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彭德清 傅木昌 +2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健 李鸣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治疗方法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交感神经毁损治疗下肢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姚秀高 周永高 +4 位作者 陈建龙 符艳 陈于思 孙逢春 吴群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伴有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受。依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可以分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指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常因疼痛而难以入睡、
关键词 急性疼痛 腰交感神经 临床研究 毁损治疗 维持性 下肢 慢性疼痛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毁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松云 傅志俭 +1 位作者 马玲 宋文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半月神经节毁损治疗 三叉神经痛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毁损治疗肺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健 王远东 +3 位作者 吴一龙 陈永东 赵光日 王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射频毁损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肺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常规组;射频组肺转移瘤行经皮肺穿刺射频毁损治疗,常规组给予手术或放疗等常规治疗。结果:射频组KPS改善...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射频毁损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肺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常规组;射频组肺转移瘤行经皮肺穿刺射频毁损治疗,常规组给予手术或放疗等常规治疗。结果:射频组KPS改善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字2=6.23,P<0.05);原发灶局部复发率射频组显著低于常规组(18.75%,43.75%;字2=4.66,P<0.05);中位生存时间射频组20个月(95%CI11~29个月),常规组为18个月(95%CI12~24个月);1、2、3年生存率射频组稍高于常规组(76.06%,69.41%;39.42%,26.84%;23.63%,17.89%),但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法检验,字2=0.77,P>0.05)。结论:经皮肺穿刺射频毁损治疗肺转移瘤比常规治疗手术或放疗局部复发率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瘤 射频毁损治疗 肺手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神经毁损治疗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闫井夫 刘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毁损治疗 疼痛 神经 镇痛机制 药物疗法 物理疗法 冷热疗法 副作用 安全性 实验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脑内靶点定位结合电生理刺激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承 韩冬 陈国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脑内靶点定位与术中电生理刺激射频结合确定丘脑腹外侧核 (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VPLP)在治疗帕金森病 (PD)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8例PD患者共进行 76次手术 ,先进行立体定向CT扫描 ,将扫描资料在专用的... 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脑内靶点定位与术中电生理刺激射频结合确定丘脑腹外侧核 (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VPLP)在治疗帕金森病 (PD)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8例PD患者共进行 76次手术 ,先进行立体定向CT扫描 ,将扫描资料在专用的软件中确定靶点后 ,再于术中应用电生理刺激的方法验证和纠偏 ,根据调整后的结果进行射频毁损。结果 :立体定向CT扫描计算机定位准确率达 92 .1% ,电生理纠偏率为 7.9%。显效 6 6例次 ,有效10例次 ,无效 0例次。结论 :立体定向CT扫描计算机定位准确性高 ,疗效肯定 ,术中电生理刺激验证和纠偏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脑内靶点定位 电生理刺激射频毁损治疗 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2例并国内文献分析
7
作者 成信之 李昌熙 +1 位作者 张井浪 吴海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5-316,共2页
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的发生率约为34%~94%,常出现于伤后几天到数月内。该疼痛较为顽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多采取药物结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少数病例行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手术等治疗,疗效各不... 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的发生率约为34%~94%,常出现于伤后几天到数月内。该疼痛较为顽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多采取药物结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少数病例行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手术等治疗,疗效各不相同。我科2010年行2例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缓解满意;现结合国内文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毁损治疗 脊髓损伤 慢性疼痛 文献分析 国内 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 针灸理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毁损治疗肝肿瘤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任永强 汪毅 胡大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8-201,共1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毁损治疗 RFA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研究
9
作者 张彦 张树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8-319,322,共3页
目的了解经皮射频毁损(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34例RFA治疗者与同期42例接受放、化疗治疗而非RFA治疗者(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RF... 目的了解经皮射频毁损(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34例RFA治疗者与同期42例接受放、化疗治疗而非RFA治疗者(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RFA治疗组的医院感染率为8.82%,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6.14,P<0.001,OR=0.09);RFA治疗组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小。结论RFA治疗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与RFA治疗后细胞免疫增强而传统的放、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力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医院感染 射频毁损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检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肝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蕾 白岚 +3 位作者 南清振 张振书 杨希山 沈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68-2269,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检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经皮RFA治疗30例HCC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RFA治疗前...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检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经皮RFA治疗30例HCC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STNFR-p55、STNFR-p75水平的改变,并检测25例HCC患者血清STNFR-p55、STNFR-p7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HC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STNFR-p55、STNFR-p7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C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HCC患者血清STNFR-p55、STNFR-p75的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RFA治疗能有效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毁损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 受体检测 超声引导下 原发性肝癌 临床意义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鼓室神经痛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群会 李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舌咽神经痛 鼓室 毁损治疗 射频热凝 三叉神经 半月节 神经受累 顽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治疗单侧多汗症复发及对侧代偿性出汗1例
12
作者 韩紫芯 朱建军 +1 位作者 黄冰 姚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6-717,720,共3页
代偿性多汗症(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CH)是指经过手术切断或物理、化学毁损交感神经后,原发部位以外出现汗液增多的现象[1]。各类文献中报道的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CH的发生率从15%~90%不等[2,3],其中超过一半病人经历中重度... 代偿性多汗症(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CH)是指经过手术切断或物理、化学毁损交感神经后,原发部位以外出现汗液增多的现象[1]。各类文献中报道的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CH的发生率从15%~90%不等[2,3],其中超过一半病人经历中重度CH,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局部微波疗法[4]、肋间神经重建[5]等方式减轻CH的不良影响,并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预防CH[6],取得了一定效果。近期我科收治了1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复发合并代偿性多汗的病人,本例病人在尝试口服药物等治疗后难以承受其不良反应,因此寻求行射频治疗。入院后给予双侧胸交感神经联合双侧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治疗,有效缓解其右手掌多汗复发及左下肢代偿性多汗。目前文献中尚无胸、腰交感神经联合射频毁损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合并代偿性多汗症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对该例病人治疗中的射频参数及疗效进行描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切除术 代偿性多汗 腰交感神经 病人治疗 射频毁损治疗 肋间神经 原发部位 胸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奇神经节无水乙醇毁损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5例会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坤 宋莉 刘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0-652,共3页
会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可以为急性发作也可为慢性,常见于会阴部慢性疾病、会阴部手术后患者;疼痛部位多位于肛门、大小阴唇、阴道以及尿道等。会阴痛往往治疗困难,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物理... 会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可以为急性发作也可为慢性,常见于会阴部慢性疾病、会阴部手术后患者;疼痛部位多位于肛门、大小阴唇、阴道以及尿道等。会阴痛往往治疗困难,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但常常疗效欠佳[1]。目前临床可以采用奇神经节阻滞或毁损治疗会阴痛,获得一定的疗效[2~4]。我科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行奇神经节无水乙醇毁损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5例会阴痛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常见疾病 神经节阻滞 药物治疗 射频热凝术 毁损治疗 疗效分析 无水乙醇 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非神经毁损在临床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振和 高崇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毁损 射频治疗 疼痛科 射频毁损治疗 腰交感神经节 病理性神经痛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定位下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旭洋 董铁立 +3 位作者 王春亭 庄志刚 张君 张志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4-525,共2页
三叉神经痛因疼痛剧烈、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而有"天下第一痛"之称。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疗效确切,此项技术的重要环节在于靶点穿刺的准确性与否,我院疼痛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CT三维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 三叉神经痛因疼痛剧烈、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而有"天下第一痛"之称。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疗效确切,此项技术的重要环节在于靶点穿刺的准确性与否,我院疼痛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CT三维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治疗 三维定位 CT 射频毁损治疗 反复发作 治疗疗效 靶点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