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分型及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邬琴 张星星 +6 位作者 顾晓晓 陶乔孝慈 黄新 韩猛立 吴桐忠 周霞 钟发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0-1920,共11页
为确定新疆北疆部分地区疑似病例中分离的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流行的血清型、ST型及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以分离的17株牛源Pm为研究对象,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法、脂多糖多重PCR分型法(LPS-mPCR)、多... 为确定新疆北疆部分地区疑似病例中分离的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流行的血清型、ST型及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以分离的17株牛源Pm为研究对象,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法、脂多糖多重PCR分型法(LPS-mPCR)、多位点序列分型法(MLST)及PCR方法检测17株Pm分离株的荚膜型、脂多糖型、MLST型及7类共25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3株Pm的荚膜脂多糖型为A∶L3型,ST型均为ST1型,4株Pm荚膜脂多糖型为B∶L2型,ST型均为ST44;17株Pm毒力相关基因(exbB、exbD、fimA、fur、hgbA、hsf2、nanB、oma87、ompA、ompH、plpB、psl、ptfA、sodA、sodC、tonB和tbpA)的检出率高达100%,toxA基因的检出率为0。结果表明,从新疆北疆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疑似病例中分离的Pm主要血清型为A∶L3∶ST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Pm) 荚膜 脂多糖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4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与毒力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涛涛 赵墩 +2 位作者 刘崇灵 屈泰龙 余兴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了解湖南省近年来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更好地控制伪狂犬病,2012—2014年从湖南平江、汨罗、浏阳、长沙4地的4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病料(脑组织)中检测到PRV野毒。将脑组织接种PK-15细胞,经PCR和动物接种鉴定为PRV... 为了解湖南省近年来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更好地控制伪狂犬病,2012—2014年从湖南平江、汨罗、浏阳、长沙4地的4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病料(脑组织)中检测到PRV野毒。将脑组织接种PK-15细胞,经PCR和动物接种鉴定为PRV。4个毒株分别命名为PRV-XiangA、PRV-GA、PRV-YY和PRV-LY。对这4株PRV的免疫(gB、gG、gH、gI、gL、gM)与毒力(gE、PK、TK)相关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4株PRV的免疫与毒力相关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8%~100.0%,说明分离得到的4株PRV变异极小;将这4株PRV与国内外的主要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这4株PRV与国内的分离毒株同源性很高,与BJ-YT株和TJ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9.8%~100.0%,说明当前国内流行的PRV毒株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 分离鉴定 同源性 免疫与毒力相关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吸入性鼠疫病理学和毒力相关基因的体内转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虹 刘海洪 +7 位作者 吴小红 高亚兵 王津 郭兆彪 彭瑞云 宋亚军 李才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感染鼠疫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重要鼠疫菌致病相关基因的体内表达规律。方法采用滴鼻法建立小鼠吸入性鼠疫感染模型,并观察不同感染时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感染小鼠组织中鼠疫菌5种... 目的探讨吸入感染鼠疫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重要鼠疫菌致病相关基因的体内表达规律。方法采用滴鼻法建立小鼠吸入性鼠疫感染模型,并观察不同感染时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感染小鼠组织中鼠疫菌5种毒力相关蛋白及其基因(caf1、lcrV、lcrG、pla、psaA)的表达和转录。结果鼠疫菌吸入后可诱导小鼠产生肺鼠疫型和非肺鼠疫型鼠疫。在小鼠体内感染状态下的鼠疫菌体表面能够检测到上述5种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其毒力基因的转录呈时相、组织差异性。结论在体内感染状态下,5种毒力相关蛋白均呈菌体表面可检测到的表达;各毒力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转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与其功能及宿主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鼠疫 组织病理学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西城区2005-2007年志贺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晶波 李达 +3 位作者 崔京辉 吉彦丽 王丽萍 王永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1,278,共4页
