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母乳强化剂的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晴 张玉侠 +2 位作者 胡晓静 张蓉 顾莺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使用母乳添加剂的喂养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低出生体重儿规范化母乳喂养以及规范化添加母乳添加剂,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严格掌握开始肠内喂养的时间和喂养方式、制定母乳喂养知情同意书以及母乳宣教手册,对患儿父母...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使用母乳添加剂的喂养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低出生体重儿规范化母乳喂养以及规范化添加母乳添加剂,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严格掌握开始肠内喂养的时间和喂养方式、制定母乳喂养知情同意书以及母乳宣教手册,对患儿父母进行培训如何收集和运送母乳至病房,培训护士如何储存和配置母乳、如何保存和使用母乳添加剂等。结果12例体质量增长速率、身长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均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2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等,最终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临床使用母乳强化剂安全有效,而规范母乳以及母乳强化剂使用和操作流程对早产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 母乳强化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在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许璟怡 周文 +2 位作者 陈兰 罗睿 刘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2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究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在改善极低体重(VLBW)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出生并完成随访的200例VLBW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母乳增强剂组,每组10... 目的 探究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在改善极低体重(VLBW)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出生并完成随访的200例VLBW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母乳增强剂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纠正月龄1、2、3个月时的生长资料;记录两组早产儿纠正年龄1~3个月的生长偏离状况;统计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婴儿神经国际量表(INFANIB)评分。结果 与母乳组早产儿比较,母乳增强剂组早产儿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年龄头围长Z评分、年龄别身长Z评分、身长别体重Z评分、体重指数Z评分在纠正年龄1、2及3个月均有显著增加(P <0.05),生长偏离率显著降低(P <0.05),纠正年龄3个月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减少(P <0.05);但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及INFANI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能够显著促进VLBW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减少生长发育偏离的情况,减轻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强化剂 极低体重 早产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及母乳强化剂喂养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程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接受母乳及母乳强化剂联合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接受母乳喂养,观察组接受母乳及母乳强化剂联合喂养,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接受母乳及母乳强化剂联合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接受母乳喂养,观察组接受母乳及母乳强化剂联合喂养,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后头围、体长、体重、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机体发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住院时间和体重水平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喂养干预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接受母乳及母乳强化剂联合喂养,可以大幅度改善头围、体长、体重,提升机体免疫力水平,减少出院后机体发育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家属对喂养模式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低出生体重 母乳 母乳强化剂 联合喂养 体格发育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麦润婵 陈海平 陈桂琼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38-138,141,共2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为出院后早产儿强化母乳喂养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160例出生然后出院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配方奶喂... 目的研究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为出院后早产儿强化母乳喂养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160例出生然后出院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配方奶喂养,试验组强化母乳喂养,在母乳中添加营养补充剂,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血生化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重增长速率及出院体重均相近,并发症发生率也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配方奶喂养与强化母乳喂养早产儿的生长速度及免疫力都较为接近,但强化母乳既保留了母乳喂养的优势,还满足了早产儿对能量、矿物质的需要,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母乳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母乳强化剂联合母乳喂养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许忠锴 周玉彩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6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用母乳强化剂联合母乳喂养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百色市平果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出生的7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78例早产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联合组,每组各... 目的:探讨用母乳强化剂联合母乳喂养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百色市平果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出生的7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78例早产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39例早产儿。对母乳喂养组早产儿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对联合组早产儿采用母乳强化剂联合母乳喂养的方式进行喂养,然后比较两组早产儿头围增长的速率、身长增长的速率、体重增长的速率、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及其ALB、ALP、PA的水平。结果:1)出生一个月后,联合组早产儿头围增长的速率、身长增长的速率及体重增长的速率均明显优于母乳喂养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生一个月后,联合组早产儿PA的水平明显优于母乳喂养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ALB、ALP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母乳强化剂联合母乳喂养的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且其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强化剂 母乳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晓玲 苏格炘 +1 位作者 杨辅直 刘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203-204,共2页
目的通过两组对照试验了解强化母乳喂养与早产儿院内配方奶喂养下早产儿生长状况的优劣比较,评价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 g的21例早产儿分为强化母乳组(试验组,10例)和早产院内配... 目的通过两组对照试验了解强化母乳喂养与早产儿院内配方奶喂养下早产儿生长状况的优劣比较,评价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 g的21例早产儿分为强化母乳组(试验组,10例)和早产院内配方奶组(对照组,11例)。实验组开始用早产母乳喂养,当喂养量达100 mL(/kg·d)时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对照组全部用早产院内配方奶喂养。对两组的体格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出生时胎龄、头围、身长、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身长、头围的增长速率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母乳喂养与早产院内配方奶喂养在早产儿住院期间的生长速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强化剂 早产儿 母乳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伯乐 王宇 陈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268-269,共2页
目的: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强化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方法84例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且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50%以上的早产儿,按照使用母乳强化剂的早晚分为A1组(早强化组,44例)和A2组(晚强化组,40例);再按照使用母乳强化剂达到足量的快... 目的: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强化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方法84例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且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50%以上的早产儿,按照使用母乳强化剂的早晚分为A1组(早强化组,44例)和A2组(晚强化组,40例);再按照使用母乳强化剂达到足量的快慢分为B1组(快强化组,43例)和B2组(慢强化组,41例)。分别观察比较各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生长情况、内脏功能运作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A1组与A2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脏功能运作情况均为良好。B1组与B2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脏功能运作情况均为良好。A1组与A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B1组与B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尽早对早产儿使用母乳强化剂,促进营养的吸收,一般在早产儿的奶量〈90 ml/(kg·d)时即可;另外,在使用母乳强化剂达到足量的快慢上,应选择尽快完成母乳强化剂的足量强化,时间最好在从添加母乳强化剂的第1~3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母乳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食物转换期喂养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亚莲 何小颖 +2 位作者 吴翠玲 刘珂 麻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食物转换期喂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喂养情况问卷对268例纠正月龄12~18个月的早产儿(其中高危儿60例,中危儿55例,低危儿153例)及117例足月儿进行调查。结果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5.07%,显著低于足... 目的了解早产儿食物转换期喂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喂养情况问卷对268例纠正月龄12~18个月的早产儿(其中高危儿60例,中危儿55例,低危儿153例)及117例足月儿进行调查。结果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5.07%,显著低于足月儿的56.41%(P<0.01)。母乳喂养早产儿中仅9.13%添加母乳强化剂。早产儿首次引入辅食平均月龄为(4.87±1.39)月,显著早于足月儿的(5.85±1.10)月(P<0.01);早产儿引入动物性食物平均月龄为(7.88±2.66)月,为不同食物中最晚。77.24%的早产儿在引入泥糊状食物后又转为流质食物,24.63%晚于纠正9月龄引入颗粒状食物,36.94%晚于纠正12月龄引入条块状食物。结论早产儿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强化剂使用比例低。首次引入辅食平均月龄早于足月儿,但动物性食物引入时间晚。辅食性状的引入和转换不合理。应采取母乳喂养现场指导、以模型或实操指导食物转换等多种方式实现早产儿的科学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喂养 食物转换 母乳强化剂 辅食 纠正月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