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地累积指数法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子赫 孟瑞红 +5 位作者 代辉祥 洪庆洋 闫秋鹤 刘彦廷 王洪涛 陈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7-2164,共8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针对复合污染评价情景,综合考虑重金属浓度及其生态毒性,提出“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的概念,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生态危害贡献最大的重金属,将其浓度变化指数及多种重金属浓度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既考虑了重金属浓度的最大值,又兼顾各重金属的毒性特征。本文以丹江口水库支流朝北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为例,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流域特定重金属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避免了地累积指数取平均值忽视重污染点位的问题,能够有效识别出流域内Hg元素在个别点位存在的严重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等级排序结果更有利于全面反映流域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评价重金属复合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且有效避免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利用未修正重金属毒性系数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改进的地累积指数 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材料烟气毒性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建勇 赵侠 +1 位作者 易爱华 吴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结合欧洲轨道交通材料标准EN 45545-2:2013和国内标准TB/T 3237-2010,对轨道交通材料烟气毒性的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根据EN 45545-2:2013,具有大表面积的产品采用烟密度试验箱和FT-IR联用毒性分析方法,对烟气中的8种气体组分进行分析,计... 结合欧洲轨道交通材料标准EN 45545-2:2013和国内标准TB/T 3237-2010,对轨道交通材料烟气毒性的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根据EN 45545-2:2013,具有大表面积的产品采用烟密度试验箱和FT-IR联用毒性分析方法,对烟气中的8种气体组分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毒性指数值CITG。小体积产品及电线电缆材料采用管式炉产烟分析方法,对烟气中的8种气体组分的浓度进行测量和分析,计算管式炉烟气毒性CITNLP。TB/T 3237-2010的测试方法没有计算毒性指数,而是对每种气体浓度给定一个限值。也没有对不同尺寸样品的测试方法进行区分,而是规定小件样品可采用拼接的方法达到大件样品的尺寸要求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烟气毒性 燃烧性能 毒性指数 FT—IR 管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堆场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研究与应用——以抚顺市西舍场为例
3
作者 张守成 郭正萌 +3 位作者 赵永亮 王汝振 董庆亚 杨凯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0期43-52,共10页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增加,煤矸石堆场(以下简称堆场)也在持续增大,加剧了堆场区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地表生态环境损毁,煤矸石自燃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对堆场生物多样性及开发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本研究运用卫星遥感时序监测...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增加,煤矸石堆场(以下简称堆场)也在持续增大,加剧了堆场区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地表生态环境损毁,煤矸石自燃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对堆场生物多样性及开发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本研究运用卫星遥感时序监测、地表调查、有害气体监测及浅层地温值探测等方法,开展堆场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提出了浓度结合毒性危害指数确定权重的有害气体危险性评价方法、浅层地温聚类分析研判地温异常值方法及CRITIC赋权有害气体、自燃发展危险性及自燃灾害危害程度3个一级指标权重的堆场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通过调整堆场开发利用平面部署,可有效降低堆场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危险等级,为煤矸石堆场自燃灾害防治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自燃 聚类分析 毒性指数 CRITIC法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浸处理对附子盐制工艺的影响
4
作者 赵鑫 王涵 +1 位作者 李天 张辰露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为了规范附子盐浸工艺,通过研究鲜附子经4种胆巴替代盐的不同浓度溶液浸泡处理后的生物碱含量变化,对比获得盐浸加工的最佳的盐种类、盐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筛选出最佳仿“浸胆”工艺,为附子盐浸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鲜附子经4... 为了规范附子盐浸工艺,通过研究鲜附子经4种胆巴替代盐的不同浓度溶液浸泡处理后的生物碱含量变化,对比获得盐浸加工的最佳的盐种类、盐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筛选出最佳仿“浸胆”工艺,为附子盐浸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鲜附子经4种不同种类盐(CaCl_(2)、MgCl_(2)、NaCl、CaCl_(2)∶MgCl_(2)(1∶1))的不同质量分数盐溶液浸泡处理7~80 d,定期采样,采用HPLC法测定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分析不同盐浸处理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及变化规律,以生物碱含量及毒性成分指数综合筛选最优工艺。通过比较酯型生物碱损失量及防腐效果,加工所用的各种盐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35%CaCl_(2)、30%MgCl_(2)、25%NaCl、35%CaCl_(2)∶MgCl_(2)(1∶1),随浸泡时间延长,附子双酯型生物碱总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与鲜附子相比,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浸泡处理显著影响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鲜附子经过以上浓度的各种盐浸处理,防腐、减毒效果均可达到最佳。综合分析附子饮片实际生产中盐浸处理的时长、双酯型生物碱的减损程度、毒性成分指数和生产用盐辅料的成本,研究得出35%CaCl_(2)为附子盐浸工艺的最优盐溶液,并建议盐浸处理时间控制在7~21 d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酯型生物碱 盐浸工艺 毒性成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冬小麦农药减量增效评价指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束放 郭永旺 +3 位作者 秦萌 赵中华 王海波 唐启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3,共7页