目的对西城区2005-2007年来收集的志贺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同时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志贺菌。方法利用志贺菌中四个主要毒力相关基因ipaH、ial、set1A、set1B的引物分别对所收集的志贺菌进行PCR方法检测与分析,并且... 目的对西城区2005-2007年来收集的志贺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同时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志贺菌。方法利用志贺菌中四个主要毒力相关基因ipaH、ial、set1A、set1B的引物分别对所收集的志贺菌进行PCR方法检测与分析,并且建立了毒力相关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反应条件。结果ipaH基因存在于所有志贺菌中,set1A、set1B基因仅存在福氏志贺菌中,ial基因在反复复苏的菌株中检出率有所下降,尤其以宋内缺失率高(49%);多重PCR方法检测志贺菌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初步分型。结论志贺菌菌型分布发生了变化,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多重PCR具有志贺菌的快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PCR 毒力相关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ERIC-PCR分型及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寒 张博 +5 位作者 莫亚霞 罗正中 姜思讯 孙成亮 曹随忠 姚学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65-1473,共9页
为了解四川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对从四川成都、雅安及眉山市采集的鸡源、鸭源和鹌鹑源的盲肠及肛拭子样品进行C.jejuni的分离鉴定、ERICPCR分型和17种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分... 为了解四川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对从四川成都、雅安及眉山市采集的鸡源、鸭源和鹌鹑源的盲肠及肛拭子样品进行C.jejuni的分离鉴定、ERICPCR分型和17种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分离率为10.23%(48/469),其中鸡源分离率显著高于鹌鹑源(P<0.05)。ERIC-PCR聚类分析显示48株C.jejuni可分为6簇、16类共31种基因型,不同场分离株多在某一类或某一簇内聚集分布,而部分菌株在不同地区、不同场之间呈交叉分布。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5种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率在50%以上,其中鹌鹑源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于其他动物的携带率。由此表明四川地区禽源C.jejuni毒力基因的携带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空肠弯曲菌 ERIC-PCR分型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强毒株与传90代毒株毒力相关基因的序列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静 仲亮 +4 位作者 李智 李秀男 范峻豪 刘春羽 张七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7期95-100,共6页
为比较羊口疮病毒(ORFV)强弱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序列,将分离自山东省某发病羊场的强毒株ORFV/QD/2015,在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90代,然后将ORFV/QD/2015强毒株和传90代后毒株的质粒测序结果与已经公布的9组ORFV全基因序列中的ORF020... 为比较羊口疮病毒(ORFV)强弱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序列,将分离自山东省某发病羊场的强毒株ORFV/QD/2015,在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90代,然后将ORFV/QD/2015强毒株和传90代后毒株的质粒测序结果与已经公布的9组ORFV全基因序列中的ORF020、ORF112、ORF117、ORF127基因进行比对。结果显示:ORFV/QD/2015强毒株与公布毒株毒力相关基因的同源性高,而传90代毒株与其同源性有所降低。将强毒株与传90代毒株4组毒力相关基因的核苷酸进行比对,发现其基因编码氨基酸均发生了多处变异,其中ORF020发生了7处,ORF112发生了52处,ORF117发生了14处,ORF127发生了15处。比对后发现,核苷酸与编码氨基酸变异最多的为ORF112基因,最少的为ORF020基因。两毒株间的抗原指数也有明显变异。研究认为,ORFV毒力相关基因的变异可能与其毒力有很大联系,这个变化可能与传代过程中基因发生多处变异有关,也可能是这些毒力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 毒力相关基因 序列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阿坝州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及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诸明欣 张焕容 +1 位作者 汤承 李嘉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为了解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及毒力相关基因,本研究从四川阿坝州采集的牦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溶血性大肠杆菌,并通过玻板凝集结合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其血清型,采用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4个溶血素基因及其它7个毒力相关基因。结... 为了解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及毒力相关基因,本研究从四川阿坝州采集的牦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溶血性大肠杆菌,并通过玻板凝集结合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其血清型,采用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4个溶血素基因及其它7个毒力相关基因。结果显示,从临床健康的牦牛鼻腔中分离鉴定出74株溶血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9.2%(74/386)。O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74株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中已确定O血清型的菌株有60株,共24种O血清型,其余14株未能定型。