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pH值下对发光菌的毒性及QSAR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瑞莲 胡恭任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共3页
测定了11种苯酚类化合物在不同pH下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15minEC50。)。应用两种理化参数logP和pKa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随pH... 测定了11种苯酚类化合物在不同pH下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15minEC50。)。应用两种理化参数logP和pKa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随pH的升高而减小,这与不同pH下苯酚类化合物的电离程度有关。相同pH下,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随取代基团的种类、个数及取代位置而不同。苯酚类化合物属于极性麻醉(麻醉Ⅱ型)化合物,毒性可用logP和pKa来联合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类化合物 PH 发光菌 15min-EC50 QSAR 毒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结构表征与毒性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6-272,共7页
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运用该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lg I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 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运用该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lg I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2)为0.948,"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922,标准偏差(SD)为0.184。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酚类化合物QSA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 毒性(-lgic50)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辛脑注射制剂异常毒性检查标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邓莎 张德波 +3 位作者 罗洁 郑娇娇 郑萍 蒲旭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测定细辛脑注射制剂静脉给药的小鼠LD50值,同时起草本品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方法采用加权回归机率单位法(Bliss法)对小鼠静脉给药测定LD50值,同时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确定异常毒性检查限值,起草异常毒性标准。结果测定细辛... 目的测定细辛脑注射制剂静脉给药的小鼠LD50值,同时起草本品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方法采用加权回归机率单位法(Bliss法)对小鼠静脉给药测定LD50值,同时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确定异常毒性检查限值,起草异常毒性标准。结果测定细辛脑注射制剂的小鼠LD50为51.9-153.1 mg/kg,为标准中拟增加异常毒性检查项,异常毒性检查项的限值建议定为15 mg/kg,按此限值检查结果符合规定。结论细辛脑注射制剂毒性较大,各企业生产工艺不同毒性也差异较大,为减少本品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在其质量标准中增加异常毒性检查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脑 异常毒性 LD50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下游主要污染物对河蟹不同发育期的毒性研究Ⅱ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 于伟君 +1 位作者 石俊艳 刘中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1,共2页
本文根据对辽河下游水质调查结果和对河蟹不同发育期的有关试验对河蟹蚤Ⅰ和大眼幼体进行了多因子毒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出Lc50值,结果表明多因子综合效应大于单因子效应;大眼幻体对毒物耐受力比蚤Ⅰ强。 大眼幼体回避试验结果... 本文根据对辽河下游水质调查结果和对河蟹不同发育期的有关试验对河蟹蚤Ⅰ和大眼幼体进行了多因子毒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出Lc50值,结果表明多因子综合效应大于单因子效应;大眼幻体对毒物耐受力比蚤Ⅰ强。 大眼幼体回避试验结果表明:毒物效应依次为单因子<双因子<三因子:大眼幼体比幼蟹对毒物反应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毒性试验 Lc50 回避试验
全文增补中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的研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金忠辉 肖希龙 薛占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以蒲公英、金银花、黄芩、连翘、丹参5味药为基础,研制开发了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并对其质量、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研究。对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注射液符合各项要求,并且颜色、澄明度和pH值对光、热稳定。注射液的安全性研... 以蒲公英、金银花、黄芩、连翘、丹参5味药为基础,研制开发了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并对其质量、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研究。对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注射液符合各项要求,并且颜色、澄明度和pH值对光、热稳定。注射液的安全性研究表明该制剂安全、有效、刺激性小,在经口毒性试验中,小鼠无一死亡,腹腔注射的LD50为51.20mL/kg,95%可信限为44.19~59.24mL/kg。在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的药效学试验中,表明本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药敏试验中,本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40,对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有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48.39%,有效率为77%);而对于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则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对照组在第8天检测时,自我痊愈率为12.5%,新感染率为16.7%,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组治愈率为70196%,新感染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蒲公英 复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临床型乳房炎 安全性研究 药效学试验 隐性乳房炎 研制开发 质量控制 毒性试验 LD50 腹腔注射 抗炎作用 药敏试验 抑制作用 预防效果 治愈率 感染率 金银花 稳定性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百悦 潘小玲 《江西水产科技》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亚硝酸盐 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硝酸盐浓度 耐受性 水温 中亚 LC50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时间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