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沈谏娣 马丙南 +6 位作者 胡丹 朱炜春 黄小鸣 林菁 王周菊 王律 傅得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39-43,共5页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接诊的114例接受规范母婴阻断治疗的HIV感染母亲所分娩婴幼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医院收治的114例健康母亲...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接诊的114例接受规范母婴阻断治疗的HIV感染母亲所分娩婴幼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医院收治的114例健康母亲分娩的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婴幼儿营养状态评估相关指标(身高、体重、头围),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时点营养状态;根据研究组研究对象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并对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婴幼儿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头围、身高、体重P3以下婴幼儿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9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头围、身高、体重P3以下婴幼儿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在性别、预防用药、出生时身长、出生时头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营养不良组6个月时添加辅食、母体妊娠期贫血、出生体重<2.5 kg婴幼儿、出生后接受药物阻断占比高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体妊娠期贫血、出生体重低、出生后接受药物阻断是影响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HIV母婴阻断婴幼儿早期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母体妊娠期贫血、出生体重低、出生后接受药物阻断是导致HIV母婴阻断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阻断 身高 营养不良 出生体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用于妊娠晚期HBV高载量母婴阻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潘雪梅 《北方药学》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用于妊娠晚期HBV高载量母婴阻断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收治的妊娠晚期HBV高载量母婴阻断的80例患者,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选择替诺福韦治疗的40例患者为试...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用于妊娠晚期HBV高载量母婴阻断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收治的妊娠晚期HBV高载量母婴阻断的80例患者,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选择替诺福韦治疗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比两组HBV载量、ALT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及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结果:和对照组孕妇相比较,试验组孕妇在分娩时的HBV载量、ALT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不良妊娠结局方面,试验组总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20.0%,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对分娩后7月龄新生儿的HBV阳性进行检测发现,试验组母婴阻断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用于妊娠晚期HBV高载量孕产妇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较高的母婴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妊娠晚期 HBV高载量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孩感染乙肝孕妇二孩妊娠的母婴阻断研究
3
作者 陈艳 陈超 +3 位作者 江红秀 周冠伦 和沁园 韩国荣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一孩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及二孩妊娠阻断效果和母婴结局,评价妊娠期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34例HBV感染经产妇。...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一孩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及二孩妊娠阻断效果和母婴结局,评价妊娠期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34例HBV感染经产妇。HBV感染孕妇一孩妊娠时均未抗病毒治疗为一孩组;二孩妊娠时均在妊娠中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为二孩组,比较两次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次分娩新生儿分为新生儿一孩组及新生儿二孩组,比较一般情况、患病情况及生长发育。结果34例孕妇两次妊娠期间均为HBeAg阳性,分娩一孩前平均HBV-DNA为(2.27±1.95)×10^(8)IU/mL,二孩妊娠后孕妇平均HBV-DNA水平为(2.43±2.15)×10^(8)IU/mL。二孩组分娩前口服抗病毒药物孕妇病毒载量均下降,平均下降至(1.98±6.23)×10^(3)IU/mL。二孩组孕妇剖宫产率高于一孩组孕妇(P=0.005)。一孩组孕妇出现妊娠合并症、产时并发症发生率与二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一孩组新生儿出生后规范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59%(24/34),规范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50%(17/34)。新生儿二孩组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接种率和及时率高于新生儿一孩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生长发育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联合新生儿免疫接种可以减少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妊娠期抗病毒治疗不会增加围生期不良事件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阻断 乙肝感染 抗病毒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替比夫定妊娠期口服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文静 宋淑荣 +1 位作者 何虹 梁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替比夫定妊娠期口服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3例HBV感染的孕妇,其中替诺福韦组30例、替比夫定组79例、对照组44例。替诺福韦组孕妇口服替诺福韦300 mg/次,1次/d,服药直至分娩;替比夫定组...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替比夫定妊娠期口服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3例HBV感染的孕妇,其中替诺福韦组30例、替比夫定组79例、对照组44例。替诺福韦组孕妇口服替诺福韦300 mg/次,1次/d,服药直至分娩;替比夫定组孕妇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次,1次/d,服药直至分娩;对照组孕妇不给予治疗。各组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注射乙肝疫苗。在服药前、服药第6周、分娩前,检测各组孕妇血清HBV DNA、ALT、Cr水平。比较三组患者分娩婴儿的性别、身高、体质量。在婴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观察血清HBV DNA≥100 IU/m L及HBs Ag、HBe Ag阳性例数。记录母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服药第6周、分娩前,替诺福韦组、替比夫定组孕妇血清HBV DNA、ALT水平较本组服药前、对照组同时间点低(P均<0.05),且替诺福韦组较替比夫定组低(P均<0.05),但三组孕妇血清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分娩婴儿的性别、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婴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替诺福韦组、替比夫定组婴儿血清HBs Ag、HBe Ag阳性例数和HBV DNA≥100 IU/m L例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母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诺福韦、替比夫定妊娠期口服均可降低HBV感染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并可改善孕妇的肝功能,且前者效果优于后者;两者均可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且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替比夫定 母婴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患儿的随访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颖 郑素军 +1 位作者 马建红 段钟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患儿随访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产科HBsAg阳性母亲分娩并给予母婴阻断处理的150例患儿进行每年1次定期随访,监测其HBsAg和HBsAb表达情况并给予诊治指导。