全面反映流域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评价重金属复合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且有效避免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利用未修正重金属毒性系数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改进的地累积指数 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材料烟气毒性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建勇 赵侠 +1 位作者 易爱华 吴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结合欧洲轨道交通材料标准EN 45545-2:2013和国内标准TB/T 3237-2010,对轨道交通材料烟气毒性的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根据EN 45545-2:2013,具有大表面积的产品采用烟密度试验箱和FT-IR联用毒性分析方法,对烟气中的8种气体组分进行分析,计... 结合欧洲轨道交通材料标准EN 45545-2:2013和国内标准TB/T 3237-2010,对轨道交通材料烟气毒性的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根据EN 45545-2:2013,具有大表面积的产品采用烟密度试验箱和FT-IR联用毒性分析方法,对烟气中的8种气体组分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毒性指数值CITG。小体积产品及电线电缆材料采用管式炉产烟分析方法,对烟气中的8种气体组分的浓度进行测量和分析,计算管式炉烟气毒性CITNLP。TB/T 3237-2010的测试方法没有计算毒性指数,而是对每种气体浓度给定一个限值。也没有对不同尺寸样品的测试方法进行区分,而是规定小件样品可采用拼接的方法达到大件样品的尺寸要求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烟气毒性 燃烧性能 毒性指数 FT—IR 管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生物毒性测试在污染场地土壤生态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金玲 汪贞 +4 位作者 古文 范德玲 梁梦园 刘济宁 张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3-1350,共8页
土壤生态毒性测试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污染程度,为化学分析方法提供补充,但目前缺乏针对土壤生态毒性测试的毒性分级系统。采用发光菌、大型溞(Daphnia magna)、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以及玉米种子4种受试生物构建了成组生物毒性... 土壤生态毒性测试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污染程度,为化学分析方法提供补充,但目前缺乏针对土壤生态毒性测试的毒性分级系统。采用发光菌、大型溞(Daphnia magna)、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以及玉米种子4种受试生物构建了成组生物毒性测试系统,对《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涉及的3个行业的7个污染场地土壤样品开展了测试。结合《土壤质量土壤和土壤材料生态毒理特性的生物测试方法选择与评估指南》(ISO 17616:2019)毒性标准、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与成组毒性测试综合指数(TBI)法对成组生物毒性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TBI法均显示7个污染场地土壤有毒,与ISO 17616:2019毒性标准的评价结果一致,但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与TBI法判定的毒性程度存在差异。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评价结果有助于聚焦土壤受损功能,算法简单,毒性标准可以统一,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成组生物毒性 毒性单位分级评价 成组毒性测试综合指数 生态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冬小麦农药减量增效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束放 郭永旺 +3 位作者 秦萌 赵中华 王海波 唐启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3,共7页
本文基于2015年-2019年全国农户农药购买和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对长江流域5省16个县(市、区)冬小麦用药情况8个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农药毒性指数评价小麦农药减量增效好于其他指标,该指标可为定量、合理评估小麦... 本文基于2015年-2019年全国农户农药购买和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对长江流域5省16个县(市、区)冬小麦用药情况8个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农药毒性指数评价小麦农药减量增效好于其他指标,该指标可为定量、合理评估小麦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提供依据,并可作为政府决策、技术部门指导小麦生产用药和减量使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药毒性指数 农药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北城区一次重污染过程中PM_(10)的氧化损伤能力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席春秀 邵龙义 +2 位作者 吴凡 常玲利 李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2-496,共5页
为评估大气重污染期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毒性,采集2016年3月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中北京市大气PM_(10)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雾霾期间PM_(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雾霾逐渐消退时期,远高... 为评估大气重污染期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毒性,采集2016年3月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中北京市大气PM_(10)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雾霾期间PM_(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雾霾逐渐消退时期,远高于雾霾前期清洁天,颗粒物对DNA损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雾霾前后PM_(10)水溶样品的平均TD_(20)值表现为雾霾前清洁天(788.01μg/mL)>雾霾消退后期(470.40μg/mL)>雾霾期间(55.78μg/mL),说明氧化能力雾霾期间>雾霾消退后期>雾霾前清洁天。另外通过雾霾前后数据对比得到,暴露毒性指数TI大小顺序为雾霾期间(13 245.06)>雾霾消退后期(1 658.87)>雾霾前清洁天(254.08),说明雾霾期间PM_(10)对人体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雾霾 质粒DNA损伤评价法 氧化损伤 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常用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及毒力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平 尚素琴 张新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84,202,共5页
