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遂宁组母质侵蚀规律研究
1
作者 孙佳 何丙辉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利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1994年~1998年遂宁组母质侵蚀资料,结果表明:母质侵蚀平均侵蚀模数为1607.8t/km^2·a,平均侵蚀厚度为23.73mm。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发现,降雨量是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子,产生径流的临界降雨量指标... 利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1994年~1998年遂宁组母质侵蚀资料,结果表明:母质侵蚀平均侵蚀模数为1607.8t/km^2·a,平均侵蚀厚度为23.73mm。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发现,降雨量是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子,产生径流的临界降雨量指标是13.908mm;降雨量是影响入渗量的主要因子;在裸露母质侵蚀区,径流量、降雨量对侵蚀量的影响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宁组母质侵蚀 径流量 入渗量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遂宁组母质侵蚀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遂宁组母质侵蚀小区的径流量、入渗量、侵蚀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量;影响入渗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历时;决定侵蚀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能量。
关键词 母质侵蚀 降雨能量 径流量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遂宁组母质侵蚀与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泽渊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38,共2页
遂宁市中区母质侵蚀面积 5 9 9km2 ,属极强度侵蚀区。母质颗粒淤塞水道、淤毁农田及塘库埝工程 ,降低了工程防洪灌溉效益。遂宁组母质易风化 ,风化后的碎屑黏聚力弱、结构力差 ,易遭受径流侵蚀。治理遂宁组母质侵蚀 ,应实行治标与治本... 遂宁市中区母质侵蚀面积 5 9 9km2 ,属极强度侵蚀区。母质颗粒淤塞水道、淤毁农田及塘库埝工程 ,降低了工程防洪灌溉效益。遂宁组母质易风化 ,风化后的碎屑黏聚力弱、结构力差 ,易遭受径流侵蚀。治理遂宁组母质侵蚀 ,应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采用水平沟、鱼鳞坑等工程整地 ,沿山坡修筑排洪沟、建沉沙凼与蓄水池 ,并进行工程护坡处理 ,因地制宜建立果梯 ,护坡缝间、果梯埂坡宜栽植串叶松香草、蓑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侵蚀 遂宁组 成因 治理技术 川中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紫色土母质水沙输移动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佳 何丙辉 +1 位作者 吴咏 向明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研究了1994~1998年遂宁组母质侵蚀试验场资料,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质侵蚀区降雨-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和径流深-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大致一样。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发现,降雨径流是紫色土母质侵蚀区的主要动力因子,产生径流的... 研究了1994~1998年遂宁组母质侵蚀试验场资料,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质侵蚀区降雨-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和径流深-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大致一样。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发现,降雨径流是紫色土母质侵蚀区的主要动力因子,产生径流的临界降雨量指标是13.908 mm。径流量与输沙模数成直线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宁组母质侵蚀 降雨量 径流量 输沙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定位的紫色土侵蚀—降雨—植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渊 陈晓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5-139,共5页
通过紫色土上植被自然恢复过程3个阶段的研究,总结了遂宁组紫色土的母质侵蚀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符合降雨—植被—侵蚀耦合的Langbein和Schumm关系,植被恢复对母质侵蚀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第2阶段比第1阶段径流减少12.06%,侵蚀减少... 通过紫色土上植被自然恢复过程3个阶段的研究,总结了遂宁组紫色土的母质侵蚀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符合降雨—植被—侵蚀耦合的Langbein和Schumm关系,植被恢复对母质侵蚀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第2阶段比第1阶段径流减少12.06%,侵蚀减少35.81%;第3阶段比第1阶段径流减少39.61%,侵蚀减少83.46%;②影响径流与侵蚀的各个因子中,降雨量是影响最大的因子,并且随着植被自然恢复进程,其他因子的影响作用也逐渐发生变化;③随着植被的逐步恢复,对于径流和侵蚀的控制作用逐步增强,产生地表径流的临界降雨量由第1阶段的13.70mm,上升到第2阶段的16.21mm,第3阶段已经上升到21.1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宁组紫色土 自然恢复 母质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