PCR检测与溶血素相关的4个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6.0%(hly A)、86.5%(hly E)、14.9%(ehly)和2.7%(ehx);有4种溶血素基因组合,分别为hly A^+(96.0%),hly E^+(86.5%),hly A/hly E双阳性(80.9%),ehx/hly E双阳性(2.7%);其它毒力相关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3.2%(irp2)、93.2%(fyu A)和2.7%(stx2);LT、STa、STb和K99基因未检出。研究结果表明,溶血性大肠杆菌存在于临床健康牦牛鼻腔内,血清型复杂且无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溶血素相关基因和高致病性毒力岛相关基因携带率高。本研究首次对四川阿坝州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提示在牦牛中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溶血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不同菌株间毒力相关基因验证及Lpx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媛媛 张学谅 +6 位作者 王静 陈欣 李睿 尹荣兰 王超 黄晨 尹荣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0-558,共9页
为探究副猪嗜血杆菌同一血清型不同菌株间毒力相关基因的差异以及LpxC基因的遗传特性,本试验设计35种毒力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型的两种菌株进行PCR验证,并将两株菌株的LpxC基因连接到T5载体上,转化到大肠杆菌感... 为探究副猪嗜血杆菌同一血清型不同菌株间毒力相关基因的差异以及LpxC基因的遗传特性,本试验设计35种毒力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型的两种菌株进行PCR验证,并将两株菌株的LpxC基因连接到T5载体上,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克隆及测序,得到921bp目的片段。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运用DNA star软件对LpxC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同时对Lpx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5种毒力相关基因中除SapA基因,其余34种在两个菌株中共同存在,两株HPS的LpxC基因序列与各参考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在97%~100%之间,说明LpxC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中保守存在。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XM1602菌株LpxC基因与SH0165菌株处于同一分支,FS0035菌株LpxC基因与ZJ0906菌株处于同一分支。同时,菌株FS0035和XM1602的Lpx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分别为5.59和5.45;该蛋白质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伸展链、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果证实,同一血清4型,两株不同的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在毒力相关基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LpxC基因在两个菌株中保守性较高,变异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毒力相关基因 LpxC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CQ2和弱毒株CQ6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婷婷 冯思源 +4 位作者 杜慧慧 李能章 王自力 魏学良 彭远义 《中国奶牛》 2015年第19期22-24,共3页
为探讨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PmCQ2)与弱毒株(PmCQ6)其所含毒力基因的差异,本研究选择了多杀性巴氏杆菌17个与毒力相关的基因(tbpA、hgbA、hgbB、tonB、ptfA、pfhA、nanB、nanH、toxA、oma87,sodA、sodC、fimA、hsf-1、tadD、pm... 为探讨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PmCQ2)与弱毒株(PmCQ6)其所含毒力基因的差异,本研究选择了多杀性巴氏杆菌17个与毒力相关的基因(tbpA、hgbA、hgbB、tonB、ptfA、pfhA、nanB、nanH、toxA、oma87,sodA、sodC、fimA、hsf-1、tadD、pmHaS、hadA)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所检测的17个毒力相关基因中,有14个基因在PmCQ2和PmCQ6中都存在,tox A和hgb B基因在两菌株中均未检出,tadD基因仅存在于PmCQ6中。以上结果提示,CQ2株与CQ6株之间的毒力差异原因可能是:除上述所检测的毒力相关基因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毒力相关基因;二者毒力基因的表达调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强弱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基因在分离株中的分布与突变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丽 朱僧 +5 位作者 雷斯瑀 李娜 马强 韩文瑜 雷连成 孙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猪链球菌2型(SS2)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研究表明其致病力与毒力因子的相关性各有不同。为探究SS2毒力因子与致病性间的相关性,明确毒力因子能否用于致病性的评价,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对来自吉林省9个不同规模和经营模式的猪场临床... 猪链球菌2型(SS2)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研究表明其致病力与毒力因子的相关性各有不同。为探究SS2毒力因子与致病性间的相关性,明确毒力因子能否用于致病性的评价,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对来自吉林省9个不同规模和经营模式的猪场临床健康猪群的32株SS2分离菌株和5个强毒参考菌株的毒力相关基因(38KD蛋白、GDH、OFS、SLY、HYL、FBPS、GAPDH、ORF2和Ssn A)进行克隆测序,比较这9个毒力相关基因在该37株SS2分离株中的分布差异和突变情况。