结果 150例患儿每例已随访3次,累计随访450次,进行健康...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患儿随访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产科HBsAg阳性母亲分娩并给予母婴阻断处理的150例患儿进行每年1次定期随访,监测其HBsAg和HBsAb表达情况并给予诊治指导。结果 150例患儿每例已随访3次,累计随访450次,进行健康宣教1 182次。随访患儿HBsAg阻断成功131例,无应答和低应答患儿16例,阻断失败患儿3例。结论健康宣教和恰当的诊治指导是保证患儿能及时随访的有效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HBSAG阳性 母婴阻断 随访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健康教育在HIV感染孕妇母婴阻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韦柳迎 黄金萍 +2 位作者 文乐敏 卢祥婵 韦彩云 《内科》 2018年第4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教育在HIV感染孕妇母婴阻断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经HIV-1确认实验确诊为HIV/AIDS的孕妇152例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母婴阻断干预以及网络健康教育。比较实施网络健康教育前后孕妇的疾病...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教育在HIV感染孕妇母婴阻断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经HIV-1确认实验确诊为HIV/AIDS的孕妇152例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母婴阻断干预以及网络健康教育。比较实施网络健康教育前后孕妇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母婴阻断干预前后孕妇的免疫功能状况以及母婴阻断成功率。结果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前HIV感染孕妇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23.68%,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9.34%,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孕妇母婴阻断干预前的CD4^+T细胞计数为5~520(M为167.5)个/μL,母婴阻断后CD4^+T细胞计数为6~1010(M为479)个/μL。婴儿出生后6周和3个月时的两次检测结果均显示,孕妇所产的152例婴儿均未感染HIV,母婴阻断成功率达100%。结论对进行母婴阻断干预的HIV感染孕妇进行网络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孕妇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免疫功能,促进母婴阻断的顺利实施,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孕妇 母婴阻断 网络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HCV合并感染HIV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庞俊 黄绍标 +2 位作者 潘莲花 刘冬梅 韦淑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rival therapy,HAART)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HI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给HIV/HCV合并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 目的探讨以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rival therapy,HAART)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HI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给HIV/HCV合并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为AZT+3TC+EFV或AZT+3TC+NVP,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预防HIV母婴传播。结果 21例婴儿中有8例年满12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13例年满18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母婴传播率为零。结论 HIV/HCV合并感染的孕产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HI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与单纯HIV感染母婴阻断效果相比较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母婴阻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史佩炯 卢洪洲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10-15,共6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20万妇女和60万儿童感染H IV,其中90%的儿童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所以进行H IV母婴阻断对控制H IV的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20万妇女和60万儿童感染H IV,其中90%的儿童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所以进行H IV母婴阻断对控制H IV的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的母婴阻断方式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剖宫产及人工喂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HIV母婴阻断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职业暴露后思考及防护 被引量:2
9
作者 肖萍 安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208-209,共2页
目的分析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工作中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以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尽可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推进和提高母婴阻断工作的深度和质量。方法依据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开展母婴阻断工作以来... 目的分析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工作中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以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尽可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推进和提高母婴阻断工作的深度和质量。方法依据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开展母婴阻断工作以来,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统计数,研讨采取的方案,修改完善安全防护规程。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6例中无一例发生HIV感染。结论增强防止职业暴露的意识,良好的防护措施对推进HIV孕产妇母婴阻断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母婴阻断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对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娟 孙苏 蔡晓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5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母婴阻断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母婴阻断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单纯健康教育结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母婴阻断成功率、过程性指标、结果性指标、心理状态、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及阳性率。