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逢彬
杨蓉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7,共2页
不少名家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于”字可以用为连词,其所举例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司岁于协遘”实际应断为“司岁,于协遘”,“于”字充作介宾结构;第二类“蒸于主乙于后主乙”应断为“蒸于主乙,于后主乙(蒸)”,这类句子实际上是复句...
不少名家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于”字可以用为连词,其所举例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司岁于协遘”实际应断为“司岁,于协遘”,“于”字充作介宾结构;第二类“蒸于主乙于后主乙”应断为“蒸于主乙,于后主乙(蒸)”,这类句子实际上是复句;第三类“余其从多田于多白征盂方”因极为罕见,“多白”有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误刻。由此观之,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于”是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刻辞
连词
复句
用法
"于"字
介宾结构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类型初探
2
作者
王晓鹏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可从不同角度划分其类型,由于甲骨语料的性质、局限性等因素,依据现有刻辞词义出现频次划分常用和非常用义位类型,对一部分义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当时词义系统中的地位、性质和语义关系。若从义位与...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可从不同角度划分其类型,由于甲骨语料的性质、局限性等因素,依据现有刻辞词义出现频次划分常用和非常用义位类型,对一部分义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当时词义系统中的地位、性质和语义关系。若从义位与词位的对应关系着眼,把义位划分为本义和引申义类型,使义位类型的划分在研究范围上能够覆盖或涉及更多的语义层面,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而且甲骨文字表词表义形式极其纷繁复杂,不仅词的本表形式数量大,无本字的借表形式也非常多,需要特别关注。所以有必要理清义位与词位的关系,从甲骨文字、词、义位对应关系入手探讨词的本义-引申义位类型系统。本文从学理上加以阐述,并对本表、借表的词本义、引申义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和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刻辞
义位类型
本表借表本义义位
引申义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骨文所见第一人称代词辨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炜湛
《学术研究》
198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关于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问题,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管书)、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等书均有论述,但都因所见材料的限制,各有不同程度的疏忽或错漏。一九八一年...
关于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问题,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管书)、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等书均有论述,但都因所见材料的限制,各有不同程度的疏忽或错漏。一九八一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一、二期发表贾则夫《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一文(以下简称贾文),专就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问题与王力先生商榷。此文根据《尚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甲
骨
文
王力
汉语史
殷墟甲骨刻辞
甲
骨
卜
辞
综述
殷墟
卜
辞
古代汉语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4
作者
肖春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4-48,7,共6页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肖春林殷代已有明确的四方观念,《合集》36795"已已卜,贞“[今]岁商受[年]。王曰:言。/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五期)即可为证。从殷墟甲骨刻辞所反映的来看,四方...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肖春林殷代已有明确的四方观念,《合集》36795"已已卜,贞“[今]岁商受[年]。王曰:言。/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五期)即可为证。从殷墟甲骨刻辞所反映的来看,四方除上例等被用作方位地理名称外,尚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风
甲
骨
文字
四方神
《山海经》
殷代
殷墟甲骨刻辞
殷人
于省吾
《说文》
黄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
被引量:
4
5
作者
施谢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12-117,124,共7页
释“”施谢捷甲骨文里有一个“从幸从支”的字,写作下揭数形:《甲骨文编》把它隶定为(下文用“△”代替这个字形),当作未识字附在“支部”之末”[1];后来学者引用到有“△”字的刻辞时,多只作隶定而不加说明,或释为“执”...
