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1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梦薇 黄芊 +5 位作者 冯丽凤 黄媛 蔡小明 高宇 王天西 潘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冷冻脱脂,以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14种母乳低聚... 本研究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冷冻脱脂,以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14种母乳低聚糖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4,在两种乳基试样的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0.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0.7%~9.7%(n=6),方法检出限为0.002~0.048μg/mL。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快速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乳粉 母乳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FLD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6种母乳低聚糖
2
作者 王弈忻 陈楠楠 +4 位作者 曹梦思 杨丽涛 高秀芝 刘明 郭新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51-364,共14页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6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方法。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首先经酶解和有机溶剂沉淀去除干扰物质,再利用亲水色谱柱进行分离。在最优条件下,6种母乳低聚糖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6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方法。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首先经酶解和有机溶剂沉淀去除干扰物质,再利用亲水色谱柱进行分离。在最优条件下,6种母乳低聚糖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5.91%~105.0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6~0.0064 g/100 g,定量限为0.0120~0.0214 g/100 g。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婴幼儿配方奶粉中6种母乳低聚糖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婴幼儿配方奶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低聚木糖的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酵解特性
3
作者 蔡露阳 戴沙 +2 位作者 李艾莲 赵燕妮 陈雪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2-209,共8页
天然低聚糖具有多种活性功能,探究苹果渣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的体外胃肠消化以及酵解特性,旨在明确其益生潜能,可为开发苹果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应用方向。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酵解试验,测定过程中糖类物质、pH及OD... 天然低聚糖具有多种活性功能,探究苹果渣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的体外胃肠消化以及酵解特性,旨在明确其益生潜能,可为开发苹果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应用方向。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酵解试验,测定过程中糖类物质、pH及OD值、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变化;由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以及16S RNA高通量测序测定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胃肠消化阶段,总糖、还原糖及XOS的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体外酵解后含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苹果渣XOS的消化主要发生在体外酵解阶段;酵解阶段XOS组发酵液的pH值显著下降(P<0.05),SCFAs、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control check,CK)和阳性对照组(inulin positive control,PC)(P<0.001),OD_(600)值极显著高于CK组(P<0.001),说明苹果渣XOS能够促进SCFAs的生成,降低肠道系统pH值,有益于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表明,苹果渣XOS可以改善肠道菌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与其他2组菌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门水平上,XOS组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属水平上,与CK组相比,XOS组的副拟杆菌属丰度增加,与PC组相比,XOS组的考拉杆菌属丰度增加;XOS组与CK组微生物菌落组成差异较大,表明苹果渣XOS对肠道微生物菌落构成产生了影响。研究结果为苹果渣低聚木糖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体外消化 酵解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凡 郭莹莹 +5 位作者 李娜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1和F-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790 Da和23510 Da,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27.05±0.95)%和(34.73±0.08)%,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39±0.33)%和(6.76±0.38)%。F-1和F-2的糖苷键构型均为α型,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化和硫酸化。综合比较不同质量浓度F-1和F-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二者均可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对铁氰化钾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分子质量较小的F-1糖链上的糖醛酸、半乳糖含量相对较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F-2。该研究结果可为将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质量岩藻硫酸酯 化学组成 结构特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甘露糖增强短双歧杆菌抑制具核梭杆菌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旭妍 刘瑞洁 +1 位作者 赵博 许晓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为探究双歧杆菌与低聚糖协同抑制具核梭杆菌作用及机理,采用6种常见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代谢6种不同结构且应用广泛的低聚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 为探究双歧杆菌与低聚糖协同抑制具核梭杆菌作用及机理,采用6种常见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代谢6种不同结构且应用广泛的低聚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阿拉伯半乳聚糖),通过硫化氢的生成与生物膜的抑制,确定最佳抑制具核梭杆菌组合,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与流式细胞仪分析具核梭杆菌菌体细胞完整性,研究抑菌机理,并探讨其酸性代谢产物对具核梭杆菌的抑制作用影响,测定其短链脂肪酸产量,此外还挖掘了双歧杆菌潜在细菌素基因簇。结果显示,低聚甘露糖促进短双歧杆菌抑制具核梭杆菌效果最佳,其组合可显著减少硫化氢的产生与生物膜的形成,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添加量达到20%时,对具核梭杆菌的抑制率可达到63.16%±4.48%,其表观结构明显损伤,蛋白和核酸流出,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被破坏。这种抑菌效果会随着上清液pH向中性环境的靠近而下降,表明上清液中酸性代谢产物在发挥抑菌效果中起重要作用,上清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分别含量为26.112、10.829、5.106、5.232 mmol/L。此外基因预测到短双歧杆菌包含2个潜在的细菌素合成基因簇。综上,低聚甘露糖配合短双歧杆菌的合生元组合或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具核梭杆菌生物防控抑制剂,为预防及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等肿瘤疾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抑菌机制 短链脂肪酸 具核梭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低聚木糖及其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晓岩 陈亮 +5 位作者 齐慧 刘安 魏东宁 邓明 王克勤 武小芬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8-235,共8页
