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殷墟文化大典》:一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的诞生
1
作者
李旭
宣晓凤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3-56,共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出版已从数量快速增长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往前走。这是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出版已从数量快速增长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往前走。这是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与成长必须明确的发展方向。出版业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殷墟文化
大典》
出版政府奖
出版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墟王陵年代探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范毓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6,共7页
自1934年、1935年对殷墟王陵区发掘以来,已有许多学者对其相互关系和相对年代进行过探讨,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但是各家意见分歧颇大,迄今尚无一致看法。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各大墓的年代顺序应为:HPKM1129→HPKM1443→50WGKM1→HPKM1...
自1934年、1935年对殷墟王陵区发掘以来,已有许多学者对其相互关系和相对年代进行过探讨,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但是各家意见分歧颇大,迄今尚无一致看法。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各大墓的年代顺序应为:HPKM1129→HPKM1443→50WGKM1→HPKM1001→HPKM1400→HPKM1550→HPKM1004→HPKM1002→HPKM1500→HPKM1217→HPKM1003→HPKM1567(未葬假大墓),它们可能分别是商代后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己、祖庚、祖甲、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和帝辛的陵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王陵
相对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家庄与斗鸡台——从卣的关联看殷周文化异同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学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6-128,共3页
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季,陕西斗鸡台出土一批青铜器,极为精美,当时归端方收藏,见于其《陶斋吉金录》。①端方卒后,这批器物流出海外,1924年入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33年,日本梅原末治著有《砭禁之考古学的考察》,对其做了详...
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季,陕西斗鸡台出土一批青铜器,极为精美,当时归端方收藏,见于其《陶斋吉金录》。①端方卒后,这批器物流出海外,1924年入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33年,日本梅原末治著有《砭禁之考古学的考察》,对其做了详细的研究。斗鸡台这批青铜器,以及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鸡台
商周青铜器
殷周青铜器
文化
异同
博物馆
《左传》
殷墟文化
文丁杀季历
武乙
虢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军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9,28,共13页
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刘军社以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和以陕西扶风刘家偏洞室墓为代表的姜羌文化(或谓姜戎文化),是商代关中西部地区二支主要的文化遗存。先周文化遗存,目前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约当二里...
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刘军社以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和以陕西扶风刘家偏洞室墓为代表的姜羌文化(或谓姜戎文化),是商代关中西部地区二支主要的文化遗存。先周文化遗存,目前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约当二里同下层时期,包括郑家坡遗址早期前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周
文化
辛店
文化
寺洼
文化
家
文化
商
文化
社
文化
姬家川
殷墟文化
文化
遗存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被引量:
4
5
作者
姜可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证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这一命题: 一、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确知,距今约3500年的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 1.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字的表意体系。若用后...
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证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这一命题: 一、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确知,距今约3500年的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 1.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字的表意体系。若用后世(东汉)的“六书说”以分析之,基本上可以得到解释。就行文看,不仅是象形字,而会意字、形声字亦颇不少见。假借用法亦颇多。2.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常用词基本已包括在内),而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基本与后世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文字
甲骨文
刻划符号
仰韶
文化
公元前
二里头
文化
姜寨遗址
殷墟文化
半坡遗址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殷墟武官大墓的年代和性质
被引量:
10
6
作者
宋镇豪
《文博》
1988年第1期29-36,共8页
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东区的武官大墓,1950年春季发掘,其南墓道则于1976年春季继续发掘清理毕。武官大墓的年代,因考古学界在殷墟文化分期意见上的不一致,故主张亦不尽相同。邹衡先生曾择20座殷墟铜器墓,据铜器组合、形制变化,参以陶器墓...
