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蚕母种继代交配方式及种性维持效果
被引量:
4
1
作者
龚大刚
袁桂阳
+4 位作者
朱军
李晓英
张泽
朱勇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在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采用同胞交配、循环配对交配两种设计,对连续12代及F1代的成绩分析表明:两种交配方式对丝质影响不大,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较明显。循环配对交配的生命力、产茧量、生殖力较同胞交配高,因而在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采用...
在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采用同胞交配、循环配对交配两种设计,对连续12代及F1代的成绩分析表明:两种交配方式对丝质影响不大,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较明显。循环配对交配的生命力、产茧量、生殖力较同胞交配高,因而在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采用循环配对交配,能有效控制群体内近交系数极度上升,有利于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发挥品种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母种继代
循环配对交配
种性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交配设计对长期稳定化选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泽
鲁成
+3 位作者
赵邦美
潘荣
曾华明
向仲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对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的两种交配设计群体近交系数的估测结果表明,每个小系选留3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比只选留2个蛾区的同胞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对两种交配设计群体7个世代谱系资料的分析表明,在...
对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的两种交配设计群体近交系数的估测结果表明,每个小系选留3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比只选留2个蛾区的同胞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对两种交配设计群体7个世代谱系资料的分析表明,在相同的稳定化选择下,群体近交系数的极度提高对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影响不大,但对健康性影响较为明显。如选留3或4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从而在不影响主要经济性状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品种的健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
交配
设计
母种继代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原原母种继代中强健性指标的考量
被引量:
1
3
作者
龚大刚
朱军
+1 位作者
袁桂阳
李小英
《四川蚕业》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家蚕品种
强健性
母种继代
一代杂交种
高产稳产
蚕茧生产
优良性状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4
作者
陈敏
陈谷
+3 位作者
苏茂科
李建君
熊国林
周旺
《四川蚕业》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品种性状保持与其固有性、饲育环境、选择技术、交配型式、错乱混杂等因素相关,为了更好地进行种性维持,我们用原原母种进行多年季小系内异蛾区交配和多蛾区混合交配两种方法选择继代试验,调查试验成绩进行分析,其主要经济性状无显著性...
品种性状保持与其固有性、饲育环境、选择技术、交配型式、错乱混杂等因素相关,为了更好地进行种性维持,我们用原原母种进行多年季小系内异蛾区交配和多蛾区混合交配两种方法选择继代试验,调查试验成绩进行分析,其主要经济性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种继代
种性维持
7532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做好家蚕原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性维持
5
作者
杨远萍
李小宴
阿衣莫
《四川蚕业》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原原种繁育
家蚕品种
种性维持
蚕丝生产
桑蚕种
数量性状
经济性状
母种继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蚕良种二级繁育三级制种体系试验初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炜
《四川蚕业》
2016年第1期21-22,25,共3页
自创立桑蚕良种繁育体系以来,我国桑蚕良种繁育一直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体系繁育各级蚕种。即饲育原原母种进行原原母种继代和生产原原种;饲育原原种生产原种;饲育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资料...
自创立桑蚕良种繁育体系以来,我国桑蚕良种繁育一直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体系繁育各级蚕种。即饲育原原母种进行原原母种继代和生产原原种;饲育原原种生产原种;饲育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急剧下降,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减少,蚕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繁育体系
桑蚕
制种
试验
原种生产
一代杂交种
母种继代
原原
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原种繁育中基础数据的采集
7
作者
周英
杨晓进
林春芳
《四川蚕业》
2017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前,我国的桑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为了使蚕品种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保持并稳定下来,继代母种和原原种的选留非常关键,而选留母种继代蛾区和原原种留种蛾区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记录的各项调查数...