低聚木糖是来源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具有益生元活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文章主要综述了水热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最新进展及后续纯... 低聚木糖是来源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具有益生元活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文章主要综述了水热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最新进展及后续纯化方法,如溶剂萃取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等,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 水热法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性质表征及其在果胶低聚糖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辰 寇田田 +3 位作者 谷新晰 刘学 田洪涛 卢海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8,共9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A)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实现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HBFH5来源的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的异源表达及性质表征,并探究其制备菠萝皮果胶低聚糖(pectin oligos...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A)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实现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HBFH5来源的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的异源表达及性质表征,并探究其制备菠萝皮果胶低聚糖(pectin oligosaccharides,POS)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属于GH28家族,蛋白分子质量为39.2 kDa,最适温度为70℃,在55℃处理1 h酶活力基本维持稳定;最适pH值为5.0,在pH 2.0~12.0范围内处理1 h能维持80%以上活力;对多种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具有较强的抗性。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时,重组酶AfPGA的K_(m)为1.05 mg/mL,V_(max)为52.6μmol/(min·mg)。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常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DPG2的均方根偏差和均方根波动均高于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除此以外,重组酶AfPGA制备的菠萝皮POS具备较强的抗菌活性,能够明显抑制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志贺氏菌(Shigella)生长,同时菠萝皮POS还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本研究丰富了嗜热半乳糖醛酸酶资源,可为该酶在POS的制备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醛酸酶 嗜热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果胶 抑菌活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与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协同调节大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浩东 王鹏 +6 位作者 于俊娟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李意思 顾瑞霞 张臣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39,共6页
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是一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为了验证其与低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上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使用40 mg/kg BW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 d的方式对Wistar大鼠进行造模,构建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低聚糖和鼠李糖... 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是一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为了验证其与低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上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使用40 mg/kg BW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3 d的方式对Wistar大鼠进行造模,构建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低聚糖和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进行干预,并观察其相关生理指标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MP108组的脾脏指数的调节效果最好,与作为阳性对照的药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FL则有助于维持胸腺指数。在对分泌TNF-α能力的调节方面,2′-FL组、复配+MP108组和2′-FL+MP108组则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泌IL-2能力上,除MP108组外,其他组均具有与阳性对照相似的调节效果。低聚糖与益生菌组合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量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和低聚糖对免疫低下大鼠的各项指标的调节效果各有优势,呈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乳酪杆菌 益生作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及甘露低聚糖对5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余英英 王彩蝶 +6 位作者 臧长江 李梦飞 徐子皓 孙龙 侯敏 李晓斌 李凤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目的]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因水分含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并产生霉菌毒素,如何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旨在研究凹凸棒石粉、沸石和蒙脱土3种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及甘露低聚糖对黄曲霉毒素... [目的]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因水分含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并产生霉菌毒素,如何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旨在研究凹凸棒石粉、沸石和蒙脱土3种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及甘露低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s A,OTA)和T-2毒素5种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凹凸棒石粉、沸石、蒙脱土和甘露低聚糖在添加量为0.25%、0.5%、1%和2%时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以及在不同pH条件下各吸附剂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及解吸率。