结果显示各个毒力相关基因在来自临床健康猪群的32个分离株和5个强毒参考株中呈现不均等的分布,在强毒参考菌株中谷氨酸脱氢酶(GDH)、38KD蛋白、分泌性核酸酶(Ssn A)基因的检测阳性率达到100%,在健康猪群分离株中它们的阳性率也超过90%。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FBPS)和溶血素(SLY)基因在强毒参考菌株中阳性率为100%,而在健康猪群分离株中FBPS和Sly基因检测率分别为68.75%和65.63%。透明质酸裂解酶(HYL)基因在两类菌株间阳性率相差较大,在强毒参考株中其阳性率约为60%,在健康猪群分离株中HYL阳性率仅为18.75%。通过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显示,健康猪分离株中毒力相关基因突变情况非常少,而SS2强毒参考株中其突变位点较多,并呈现多种突变方式,GAPDH、HYL、Ssn A基因属于保守序列,突变较少。SLY和GDH基因也是保守序列,在健康猪群分离株中只发现一株无意义突变,但在强毒参考株中却发现多个导致氨基酸改变的突变位点和突变方式。OFS、ORF2和FBPS基因在两组菌中均有突变,但在强毒参考株中存在较多的突变,并且可造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提示SS2毒力相关因子复杂,仅仅依据毒力基因是否存在不能判断其毒力的强弱,其突变位点及突变方式对毒力的判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毒力相关基因 分布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株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11
作者 程颖 卢金星 +2 位作者 鄢盛恺 贾红兵 李文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梭菌用常规PCR检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再用E-test检测对氨比西林(AC)、克林霉素(CM)、甲硝唑(MZ)、万古霉素(VA)的药物敏性。结果12株艰难梭菌中8株为毒素阳性,其中A+B+为5株,A-B+为3株,分别占62.5 %和37.5%;二元毒素均为阴性;耐药基因erm(B)阳性为4株,占50%。8株产毒株中有4个基因型别,以ZRI为主,占62.5%。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 .5%、87.5 %、12.5 %、0。未发现027型和078型高致病株。结论艰难梭菌产毒株分离率高达66.7 %;中国产毒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以ZRI为主的4个基因型别;艰难梭菌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均有一定耐药现象,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基因分型 毒力相关基因 耐药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特征的影响
12
作者 贺敏 蒋健 +3 位作者 乔昀 陈君灏 元唯安 张雯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0-2354,共5页
目的探讨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特征的影响。方法以CFT073作为实验菌株,通过细菌生长培养,观察尿感方含药尿液对CFT073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体外持留模型、微孔板法、平板法、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尿感方含药尿液对CFT073持... 目的探讨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特征的影响。方法以CFT073作为实验菌株,通过细菌生长培养,观察尿感方含药尿液对CFT073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体外持留模型、微孔板法、平板法、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尿感方含药尿液对CFT073持留能力、生物膜形成、泳动能力、内毒素释放水平、侵袭力和毒力相关基因(fur、chuA、iha、fyuA、gltS、gltP、fimH和LexA)的影响。结果与未经干预的CFT073比较,经空白尿液干预后的CFT073生长能力、持留能力、生物膜形成、泳动能力、侵袭力、内毒素释放水平和毒力相关基因mRNA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经90%空白尿液干预后的CFT073比较,经90%尿感方含药尿液干预后的CFT073生长受到抑制(P<0.05);与经60%空白尿液干预后的CFT073比较,经60%尿感方含药尿液干预后的CFT073持留能力、生物膜形成、泳动能力、侵袭力和内毒素释放水平降低(P<0.05,P<0.01),毒力相关基因fur、chuA、iha、fyuA、gltS、gltP、fimH、LexAmRNA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尿感方可降低CFT073的持留能力、泳动能力和侵袭力,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和内毒素的释放,下调毒力相关基因fur、chuA、iha、fyuA、gltS、gltP、fimH、LexAmRNA表达,影响CFT073的毒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感方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特征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痘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志荀 吴国华 +1 位作者 颜新敏 张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1,共5页
国内外已对羊痘病毒及对羊痘的预防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羊痘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及体外培养、体外检测已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结构、分子表位、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尚待逐渐进入更加... 国内外已对羊痘病毒及对羊痘的预防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羊痘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及体外培养、体外检测已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结构、分子表位、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尚待逐渐进入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结构基因如p32的各类载体的构建、表达和对非结构基因如TK基因的研究及其缺失载体的构建、IRT的功能研究等等。全面而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的研究,将为发展更为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并为安全有效的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病 毒力相关基因及蛋白 ITR基因及分子诊断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lgtF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泽 何欢 +2 位作者 岳华 汤承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6-2062,共7页