目前,我国的桑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为了使蚕品种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保持并稳定下来,继代母种和原原种的选留非常关键,而选留母种继代蛾区和原原种留种蛾区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记录的各项调查数据,再计算出当代各项饲育成绩,以当代蛾区成绩并参照系统成绩选留留种蛾区。因此,在原原种生产繁育中要准确及时地记载好各项调查数据,一旦调查数据不全或有误,会影响所饲育蛾区的综合评判,导致留种蛾区的错选或漏选,严重影响种性的维持,缩短蚕品种的推广使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原种繁育
基础数据
饲育成绩
采集
调查数据
母种继代
生产过程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业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8
作者
张学清
《四川蚕业》
2010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标准发布
蚕业
桑蚕一代杂交种
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纸板方格蔟
原原种繁育
母种继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母种继代交配方式及种性维持效果
被引量:
4
1
作者
龚大刚
袁桂阳
朱军
李晓英
张泽
朱勇
鲁成
机构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8-481,共4页
文摘
在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采用同胞交配、循环配对交配两种设计,对连续12代及F1代的成绩分析表明:两种交配方式对丝质影响不大,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较明显。循环配对交配的生命力、产茧量、生殖力较同胞交配高,因而在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采用循环配对交配,能有效控制群体内近交系数极度上升,有利于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发挥品种的优良性能。
关键词
家蚕
母种继代
循环配对交配
种性维持
Keywords
Bombyx mori
Original strain
Alternative mating
Maintenance of variety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交配设计对长期稳定化选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泽
鲁成
赵邦美
潘荣
曾华明
向仲怀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学农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蚕种管理总站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文摘
对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的两种交配设计群体近交系数的估测结果表明,每个小系选留3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比只选留2个蛾区的同胞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对两种交配设计群体7个世代谱系资料的分析表明,在相同的稳定化选择下,群体近交系数的极度提高对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影响不大,但对健康性影响较为明显。如选留3或4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从而在不影响主要经济性状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品种的健康性。
关键词
蚕
交配
设计
母种继代
选择
Keywords
Bombyx mori
copulation design/original stvain multiplication
Stabilizing selection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原原母种继代中强健性指标的考量
被引量:
1
3
作者
龚大刚
朱军
袁桂阳
李小英
机构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出处
《四川蚕业》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家蚕品种
强健性
母种继代
一代杂交种
高产稳产
蚕茧生产
优良性状
经济价值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4
作者
陈敏
陈谷
苏茂科
李建君
熊国林
周旺
机构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
出处
《四川蚕业》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基金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1-17)。
文摘
品种性状保持与其固有性、饲育环境、选择技术、交配型式、错乱混杂等因素相关,为了更好地进行种性维持,我们用原原母种进行多年季小系内异蛾区交配和多蛾区混合交配两种方法选择继代试验,调查试验成绩进行分析,其主要经济性状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母种继代
种性维持
7532
品种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做好家蚕原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性维持
5
作者
杨远萍
李小宴
阿衣莫
机构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
凉山州蚕种场
出处
《四川蚕业》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原原种繁育
家蚕品种
种性维持
蚕丝生产
桑蚕种
数量性状
经济性状
母种继代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蚕良种二级繁育三级制种体系试验初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炜
机构
四川省阆中蚕种场
出处
《四川蚕业》
2016年第1期21-22,25,共3页
文摘
自创立桑蚕良种繁育体系以来,我国桑蚕良种繁育一直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体系繁育各级蚕种。即饲育原原母种进行原原母种继代和生产原原种;饲育原原种生产原种;饲育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急剧下降,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减少,蚕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关键词
良种繁育体系
桑蚕
制种
试验
原种生产
一代杂交种
母种继代
原原
母种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原种繁育中基础数据的采集
7
作者
周英
杨晓进
林春芳
机构
凉山州蚕种场
出处
《四川蚕业》
2017年第2期50-51,共2页
文摘
目前,我国的桑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为了使蚕品种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保持并稳定下来,继代母种和原原种的选留非常关键,而选留母种继代蛾区和原原种留种蛾区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记录的各项调查数据,再计算出当代各项饲育成绩,以当代蛾区成绩并参照系统成绩选留留种蛾区。因此,在原原种生产繁育中要准确及时地记载好各项调查数据,一旦调查数据不全或有误,会影响所饲育蛾区的综合评判,导致留种蛾区的错选或漏选,严重影响种性的维持,缩短蚕品种的推广使用年限。
关键词
原原种繁育
基础数据
饲育成绩
采集
调查数据
母种继代
生产过程
良种繁育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业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8
作者
张学清
出处
《四川蚕业》
2010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标准发布
蚕业
桑蚕一代杂交种
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纸板方格蔟
原原种繁育
母种继代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蚕母种继代交配方式及种性维持效果
龚大刚
袁桂阳
朱军
李晓英
张泽
朱勇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交配设计对长期稳定化选择效应的研究
张泽
鲁成
赵邦美
潘荣
曾华明
向仲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家蚕原原母种继代中强健性指标的考量
龚大刚
朱军
袁桂阳
李小英
《四川蚕业》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陈敏
陈谷
苏茂科
李建君
熊国林
周旺
《四川蚕业》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如何做好家蚕原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性维持
杨远萍
李小宴
阿衣莫
《四川蚕业》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桑蚕良种二级繁育三级制种体系试验初探
胡炜
《四川蚕业》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原原种繁育中基础数据的采集
周英
杨晓进
林春芳
《四川蚕业》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蚕业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张学清
《四川蚕业》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