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社会性质
1
作者
李文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社会
性
母系氏族社会
一夫一妻制
父系
氏族社会
个体家庭
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
甘肃东乡
社会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猪龙
2
作者
刘军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14期34-35,共2页
玉猪龙是对红山文化中一种龙形玉器的称呼,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它是猪和龙的造型结合的一种玉佩。为什么选用这两种动物呢?研究表明,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这一时期...
玉猪龙是对红山文化中一种龙形玉器的称呼,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它是猪和龙的造型结合的一种玉佩。为什么选用这两种动物呢?研究表明,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这一时期,猪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既代表财富,又象征勇猛,也可能是最早驯化成功的家畜。在现已发掘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和牛河梁遗址中,都曾发现大量的猪骨遗骸,说明红山人除把猪作为一种食物外,还常把它视为一种“通天神兽”。或许正是所谓“在地为猪,上天成龙”的传说,使先民创造出了这种猪首龙身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
东山嘴
母系氏族社会
红山人
全盛时期
生产和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侗族纹样混沌花纹“八菜一汤”刺绣背带盖片文化寓意的探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欢
谭志锋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期204-205,共2页
"八菜一汤"刺绣纹样是侗族背带盖片中常见的纹样形式,其中央的混沌花造型丰富,散发着淳朴自然的气息。本文主要透过此纹样的特点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去发现和体会"八菜一汤"纹样所蕴含的"物我同源"综...
"八菜一汤"刺绣纹样是侗族背带盖片中常见的纹样形式,其中央的混沌花造型丰富,散发着淳朴自然的气息。本文主要透过此纹样的特点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去发现和体会"八菜一汤"纹样所蕴含的"物我同源"综合崇拜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菜一汤
混沌花
萨巴天
母系氏族社会
太阳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萨满教艺术的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胡卫军
付黎明
《美术大观》
2010年第9期73-73,共1页
萨满教萌生于人猿揖别后人类漫长的蒙昧时代,兴起并繁荣于母系氏族社会,绵续于父系氏族社会及相继的文明社会,萨满教以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亘古绵长的资历和承替不息的文化积淀,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其中,遗存的萨满教艺术更是...
萨满教萌生于人猿揖别后人类漫长的蒙昧时代,兴起并繁荣于母系氏族社会,绵续于父系氏族社会及相继的文明社会,萨满教以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亘古绵长的资历和承替不息的文化积淀,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其中,遗存的萨满教艺术更是璀璨夺目、神韵十足,体现了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征
萨满教
母系氏族社会
人类文明
蒙昧时代
文明
社会
文化积淀
原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风》与齐俗
被引量:
8
5
作者
于孔宝
《管子学刊》
2000年第4期33-38,69,共7页
关键词
《齐风》
《诗经》
齐国
自愿婚
母系氏族社会
聘娶婚
姑姊妹不嫁
一夫一妻制
社会
生活
姜太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津仓储史话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金声
《中国储运》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仓储是伴着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而发展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已经萌发了保管和储存工具的意识。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农业的生产活动和定居生活要求人们贮存农业作物的种籽,以备来年春种和维持人...
仓储是伴着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而发展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已经萌发了保管和储存工具的意识。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农业的生产活动和定居生活要求人们贮存农业作物的种籽,以备来年春种和维持人们食粮的需要,仓储也就于此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业
天津
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
文明发展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先秦时期山东地区的民族
7
作者
杨东晨
《管子学刊》
2000年第4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山东地区
先秦时期
氏族
部落
山东半岛
炎帝后裔
图腾
母系氏族社会
淳于国
少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与内涵”——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与精神内蕴
被引量:
1
8
作者
马晓铭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2期33-33,共1页
国画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最为重要的承载方式之一。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史前母系氏族社会的陶制纹饰造型和概略化的图案样式上。比如,出土于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中最为出名的《人形鱼纹》,以及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鹳鱼...
