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贤智
周蓉
+5 位作者
单志慧
张晓娟
沙爱华
陈海峰
邱德珍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soy01群体的255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了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年2种处理组合下检测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5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共43个,分布于A2...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soy01群体的255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了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年2种处理组合下检测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5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共43个,分布于A2、F、I等14个连锁群,其中qNP-15-1等3个QTL在4种环境中均检测到,qNP-19-1等5个QTL在3种环境中均检测到,qNP-1-1等10个QTL在2种环境中均检测到,为较稳定的QTL。每荚粒数QTLqNSP-19-1和qNSP-19-2在多种环境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均超过60%,为稳定主效QTL;百粒重QTLqSW-19-1在4种环境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均超过20%,为稳定主效QTL。这些稳定的主效QTL可应用于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性状
不同密度
每荚粒数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韩亚丽
林春晶
+4 位作者
丁孝羊
彭宝
李文跃
张春宝
赵丽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5-761,共7页
为了提高杂交大豆育种效率,进一步提高杂交大豆产量,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
为了提高杂交大豆育种效率,进一步提高杂交大豆产量,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1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组合占全部组合的55%,超高亲优势组合占30%,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20%的占15%。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组合分别占55%、56. 67%和23. 33%,超高亲优势率均为负值。17份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变化范围为-27. 94%~56. 62%,其中6份材料表现为正效应;3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为正值,占总体的50%。此外,SCA与F1籽粒产量和单株荚数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值均相关;GCA与产量性状值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呈极显著相关,与单株荚数的中亲优势、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的超高亲优势及性状值呈显著相关;各性状SCA与GCA之间不相关。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产量杂种优势强的组合双亲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兼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产量
单株
荚
数
单株
粒
数
每荚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贤智
周蓉
单志慧
张晓娟
沙爱华
陈海峰
邱德珍
周新安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1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13)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4-3)
文摘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soy01群体的255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了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年2种处理组合下检测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5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共43个,分布于A2、F、I等14个连锁群,其中qNP-15-1等3个QTL在4种环境中均检测到,qNP-19-1等5个QTL在3种环境中均检测到,qNP-1-1等10个QTL在2种环境中均检测到,为较稳定的QTL。每荚粒数QTLqNSP-19-1和qNSP-19-2在多种环境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均超过60%,为稳定主效QTL;百粒重QTLqSW-19-1在4种环境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均超过20%,为稳定主效QTL。这些稳定的主效QTL可应用于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关键词
大豆
产量性状
不同密度
每荚粒数
QTL定位
Keywords
Soybean
Yield components
Different growing density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QTL analysis
分类号
S565.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韩亚丽
林春晶
丁孝羊
彭宝
李文跃
张春宝
赵丽梅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5-761,共7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70201001NY)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团队-CXGC2017TD002
人才基金-研究生基金-C7208000403)
文摘
为了提高杂交大豆育种效率,进一步提高杂交大豆产量,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1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组合占全部组合的55%,超高亲优势组合占30%,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20%的占15%。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组合分别占55%、56. 67%和23. 33%,超高亲优势率均为负值。17份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变化范围为-27. 94%~56. 62%,其中6份材料表现为正效应;3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为正值,占总体的50%。此外,SCA与F1籽粒产量和单株荚数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值均相关;GCA与产量性状值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呈极显著相关,与单株荚数的中亲优势、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的超高亲优势及性状值呈显著相关;各性状SCA与GCA之间不相关。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产量杂种优势强的组合双亲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兼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产量
单株
荚
数
单株
粒
数
每荚粒数
Keywords
soybean
heterosis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yield
pods per plant
seeds per plant
seeds per pod
分类号
S565.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贤智
周蓉
单志慧
张晓娟
沙爱华
陈海峰
邱德珍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韩亚丽
林春晶
丁孝羊
彭宝
李文跃
张春宝
赵丽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