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蚕母蛾微孢子虫带毒程度对子代胚胎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影响
1
作者
唐名艳
唐亮
+7 位作者
何章帅
董桂清
于弋翔
黄深惠
孟宪志
蒋满贵
胡文娟
潘国庆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探究家蚕母蛾带毒程度与子代蚕卵胚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关系,同时调查不同原种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差异,对家蚕微粒子病检疫以及家蚕抗病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于5龄第3天,用低(40个孢子/头蚕...
探究家蚕母蛾带毒程度与子代蚕卵胚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关系,同时调查不同原种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差异,对家蚕微粒子病检疫以及家蚕抗病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于5龄第3天,用低(40个孢子/头蚕)、中(400个孢子/头蚕)、高(4 000个孢子/头蚕)3种不同剂量的Nb孢子添食原种932×芙蓉(9·芙)和7532×湘晖(7·湘),获取带毒程度不同的母蛾,分别与7·湘、9·芙健康雄性蚕蛾交配制成一代杂交种蚕卵;进而将感染母蛾所产蚕卵即时浸酸后催青72 h,采用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技术(RAA)、量子点层析核酸检测试纸条(QNALF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3种分子检测方法检测胚胎感染情况。试验结果显示:qPCR和RAA两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QNALFS;母蛾带毒量在镜检无毒(<10^(4)个孢子/蛾)至低带毒(10^(4)~2.5×10^(6)个孢子/蛾)之间时,胚胎的感染率及感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而当母蛾带毒量上升至高带毒(>2.5×10^(6)个孢子/蛾)时,7·湘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率、感染程度以及9·芙胚胎的感染率显著上升,但9·芙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程度变化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9·芙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程度同时受攻毒剂量和母蛾带毒程度的影响,低、中剂量攻毒时9·芙高带毒、低带毒、无毒母蛾的胚胎感染程度相近,只有高剂量攻毒时高带毒母蛾的胚胎感染程度才显著上升;9·芙和7·湘2个品种的胚胎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9·芙高带毒母蛾子代蚕卵胚胎感染程度极显著低于7·湘。研究结果表明:母蛾带毒程度显著影响7·湘、9·芙子代蚕卵胚胎感染率,且母蛾带毒程度与胚胎感染率呈正相关;但母蛾带毒程度与胚胎感染程度存在不确定性的关系,同时受品种、攻毒剂量的影响;9·芙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高于7·湘。试验结果可为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的完善、成品卵检测新标准的制定以及微粒子病抗病素材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胚胎感染
母蛾带毒程度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母蛾微孢子虫带毒程度对子代胚胎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影响
1
作者
唐名艳
唐亮
何章帅
董桂清
于弋翔
黄深惠
孟宪志
蒋满贵
胡文娟
潘国庆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基金
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SGB—ORP2020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601302)
+1 种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项目(桂科AB230260-56)
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Z202269)。
文摘
探究家蚕母蛾带毒程度与子代蚕卵胚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关系,同时调查不同原种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差异,对家蚕微粒子病检疫以及家蚕抗病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于5龄第3天,用低(40个孢子/头蚕)、中(400个孢子/头蚕)、高(4 000个孢子/头蚕)3种不同剂量的Nb孢子添食原种932×芙蓉(9·芙)和7532×湘晖(7·湘),获取带毒程度不同的母蛾,分别与7·湘、9·芙健康雄性蚕蛾交配制成一代杂交种蚕卵;进而将感染母蛾所产蚕卵即时浸酸后催青72 h,采用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技术(RAA)、量子点层析核酸检测试纸条(QNALF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3种分子检测方法检测胚胎感染情况。试验结果显示:qPCR和RAA两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QNALFS;母蛾带毒量在镜检无毒(<10^(4)个孢子/蛾)至低带毒(10^(4)~2.5×10^(6)个孢子/蛾)之间时,胚胎的感染率及感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而当母蛾带毒量上升至高带毒(>2.5×10^(6)个孢子/蛾)时,7·湘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率、感染程度以及9·芙胚胎的感染率显著上升,但9·芙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程度变化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9·芙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程度同时受攻毒剂量和母蛾带毒程度的影响,低、中剂量攻毒时9·芙高带毒、低带毒、无毒母蛾的胚胎感染程度相近,只有高剂量攻毒时高带毒母蛾的胚胎感染程度才显著上升;9·芙和7·湘2个品种的胚胎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9·芙高带毒母蛾子代蚕卵胚胎感染程度极显著低于7·湘。研究结果表明:母蛾带毒程度显著影响7·湘、9·芙子代蚕卵胚胎感染率,且母蛾带毒程度与胚胎感染率呈正相关;但母蛾带毒程度与胚胎感染程度存在不确定性的关系,同时受品种、攻毒剂量的影响;9·芙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高于7·湘。试验结果可为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的完善、成品卵检测新标准的制定以及微粒子病抗病素材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胚胎感染
母蛾带毒程度
抗性
Keywords
Bombyx mori
Nosema bombycis
Embryo infection
Infection degree of mother moth
Resistance
分类号
S884.5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蚕母蛾微孢子虫带毒程度对子代胚胎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影响
唐名艳
唐亮
何章帅
董桂清
于弋翔
黄深惠
孟宪志
蒋满贵
胡文娟
潘国庆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