[结果](1)添加量、吸附剂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5种毒素吸附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与其他3种添加量相比,添加量为2%时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升高(P<0.01);蒙脱土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凹凸棒石粉、沸石和甘露低聚糖(P<0.01)。(2)在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甘露低聚糖、凹凸棒石粉和蒙脱土在pH 10.0时对AFB_1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4种吸附剂在pH 10.0时对DON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沸石在pH 10.0时对OTA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凹凸棒石粉在pH 4.0时对OTA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10.0(P<0.01)。在添加量为1%时,4种吸附剂在pH 10.0时对ZEN和T-2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在添加量为0.5%时,甘露低聚糖和沸石在pH 10.0时对ZEN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凹凸棒石粉、沸石和蒙脱土在pH 4.0时对T-2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10.0(P<0.01)。(3)在pH 4.0的离心沉淀中加入pH 7.0的PBS后,蒙脱土对5种毒素的解吸率均极显著低于凹凸棒石粉和沸石(P<0.01);再次在pH 7.0的离心沉淀中加入甲醇后,蒙脱土和沸石对5种毒素的解吸率均极显著低于凹凸棒石粉(P<0.01)。[结论]添加量为2%时,4种吸附剂对AFB_1、DON、ZEN、OTA和T-2毒素的吸附率从高到低为蒙脱土>沸石>凹凸棒石粉>甘露低聚糖;4种吸附剂在pH 10.0且添加量为1%时对AFB_1、DON和ZEN的吸附率较高;将pH 4.0的吸附环境改为pH 7.0或甲醇后,3种吸附剂对DON、ZEN、OTA和T-2毒素的解吸率从低到高为蒙脱土>沸石>凹凸棒石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甘露 霉菌毒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于凡 李娜 +5 位作者 郭莹莹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92-402,共11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选取保护作用最优的高浓度组F1对铅诱导HepG2细胞进行干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检测细胞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筛选潜在差异代谢物并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铅模型组相比,F1干预处理能够显著缓解铅诱导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显著抑制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升高(P<0.05),恢复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P<0.05),同时减少细胞凋亡(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F1能显著回调谷氨酸、谷胱甘肽、硒代-L-蛋氨酸等17种潜在差异代谢物(P<0.01);对F1调控的关键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表明,F1主要影响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硒化合物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等多个涉及氧化还原等功能的代谢通路。结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对铅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和谷胱甘肽合成等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岩藻硫酸酯 HEPG2 细胞 氧化应激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渥堆发酵对六堡茶低聚糖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11
作者 唐芷琦 秦寒傲 +6 位作者 夏宁 滕建文 黄丽 欧筱瑄 陈丽萍 韦玮 王瑞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9-521,共13页
为探讨渥堆过程对六堡茶低聚糖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的毛茶原料与渥堆后的六堡茶,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粗低聚糖,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与葡聚糖凝胶LH-20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毛茶低聚糖RLTO-1与渥堆后六堡茶低聚糖ALTO-2... 为探讨渥堆过程对六堡茶低聚糖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的毛茶原料与渥堆后的六堡茶,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粗低聚糖,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与葡聚糖凝胶LH-20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毛茶低聚糖RLTO-1与渥堆后六堡茶低聚糖ALTO-2,并采用化学分析、凝胶渗透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其化学组成;通过测定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发酵前后低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RLTO-1与ALTO-2的总糖含量分别为57.30%与63.98%,多酚含量分别为11.77%与22.28%,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49%与18.25%。RLTO-1含2个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1565 Da和607 Da,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等单糖构成;ALTO-2的分子质量为833 Da,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等单糖构成。RLTO-1是一类具有α与β构型和非还原性吡喃环的杂低聚糖,ALTO-2是具有α-构型和非还原性吡喃环的杂低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前后的低聚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ALTO-2相较于RLTO-1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六堡茶低聚糖经过渥堆发酵后,其分子质量、单糖组成与结构均发生明显改变,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为六堡茶低聚糖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发酵 化学组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和壳寡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岳双明 杜建国 +6 位作者 罗亚东 闫冰 胡紫惠 刘小琬 许辉 郭志强 邱时秀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0-55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和壳寡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断奶、体重相近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商品伊拉肉兔3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和壳寡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断奶、体重相近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商品伊拉肉兔3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低聚木糖(低聚木糖组)、100 mg/kg壳寡糖(壳寡糖组)以及100 mg/kg低聚木糖+100 mg/kg壳寡糖(低聚木糖+壳寡糖组)。