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东区的武官大墓,1950年春季发掘,其南墓道则于1976年春季继续发掘清理毕。武官大墓的年代,因考古学界在殷墟文化分期意见上的不一致,故主张亦不尽相同。邹衡先生曾择20座殷墟铜器墓,据铜器组合、形制变化,参以陶器墓分期,划分为四期7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王陵区
祖庚
墓主
武乙
考古学界
武丁
帝乙
祖甲
杨锡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老牛坡商文化分期及特征
被引量:
6
7
作者
宋新潮
《文博》
1992年第2期12-18,41,共8页
前言解放后,在陕西境内曾陆续发现不少相当于殷商时期的文化遗址,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有:华县南沙村、兰田怀珍坊、耀县北村、扶风益家堡、西安老牛坡。其中以西安老牛被遗址面积最大,堆积较厚,出土遗物也最为丰富。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
前言解放后,在陕西境内曾陆续发现不少相当于殷商时期的文化遗址,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有:华县南沙村、兰田怀珍坊、耀县北村、扶风益家堡、西安老牛坡。其中以西安老牛被遗址面积最大,堆积较厚,出土遗物也最为丰富。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遗址西距西安市区二十七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分期
殷商时期
出土遗物
灰坑
商
文化
二里冈
殷墟文化
云雷纹
车马坑
出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军社
《文博》
1993年第2期66-73,共8页
先周文化是指以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目前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约当二里冈下层,即郑家坡遗址早期前段;第二期,约当二里冈上层前段,即郑家坡遗址早期后段;第三期;约当殷墟文化一期或稍前,即彬县下孟村遗址;第四期,约当殷...
先周文化是指以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目前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约当二里冈下层,即郑家坡遗址早期前段;第二期,约当二里冈上层前段,即郑家坡遗址早期后段;第三期;约当殷墟文化一期或稍前,即彬县下孟村遗址;第四期,约当殷墟文化二期或稍前,即长武碾子坡早期;第五期,约当殷墟文化三期或稍前,即郑家坡遗址中期;第六期,约当殷墟文化四期,即郑家坡遗址晚期、马王村H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社
郑家坡遗址
周
文化
殷墟文化
文化
类型
二里冈
下孟村
青铜
文化
商
文化
朱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4
9
作者
刘军社
《文博》
1995年第1期3-11,共9页
夏商周时期,西起鄂尔多斯高原,东到鸭绿江畔,燕山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种青铜文化遗存.无论从陶器还是铜器看,这一支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故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北方系青铜器,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或中国北方青铜文化...
夏商周时期,西起鄂尔多斯高原,东到鸭绿江畔,燕山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种青铜文化遗存.无论从陶器还是铜器看,这一支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故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北方系青铜器,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或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不过这个系列的北方青铜文化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大致以张家口地区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文化地区,其东为夏家店文化区,其西为光社文化区,也有人称之为朱开沟文化,还有人称之为李家崖文化.虽然名称有异,但其分布范围大致吻合.所以,我们仍用光社文化的命名,并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即以河套、晋西北地区为中心的朱开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
文化
先周
文化
朱开沟
殷墟文化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陶器
商
文化
青铜
文化
商代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10
作者
不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4-54,共1页
姜可瑜认为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其论据有三:1.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已可记述相当繁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
姜可瑜认为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其论据有三:1.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已可记述相当繁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字表意体系。2.检阅从仰韶文化直到商代后期文化即殷墟文化相连接的这期间的许多环节,除了一些零星的、幼稚的、简单的、原始的刻划符号或“文字”外,根本找不着可与洋洋大观的殷墟文字相比次的链条,就是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链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文字
甲骨文
刻划符号
仰韶
文化
殷墟文化
形成假说
短期内
表意体系
成熟阶段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代晚期的家畜和家禽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志达
《农业考古》
1985年第2期288-295,共8页
一商代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的奴隶制国家,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手工业、牧畜业和商业等部门都有较大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相应发展。考古学上对商文化的分期及各期的年代问题,目前存在分歧意见,本文采取下列说法:1...
一商代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的奴隶制国家,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手工业、牧畜业和商业等部门都有较大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相应发展。考古学上对商文化的分期及各期的年代问题,目前存在分歧意见,本文采取下列说法:1.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二、三期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2.郑州二里岗文化为商代中期;3.殷墟文化一至四期为商代晚期(或称殷代)。商代晚期,人们已积累了豢养牲畜的丰富经验,加上殷王室对某几种牲畜的特殊需要,更促使了六畜的空前蕃盛。同时,新石器时代以来,未被驯养的禽鸟,这一时期可能已被驯养,从而出现六畜兴旺的图景。本文主要利用考古发掘资料,对商代晚期的家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甲骨文
家畜
驯养
晚期
殷代
家禽
出土
祭祀
考古发掘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
被引量:
15
12
作者
曹定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曹定云一、以往殷周“易卦”发现之概况殷周“易卦”的发现,是近十年来考古学界、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推动着人们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去探讨“易经”,进而深入认识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曹定云一、以往殷周“易卦”发现之概况殷周“易卦”的发现,是近十年来考古学界、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推动着人们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去探讨“易经”,进而深入认识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以往人们对于“易卦”的认识,只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卦
新发现
发掘报告
殷墟
甲骨文
卜骨
卜筮并用
殷周
考古研究所
殷墟文化
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戈器 戈国 戈人
被引量:
12
13
作者
陈晓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西周早期
殷墟文化
原始瓷器
河南安阳
戈族
商末周初
《左传》
二里头
文化
文物
《史记·夏本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陶文考释
被引量:
16
14
作者
吕智荣
《文博》
1987年第3期85-86,共2页
李家崖古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乡李家崖村西。原城座落在无定河东岸台地上,西距今清涧县城45公里,东距黄河约4.5公里。李家崖文化是以该城址所在地命名的。其上限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的第二期,下限不晚于西周中期。自1983年对该古...
