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册六”、“编六”辩正
- 1
-
-
作者
蒋卫荣
-
机构
苏州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中国档案》
CSSCI
1990年第9期41-41,共1页
-
文摘
《中国档案事业简史》(邹家伟、董俭、周雪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下简称《简史》)在叙述殷商甲骨档案的保管工作时有如下的描写:“在这些被保管起来的甲骨中,有的龟甲编连成册,有的将数片牛肩胛骨合为一包。在YH127坑出土的龟甲中,还发现有将‘背甲制成刀子的样子,中间穿孔,上面刘辞的’(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据考古学家考证,背甲有一个不小的穿孔,可能是将若干片甲骨穿扎起来,这大概就是典册之‘册’字的原形,卜辞的册字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段描述商代甲骨档案保管工作的话颇具份量,且很有影响,已为档案界普遍接受。
-
关键词
商代甲骨
甲骨档案
殷墟卜辞综述
刻辞
甲骨学
陈梦家
档案保管
殷虚文字丙编
典册
中国甲骨学史
-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禽兽小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炜湛
-
出处
《语文建设》
1987年第4期59-61,共3页
-
文摘
提起禽兽二字,人们会联想到展翅飞翔的鸟类和靠四只脚走路的各种野兽,联想到“飞禽走兽”、“珍禽异兽”等词语。禽,不论鸡鸭还是鹰鹏,都有羽有翅,但只有双足。兽,无论犬豕猫兔或虎豹豺狼,则有毛无羽,皆有四足,或能疾走,或善攀援。所以《尔雅·释鸟》将二者区分得极明白:“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但“禽兽”作为一个词,却往往单指“四足而毛力的兽类。
-
关键词
虎豹豺狼
二字
四只
展翅飞翔
释鸟
甲骨文合集
殷虚文字丙编
车攻
执讯
殷虚书契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