lgtF基因编码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在脂寡糖(LOS)的合成过程中负责增加一个葡萄糖合成庚糖I,在部分革兰阴性菌中是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但lgtF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遗传操作方法构建HPS... lgtF基因编码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在脂寡糖(LOS)的合成过程中负责增加一个葡萄糖合成庚糖I,在部分革兰阴性菌中是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但lgtF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遗传操作方法构建HPS SC096的lgtF基因缺失株(ΔlgtF)。通过热酚法分别提取缺失株与野生株的LOS,将提取的LOS进行SDS-PAGE和银染。比较缺失株与野生株的生长曲线、抗血清中补体杀菌能力以及对宿主细胞——猪血管内皮细胞(PUVEC)和猪肾上皮细胞(PK-15)的黏附和入侵能力。结果表明与野生株相比,ΔlgtF的LOS糖链结构变短,生长速度稍微减慢,另外,ΔlgtF在兔和猪血清中抗补体杀菌能力明显降低(P<0.05),对PUVEC和PK-15细胞的黏附入侵能力明显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lgtF基因是HPS的一个毒力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lgtF基因 缺失株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Race15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鑫 杨晓贺 +5 位作者 姚亮亮 高雪冬 张茂明 刘伟 赵海红 丁俊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大豆灰斑病菌新小种Race 15具有强致病力和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可导致传统抗病大豆品种的抗性丧失。为在基因组水平解析其致病机理,本研究对Race 15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并分析其毒力相关基因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大豆... 大豆灰斑病菌新小种Race 15具有强致病力和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可导致传统抗病大豆品种的抗性丧失。为在基因组水平解析其致病机理,本研究对Race 15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并分析其毒力相关基因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菌Race 15的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共产生601 794个PacBio读数,得到6 038 283 778 bp数据,经过组装得到12个contigs, N50长度为4.9 Mb,组装后得到的总序列长度为40.12 Mb。共预测到12 607个编码基因,基因密度约314个·Mb^(-1),预测得到了200个tRNA,2个sRNA和13个snRNA。共有680个基因在病原与宿主互作数据库中注释,340个基因在碳水化合物酶数据库中注释,777个基因预测为次生代谢物相关基因,此外还有766个基因预测为分泌蛋白。这些与毒力相关的致病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壁分解酶、真菌的形态构成、毒素和色素生物合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Race 15 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病毒锚蛋白重复序列蛋白对NF-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轶霞 龙玲 骆学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5-768,772,共5页
痘病毒科(Poxviridae)病毒是在细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拥有130 kb~〉350 kb的基因组。分为两个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含10个属。痘病毒间... 痘病毒科(Poxviridae)病毒是在细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拥有130 kb~〉350 kb的基因组。分为两个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含10个属。痘病毒间的基因组结构有很高的相似性,病毒DNA复制和转录所必需的基因以及涉及病毒粒子形态和结构的基因位于基因组高度保守的中间区域。基因组的末端区域在不同的属间呈现很大的多样性,包括一些属或种特异性基因以及感染和毒力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病 锚蛋白重复序列 信号通路 基因组结构 双链DNA病 DNA复制 毒力相关基因 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培养基继代培养对蛋白酶(cdep1)、几丁质酶(chit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召朋 张正坤 +3 位作者 徐文静 汪洋洲 潘洪玉 李启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对球孢白僵菌D6-2和L1-1菌株进行室内培养基继代培养,比较其不同世代之间毒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目的菌株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用LT50和LT90作为毒力评价标准来检测不同世代之间毒力的变化情况。为了明确继代培... [目的]对球孢白僵菌D6-2和L1-1菌株进行室内培养基继代培养,比较其不同世代之间毒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目的菌株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用LT50和LT90作为毒力评价标准来检测不同世代之间毒力的变化情况。