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I.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时期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大伦
张瑞茂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28-30,共3页
通过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设置 3个移栽密度、可育株拔除设置 2个不同时期的研究 ,结果表明 :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增产率仅为 0 .7%~ 2 .0 % ,效果不显著 ,但密度加大 ,拔除可育株工作量增加 ,投...
通过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设置 3个移栽密度、可育株拔除设置 2个不同时期的研究 ,结果表明 :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增产率仅为 0 .7%~ 2 .0 % ,效果不显著 ,但密度加大 ,拔除可育株工作量增加 ,投入加大 ,比较效益降低 ,合理的密度以 6 0 0 0~ 80 0 0株 /6 6 7m2为宜 ;拔除可育株时期在蕾期比在临花期提高制种产量达 17.3~ 2 0 .4 kg/6 6 7m2 ,增产率 30 .5 %~ 36 .6 9% ,增产效果极显著。因此 ,蕾期是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拔除可育株的最佳时期 ,特别是母本种植密度较大时更应掌握在蕾期尽早拔除。其技术已在制种区得到普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母本移栽密度
可育株
拔除时期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油菜母本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金贵
田筑萍
+3 位作者
吴有祥
王通强
代文东
杨晓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对优质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B1(母本移栽密度7 500株/667m2、可育株采用挤浆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高(77.42 kg/667m2),处理A2B3(母本移栽密度5 625株/667m2、可育株采用看...
通过对优质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B1(母本移栽密度7 500株/667m2、可育株采用挤浆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高(77.42 kg/667m2),处理A2B3(母本移栽密度5 625株/667m2、可育株采用看花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低(55.74 kg/667m2),极差为21.68 kg/667m2。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间制种产量差异极明显,以挤浆识别拔除的处理(B1)平均产量最高(75.83 kg/667m2),分别较看花识别拔除处理(B3)和花蕾形态识别拔除处理(B2)增产33.95%和12.49%,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14号
母本移栽密度
母本
可育株
拔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I.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时期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大伦
张瑞茂
机构
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设置 3个移栽密度、可育株拔除设置 2个不同时期的研究 ,结果表明 :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增产率仅为 0 .7%~ 2 .0 % ,效果不显著 ,但密度加大 ,拔除可育株工作量增加 ,投入加大 ,比较效益降低 ,合理的密度以 6 0 0 0~ 80 0 0株 /6 6 7m2为宜 ;拔除可育株时期在蕾期比在临花期提高制种产量达 17.3~ 2 0 .4 kg/6 6 7m2 ,增产率 30 .5 %~ 36 .6 9% ,增产效果极显著。因此 ,蕾期是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拔除可育株的最佳时期 ,特别是母本种植密度较大时更应掌握在蕾期尽早拔除。其技术已在制种区得到普遍应用。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母本移栽密度
可育株
拔除时期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Keywords
dual purpose line with the recessive GMS
density
budding period
closing blooming period
fertile plant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油菜母本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金贵
田筑萍
吴有祥
王通强
代文东
杨晓容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基金
贵州省年度攻关项目"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保优配套技术及大面积中试"(黔科合2004NGY013)
文摘
通过对优质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B1(母本移栽密度7 500株/667m2、可育株采用挤浆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高(77.42 kg/667m2),处理A2B3(母本移栽密度5 625株/667m2、可育株采用看花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低(55.74 kg/667m2),极差为21.68 kg/667m2。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间制种产量差异极明显,以挤浆识别拔除的处理(B1)平均产量最高(75.83 kg/667m2),分别较看花识别拔除处理(B3)和花蕾形态识别拔除处理(B2)增产33.95%和12.49%,均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黔油14号
母本移栽密度
母本
可育株
拔除技术
Keywords
Qianyou 14
density of female parent
female fertile plant
remove technique
分类号
S565.4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I.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时期
陈大伦
张瑞茂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杂交油菜母本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张金贵
田筑萍
吴有祥
王通强
代文东
杨晓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