国画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最为重要的承载方式之一。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史前母系氏族社会的陶制纹饰造型和概略化的图案样式上。比如,出土于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中最为出名的《人形鱼纹》,以及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写意人物画
精神内蕴
内涵
母系氏族社会
半坡遗址
视觉艺术
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西游记》中的性别歧视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亮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6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西游记》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男人们
男权
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猪八戒
男权主义
男权思想
男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子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7,共10页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陈子艾探讨本课题,既能有助于对遗留至现代的某些古俗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丰富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至关重要的两性地位变迁等问题的理解,也能有助于以科学的眼光,从纵深的角度来审视剖析当今的某些妇...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陈子艾探讨本课题,既能有助于对遗留至现代的某些古俗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丰富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至关重要的两性地位变迁等问题的理解,也能有助于以科学的眼光,从纵深的角度来审视剖析当今的某些妇女问题,从而更好地探寻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
古代女性
民俗文化
父系
氏族社会
象征性
古俗
遗存
临水夫人
男性生殖器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苗语词汇看苗族历史文化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锦平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6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黔东苗语
苗族先民
象思维
词汇
婚姻制度
历史文化
历史与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
亲属称谓
贵州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苗族各种族称来源及其含义
被引量:
3
12
作者
唐春芳
《贵州文史丛刊》
1987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称。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称,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 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Nes”和Deil 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 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称和次族称,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称都是由不同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称
祭鼓节
氏族
成员
融水
运金运银
西沪
父系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张秀眉
酒礼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少司命》、《东君》看南楚巫文化中的生殖崇拜
被引量:
3
13
作者
张国荣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72-77,共6页
《九歌》原是流传于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娱神乐歌。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发祥于巴陵至君山一带,最初是古洞庭湖畔、湘江下游蛮越初民的娱神乐歌。《少司命》是《九歌》中的第六篇,以其祈求美子,人神性爱及保护幼艾等娱神仪程表明...
《九歌》原是流传于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娱神乐歌。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发祥于巴陵至君山一带,最初是古洞庭湖畔、湘江下游蛮越初民的娱神乐歌。《少司命》是《九歌》中的第六篇,以其祈求美子,人神性爱及保护幼艾等娱神仪程表明,《少司命》是南楚蛮越民族在隆重的祭祖活动中祭祀生育之神的娱神乐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生殖崇拜
南楚
巫文化
司命
沅湘
母系氏族社会
东君
人神
洞庭湖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彝族竹崇拜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
3
14
作者
李光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63-68,共6页
彝族的各种崇拜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竹作为彝族崇拜的图腾之一,在滇川黔桂的彝民中均有此崇拜现象.本文就手头几年来搜集的资料,吸纳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中揭示彝族竹崇拜现象的文化内涵,求教于方家,就教于读者.一、由...
彝族的各种崇拜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竹作为彝族崇拜的图腾之一,在滇川黔桂的彝民中均有此崇拜现象.本文就手头几年来搜集的资料,吸纳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中揭示彝族竹崇拜现象的文化内涵,求教于方家,就教于读者.一、由感生神话引发的生殖崇拜是一种自然崇拜,其实质是母性崇拜.彝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竹子与妇女感生的结果.滇桂交界的彝族,每村都有一块二方丈以上的空地,空地中央种着一丛兰竹,竹丛周围,砌着一层直径五尺以上的石块,石块的外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崇拜
彝族先民
母性崇拜
祖先崇拜
云南人民出版社
母系氏族社会
生殖崇拜
文化内涵
感生神话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东北苗族傩神神话辨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国瑜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黔东北
苗族古歌
苗族先民
母系氏族社会
人类起源神话
傩神
始祖神话
社会
生活
洪水神话
社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古代突厥语θtukan一词词源
16
作者
阿扎提·依佐拉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4-67,共4页
试谈古代突厥语θtukan一词词源阿扎提·依佐拉公元6-7世纪的古代突厥鲁尼文献中有三个神:即腾格里神、乌麦神以及地水神。其中,神圣的山特别引人注目。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中均可以见到。如《阙特勤》碑南面第三行:①(...