李家崖古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乡李家崖村西。原城座落在无定河东岸台地上,西距今清涧县城45公里,东距黄河约4.5公里。李家崖文化是以该城址所在地命名的。其上限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的第二期,下限不晚于西周中期。自1983年对该古城址发掘以来,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及少量青铜器等。 1983年,在古城A区T9第三层(李家崖文化层)内,出土一件三足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中期
殷墟文化
清涧县
商周
岸台
卜骨
青铜
文化
张家坡
周
文化
考古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渊源试探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周苏平
张懋镕
《文博》
1986年第6期34-42,共9页
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往昔的研究,多偏重于青铜器形制与文字的探讨,对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则甚为薄弱,尤其是青铜器纹饰渊源的问题,至今寥有文章论及。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材料,丰富了我...
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往昔的研究,多偏重于青铜器形制与文字的探讨,对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则甚为薄弱,尤其是青铜器纹饰渊源的问题,至今寥有文章论及。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材料,丰富了我们对青铜器纹饰渊源问题的认识,使我们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一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即以殷墟出土铜器为代表的晚商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成熟的标志。无论是器类的齐全,还是纹饰的富丽多彩,都显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已步入鼎盛阶段。古代青铜器高超的工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青铜器
二里头
文化
殷墟文化
兽面纹
商代晚期
云雷纹
弦纹
印纹陶
良诸
文化
文化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里头遗址与中国古代史
被引量:
2
16
作者
郑光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79-87,共9页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重大事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掘,它的宏大气魄,它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存,为人们打开了新的眼界,逐渐揭开了因古史记载不详和过去某些学者对古史的大翻案所造成的迷雾,显露出比安阳殷墟更古的...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重大事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掘,它的宏大气魄,它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存,为人们打开了新的眼界,逐渐揭开了因古史记载不详和过去某些学者对古史的大翻案所造成的迷雾,显露出比安阳殷墟更古的文明光辉。它为认识我国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它不愧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古文化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中国古代史
二里头
文化
文化
遗存
二里冈
宫殿遗址
殷墟文化
陶器
安阳
殷墟
郑州商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末周初的多穿戈
被引量:
3
17
作者
李学勤
《文博》
1991年第6期3-5,32,共4页
铜戈是商周时期最常见的兵器种类之一,因而很早就有学者运用考古学上的类型学方法,对这种兵器的形态演变作系统的研究。他们所得出的若干观点,长期在田野考古和博物馆工作中被引为判断时代的标准,有相当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考古发现的逐...
