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碱与茶皂素对棉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慕春 张静 +1 位作者 古丽克孜.阿日甫 阿依古丽.塔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为明确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室内试验测定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研究辣椒碱、茶皂素混配的共毒系数;将辣椒碱和茶皂素配制成微乳剂,进行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实验。【结果】辣... 【目的】为明确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室内试验测定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研究辣椒碱、茶皂素混配的共毒系数;将辣椒碱和茶皂素配制成微乳剂,进行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实验。【结果】辣椒碱对棉蚜在处理24和48 h的LD50值分别为343.82和271.54 mg/L;茶皂素对棉蚜在24和48 h的LD50值分别为512.85和321.27 mg/L;二者混配在处理24 h的共毒系数为137.16,表现为增效作用。【结论】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各处理药后3 d达到最高防效,7 500 g/hm2施药量处理,最高防效为57.40%,略低于吡虫啉450 g/hm2处理时的防效,但是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7 500与3 750 g/hm2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茶皂素 微乳剂 毒力系数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小菜蛾混配剂的筛选与联合毒力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敬 杨继余 +1 位作者 张晓翔 李建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6,共3页
测定了乐斯本、氯氰菊酯、菜喜、敌敌畏、安打、锐劲特和阿维菌素7种单剂及其混配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锐劲特、安打与氯氰菊酯混配,以及部分混配剂的个别配比表现出拮抗作用;安打与敌敌畏、菜喜与敌敌畏以及... 测定了乐斯本、氯氰菊酯、菜喜、敌敌畏、安打、锐劲特和阿维菌素7种单剂及其混配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锐劲特、安打与氯氰菊酯混配,以及部分混配剂的个别配比表现出拮抗作用;安打与敌敌畏、菜喜与敌敌畏以及菜喜与氯氰菊酯、敌敌畏与氯氰菊酯、安打与菜喜的部分配比有增效作用,最佳配比分别为1∶10、1∶10、1∶10、2∶1和1∶4,其共毒系数分别为2147.13、23501.07、519.48、21228.89和28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剂 小菜蛾 毒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潜力菌H158与杀菌剂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毒力增效作用
3
作者 周明运 汪爱娟 +1 位作者 刘连盟 黄世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井冈霉素A、啶酰菌胺及两者间混配的毒力系数,及对生防潜力菌H158繁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井冈霉素A按1∶100、1∶200、1∶300和1∶400比例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EC5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井冈霉素A、啶酰菌胺及两者间混配的毒力系数,及对生防潜力菌H158繁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井冈霉素A按1∶100、1∶200、1∶300和1∶400比例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EC50分别为5.5814、6.8186、5.2672、2.7772 mg/L,共毒系数分别为0.9716、1.5182、2.8210、6.8325,除1∶100表现为协同作用外,其他混合比例对纹枯病菌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啶酰菌胺对生防潜力菌H158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大,低浓度井冈霉素A对H158表现为相容性,较高浓度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两者混配药剂中加入H158,对其抑制情况与啶酰菌胺相似。混配剂中加入H158后对纹枯病菌的抑制率比未加H158时有所提高,均高于9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霉素A 啶酰菌胺 生防潜菌H158 水稻纹枯病菌 毒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主栽品种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殿宇 靳学慧 +3 位作者 于连鹏 周弋力 国宝焕 张亚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以水稻苗期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通过致病率、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系数为指标分析171个稻瘟病菌对18个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的稻瘟病菌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 为明确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以水稻苗期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通过致病率、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系数为指标分析171个稻瘟病菌对18个水稻主栽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的稻瘟病菌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致病率范围从0%~78%;供试菌株对各品种的致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龙粳31的毒力频率最低,为1.17%;以联合致病性为指标分析品种组合与稻瘟病菌群体间的互作,龙洋16+龙粳31、龙粳31+龙粳43、龙粳31+松粳20为高抗的搭配组合,其联合抗病系数大于0.8且联合毒性系数为零,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频率 联合抗病系数 联合毒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