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壳寡糖组肉兔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壳寡糖组肉兔宰前活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壳寡糖组肉兔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壳寡糖组肉兔空肠和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和回肠干扰素-γ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聚木糖组和壳寡糖组肉兔盲肠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壳寡糖组和低聚木糖+壳寡糖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00 mg/kg壳寡糖能够降低肉兔腹泻率,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功能,并改善盲肠发酵特性,从而提高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兔 壳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曲低聚糖的制备及其肠道保护作用
13
作者 孔兵 尹磊 +4 位作者 郑威 刘威 栗嘉淇 朱月健 许枬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6-86,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六神曲低聚糖制备工艺及其肠道保护作用。以低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合树脂法纯化低聚糖。以三氟醋酸水解法,分析其单糖组成。采用体内外试验结合的方法,考察六神... 试验旨在研究六神曲低聚糖制备工艺及其肠道保护作用。以低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合树脂法纯化低聚糖。以三氟醋酸水解法,分析其单糖组成。采用体内外试验结合的方法,考察六神曲低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F-35增殖作用,以及对阿司匹林所致胃肠损伤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90℃条件下,用料液比1∶18 g/mL的80%乙醇提取对六神曲提取1.6 h,提取液采用XAD-2树脂与WA30树脂联合除杂。所得六神曲低聚糖纯度可达82.72%,单糖组成以木糖、阿拉伯糖与葡萄糖为主。(2)该低聚糖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2,2,5,5-四甲基-4-苯基-3-咪唑-1-氧自由基(PTIO),可促进B.bifidum F-35的增殖,且能回调阿司匹林所致胃肠损伤小鼠的体重降低和血清TNF-α水平,改善空肠和回肠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由此可见,醇提取与树脂纯化法结合可有效获得六神曲低聚糖,其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益生菌生长等保护肠道健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制备工艺 肠道保护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均质协同低聚木糖对蛋清功能特性的改善及其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14
作者 尉龄之 刘垚彤 +1 位作者 迟玉杰 迟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5-115,共11页
传统市售蛋液缺少针对性,为了增强蛋液基料的特定用途,针对冰淇淋制作的需求,本研究致力于开发冰淇淋专用蛋清基料。在此过程中研究高压均质协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蛋清起泡性、乳化性及蛋清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传统市售蛋液缺少针对性,为了增强蛋液基料的特定用途,针对冰淇淋制作的需求,本研究致力于开发冰淇淋专用蛋清基料。在此过程中研究高压均质协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蛋清起泡性、乳化性及蛋清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蛋清相比,高压均质40 MPa+循环3次协同低聚木糖2.5%(w/v)处理后蛋清乳化活性提高了38.93%,乳化稳定性提高了319.90%,起泡能力提高了182.85%,泡沫稳定性提高了25.03%。表面疏水性提高了124.91%,疏水性的增加可以促进乳化性和起泡性的提高。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大,而β-折叠和β-转角相对含量减小,蛋白质变得更加无序。扫描电镜和显微镜观察发现处理后蛋清颗粒更加均匀。利用该复合蛋清所制作的冰淇淋,表观粘度增大,平均粒径减小,其膨胀率和融化率均有所改善。由此可见,高压均质协同低聚木糖作为一种提升蛋清乳化性和起泡性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于制作食品专用型蛋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 高压均质 乳化性 起泡性 冰淇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降解岩藻聚糖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岩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海迪 马冬月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5,共11页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糖的降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降解岩藻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学降解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当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自由基降解法。酸降解法使用的试剂主要有盐酸、硫酸和三氟乙酸,而自由基降解法则主要利用过氧化氢产生的自由基对岩藻聚糖进行降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降解岩藻聚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综述,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 酸降解 自由基降解 分子量岩藻 岩藻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冬月 刘海迪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81,共10页
岩藻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修饰的主要由L-岩藻糖(6-脱氧-L-半乳糖)连接而成的多糖,该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数聚焦在岩藻聚糖,而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 岩藻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修饰的主要由L-岩藻糖(6-脱氧-L-半乳糖)连接而成的多糖,该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数聚焦在岩藻聚糖,而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具有更好的水溶解性和生物活性。通过降解岩藻聚糖获得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方式有多种,酶降解法因具有水解条件温和、选择性好和副产物少等优点而倍受关注。该文对岩藻聚糖降解酶的分类、来源和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酶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及其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 酶降解 分子质量岩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酸驼乳可代谢低聚糖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武亚婷 陈贺 +4 位作者 张红艳 郑楠 王富兰 王帅 赵艳坤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12-222,共11页