试谈古代突厥语θtukan一词词源阿扎提·依佐拉公元6-7世纪的古代突厥鲁尼文献中有三个神:即腾格里神、乌麦神以及地水神。其中,神圣的山特别引人注目。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中均可以见到。如《阙特勤》碑南面第三行:①(如果突厥人民居住在于都斤山,那么人民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语
阿尔泰语系
萨满教
哈萨克族
母系氏族社会
图腾崇拜
北方民族
蒙古语
柯尔克孜
西伯利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性
17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19,共2页
变性刘钧杰人有变性的怪人,汉语的词也有变性的怪事。这里讲的性不是语法里的“性、数、格”那个“性”,而是男性、女性的“性”。先说一个怪词,它从指男人变为指女人,这个词就是“息”。“息”有“生长、繁殖”的意思。《集韵·...
变性刘钧杰人有变性的怪人,汉语的词也有变性的怪事。这里讲的性不是语法里的“性、数、格”那个“性”,而是男性、女性的“性”。先说一个怪词,它从指男人变为指女人,这个词就是“息”。“息”有“生长、繁殖”的意思。《集韵·职韵》:“息,生也。”《史记·孔子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篇残卷》
《儒林外史》
《现代汉语词典》
乐府诗
《中国电视报》
儿子的妻子
母系氏族社会
息肉
女性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肯尼亚最大的民族——吉库尤人
18
作者
李百华
《世界农业》
1983年第8期57-57,共1页
吉库尤族总人数约400万,居住在肯尼亚中南部高原地区,是肯尼亚最大的一个民族。 吉库尤族历史悠久,是非洲古老居民之一。关于这个民族的来历,有着一段美妙的传说:远古时,有一个名叫吉库尤的男青年在肯尼亚山脚行路时,遇见一位美丽的姑娘...
吉库尤族总人数约400万,居住在肯尼亚中南部高原地区,是肯尼亚最大的一个民族。 吉库尤族历史悠久,是非洲古老居民之一。关于这个民族的来历,有着一段美妙的传说:远古时,有一个名叫吉库尤的男青年在肯尼亚山脚行路时,遇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生了9个女儿。有一天,有9个英俊的小伙子登门求婚,吉库尤在客厅接见他们,提出婚后凡事必须听从妻子安排的条件,小伙子们一一点头答应了。这9对夫妻成家立业后生下了许多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库尤人
肯尼亚
民族
高原地区
小伙子
母系氏族社会
老居民
历史悠久
男青年
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氏”
19
作者
郑春兰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6期47-48,共2页
现今姓氏合称,而古者“姓”“氏”有别,姓为族号,氏为姓的分支。早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产生了“姓”,用以区分血缘、辨别部落和婚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大量繁衍,从老部落中间开始分化出一些新的支系来。“氏”作为...
现今姓氏合称,而古者“姓”“氏”有别,姓为族号,氏为姓的分支。早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产生了“姓”,用以区分血缘、辨别部落和婚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大量繁衍,从老部落中间开始分化出一些新的支系来。“氏”作为这些分支的称号便产生了。据考证,氏的产生始于周代,《左传·隐公八年》大夫众仲曾对姓和氏的关系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左传
段玉裁
甲骨文
本义
母系氏族社会
小篆
段注
许慎
掠夺婚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满族民间美术中的“生命树”
20
作者
赵凤山
《美术大观》
1997年第8期14-15,共2页
三、始母神、佛托妈妈与柳树生人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至父系氏族社会早期,随着世系观念的加强而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灵魂观念形成与发展中,当本氏族首领或对本氏族有较大贡献的人死去,人们期望其保佑...
