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5种高环多环芳烃毒性当量因子并应用于太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剑 乔敏 +2 位作者 崔青 马梅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作用位点和作用机理相同的污染物通常具有毒性加合作用,但是各个污染物对总体毒性的贡献并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等毒性当量方法进行归一化.本研究选取了5种具有较强芳烃受体效应的多环芳烃(PAHs),通过大鼠肝癌细胞株H4ⅡE体外EROD酶诱... 作用位点和作用机理相同的污染物通常具有毒性加合作用,但是各个污染物对总体毒性的贡献并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等毒性当量方法进行归一化.本研究选取了5种具有较强芳烃受体效应的多环芳烃(PAHs),通过大鼠肝癌细胞株H4ⅡE体外EROD酶诱导试验,得到相应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并计算了单个PAH的毒性当量因子 (EROD-TEF).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AH对EROD响应的EC50有较大区别,毒性相对强弱按照苯并[k]荧蒽>茚并 [1,2,3-cd]芘>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苊的顺序递减,对应的EROD-TEF值分别为1.1×10-4、3.0×10-5、3.9×10-6、 2.8×10-6和1.5×10-6.利用所得到的EROD-TEF值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测定的太湖梅梁湾地区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的浓度,计算得到5种PAHs的2,3,7,8-TCDD毒性当量TEQPAH,并与体外EROD酶诱导生物测试方法测得的表层沉积物毒性当量EROD-TEQ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65, p<0.05),证明实验测得的EROD-TEF值能够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所研究的沉积物样品中5种PAHs对总芳烃受体效应的贡献均大于50%,表明PAHs是太湖梅梁湾地区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芳烃受体效应活性物质,其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毒性当量因子 毒性当量 EROD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东南郊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相分配及其致癌毒性表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树才 张巍 +5 位作者 王开颜 胡连伍 沈亚婷 万超 岳大攀 王学军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5-1169,共5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间北京市东南郊3个采样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和气相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利用GC/MS分析其质量浓度,对PAHs在颗粒相和气相间的分配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环组分在气相PAHs...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间北京市东南郊3个采样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和气相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利用GC/MS分析其质量浓度,对PAHs在颗粒相和气相间的分配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环组分在气相PAHs中占优势地位,全年平均在95%左右;4环组分在颗粒相PAHs中全年平均占56%左右;5-6环组分几乎全部分布在颗粒相中。引入苯并[a]芘等当量毒性因子(TEFs),探讨致癌毒性组分在2相间的分配行为,研究发现低毒高质量浓度的低环组分与高毒低质量浓度的高环组分对致癌性贡献相当;利用苯并[a]芘等效质量浓度与16种PAHs组分质量浓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用于粗略计算大气中PAHs致癌性组分的等效质量浓度;在分析PAHs分配行为的季节变化规律基础上,结合气象参数和空气污染指数分析PAHs在大气气相和颗粒相中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分配系数与气象参数和API指数的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来计算PAHs组分在大气中的分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总悬浮颗粒物 相分配 当量毒性因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蒲污灌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云者 施烈焰 +1 位作者 李丽和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2-548,共7页
采集了辽宁省浑浦污灌区8个点位的表层土壤样品并分析了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TEF)方法和污染土地暴露评价模型(CLEA模型)对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灌区各采样点∑PAHs含量为120-1066ng·... 采集了辽宁省浑浦污灌区8个点位的表层土壤样品并分析了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TEF)方法和污染土地暴露评价模型(CLEA模型)对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灌区各采样点∑PAHs含量为120-1066ng·g-1DW,旱地的∑PAHs含量高于水田。旱地采样点中,离浑河最近的一个点达到严重污染,其余采样点为轻微污染到无污染。各采样点PAHs的致癌风险值为6.5×10-8-9.6×10-6,从人群受体来看,对儿童的致癌风险高于妇女。各采样点的致癌风险排序为Ⅳ-1(旱)>Ⅲ-2(水)>Ⅳ-2(水)>Ⅰ-1(旱)=Ⅲ-1(旱)>Ⅱ-2(水)>Ⅰ-2(水)>Ⅱ-1(旱),均没有超过癌症风险水平上限(10-4),说明癌症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毒性当量因子 CLEA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二噁英的危害与亟待研究的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磊 王旭东 杨永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二英被称为是人类未曾遇到的最具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能引发多种疾病的环境污染物.其存量极微,危害极大,已经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本文在介绍二英性质、种类、来源等基础上指出了对生物体的毒害及毒性评价方法,分析了二... 二英被称为是人类未曾遇到的最具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能引发多种疾病的环境污染物.其存量极微,危害极大,已经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本文在介绍二英性质、种类、来源等基础上指出了对生物体的毒害及毒性评价方法,分析了二英在大气、水、土壤、污泥、食品、人体中的污染积累,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毒性当量 毒性当量因子 毒性评价 污染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