为了明确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相关酶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以18SrDNA基因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对蛋白酶cdep1基因和几丁质酶chit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107孢子/mL供试浓度下,随着世代的更替,两个供试菌株F2代相比于F1代,其LT50和LT90降低,说明其对玉米螟的毒力有所增强。而两个供试菌株F2~F5代对玉米螟的毒力呈下降趋势。在内参基因稳定表达的情况下,两个供试菌株L1-1和D6-2的cdep1基因和chit1基因在F1和F2代表达稳定,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供试菌株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这与对亚洲玉米螟毒力测试的结果呈正相关性。[结论]F2代毒力和毒力酶基因表达最强,F1代与F2代基本相似或略低于F2代,F2~F5代毒力和毒力酶基因表达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继代培养 相关基因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性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双重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晶晶 高晓建 +6 位作者 张晓君 马丽娜 阎斌伦 白雪松 赵佳铭 毕可然 秦蕾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5,共7页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A、vah1、vah4、flaA、rtxA和ton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A和angM基因;针对vah4和rtx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株对照菌无阶梯状扩增条带且呈现阴性反应,LAMP扩增灵敏度为2.4×10~1 CFU/ml。LAMP检测灵敏度是双重PCR的100倍,LAMP技术与PCR比较,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不需昂贵仪器,LAMP检测鳗弧菌的方法更适合于养殖生产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毒力相关基因 双重PCR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孢子虫致病和疫苗候选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珍珍 张璐 +1 位作者 张龙现 菅复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隐孢子虫病严重影响了人和动物的健康,对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隐孢子虫病。研究表明,隐孢子虫的毒力相关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对宿主的影响,贯穿整个感染和发病阶段。因此,找到与虫体黏附及侵入宿主细胞相... 隐孢子虫病严重影响了人和动物的健康,对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隐孢子虫病。研究表明,隐孢子虫的毒力相关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对宿主的影响,贯穿整个感染和发病阶段。因此,找到与虫体黏附及侵入宿主细胞相关的毒力基因,并研究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对防治隐孢子虫病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隐孢子虫部分毒力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隐孢子虫病的防治与疫苗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毒力相关基因 编码蛋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山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20
作者 张振兴 陈珍 +5 位作者 陈巧玲 程逸文 陈思 满初日嘎 杜丽 王凤阳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5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常见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禽类、家畜、野生动物,甚至人类的感染。本实验室先前从患病海南黑山羊组织中分离出1株D型Pm。为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基因组特征,明确其毒力相关基因和遗传进化...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常见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禽类、家畜、野生动物,甚至人类的感染。本实验室先前从患病海南黑山羊组织中分离出1株D型Pm。为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基因组特征,明确其毒力相关基因和遗传进化关系。为Pm感染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将该菌株命名为“Pm HN01”株,使用SMRT技术和Illumi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PCR鉴定和系统进化树等方法对Pm HN01株的基因组特征、毒力相关基因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将测序后的基因组信息提交至NCBI,获得登录号CP037861。Pm HN01株与其他巴氏杆菌具有相似的基因组谱,大小为2349898 bp,GC含量为40.25%,预测到2401个编码基因。在GO、KEGG和COG分析中分别有1651、2227和1912个基因注释。在PHI、VFDB和T3SS分析中,分别有121、43和84个基因注释。此外,选取23个毒力基因引物对其进行PCR鉴定,结果发现Pm HN01株含有exbB、exbD、tbpA、toxA、fimA等12个毒力基因,同北京和新疆等国内菌株的进化关系最近,同美国、瑞士、丹麦等国外菌株的进化关系最远。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山羊源D型Pm HN01株的完整基因组信息,为Pm的基因组数据库增添了材料,丰富了Pm的宿主类型。进一步完善了Pm HN01株的毒力基因和系统进化信息,为后续Pm的流行区域和致病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基因组测序 毒力相关基因 系统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