新疆酸驼乳是乳酸菌的优质培养基,为明确新疆地区酸驼乳中乳酸菌多样性和细菌群落多样性,该研究以采集自新疆3个地区的9份酸驼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 sequencing,SMRT)与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进行... 新疆酸驼乳是乳酸菌的优质培养基,为明确新疆地区酸驼乳中乳酸菌多样性和细菌群落多样性,该研究以采集自新疆3个地区的9份酸驼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 sequencing,SMRT)与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进行分析。SMRT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酸驼乳中的细菌群落组成丰富且多样,9份酸驼乳样品共鉴定出899个属和158个种。达坂城地区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属是乳杆菌属(60.44%)、乳球菌属(14.66%)和拉恩氏菌属(12.06%)。哈密地区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属是乳杆菌属(32.27%)、乳球菌属(28.86%)和假单胞菌属(12.56%)。柯坪地区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属是乳球菌属(43.80%)和沙雷氏菌属(16.01%)。达坂城地区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种是水生拉恩氏菌(12.06%),哈密地区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种是莓实假单胞菌(7.50%),柯坪地区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种是产酸克雷伯氏菌(6.67%)。利用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研究了15株乳酸菌对低聚木糖、低聚果糖、菊粉以及低聚异麦芽糖的代谢能力。通过筛选得到7株可代谢这四种低聚糖的乳酸菌,菌株A-1、菌株B-3、菌株C-1、菌株C-2和菌株C-5被鉴定为乳酸乳球菌,菌株A-2被鉴定为肠系膜明串珠菌,菌株B-1被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由此可见,新疆不同地区酸驼乳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该研究为酸驼乳发酵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驼乳 代谢 乳酸菌 高通量测序 细菌菌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肉苁蓉总低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18
作者 田占萍 王宇 +3 位作者 吉舒仪 谭峻杰 姚军 沈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6-161,178,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总低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运用红外光谱初步解析荒漠肉苁蓉总低聚糖的结构特征;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DPPH、·O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荒...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总低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运用红外光谱初步解析荒漠肉苁蓉总低聚糖的结构特征;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DPPH、·O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荒漠肉苁蓉总低聚糖的体外降糖能力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荒漠肉苁蓉总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40%,超声时间32 min,在该条件下总低聚糖得率达17.32%;红外光谱图表明有明显的总低聚糖特征吸收,且为β-型吡喃糖类;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63.94%,对DPPH、·OH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85.63%、60.91%、82.90%。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荒漠肉苁蓉总低聚糖得率,且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能力,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超声辅助法提取 抗氧化 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低聚糖(非色谱法)快检方法的初筛
19
作者 刘晓丹 卢洪秀 +2 位作者 张雯玘 刘彩丽 张一震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82-85,共4页
围绕黄浆水大豆低聚糖含量的测定,将2种快速检测物理方法(手持糖度计和折光仪测定法)与国标法(HPLC法)进行比对,建立具有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低成本和操作简易的大豆低聚糖快检方法。将经过前处理(去蛋白和还原糖)的样品分别使用... 围绕黄浆水大豆低聚糖含量的测定,将2种快速检测物理方法(手持糖度计和折光仪测定法)与国标法(HPLC法)进行比对,建立具有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低成本和操作简易的大豆低聚糖快检方法。将经过前处理(去蛋白和还原糖)的样品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样品中大豆低聚糖的质量浓度,使用折射仪检测其折射率,以及使用糖度计检测浓度百分比。将折射率和浓度百分比作为可变量,质量浓度作为目标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使用手持糖度计得出的质量浓度与Brix(g/100 mL)的回归数学模型方程为:黄浆水中低聚糖质量浓度Y=4.348+1.159X+0.2913X^(2),p<0.05,拟合优度可决系数R^(2)接近100%,表示Brix(%)和具体浓度之间的关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且该模型有效。使用折光仪得出的质量浓度与折射率的回归方程为:黄浆水中低聚糖质量浓度Y'=1025610-1540504X'+578475X'^(2),p<0.05,R^(2)=100%,表示折射率和质量浓度之间的关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且该模型有效。通过验证试验,模型估测值与实际数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2种模型可预测黄浆水含低聚糖的质量浓度。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模型能更好地计算黄浆水中大豆低聚糖的实际质量浓度,从而做到以非色谱法的快检方法检测黄浆水中的大豆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黄浆水 高效液相色谱法 快速检测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及牛乳低聚糖组成、含量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卓星 徐慧慧 +3 位作者 刘汝薇 邹芸霞 安芹 张雅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2-315,共14页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作为母乳的第三大固体成分,近年来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受到广泛重视。牛乳低聚糖(bovine milk oligosaccharides,BMOs)具有与HMOs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在成分组成上具有类似的复杂性,是模...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作为母乳的第三大固体成分,近年来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受到广泛重视。牛乳低聚糖(bovine milk oligosaccharides,BMOs)具有与HMOs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在成分组成上具有类似的复杂性,是模拟HMOs并应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功能食品的优质成分。本文综述了HMOs和BMOs的结构组成、含量分布、生理功能和生产应用,旨在为HMOs和BMOs的相关科研和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牛乳 微生物群 大脑发育 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