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文学中自我的互补结构——评《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1
作者 李国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154,148,共7页
西方文学就其内核来看,并非仅仅是西方各种语言的表达技巧,它更是特定时空中人生经验的浓缩。英国教育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曾高度肯定诗,认为它"给我们解释生活,来安慰我们,来支撑我们"。(1)阿诺德处在一个宗教衰落的时代,... 西方文学就其内核来看,并非仅仅是西方各种语言的表达技巧,它更是特定时空中人生经验的浓缩。英国教育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曾高度肯定诗,认为它"给我们解释生活,来安慰我们,来支撑我们"。(1)阿诺德处在一个宗教衰落的时代,他心中的诗是宗教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母题研究 互补结构 人生经验 阿诺德 教育家 替代品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评蒋承勇教授新著《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2
作者 孙鹏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母题研究 “人” 蒋承勇 人学 人民出版社 教授 人文学者 求真务实 文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剧兄弟关系的母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俭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73-75,共3页
奥剧兄弟关系的母题研究唐俭描写弟兄关系的戏在奥尼尔全部作品中占不小的份量,而且都是他的成功之作。正因为如此,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他的重要作品《天边外》(1920年)就以兄弟矛盾为主线。1941年奥尼尔以“血和泪... 奥剧兄弟关系的母题研究唐俭描写弟兄关系的戏在奥尼尔全部作品中占不小的份量,而且都是他的成功之作。正因为如此,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他的重要作品《天边外》(1920年)就以兄弟矛盾为主线。1941年奥尼尔以“血和泪”完成了《直到午夜的漫长一天》,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尔 兄弟关系 詹姆斯 《天边外》 实利主义 安德鲁 大学英语 母题研究 罗伯特 理想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掘宝母题动植物功能的跨文化探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中国古代金银变化母题,关于寻宝中动植物功能、神物作为寻宝器具的信奉,是一个外来的神秘信奉。庞杂的古代金银变化母题,离不开这一外来思路的最初启发。关于“银伥”看守金银的信奉,也当是上述掘宝民俗同一故事的别种说法,及其逆向思... 中国古代金银变化母题,关于寻宝中动植物功能、神物作为寻宝器具的信奉,是一个外来的神秘信奉。庞杂的古代金银变化母题,离不开这一外来思路的最初启发。关于“银伥”看守金银的信奉,也当是上述掘宝民俗同一故事的别种说法,及其逆向思维和补充。藏宝掘藏故事中的蛇、鼠意象,其文本渊源,在巴利文本生故事与中古汉译佛经中普遍流传的“感恩动物忘恩人”母题中,也可以找到其蛛丝马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 金银变化 古代小说 民俗信仰 母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文学作品中的老聃——主题学研究的一个尝试
5
作者 林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9-116,共8页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母题研究的方法 ,考察了老聃这一中国历史人物在中德文学中如何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个性 ,并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文中分析的例子是 2 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克拉朋德、布莱希德、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
关键词 老聃 母题研究 文学 比较研究 中国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题学与“文学鲁迅”的创构及其经典化——评谭桂林《记忆的诗学——鲁迅文学中的母题书写》
6
作者 荆亚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3,共5页
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母题研究在20世纪之初就因胡适等人的提倡而进入中国学界,并在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母题研究法真正被应用于现当代文学,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新"方法... 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母题研究在20世纪之初就因胡适等人的提倡而进入中国学界,并在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母题研究法真正被应用于现当代文学,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新"方法拓展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也集中诞生了一批新见迭出的研究成果。时至今日,仅就方法和角度而论,母题学研究已不具"新"意,但既往的文学研究也多次向我们证明,已有的、传统的方法,倘能加以创造性使用,依旧可以释放出方法和理论的新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鲁迅文学 谭桂林 母题研究 新见迭出 古典文学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迅出发,向鲁迅回归——谭桂林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谭桂林 何家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7,F0002,共9页
一个人学术史也是精神现象史何家骏:谭老师您好!自您进入学界后,研究趣味不囿于一隅,关注的领域涉及母题研究、宗教研究、中外诗学比较研究、鲁迅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如《长篇小说与母题文化》《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本土语境与西... 一个人学术史也是精神现象史何家骏:谭老师您好!自您进入学界后,研究趣味不囿于一隅,关注的领域涉及母题研究、宗教研究、中外诗学比较研究、鲁迅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如《长篇小说与母题文化》《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记忆的诗学——鲁迅文学中的母题书写》等著作及其贡献,学界已有颇多讨论。请问,在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学术活动中,是否有“主轴”存在?而您最看重的,又是哪一领域的研究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鲁迅研究 中国佛教文学 中西诗学 谭桂林 学术活动 本土语境 母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