三、始母神、佛托妈妈与柳树生人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至父系氏族社会早期,随着世系观念的加强而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灵魂观念形成与发展中,当本氏族首领或对本氏族有较大贡献的人死去,人们期望其保佑本氏族子孙后代,以使他们成为后代人崇拜祭祀的对象。德国民俗学、宗教史学权威施密特先生著《原始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对距洲北部民族及低级农业民族的外婚制母系文化圈中祖先崇拜更扩大了,甚至成为对于一般死者的崇拜,这是因为在母权文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树
满族
祖先崇拜
母系氏族社会
形成与发展
祭祀
民间剪纸
历史阶段
萨满教
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社会性质
1
作者
李文芬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社会
性
母系氏族社会
一夫一妻制
父系
氏族社会
个体家庭
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
甘肃东乡
社会
意识形态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猪龙
2
作者
刘军
机构
不详
出处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14期34-35,共2页
文摘
玉猪龙是对红山文化中一种龙形玉器的称呼,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它是猪和龙的造型结合的一种玉佩。为什么选用这两种动物呢?研究表明,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这一时期,猪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既代表财富,又象征勇猛,也可能是最早驯化成功的家畜。在现已发掘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和牛河梁遗址中,都曾发现大量的猪骨遗骸,说明红山人除把猪作为一种食物外,还常把它视为一种“通天神兽”。或许正是所谓“在地为猪,上天成龙”的传说,使先民创造出了这种猪首龙身的形象。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
东山嘴
母系氏族社会
红山人
全盛时期
生产和生活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侗族纹样混沌花纹“八菜一汤”刺绣背带盖片文化寓意的探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欢
谭志锋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期204-205,共2页
基金
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民族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研究”(编号:18FMZ004)。
文摘
"八菜一汤"刺绣纹样是侗族背带盖片中常见的纹样形式,其中央的混沌花造型丰富,散发着淳朴自然的气息。本文主要透过此纹样的特点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去发现和体会"八菜一汤"纹样所蕴含的"物我同源"综合崇拜的特点。
关键词
八菜一汤
混沌花
萨巴天
母系氏族社会
太阳崇拜
分类号
J523.6 [艺术—艺术设计]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萨满教艺术的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胡卫军
付黎明
机构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10年第9期73-73,共1页
文摘
萨满教萌生于人猿揖别后人类漫长的蒙昧时代,兴起并繁荣于母系氏族社会,绵续于父系氏族社会及相继的文明社会,萨满教以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亘古绵长的资历和承替不息的文化积淀,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其中,遗存的萨满教艺术更是璀璨夺目、神韵十足,体现了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关键词
艺术特征
萨满教
母系氏族社会
人类文明
蒙昧时代
文明
社会
文化积淀
原始文化
分类号
B9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风》与齐俗
被引量:
8
5
作者
于孔宝
机构
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院
出处
《管子学刊》
2000年第4期33-38,69,共7页
关键词
《齐风》
《诗经》
齐国
自愿婚
母系氏族社会
聘娶婚
姑姊妹不嫁
一夫一妻制
社会
生活
姜太公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津仓储史话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金声
机构
《中国储运》记者
出处
《中国储运》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文摘
仓储是伴着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而发展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已经萌发了保管和储存工具的意识。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农业的生产活动和定居生活要求人们贮存农业作物的种籽,以备来年春种和维持人们食粮的需要,仓储也就于此起源。
关键词
仓储业
天津
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
文明发展
生产活动
分类号
F259.2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先秦时期山东地区的民族
7
作者
杨东晨
机构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处
《管子学刊》
2000年第4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山东地区
先秦时期
氏族
部落
山东半岛
炎帝后裔
图腾
母系氏族社会
淳于国
少昊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与内涵”——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与精神内蕴
被引量:
1
8
作者
马晓铭
机构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2期33-33,共1页
文摘
国画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最为重要的承载方式之一。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史前母系氏族社会的陶制纹饰造型和概略化的图案样式上。比如,出土于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中最为出名的《人形鱼纹》,以及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图》。
关键词
中国传统
写意人物画
精神内蕴
内涵