本文基于2015年-2019年全国农户农药购买和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对长江流域5省16个县(市、区)冬小麦用药情况8个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农药毒性指数评价小麦农药减量增效好于其他指标,该指标可为定量、合理评估小麦... 本文基于2015年-2019年全国农户农药购买和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对长江流域5省16个县(市、区)冬小麦用药情况8个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农药毒性指数评价小麦农药减量增效好于其他指标,该指标可为定量、合理评估小麦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提供依据,并可作为政府决策、技术部门指导小麦生产用药和减量使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药毒性指数 农药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与炎症性贫血 被引量:3
6
作者 牛冬梅 王锋 +3 位作者 洪骏 时永辉 张春妮 汪俊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TG)与炎症性贫血(AI)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 246例TG阳性AI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对照者RBC、Hb、红细胞压积(HCT)、WBC、中性粒细胞(N)及C反应蛋白(CRP)等的水平,同时检测AI患者的TG毒性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TG)与炎症性贫血(AI)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 246例TG阳性AI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对照者RBC、Hb、红细胞压积(HCT)、WBC、中性粒细胞(N)及C反应蛋白(CRP)等的水平,同时检测AI患者的TG毒性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AI组RBC、Hb、HCT显著下降(P均<0.01),WBC、N和CRP显著升高(P均<0.01);AI患者中性粒细胞TG毒性指数(%)水平为78.84±72.20,与RBC、Hb、HC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14、-0.220、-0.232,P均<0.01);与WBC呈显著负相关(r=-0.085,P<0.01),与N、CRP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26、0.027,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TG毒性指数与AI的贫血程度和炎症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颗粒 毒性指数 炎症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崇 刘永春 +2 位作者 赵子运 赵建宏 王喜栋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肉毒素中毒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常规取血2 ml,应用Backman-Coulter Gens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 目的探讨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肉毒素中毒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常规取血2 ml,应用Backman-Coulter Gens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后,观察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分类2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毒性指数和核突积分,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各肉毒素中毒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轻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未见中毒颗粒,白细胞计数、胞核核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有毒性颗粒出现,且中毒越严重,中毒颗粒粗大,毒性指数也越高;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核有多种形态的核突出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情越重,差异越显著。结论动态监测肉毒素中毒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的变化,对于了解中毒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及转归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中毒 血小板计数 中性粒细胞 毒性指数 核棘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常用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及毒力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平 尚素琴 张新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84,202,共5页
为使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捕食螨的生物防治措施相协调,实现以螨治螨,采用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甘肃省保护地常用的9种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LC50,计算出各药剂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供试药剂的毒性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 为使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捕食螨的生物防治措施相协调,实现以螨治螨,采用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甘肃省保护地常用的9种杀螨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的LC50,计算出各药剂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供试药剂的毒性选择指数大小依次为:毒死蜱>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唑螨酯>阿维菌素>三唑锡>甲氰菊酯>噻螨酮。其中,毒死蜱和螺螨酯的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0.864 1和9.361 3,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二斑叶螨均有较高的正向选择性,毒死蜱和螺螨酯可优先用于生产中害虫(螨)的防治,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捕食螨,实现对害虫(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相互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剂 巴氏新小绥螨 二斑叶螨 毒性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组合及药剂协同水泥对垃圾焚烧飞灰中Pb和Cd稳定化效果研究