铜戈是商周时期最常见的兵器种类之一,因而很早就有学者运用考古学上的类型学方法,对这种兵器的形态演变作系统的研究。他们所得出的若干观点,长期在田野考古和博物馆工作中被引为判断时代的标准,有相当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考古发现的逐渐开展,积累了更多的标本材料,前人的一些成说看来不得不有所修改,本文想讨论的便是其间一个问题。好多论著认为,殷商的铜戈无胡,到西周出现短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殷墟文化
形态演变
二里头
文化
西周晚期
墓葬发掘
西周早期
商代晚期
博物馆工作
中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都市文明的形成
18
作者
杉本宪司
王维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62-67,共6页
金属器、文字、礼仪性建筑物以及从大型环状壕沟聚落发展到城郭都市的真正出现 ,才能作为中国古代都市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所以说 ,其形成的上限年代并不是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 ,而应是河南安阳殷墟文化的晚期。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都市文明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殷墟文化
文字
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陵彩绘铜车结构规格
被引量:
1
19
作者
程学华
周柏龄
《文博》
1984年第1期77-82,共6页
中国古代的车子,文献记载远从黄帝时开始。《太平御览·卷73》载:“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作车正,更广其制度也。”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秦陵
大司空村
考古所
安阳
殷墟
车舆
太平御览
民屯
实物资料
车正
殷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
20
作者
胡厚宣
胡振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34,共3页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出有不少专著,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较为活跃,以下就主要问题结合论著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中国文字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文物...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出有不少专著,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较为活跃,以下就主要问题结合论著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中国文字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文物报》1992年第5期评出十大考古新发现,其第一项,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出有一件“刻字陶片”,对陶片上的“5行11个字”文字学界尚存在不同看法。虽无定论,但它对探求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提供了新线索。另一项新发现是殷墟花园庄发掘商代甲骨窖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庄
商代甲骨
地下文物
考古新发现
陶片
殷墟文化
中国文物报
甲骨文字
甲骨文合集
中国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文化大典》:一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的诞生
1
作者
李旭
宣晓凤
机构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3-56,共4页
文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出版已从数量快速增长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往前走。这是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与成长必须明确的发展方向。出版业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
《
殷墟文化
大典》
出版政府奖
出版人才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王陵年代探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范毓周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摘
自1934年、1935年对殷墟王陵区发掘以来,已有许多学者对其相互关系和相对年代进行过探讨,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但是各家意见分歧颇大,迄今尚无一致看法。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各大墓的年代顺序应为:HPKM1129→HPKM1443→50WGKM1→HPKM1001→HPKM1400→HPKM1550→HPKM1004→HPKM1002→HPKM1500→HPKM1217→HPKM1003→HPKM1567(未葬假大墓),它们可能分别是商代后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己、祖庚、祖甲、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和帝辛的陵墓。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王陵
相对年代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家庄与斗鸡台——从卣的关联看殷周文化异同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学勤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6-128,共3页
文摘
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季,陕西斗鸡台出土一批青铜器,极为精美,当时归端方收藏,见于其《陶斋吉金录》。①端方卒后,这批器物流出海外,1924年入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33年,日本梅原末治著有《砭禁之考古学的考察》,对其做了详细的研究。斗鸡台这批青铜器,以及19...
关键词
斗鸡台
商周青铜器
殷周青铜器
文化
异同
博物馆
《左传》
殷墟文化
文丁杀季历
武乙
虢叔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军社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9,28,共13页
文摘
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刘军社以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和以陕西扶风刘家偏洞室墓为代表的姜羌文化(或谓姜戎文化),是商代关中西部地区二支主要的文化遗存。先周文化遗存,目前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约当二里同下层时期,包括郑家坡遗址早期前段...
关键词
先周
文化
辛店
文化
寺洼
文化
家
文化
商
文化
社
文化
姬家川
殷墟文化
文化
遗存
陶器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被引量:
4
5
作者
姜可瑜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文摘