母系氏族社会
半坡遗址
视觉艺术
国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西游记》中的性别歧视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亮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6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西游记》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男人们
男权
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猪八戒
男权主义
男权思想
男性作家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子艾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7,共10页
文摘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陈子艾探讨本课题,既能有助于对遗留至现代的某些古俗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丰富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至关重要的两性地位变迁等问题的理解,也能有助于以科学的眼光,从纵深的角度来审视剖析当今的某些妇女问题,从而更好地探寻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妇女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
古代女性
民俗文化
父系
氏族社会
象征性
古俗
遗存
临水夫人
男性生殖器崇拜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苗语词汇看苗族历史文化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锦平
机构
贵州民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6期53-55,共3页
基金
贵州民族学院98年度科研项目
关键词
黔东苗语
苗族先民
象思维
词汇
婚姻制度
历史文化
历史与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
亲属称谓
贵州民族
分类号
H216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苗族各种族称来源及其含义
被引量:
3
12
作者
唐春芳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7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文摘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称。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称,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 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Nes”和Deil 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 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称和次族称,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称都是由不同时代。
关键词
族称
祭鼓节
氏族
成员
融水
运金运银
西沪
父系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张秀眉
酒礼歌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少司命》、《东君》看南楚巫文化中的生殖崇拜
被引量:
3
13
作者
张国荣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72-77,共6页
文摘
《九歌》原是流传于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娱神乐歌。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发祥于巴陵至君山一带,最初是古洞庭湖畔、湘江下游蛮越初民的娱神乐歌。《少司命》是《九歌》中的第六篇,以其祈求美子,人神性爱及保护幼艾等娱神仪程表明,《少司命》是南楚蛮越民族在隆重的祭祖活动中祭祀生育之神的娱神乐歌。
关键词
《九歌》
生殖崇拜
南楚
巫文化
司命
沅湘
母系氏族社会
东君
人神
洞庭湖畔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彝族竹崇拜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
3
14
作者
李光辉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63-68,共6页
文摘
彝族的各种崇拜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竹作为彝族崇拜的图腾之一,在滇川黔桂的彝民中均有此崇拜现象.本文就手头几年来搜集的资料,吸纳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中揭示彝族竹崇拜现象的文化内涵,求教于方家,就教于读者.一、由感生神话引发的生殖崇拜是一种自然崇拜,其实质是母性崇拜.彝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竹子与妇女感生的结果.滇桂交界的彝族,每村都有一块二方丈以上的空地,空地中央种着一丛兰竹,竹丛周围,砌着一层直径五尺以上的石块,石块的外围。
关键词
竹崇拜
彝族先民
母性崇拜
祖先崇拜
云南人民出版社
母系氏族社会
生殖崇拜
文化内涵
感生神话
神话传说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东北苗族傩神神话辨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国瑜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黔东北
苗族古歌
苗族先民
母系氏族社会
人类起源神话
傩神
始祖神话
社会
生活
洪水神话
社会
发展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古代突厥语θtukan一词词源
16
作者
阿扎提·依佐拉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4-67,共4页
文摘
试谈古代突厥语θtukan一词词源阿扎提·依佐拉公元6-7世纪的古代突厥鲁尼文献中有三个神:即腾格里神、乌麦神以及地水神。其中,神圣的山特别引人注目。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中均可以见到。如《阙特勤》碑南面第三行:①(如果突厥人民居住在于都斤山,那么人民没...
关键词
突厥语
阿尔泰语系
萨满教
哈萨克族
母系氏族社会
图腾崇拜
北方民族
蒙古语
柯尔克孜
西伯利亚地区
分类号
H211.3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性
17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19,共2页
文摘
变性刘钧杰人有变性的怪人,汉语的词也有变性的怪事。这里讲的性不是语法里的“性、数、格”那个“性”,而是男性、女性的“性”。先说一个怪词,它从指男人变为指女人,这个词就是“息”。“息”有“生长、繁殖”的意思。《集韵·职韵》:“息,生也。”《史记·孔子世...
