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佳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中华民族对待动物的古老原始神话思维对当下文学创作具有潜在影响,在与现代思维理念相交融、碰撞之后发生现代转型,并且这种转型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母题模式呈现在"动物叙事"文本表达中。原始动物神话的派生形态:动物自然神话...
中华民族对待动物的古老原始神话思维对当下文学创作具有潜在影响,在与现代思维理念相交融、碰撞之后发生现代转型,并且这种转型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母题模式呈现在"动物叙事"文本表达中。原始动物神话的派生形态:动物自然神话与动物图腾神话的溯源研究,导引出动物原型母题中动物作为自然象征、动物作为人的本质性象征两大核心叙事维度,进而深入到对其神话原型母题模式与类型衍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叙事
类型研究
历史根源
神话原型
母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学“动物报恩”母题的当代叙事建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佳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5-241,共7页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中的一个重要叙事原型——"动物报恩"母题,横亘在文学历史有关"动物叙事"的讲述脉络中,发展至当代,其展现了新的叙事姿态、模式框架与价值诉求。作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诸多叙事类型...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中的一个重要叙事原型——"动物报恩"母题,横亘在文学历史有关"动物叙事"的讲述脉络中,发展至当代,其展现了新的叙事姿态、模式框架与价值诉求。作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诸多叙事类型当中的一大主类,"报恩"类叙事更多选择以狼、狗等动物形象为主述对象,以拯救报恩为核心讲述母题,把叙述的重心导向对动物的忠与义的伦理品性的讴歌和颂扬上,进而抒发作家积极的情感表达与明确的价值判断的作品。从现代叙事学的意义上,结合类型学的研究范式对"报恩"模式的情感范畴、叙述表征与类型特质的总体梳理,"陷困+解救"的主述结构及其情感逻辑的生发机制,类型当中的角色担当与类型细化以及悲剧性结局的价值指向等四个层面展开相应的探讨。最终实则力求深入对这一主述模式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考察当中,研究本身将张显"动物报恩"类主述叙事类型特质及其在动物小说创作乃至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报恩”
“陷困+解救”
母题模式
角色担当
结局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
被引量:
6
3
作者
叶舒宪
王海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11,共8页
本文通过对印度洪水神话的源与流的考察,透析苏美尔—巴比伦、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说明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对同一文化原型的受容与改造的某些规律。文章讨论了大洪水神话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生命意义,将此母...
本文通过对印度洪水神话的源与流的考察,透析苏美尔—巴比伦、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说明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对同一文化原型的受容与改造的某些规律。文章讨论了大洪水神话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生命意义,将此母题引入原型批评观念,分析洪水神话跨文化发生的原因,勾勒出它在世界各地分布的线索,指出它们之间的事实联系和可能联系。同时,通过母题模式的比较,探讨了印度洪水神话与西亚洪水神话的渊源关系,指出了印度文化的果报思想对洪水原型的改造及其与佛教精神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中国洪水神话传说的三大系列,着重剖析印度影响下产生的“报恩型”洪水传说的流变过程,以及它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从中窥探文化传播与异变的规律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神话
大洪水
印度文化
母题模式
巴比伦
文化传播
故事
文化原型
不同文化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下无贼》的伦理寓言结构剖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郝春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5,19,共4页
《天下无贼》是部好商业片,几位人气正旺的明星就是一个卖点,扣人心弦的火车上的故事,美丽的西藏风光,漂亮的几近炫耀的打斗动作,钱失而复得,一波三折的悬念,王丽为腹中小生命吞食烤鸭的最后煽情……都是影片的亮点。但我以为真正唤起...