结果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明显增高(P<0.05);干预12周后,2组的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满意情况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中的用药依从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教育随访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6个月后,观察组的HbsAg和HBV-DNA载量阳性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于乙肝母婴阻断健康教育中,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母婴阻断成功率,改善母体的负性情绪和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母婴阻断 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爱玲 罗志娟 詹杰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母婴垂直传播 阻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母婴传播阻断5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莲花 张春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HIV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方法]选择55例要求生育的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给予综合干预:对HIV阳性母亲在围生期综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实施选择性剖宫产,避免产科损伤性操作以及采用人工喂养等。[结果]共随访53例婴儿,... [目的]探讨HIV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方法]选择55例要求生育的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给予综合干预:对HIV阳性母亲在围生期综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实施选择性剖宫产,避免产科损伤性操作以及采用人工喂养等。[结果]共随访53例婴儿,已满18个月的有15例,满12个月的有26例,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及早诊断和有效的干预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 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乙型母婴阻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淑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乙型母亲的阻断HBV感染情况,为母婴阻断方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将HBV感染的289例孕妇,孕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共3针,产科干预+新生儿联合免疫+人工喂养方式。观察新生儿股静脉血HBV并...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乙型母亲的阻断HBV感染情况,为母婴阻断方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将HBV感染的289例孕妇,孕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共3针,产科干预+新生儿联合免疫+人工喂养方式。观察新生儿股静脉血HBV并进行后期随访情况。结果新生儿股静脉血HBsAg阳性率9.69%(28/289),HBeAg阳性率33.9%(98/48),HBV-DNA阳性率6.23%(18/289),抗-HBs阳性率26.99%(78/289)。7个月复查阻断成功率98.6%(285/289)。结论早期发现、及时进行综合母婴阻断措施,是控制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减少了病毒性肝炎乙型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乙型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母婴传播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林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评价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有效的乙肝免疫策略,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市范围内选择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于2008年~2009年所生的新生儿,分... 目的:研究评价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有效的乙肝免疫策略,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市范围内选择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于2008年~2009年所生的新生儿,分别按0-1-6方案接种5μg、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三针完成1月后采集2-3ml静脉血,观察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结果:接种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14.71%,抗-HBs阳性率41.17%;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7.81%,抗-HBs阳性率65.63%;接种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儿童HBsAg阳性率1.52%,抗-HBs阳性率95.45%。结论: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与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疫苗接种 阻断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爱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9期35-35,37,共2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慢性乙肝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孕早期ALT复常率及HBV-DNA转...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慢性乙肝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孕早期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酯 妊娠慢性乙肝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夏 陈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HBV)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SAG携带率 HBV感染者 流行地区 阻断 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携带者 东南亚地区 流行状况 北美地区 高发地区 全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与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传播53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井东臻 王乐华 马树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HBV 乙肝疫苗 阻断 效价 HBIG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孕期抗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乐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7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乙肝孕妇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抗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乙肝孕妇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实施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 目的:研究乙肝孕妇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抗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乙肝孕妇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实施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及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6个月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孕妇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降低乙肝表面抗原,促进孕期乙肝病毒基因转阴,能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孕期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HBV母婴传播途径190例效果观察
19
作者 孙云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HBV 母婴传播 阻断 效果观察 孕妇 联合免疫 携带率 途径 合并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20
作者 闫凡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HBIG 效果观察 母婴传播 HBV-DNA 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肝免疫球蛋白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