释“”施谢捷甲骨文里有一个“从幸从支”的字,写作下揭数形:《甲骨文编》把它隶定为(下文用“△”代替这个字形),当作未识字附在“支部”之末”[1];后来学者引用到有“△”字的刻辞时,多只作隶定而不加说明,或释为“执”字”’;近年有学者撰文考释此字,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
骨
文
《说文》
中华书局
殷墟甲骨刻辞
古文字研究
《金文编》
李学勤
否定词
卜
辞
西周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痛悼念姚孝遂教授
6
作者
刘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79,共1页
姚孝遂教授生于1926年,湖北省武汉市人。195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1年吉林大学甲骨文、金文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前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
姚孝遂教授生于1926年,湖北省武汉市人。195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1年吉林大学甲骨文、金文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前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吉林省钱币学会理事等。1996年11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七十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痛悼念
古文字研究
古汉字
殷墟甲骨刻辞
甲
骨
文工具书
中国语言文学
吉林大学
发展阶段
殷商文化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逢彬
杨蓉蓉
机构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7,共2页
文摘
不少名家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于”字可以用为连词,其所举例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司岁于协遘”实际应断为“司岁,于协遘”,“于”字充作介宾结构;第二类“蒸于主乙于后主乙”应断为“蒸于主乙,于后主乙(蒸)”,这类句子实际上是复句;第三类“余其从多田于多白征盂方”因极为罕见,“多白”有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误刻。由此观之,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于”是连词。
关键词
殷墟甲骨刻辞
连词
复句
用法
"于"字
介宾结构
语法
Keywords
Inscriptions of Yin DynastyRuins
Conjunction
Complexsentence
Wronginscrip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类型初探
2
作者
王晓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文摘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可从不同角度划分其类型,由于甲骨语料的性质、局限性等因素,依据现有刻辞词义出现频次划分常用和非常用义位类型,对一部分义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当时词义系统中的地位、性质和语义关系。若从义位与词位的对应关系着眼,把义位划分为本义和引申义类型,使义位类型的划分在研究范围上能够覆盖或涉及更多的语义层面,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而且甲骨文字表词表义形式极其纷繁复杂,不仅词的本表形式数量大,无本字的借表形式也非常多,需要特别关注。所以有必要理清义位与词位的关系,从甲骨文字、词、义位对应关系入手探讨词的本义-引申义位类型系统。本文从学理上加以阐述,并对本表、借表的词本义、引申义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和统计。
关键词
殷墟甲骨刻辞
义位类型
本表借表本义义位
引申义位
Keywords
Yinxu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sememe category original writing word loan writing word sememe of original meaning sememe of extended meaning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骨文所见第一人称代词辨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炜湛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文摘
关于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问题,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管书)、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等书均有论述,但都因所见材料的限制,各有不同程度的疏忽或错漏。一九八一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一、二期发表贾则夫《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一文(以下简称贾文),专就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问题与王力先生商榷。此文根据《尚书》、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甲
骨
文
王力
汉语史
殷墟甲骨刻辞
甲
骨
卜
辞
综述
殷墟
卜
辞
古代汉语
辨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4
作者
肖春林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4-48,7,共6页
文摘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肖春林殷代已有明确的四方观念,《合集》36795"已已卜,贞“[今]岁商受[年]。王曰:言。/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五期)即可为证。从殷墟甲骨刻辞所反映的来看,四方除上例等被用作方位地理名称外,尚较...
关键词
四方风
甲
骨
文字
四方神
《山海经》
殷代
殷墟甲骨刻辞
殷人
于省吾
《说文》
黄牛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
被引量:
4
5
作者
施谢捷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12-117,124,共7页
文摘
释“”施谢捷甲骨文里有一个“从幸从支”的字,写作下揭数形:《甲骨文编》把它隶定为(下文用“△”代替这个字形),当作未识字附在“支部”之末”[1];后来学者引用到有“△”字的刻辞时,多只作隶定而不加说明,或释为“执”字”’;近年有学者撰文考释此字,把...
关键词
甲
骨
文
《说文》
中华书局
殷墟甲骨刻辞
古文字研究
《金文编》
李学勤
否定词
卜
辞
西周金文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痛悼念姚孝遂教授
6
作者
刘钊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79,共1页
文摘
姚孝遂教授生于1926年,湖北省武汉市人。195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1年吉林大学甲骨文、金文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前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吉林省钱币学会理事等。1996年11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七十岁。
关键词
沉痛悼念
古文字研究
古汉字
殷墟甲骨刻辞
甲
骨
文工具书
中国语言文学
吉林大学
发展阶段
殷商文化
吉林省
分类号
K8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
杨逢彬
杨蓉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类型初探
王晓鹏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甲骨文所见第一人称代词辨析
陈炜湛
《学术研究》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
肖春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释“”
施谢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沉痛悼念姚孝遂教授
刘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