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痢疾菌的毒力相关抗原及其表型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华 高杰英 +2 位作者 孔祥英 邢丽 苏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71-574,共4页
目的 :分析研究该室保存或构建的各类痢疾菌毒株、减毒突变株、菌苗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表型的相互关系 ,探讨与致病有关的成分 ,为改进现有菌苗和构建新型菌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刚果红结合试验、接触性溶血试验、HeLa细胞入侵试验... 目的 :分析研究该室保存或构建的各类痢疾菌毒株、减毒突变株、菌苗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表型的相互关系 ,探讨与致病有关的成分 ,为改进现有菌苗和构建新型菌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刚果红结合试验、接触性溶血试验、HeLa细胞入侵试验及豚鼠角结合膜炎试验 ,对不同痢疾菌的毒力表型进行检测 ,并对大质粒及其侵袭相关的基因 ( 4 1kb)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用BA immunoblot法 ,对痢疾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进行毒力相关抗原的分析。结果 :有侵袭毒力的痢疾菌株均与刚果红染料结合、有接触性溶血活性 ,可侵入HeLa细胞 ,豚鼠角结合膜试验阳性 ,并都含有大质粒 ( 12 0~ 14 0MD) ,与 4 1kb侵袭探针杂交也均呈阳性反应 ;而无毒力的痢疾菌株上述生物表型均为阴性。有毒痢疾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均表达 4种主要毒力相关抗原Ipa(A ,B ,C ,D) ,而无毒株不表达这些抗原。痢疾菌的毒力不仅与Ipa有关 ,而且还与LPS抗原有关。结论 :细菌的毒力与生物表型密切相关。并且Ipa与LPS这两类抗原均表达时细菌才有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 相关蛋白抗原 LPS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菌毒力表型与抗原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志华 高杰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1-403,406,共4页
目的 分析研究本室保存或构建的各类痢疾菌毒株、减毒突变株、菌苗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表的相互关系,探讨与致病有关的成分。为改进现有菌苗和构建新型菌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刚果红结合试验、接触性溶血试验、HeLa细胞入侵试... 目的 分析研究本室保存或构建的各类痢疾菌毒株、减毒突变株、菌苗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表的相互关系,探讨与致病有关的成分。为改进现有菌苗和构建新型菌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刚果红结合试验、接触性溶血试验、HeLa细胞入侵试验及豚鼠角结合膜炎试验。对不同痢疾菌的毒力表型进行检测。并对大质粒及其侵袭相关的基因(4.1kb)进行跗背景分析。用BA-immunoblot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菌 相关蛋白抗原 表型 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红球菌致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鱼海琼 曾潇 +7 位作者 陈芳 梁佳琪 贾坤 梅明珠 吴晓薇 王莹 李明 李守军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毒力质粒和毒力相关蛋白A(VapA)的发现。但VapA并不是马红球菌唯一的致病蛋白,其感染与宿主免疫的互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马红球菌检测尚没有成熟的标准,对其感染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如ELISA和PCR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敏感性或特异性较低的问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于马红球菌鉴定和感染病例确诊有重要价值,但其准确性取决于数据库的信息量,因而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数据库;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常用于马红球菌同源性分析和溯源研究,它是建立在致病性马红球菌分离纯化基础上的一种进一步研究手段,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进一步强化马红球菌感染的防控,亟需开发简便、灵敏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致病机理 质粒 毒力相关蛋白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痘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志荀 吴国华 +1 位作者 颜新敏 张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1,共5页
国内外已对羊痘病毒及对羊痘的预防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羊痘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及体外培养、体外检测已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结构、分子表位、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尚待逐渐进入更加... 国内外已对羊痘病毒及对羊痘的预防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羊痘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及体外培养、体外检测已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结构、分子表位、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尚待逐渐进入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结构基因如p32的各类载体的构建、表达和对非结构基因如TK基因的研究及其缺失载体的构建、IRT的功能研究等等。全面而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的研究,将为发展更为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并为安全有效的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病 相关基因及蛋白 ITR基因及分子诊断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红球菌VapA蛋白的表达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龚凤平 孙凌霜 +2 位作者 鱼海琼 林志雄 李守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为建立检测马红球菌(R.equi)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对致病性R.equi的标志性抗原毒力相关脂蛋白A(VapA)进行融合表达,并以纯化的VapA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R.equi血清Vap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 为建立检测马红球菌(R.equi)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对致病性R.equi的标志性抗原毒力相关脂蛋白A(VapA)进行融合表达,并以纯化的VapA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R.equi血清Vap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马VapA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H3N8马流感、马鼻肺炎、马传染性贫血抗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并且其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应用于我国马群R.equi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为我国马病防控平台提供基础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相关蛋白a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