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证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这一命题: 一、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确知,距今约3500年的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 1.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字的表意体系。若用后世(东汉)的“六书说”以分析之,基本上可以得到解释。就行文看,不仅是象形字,而会意字、形声字亦颇不少见。假借用法亦颇多。2.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常用词基本已包括在内),而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基本与后世相同。
关键词
殷墟
文字
甲骨文
刻划符号
仰韶
文化
公元前
二里头
文化
姜寨遗址
殷墟文化
半坡遗址
少数民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殷墟武官大墓的年代和性质
被引量:
10
6
作者
宋镇豪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1期29-36,共8页
文摘
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东区的武官大墓,1950年春季发掘,其南墓道则于1976年春季继续发掘清理毕。武官大墓的年代,因考古学界在殷墟文化分期意见上的不一致,故主张亦不尽相同。邹衡先生曾择20座殷墟铜器墓,据铜器组合、形制变化,参以陶器墓分期,划分为四期7组: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王陵区
祖庚
墓主
武乙
考古学界
武丁
帝乙
祖甲
杨锡璋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老牛坡商文化分期及特征
被引量:
6
7
作者
宋新潮
出处
《文博》
1992年第2期12-18,41,共8页
文摘
前言解放后,在陕西境内曾陆续发现不少相当于殷商时期的文化遗址,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有:华县南沙村、兰田怀珍坊、耀县北村、扶风益家堡、西安老牛坡。其中以西安老牛被遗址面积最大,堆积较厚,出土遗物也最为丰富。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遗址西距西安市区二十七公里。
关键词
文化
分期
殷商时期
出土遗物
灰坑
商
文化
二里冈
殷墟文化
云雷纹
车马坑
出土物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军社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2期66-73,共8页
文摘
先周文化是指以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目前可以分为六期,第一期,约当二里冈下层,即郑家坡遗址早期前段;第二期,约当二里冈上层前段,即郑家坡遗址早期后段;第三期;约当殷墟文化一期或稍前,即彬县下孟村遗址;第四期,约当殷墟文化二期或稍前,即长武碾子坡早期;第五期,约当殷墟文化三期或稍前,即郑家坡遗址中期;第六期,约当殷墟文化四期,即郑家坡遗址晚期、马王村H11。
关键词
光社
郑家坡遗址
周
文化
殷墟文化
文化
类型
二里冈
下孟村
青铜
文化
商
文化
朱开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4
9
作者
刘军社
出处
《文博》
1995年第1期3-11,共9页
文摘
夏商周时期,西起鄂尔多斯高原,东到鸭绿江畔,燕山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种青铜文化遗存.无论从陶器还是铜器看,这一支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故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北方系青铜器,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或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不过这个系列的北方青铜文化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大致以张家口地区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文化地区,其东为夏家店文化区,其西为光社文化区,也有人称之为朱开沟文化,还有人称之为李家崖文化.虽然名称有异,但其分布范围大致吻合.所以,我们仍用光社文化的命名,并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即以河套、晋西北地区为中心的朱开沟类型。
关键词
社
文化
先周
文化
朱开沟
殷墟文化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陶器
商
文化
青铜
文化
商代铜器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10
作者
不韦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4-54,共1页
文摘
姜可瑜认为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其论据有三:1.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已可记述相当繁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字表意体系。2.检阅从仰韶文化直到商代后期文化即殷墟文化相连接的这期间的许多环节,除了一些零星的、幼稚的、简单的、原始的刻划符号或“文字”外,根本找不着可与洋洋大观的殷墟文字相比次的链条,就是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链条。3.
关键词
殷墟
文字
甲骨文
刻划符号
仰韶
文化
殷墟文化
形成假说
短期内
表意体系
成熟阶段
知识分子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代晚期的家畜和家禽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志达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85年第2期288-295,共8页
文摘
一商代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的奴隶制国家,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手工业、牧畜业和商业等部门都有较大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相应发展。考古学上对商文化的分期及各期的年代问题,目前存在分歧意见,本文采取下列说法:1.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二、三期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2.郑州二里岗文化为商代中期;3.殷墟文化一至四期为商代晚期(或称殷代)。商代晚期,人们已积累了豢养牲畜的丰富经验,加上殷王室对某几种牲畜的特殊需要,更促使了六畜的空前蕃盛。同时,新石器时代以来,未被驯养的禽鸟,这一时期可能已被驯养,从而出现六畜兴旺的图景。本文主要利用考古发掘资料,对商代晚期的家畜。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甲骨文
家畜
驯养
晚期
殷代
家禽
出土
祭祀
考古发掘资料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
被引量:
15
12
作者
曹定云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文摘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曹定云一、以往殷周“易卦”发现之概况殷周“易卦”的发现,是近十年来考古学界、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推动着人们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去探讨“易经”,进而深入认识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以往人们对于“易卦”的认识,只限...