为使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捕食螨的生物防治措施相协调,实现以螨治螨,采用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甘肃省保护地常用的9种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LC50,计算出各药剂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供试药剂的毒性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 为使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捕食螨的生物防治措施相协调,实现以螨治螨,采用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甘肃省保护地常用的9种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LC50,计算出各药剂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供试药剂的毒性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毒死蜱>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唑螨酯>阿维菌素>三唑锡>甲氰菊酯>噻螨酮。其中,毒死蜱和螺螨酯的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0.864 1和9.361 3,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均有较高的正向选择性,毒死蜱和螺螨酯可优先用于生产中害虫(螨)的防治,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捕食螨,实现对害虫(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相互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剂 巴氏新小绥螨 二斑叶螨 毒性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和捕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誉心 蒋春先 李庆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6-732,共7页
本文在评估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安全性的基础上,测定了经该药剂处理后的捕食螨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哒螨灵对朱砂叶螨和加州新小绥螨的致死中浓... 本文在评估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安全性的基础上,测定了经该药剂处理后的捕食螨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哒螨灵对朱砂叶螨和加州新小绥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7.62μg/mL和119.89μg/mL。药剂对两种螨的毒力选择指数(TSR)为6.803,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较高。当药剂浓度为LC30时,捕食螨对猎物幼螨的日捕食量相比对照的43.80头减少至41.80头,且处理猎物时间(Th)明显延长。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处理加州新小绥螨后,其对猎物朱砂叶螨幼螨的捕食能力(a/Th)和寻找效应显著下降,LC10和LC30处理组的a/Th值分别由对照的53.71降至18.37和14.95,降低比例最大可达72.16%;在相同猎物密度下,该捕食螨对除了若螨外的其余猎物螨态的寻找效应受哒螨灵亚致死作用而明显减弱,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幼螨,卵,成螨。综上所述,哒螨灵会在捕食方面对加州新小绥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螨灵 加州新小绥螨 毒性选择指数 捕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蒲倩云 尚素琴 张新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的LC50分别为0.104 1mg/L和1.223 3mg/L;对截形叶螨的LC50分别为0.081 4mg/L和6.356 7mg/L;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278 9和0.192 4,即阿维菌素>吡虫啉.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TSR>1,具有正向选择性,吡虫啉的TSR<1,具有负向选择性.【结论】建议生产中优先考虑阿维菌素进行害虫螨防治,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益螨,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截形叶螨 LC50 毒性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杀螨剂与有机硅混配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毒力及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鑫 宁忠雄 +1 位作者 范继文 路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2-649,共8页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哒螨灵以及2种杀螨剂与有机硅混配后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性。【方法】胡瓜钝绥螨A.cucumeris是一种优良天敌,其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钝绥螨属(Amblyseius)。采用叶碟法,用阿维菌素、哒螨灵、阿维菌素+有机...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哒螨灵以及2种杀螨剂与有机硅混配后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性。【方法】胡瓜钝绥螨A.cucumeris是一种优良天敌,其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钝绥螨属(Amblyseius)。采用叶碟法,用阿维菌素、哒螨灵、阿维菌素+有机硅、哒螨灵+有机硅处理胡瓜钝绥螨,分别测定其室内毒力。【结果】24 h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测得胡瓜钝绥螨的LC 50分别为31.96、39.43 mg/L,安全系数分别为0.6658,安全性一般;0.1972,安全性低;毒性选择指数分别是12.1521、10.2950,均为中度正向选择性;阿维菌素+有机硅测得LC 50为18.82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6658下降至0.5601,毒性选择指数由12.1521上升至22.1412。哒螨灵+有机硅测得LC 50为40.15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1972上升至0.2868,毒性选择指数由10.2950下降至8.5244。48 h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测得胡瓜钝绥螨的LC 50分别为16.47、17.45 mg/L,安全系数分别为0.3431,安全性低;0.0858,安全性低;毒性选择指数分别是10.1043、中度正向选择性;7.9680,正向选择性;阿维菌素+有机硅测得LC 50为9.08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3431下降至0.2702,毒性选择指数由10.1043上升至11.9474;有机硅的使用提高了阿维菌素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触杀作用,但对胡瓜钝绥螨的毒性较低。哒螨灵+有机硅测得LC 50为16.54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0858上升至0.1181,毒性选择指数由7.9680下降至7.4505;有机硅的使用并没有提高哒螨灵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触杀作用,反而提高了对胡瓜钝绥螨的毒力。【结论】在使用杀螨剂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阿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有机硅对胡瓜钝绥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阿维菌素 哒螨灵 有机硅 安全系数 毒性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