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幼穗iPAs、IAA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关系 |
张东方
张建国
黄卓烈
陈玉清
容学初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
|
水稻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分析 |
陈小荣
陈志彬
贺浩华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3
|
水稻穗粒数基因Gn1a的等位基因挖掘与育种应用 |
刘智超
常龙学
艾鑫
金龙
张丰勇
李志永
王以锋
童晓红
黄捷
张健
金健
应杰政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每穗实粒数和每穗颖花数QTL的精细定位 |
樊叶杨
程式华
范方军
庄杰云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5
|
水稻所发现增加水稻穗粒数新途径 |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9 |
0 |
|
6
|
水稻所发现增加水稻穗粒数新途径 |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9 |
0 |
|
7
|
增加水稻穗粒数有了新途径 |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9 |
0 |
|
8
|
中国科学家发现增加水稻穗粒数的新途径 |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9 |
0 |
|
9
|
紫外线强度增加对小麦节间大维管束条数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王传海
郑有飞
何都良
高桂枝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3 |
5
|
|
10
|
寒丰株高和穗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万常炤
陆家安
侯根宝
施标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6 |
1
|
|
11
|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
王淑玲
徐正进
周丹卉
周淑清
杨丽君
石春玲
张英
陈龙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05 |
9
|
|
12
|
水稻每穴插植苗数和个体营养水平对库源比的影响 |
张琳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0 |
0 |
|
13
|
杂交籼稻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
王彬
韩赞平
汪旭东
吴先军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4
|
水稻中位蘖成穗与高产利用研究 |
周汉良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15
|
低温冷害对大麦空粒的影响 |
陈连喜
桂永琴
施建飞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1989 |
0 |
|
16
|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Ⅰ、播种期与基本苗数双因素试验 |
洪汉洲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1 |
1
|
|
17
|
扬麦158单穗重提高途径的初步探讨 |
蒋军民
刘少华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8
|
怎样搞好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管理? |
|
《新疆农垦科技》
|
2013 |
0 |
|
19
|
硬粒小麦试种的性状相关初探 |
林文造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1 |
0 |
|
20
|
大穗型小麦品种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史纪绵
|
《河北农业科技》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