关键词
易卦
新发现
发掘报告
殷墟
甲骨文
卜骨
卜筮并用
殷周
考古研究所
殷墟文化
筮法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戈器 戈国 戈人
被引量:
12
13
作者
陈晓华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西周早期
殷墟文化
原始瓷器
河南安阳
戈族
商末周初
《左传》
二里头
文化
文物
《史记·夏本纪》
分类号
K875.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陶文考释
被引量:
16
14
作者
吕智荣
出处
《文博》
1987年第3期85-86,共2页
文摘
李家崖古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乡李家崖村西。原城座落在无定河东岸台地上,西距今清涧县城45公里,东距黄河约4.5公里。李家崖文化是以该城址所在地命名的。其上限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的第二期,下限不晚于西周中期。自1983年对该古城址发掘以来,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及少量青铜器等。 1983年,在古城A区T9第三层(李家崖文化层)内,出土一件三足瓮。
关键词
西周中期
殷墟文化
清涧县
商周
岸台
卜骨
青铜
文化
张家坡
周
文化
考古学
文化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渊源试探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周苏平
张懋镕
出处
《文博》
1986年第6期34-42,共9页
文摘
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往昔的研究,多偏重于青铜器形制与文字的探讨,对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则甚为薄弱,尤其是青铜器纹饰渊源的问题,至今寥有文章论及。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材料,丰富了我们对青铜器纹饰渊源问题的认识,使我们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一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即以殷墟出土铜器为代表的晚商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成熟的标志。无论是器类的齐全,还是纹饰的富丽多彩,都显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已步入鼎盛阶段。古代青铜器高超的工艺水平。
关键词
中国古代青铜器
二里头
文化
殷墟文化
兽面纹
商代晚期
云雷纹
弦纹
印纹陶
良诸
文化
文化
类型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里头遗址与中国古代史
被引量:
2
16
作者
郑光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79-87,共9页
文摘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重大事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掘,它的宏大气魄,它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存,为人们打开了新的眼界,逐渐揭开了因古史记载不详和过去某些学者对古史的大翻案所造成的迷雾,显露出比安阳殷墟更古的文明光辉。它为认识我国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它不愧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古文化遗址。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中国古代史
二里头
文化
文化
遗存
二里冈
宫殿遗址
殷墟文化
陶器
安阳
殷墟
郑州商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末周初的多穿戈
被引量:
3
17
作者
李学勤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6期3-5,32,共4页
文摘
铜戈是商周时期最常见的兵器种类之一,因而很早就有学者运用考古学上的类型学方法,对这种兵器的形态演变作系统的研究。他们所得出的若干观点,长期在田野考古和博物馆工作中被引为判断时代的标准,有相当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考古发现的逐渐开展,积累了更多的标本材料,前人的一些成说看来不得不有所修改,本文想讨论的便是其间一个问题。好多论著认为,殷商的铜戈无胡,到西周出现短胡。
关键词
商周时期
殷墟文化
形态演变
二里头
文化
西周晚期
墓葬发掘
西周早期
商代晚期
博物馆工作
中州路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古代都市文明的形成
18
作者
杉本宪司
王维坤
机构
佛教大学文学部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62-67,共6页
文摘
金属器、文字、礼仪性建筑物以及从大型环状壕沟聚落发展到城郭都市的真正出现 ,才能作为中国古代都市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所以说 ,其形成的上限年代并不是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 ,而应是河南安阳殷墟文化的晚期。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都市文明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殷墟文化
文字
考古学
Keywords
the ancient China
the urban civilization
the New stone age
the Huanghe river valley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陵彩绘铜车结构规格
被引量:
1
19
作者
程学华
周柏龄
出处
《文博》
1984年第1期77-82,共6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车子,文献记载远从黄帝时开始。《太平御览·卷73》载:“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作车正,更广其制度也。”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秦陵
大司空村
考古所
安阳
殷墟
车舆
太平御览
民屯
实物资料
车正
殷墟文化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
20
作者
胡厚宣
胡振宇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34,共3页
文摘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出有不少专著,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较为活跃,以下就主要问题结合论著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中国文字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文物报》1992年第5期评出十大考古新发现,其第一项,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出有一件“刻字陶片”,对陶片上的“5行11个字”文字学界尚存在不同看法。虽无定论,但它对探求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提供了新线索。另一项新发现是殷墟花园庄发掘商代甲骨窖藏。
关键词
花园庄
商代甲骨
地下文物
考古新发现
陶片
殷墟文化
中国文物报
甲骨文字
甲骨文合集
中国文字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殷墟文化大典》:一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的诞生
李旭
宣晓凤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殷墟王陵年代探论
范毓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郭家庄与斗鸡台——从卣的关联看殷周文化异同
李学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
刘军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姜可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殷墟武官大墓的年代和性质
宋镇豪
《文博》
198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老牛坡商文化分期及特征
宋新潮
《文博》
199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刘军社
《文博》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先周文化与光社文化的关系
刘军社
《文博》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不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商代晚期的家畜和家禽
陈志达
《农业考古》
198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
曹定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戈器 戈国 戈人
陈晓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陶文考释
吕智荣
《文博》
198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渊源试探
周苏平
张懋镕
《文博》
198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二里头遗址与中国古代史
郑光
《北京社会科学》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商末周初的多穿戈
李学勤
《文博》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关于中国古代都市文明的形成
杉本宪司
王维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秦陵彩绘铜车结构规格
程学华
周柏龄
《文博》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
胡厚宣
胡振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