关键词
《玉篇残卷》
《儒林外史》
《现代汉语词典》
乐府诗
《中国电视报》
儿子的妻子
母系氏族社会
息肉
女性
明末清初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肯尼亚最大的民族——吉库尤人
18
作者
李百华
出处
《世界农业》
1983年第8期57-57,共1页
文摘
吉库尤族总人数约400万,居住在肯尼亚中南部高原地区,是肯尼亚最大的一个民族。 吉库尤族历史悠久,是非洲古老居民之一。关于这个民族的来历,有着一段美妙的传说:远古时,有一个名叫吉库尤的男青年在肯尼亚山脚行路时,遇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生了9个女儿。有一天,有9个英俊的小伙子登门求婚,吉库尤在客厅接见他们,提出婚后凡事必须听从妻子安排的条件,小伙子们一一点头答应了。这9对夫妻成家立业后生下了许多子女。
关键词
吉库尤人
肯尼亚
民族
高原地区
小伙子
母系氏族社会
老居民
历史悠久
男青年
殖民主义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氏”
19
作者
郑春兰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6期47-48,共2页
文摘
现今姓氏合称,而古者“姓”“氏”有别,姓为族号,氏为姓的分支。早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产生了“姓”,用以区分血缘、辨别部落和婚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大量繁衍,从老部落中间开始分化出一些新的支系来。“氏”作为这些分支的称号便产生了。据考证,氏的产生始于周代,《左传·隐公八年》大夫众仲曾对姓和氏的关系加以描述:“
关键词
姓氏
左传
段玉裁
甲骨文
本义
母系氏族社会
小篆
段注
许慎
掠夺婚习俗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满族民间美术中的“生命树”
20
作者
赵凤山
出处
《美术大观》
1997年第8期14-15,共2页
文摘
三、始母神、佛托妈妈与柳树生人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至父系氏族社会早期,随着世系观念的加强而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灵魂观念形成与发展中,当本氏族首领或对本氏族有较大贡献的人死去,人们期望其保佑本氏族子孙后代,以使他们成为后代人崇拜祭祀的对象。德国民俗学、宗教史学权威施密特先生著《原始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对距洲北部民族及低级农业民族的外婚制母系文化圈中祖先崇拜更扩大了,甚至成为对于一般死者的崇拜,这是因为在母权文化中。
关键词
生命树
满族
祖先崇拜
母系氏族社会
形成与发展
祭祀
民间剪纸
历史阶段
萨满教
东北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社会性质
李文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玉猪龙
刘军
《小学生作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江侗族纹样混沌花纹“八菜一汤”刺绣背带盖片文化寓意的探析
陈欢
谭志锋
《美术大观》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萨满教艺术的特征
胡卫军
付黎明
《美术大观》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齐风》与齐俗
于孔宝
《管子学刊》
200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天津仓储史话
张金声
《中国储运》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先秦时期山东地区的民族
杨东晨
《管子学刊》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传统与内涵”——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与精神内蕴
马晓铭
《美术大观》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西游记》中的性别歧视
周亮
《贵州文史丛刊》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
陈子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苗语词汇看苗族历史文化
李锦平
《贵州文史丛刊》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苗族各种族称来源及其含义
唐春芳
《贵州文史丛刊》
198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少司命》、《东君》看南楚巫文化中的生殖崇拜
张国荣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析彝族竹崇拜的文化意蕴
李光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黔东北苗族傩神神话辨析
吴国瑜
《贵州文史丛刊》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谈古代突厥语θtukan一词词源
阿扎提·依佐拉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变性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肯尼亚最大的民族——吉库尤人
李百华
《世界农业》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说“氏”
郑春兰
《现代中文学刊》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东北满族民间美术中的“生命树”
赵凤山
《美术大观》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