9
作者 王琰 王学斌 +5 位作者 孙英杰 李卫华 郑智博 张鹏菲 王华伟 车宁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9-67,共9页
以炉排炉飞灰为研究对象,基于飞灰固化/稳定化工程实际中以浓缩液替代水的应用背景,探究了药剂(Na_(2)HPO_(4)和EDTA-2Na)组合及药剂协同水泥对飞灰中Pb和Cd浸出浓度和环境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在各组合配比条件下对Pb和Cd均... 以炉排炉飞灰为研究对象,基于飞灰固化/稳定化工程实际中以浓缩液替代水的应用背景,探究了药剂(Na_(2)HPO_(4)和EDTA-2Na)组合及药剂协同水泥对飞灰中Pb和Cd浸出浓度和环境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在各组合配比条件下对Pb和Cd均表现出较好的协同稳定作用,浸出浓度均满足国家填埋标准;4%Na_(2)HPO_(4)组合1%EDTA-2Na对Pb稳定化效果最佳,且磷酸盐稳定化作用贡献度大于螯合剂作用。添加浓缩液替代水对药剂稳定化试验中Pb和Cd的稳定化效果均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且对Pb影响程度较大。添加水泥对药剂稳定化工艺中Pb和Cd的稳定化效果均呈不同程度的协同促进作用,且对Cd促进效果更为显著。4%Na_(2)HPO_(4)组合1%EDTA-2Na在降低浸出液OPTI水平上表现效果最佳;相同磷酸盐或螯合剂添加比例时,增加的水泥添加量总体上减少了浸出液OP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固化/稳定化 重金属 浓缩液 总体污染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于ICI Mond法的溶解乙炔生产安全评价
10
作者 黄锋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2期31-32,共2页
溶解乙炔是一种极易燃烧爆炸的毒性气体,其生产过程具有很高的危险性。本文应用ICIMond法对溶解乙炔的生产进行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从而得知可以通过改进工艺过程和采取安全措施来降低其危险性,保证溶解乙炔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溶解乙炔ICI Mond法 火灾爆炸 毒性指数 改进工艺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蒲倩云 尚素琴 张新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的LC50分别为0.104 1mg/L和1.223 3mg/L;对截形叶螨的LC50分别为0.081 4mg/L和6.356 7mg/L;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278 9和0.192 4,即阿维菌素>吡虫啉.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TSR>1,具有正向选择性,吡虫啉的TSR<1,具有负向选择性.【结论】建议生产中优先考虑阿维菌素进行害虫螨防治,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益螨,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截形叶螨 LC50 毒性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杀螨剂与有机硅混配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毒力及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鑫 宁忠雄 +1 位作者 范继文 路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2-649,共8页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哒螨灵以及2种杀螨剂与有机硅混配后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性。【方法】胡瓜钝绥螨A.cucumeris是一种优良天敌,其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钝绥螨属(Amblyseius)。采用叶碟法,用阿维菌素、哒螨灵、阿维菌素+有机...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哒螨灵以及2种杀螨剂与有机硅混配后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性。【方法】胡瓜钝绥螨A.cucumeris是一种优良天敌,其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钝绥螨属(Amblyseius)。采用叶碟法,用阿维菌素、哒螨灵、阿维菌素+有机硅、哒螨灵+有机硅处理胡瓜钝绥螨,分别测定其室内毒力。【结果】24 h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测得胡瓜钝绥螨的LC 50分别为31.96、39.43 mg/L,安全系数分别为0.6658,安全性一般;0.1972,安全性低;毒性选择指数分别是12.1521、10.2950,均为中度正向选择性;阿维菌素+有机硅测得LC 50为18.82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6658下降至0.5601,毒性选择指数由12.1521上升至22.1412。哒螨灵+有机硅测得LC 50为40.15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1972上升至0.2868,毒性选择指数由10.2950下降至8.5244。48 h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测得胡瓜钝绥螨的LC 50分别为16.47、17.45 mg/L,安全系数分别为0.3431,安全性低;0.0858,安全性低;毒性选择指数分别是10.1043、中度正向选择性;7.9680,正向选择性;阿维菌素+有机硅测得LC 50为9.08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3431下降至0.2702,毒性选择指数由10.1043上升至11.9474;有机硅的使用提高了阿维菌素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触杀作用,但对胡瓜钝绥螨的毒性较低。哒螨灵+有机硅测得LC 50为16.54 mg/L,该药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安全系数由0.0858上升至0.1181,毒性选择指数由7.9680下降至7.4505;有机硅的使用并没有提高哒螨灵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触杀作用,反而提高了对胡瓜钝绥螨的毒力。【结论】在使用杀螨剂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阿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有机硅对胡瓜钝绥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阿维菌素 哒螨灵 有机硅 安全系数 毒性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