《天下无贼》是部好商业片,几位人气正旺的明星就是一个卖点,扣人心弦的火车上的故事,美丽的西藏风光,漂亮的几近炫耀的打斗动作,钱失而复得,一波三折的悬念,王丽为腹中小生命吞食烤鸭的最后煽情……都是影片的亮点。但我以为真正唤起大众情感共识,从而实现商业效应的,是影片中隐含的传统道德伦理主题模式。《天下无贼》从制作到创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迎合了民间对正义、道德、爱情的审美需求。因为社会有不公,有黑暗,英雄式微,情感枯竭,所以人们才在影片的虚拟世界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冯小刚导演了一场人性回归之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伦理
母题模式
正义
影片
社会伦理
传统伦理
情感
大众文化
寓言结构
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佳冀
机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研究"(14YJC751002)
文摘
中华民族对待动物的古老原始神话思维对当下文学创作具有潜在影响,在与现代思维理念相交融、碰撞之后发生现代转型,并且这种转型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母题模式呈现在"动物叙事"文本表达中。原始动物神话的派生形态:动物自然神话与动物图腾神话的溯源研究,导引出动物原型母题中动物作为自然象征、动物作为人的本质性象征两大核心叙事维度,进而深入到对其神话原型母题模式与类型衍生的探讨。
关键词
动物叙事
类型研究
历史根源
神话原型
母题模式
Keywords
animal narrative
type research
historical origin
mythology archetype
motif pattern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学“动物报恩”母题的当代叙事建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佳冀
机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5-241,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1002)
文摘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中的一个重要叙事原型——"动物报恩"母题,横亘在文学历史有关"动物叙事"的讲述脉络中,发展至当代,其展现了新的叙事姿态、模式框架与价值诉求。作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诸多叙事类型当中的一大主类,"报恩"类叙事更多选择以狼、狗等动物形象为主述对象,以拯救报恩为核心讲述母题,把叙述的重心导向对动物的忠与义的伦理品性的讴歌和颂扬上,进而抒发作家积极的情感表达与明确的价值判断的作品。从现代叙事学的意义上,结合类型学的研究范式对"报恩"模式的情感范畴、叙述表征与类型特质的总体梳理,"陷困+解救"的主述结构及其情感逻辑的生发机制,类型当中的角色担当与类型细化以及悲剧性结局的价值指向等四个层面展开相应的探讨。最终实则力求深入对这一主述模式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考察当中,研究本身将张显"动物报恩"类主述叙事类型特质及其在动物小说创作乃至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意义。
关键词
“动物报恩”
“陷困+解救”
母题模式
角色担当
结局安排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
被引量:
6
3
作者
叶舒宪
王海龙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11,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印度洪水神话的源与流的考察,透析苏美尔—巴比伦、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说明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对同一文化原型的受容与改造的某些规律。文章讨论了大洪水神话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生命意义,将此母题引入原型批评观念,分析洪水神话跨文化发生的原因,勾勒出它在世界各地分布的线索,指出它们之间的事实联系和可能联系。同时,通过母题模式的比较,探讨了印度洪水神话与西亚洪水神话的渊源关系,指出了印度文化的果报思想对洪水原型的改造及其与佛教精神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中国洪水神话传说的三大系列,着重剖析印度影响下产生的“报恩型”洪水传说的流变过程,以及它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从中窥探文化传播与异变的规律和特征。
关键词
洪水神话
大洪水
印度文化
母题模式
巴比伦
文化传播
故事
文化原型
不同文化
神话原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下无贼》的伦理寓言结构剖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郝春燕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艺学博士生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5,19,共4页
文摘
《天下无贼》是部好商业片,几位人气正旺的明星就是一个卖点,扣人心弦的火车上的故事,美丽的西藏风光,漂亮的几近炫耀的打斗动作,钱失而复得,一波三折的悬念,王丽为腹中小生命吞食烤鸭的最后煽情……都是影片的亮点。但我以为真正唤起大众情感共识,从而实现商业效应的,是影片中隐含的传统道德伦理主题模式。《天下无贼》从制作到创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迎合了民间对正义、道德、爱情的审美需求。因为社会有不公,有黑暗,英雄式微,情感枯竭,所以人们才在影片的虚拟世界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冯小刚导演了一场人性回归之梦。
关键词
道德伦理
母题模式
正义
影片
社会伦理
传统伦理
情感
大众文化
寓言结构
英雄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
陈佳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文学“动物报恩”母题的当代叙事建构
陈佳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
叶舒宪
王海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天下无贼》的伦理寓言结构剖析
郝春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