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蛾第一、二样本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掌林 张素芬 《中国蚕业》 2002年第4期42-45,共4页
<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病蛾率合格的蚕种--按批病蛾率小于0.5%、置信度大于98.5%,根据批量(母蛾数)对应的检验第一样本量(母蛾集团数)和允许的病蛾集团... <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病蛾率合格的蚕种--按批病蛾率小于0.5%、置信度大于98.5%,根据批量(母蛾数)对应的检验第一样本量(母蛾集团数)和允许的病蛾集团数,若第一样本检出的病蛾集团数不大于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1则判定该批蚕种合格;若第一样本检出的病蛾集团数大于第一、第二样本累计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2则可判为不合格;若介于C1与C2两者之间则需检第二样本--且第一、第二样本检出病蛾集团数之和不大于其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2则判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一代杂交种 蚕种 第一样本 第二样本 母蛾镜检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码显微技术保存母蛾检验结果之实践
2
作者 潘丽芬 《中国蚕业》 2002年第4期76-77,共2页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法的确立,对有效地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播、确保蚕作生产的安全、保护蚕农利益等,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至今仍为控制家蚕微粒子病传播的有效和基本方法。但是当生产单位对原检验结果提出疑义时,由于母蛾...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法的确立,对有效地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播、确保蚕作生产的安全、保护蚕农利益等,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至今仍为控制家蚕微粒子病传播的有效和基本方法。但是当生产单位对原检验结果提出疑义时,由于母蛾检验的特殊性,检验机构往往难以重复检验或出示可视性的检验结果。为克服这一缺憾,我们结合贯彻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正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指导思想,通过研究和开发,在蚕种质量检验行业,率先将数码显微摄影技术应用于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中,实现了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以照片和文字形式的同时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病 母蛾镜检 结果保存 工作原理 蚕种质量 数码显微技术 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识别技术检测家蚕微粒子孢子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清明 邱国祥 +4 位作者 李林山 林忠芬 钟苏苑 张桂玲 胡智明 《广东蚕业》 2013年第4期45-47,共3页
对生产上家蚕微粒子孢子检测的现状,图像识别技术检测家蚕微粒子孢子的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为家蚕微粒子病自动化快速检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孢子 母蛾镜检 图像识别技术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桑蚕种质检技术培训在化州举行
4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I0007-I0007,共1页
8月25-26日,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联合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化州举办全省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镜检技术培训班,全省蚕种生产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交流,为提高蚕种质量和安全打好基础。
关键词 技术培训班 桑蚕种 广东省 桑蚕一代杂交种 母蛾镜检 技术推广 测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裕兴 《中国蚕业》 2002年第4期38-39,共2页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有食下感染和胚种感染2种感染方式,与此相对应,微孢子虫的水平传播即以空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桑叶食下传播、蚕座互感传播、昆虫交叉传播等3种方式;垂直传播即以时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病原留存传播和蚕卵...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有食下感染和胚种感染2种感染方式,与此相对应,微孢子虫的水平传播即以空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桑叶食下传播、蚕座互感传播、昆虫交叉传播等3种方式;垂直传播即以时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病原留存传播和蚕卵胚种传播2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讲,控制住这些传播方式就能有效地控制住微粒子病的2种感染的发生。1 控制桑叶食下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桑叶叶面消毒与添食预防药剂叶面消毒对预防和减少微粒子病发生的有效性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大家的公认,本文就叶面消毒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叶面消毒 添食药剂 迟眠蚕淘汰处理 母蛾镜检 成品卵 家蚕 微粒子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